|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侯梦菲
! H9 k4 f, J3 v4 T' X$ }2 w从 " 嫦娥三号 " 测月雷达,到 " 天问一号 " 的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再到太赫兹成像技术研究…… " 一路走来,航天人精神一直激励着我在科研道路上勇于探索、精益求精、艰苦奋斗。" 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总工程师周斌如是说。* R: }7 |4 A/ v/ \0 a' E
周斌是一个 " 仰望星空 " 的科学家,他曾埋首深空探测雷达技术的研究工作,奋战在探月探火的征程上。他也是一个 " 脚踏实地 " 的科学家,转战太赫兹技术研究后,他致力于推动该技术在医疗、工业、交通等领域的应用,奔向新的星辰大海!
* V; p" K" { {0 k为月球做 CT# c( X( A. h' N+ a$ c9 G8 v! |
" 此去蓬莱三百日,冰轮如镜火如萤。" 在科学家的心中,探索月球与火星是他们的 " 星辰大海 ",然而探索的过程却是 " 万里征途 "。% Y, I1 k2 ^7 W( }8 j
2000 年,周斌从清华大学物理系毕业后,考取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攻读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2003 年,他研究生毕业留所工作,从事超宽带雷达技术研究。2004 年 1 月,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正式启动。" 从那时起,我就立下了‘做中国人的测月雷达’的梦想。" 周斌说。
0 N' l6 r) `+ q0 Y) V6 C5 P+ ]* _5 m* F$ m. l
) I. c+ [$ |' g! o$ p; V9 y9 m
8 E; p0 N# ~: L7 C& l6 h) P
月球的表面下究竟有什么?如何才能 " 透视 " 月球的内部结构?9 K, O8 v; R$ R3 y/ u
" 经过不懈奋斗,我和团队率先提出了利用超宽带雷达技术探测月壤厚度分布和月壳次表层岩石地质结构,这就是‘测月雷达’。" 周斌说,装上测月雷达的月球车犹如有了一双 " 透视眼 ",可以为这位地球邻居做 CT ——获取月球地下超过 300 米分层结构的探测数据,这项技术也是国际上首次使用并获得成功。
+ ] ]. h: i7 K: \* W从 2009 年到 2021 年,周斌先后担任了 " 嫦娥三号 " 测月雷达第一副主任设计师、" 嫦娥四号 " 测月雷达主任设计师、" 嫦娥五号 " 月壤结构探测仪主任设计师以及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火星车次表层探测雷达主任设计师。 y* V X4 K6 {" k a) Z
他带领的科研团队研制的测月雷达等深空探测载荷均取得了圆满成功,探测月球、火星土壤和浅层岩石地质结构所获得的研究成果,对于了解陨石撞击过程对月球和火星表面的改造、月球和火星的火山活动规模与形成和演化历史等具有重要科学意义。
/ o+ f6 {8 n6 ^; B3 y确保万无一失) u! s2 @7 G! Z/ }3 S
航天工程是技术最复杂、安全性和可靠性要求最高的工程之一。8 |- ~3 ?6 B" v: c6 D! l3 C7 X
" 月球上是极度真空状态,温度最低可达零下 180 ℃,最高可达零上 120 ℃,对月球探测载荷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周斌还记得,为了摸清和验证测月雷达的探测性能,他先后三次带领团队上冰川进行野外探测试验。在海拔超过 4000 米的冰川之上,寒冷和缺氧让大家头疼欲裂,但在周斌的带领下,三次冰川试验,每次都顺利完成了探测任务,获得了满意的探测数据。
( j+ H% @+ T3 e) X" V. {探月、探火,任何一项航天任务首要确保的是安全、可靠,每一项创新都要确保万无一失。研制 " 嫦娥三号 " 测月雷达初样鉴定件时,设备在低温状态下出现偶尔不能成功启动的问题。但中国航天绝不允许任何 " 偶尔 " 情况发生。/ i9 U# ?" e' B% M- m7 @3 u
" 当时,留给我们解决问题的时间只有 48 小时,我带领团队成员反复试验,不断复现问题、分析原因、排查验证、确定原因、调整改进。" 周斌说,经过 42 个小时不眠不休的奋战,终于彻底解决问题。" 问题解决的那一刻,我们全无困意,只有解决问题的兴奋和能够按时交付设备的欣慰。" 周斌说,中国航天的每一次创新,都必须确保万无一失。' j+ G: G+ h; I: p* h
$ r c2 A8 }6 O) o6 ~- \
, X2 v% ~6 @- K0 N2 @
+ P/ g; g* W( q1 J1 e6 a/ `转战太赫兹研究; C4 h& s4 K" o: E- b9 n) o
2019 年,周斌从北京南下广州,参与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的筹建工作,并开始转战太赫兹技术的研究,他又踏上了新的 " 万里征途 "。
- H6 W! G; e5 |: F2 B5 y" v" 由于太赫兹波频率高、波长短、穿透性强、光子能量低,对物质与人体的破坏较小。" 周斌介绍,与 X 射线相比,太赫兹成像技术和波谱技术具有无损伤等优势,在空间探测、医学成像、安全检查、宽带通信等方面具有广阔的前景,曾被评为 " 改变未来世界的十大技术 " 之一。
; x4 Q* Z% V$ {6 b0 g$ a7 W在广东大湾区空天信息研究院的实验室里,周斌正指导学生进行汽车毫米波雷达的研制," 汽车毫米波雷达具有探测距离远,可全天候工作,可对目标进行测距和测速,将运用到无人驾驶等领域。" 周斌说,此外,他们还将太赫兹技术运用到安检、医疗、无损检测等领域,对相关前沿学科产业化应用意义重大。
8 L" `4 e: d& R* T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 T; h( g* ]9 u; n. d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 ]2 V# Q& U( V; ^责编 | 杨楚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