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制造业名城展新颜——开局之年看株洲) , t" x) ^9 e- i0 _0 a2 b3 B/ {) G1 j% ]
' | _8 W3 g7 w: N2 v4 x0 G
3 P1 S7 I$ n4 Y: G. K: Z! n' K( x
株洲城市景观。
8 K Z- D! u2 J- c谢 慧摄5 x$ E' I9 P6 H) U
一片清水塘,映照湖南株洲发展理念之变。
C1 {" ]: X" x; Q/ O6 Y“曾经上班白口罩、下班黑口罩,拿彩色相机只能拍出‘黑白’照片。”退休工人张湘东拍了30多年城市风貌,对早年的清水塘记忆深刻。
6 g( C: B6 I G7 ?' }10年间,搬迁、腾退、治理,当地261家污染企业全部关停。退出落后产能,一年减少300亿元产值,但株洲下定决心,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v( c+ Y6 E8 l y
如今,这里水清岸绿、生机勃勃,一个百亿元产值的产业新城“拔节生长”。
7 `9 q7 z; v6 F; _' G* ~5 c2020年9月16日至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明确指出,“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上闯出新路子,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展现新作为”。2 u {/ y4 {: `/ t0 C. P7 q
牢记嘱托,这座制造业重镇再出发,新发展理念落地生根,转型升级结出硕果——/ M( [ Q" w4 ?( m n' @; b; F, ]
经济总量排在湖南第五,人均GDP居全省第二;
, b2 z2 C: }; |全国城市创新能力百强榜排名第三十二位;. ^3 m3 j$ T# v% C2 y
全国每10台中小航空发动机,有9台是“株洲造”;
) _& t c4 O' [. N. l* q…………: O- c& C4 s# w/ N# y8 e
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靠制造业起家的株洲,立志靠先进制造业走向未来。行走在湘江边的制造业名城,感受到的,是心无旁骛干实业的专注、咬定创新不放松的坚韧、做强做优制造业的决心。5 R, r3 Y3 G; Z$ Z/ E3 Y
——活力株洲,制造业名城有朝气。* E( ^5 M: T3 y( ]
轨道交通装备,是株洲制造通行世界的“金名片”。4 U3 e: H5 |2 K1 U3 r+ Z8 o
在中车株洲电机公司,机械手臂摆动挥舞。城轨标动牵引电机智能组装线,实现100多个型号电机的柔性自动生产,相比传统方式,作业效率提升2.25倍。
5 g+ D% n- X/ O今年初,“株洲造”地铁列车在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新机场线开通运营。7 ^3 ]0 q5 l* R/ {4 R
从老工业基地迈向先进制造业高地,活力着实蓬勃。
6 m/ W& l2 d* e9 d9 z8 b这份活力,来自供应链的十足底气。“在株洲,仅需一盏茶的工夫,就能在方圆5公里内集齐一台机车的上万个零部件。”中车株洲电机城轨事业部总成车间技术主管陈宇杰说。同样,在株洲经开区北斗大厦,聚集了23家卫星制造、应用等领域企业,可能喝一杯咖啡的时间,就能谈成一个好项目。
- I1 @$ F1 C( x4 `9 \这份活力,来自产业链的强大优势。“我们做轨道交通时,第一家轨道交通客户就在株洲;做风电材料,第一家风电整机厂客户也在株洲;做航空材料,第一家航空客户还是在株洲。”株洲时代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专家杨军深有体会。2 M! w3 W8 }# r. A
从拼数量到拼质量,从谋速度到谋效益,“株洲制造”正加速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迈进,高质量发展动力澎湃。目前,株洲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58家,其中国家重点“小巨人”企业25家。( d9 q0 j7 X' D# [# a4 x
——创新株洲,制造业名城有灵气。
6 D8 A. g! Q0 X9 A“这就是硬质合金微钻,能在指甲盖大小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精准打出2500个钻孔。”在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毛善文拿起一根“细针”,直径仅为头发丝的1/8。' y7 i! V: n8 \) Y' _: l. w$ ~/ {1 P- y
长期以来,这根小针只能依赖进口。株硬集团潜心钻研20多年,终于打破国外垄断。2 d$ s+ I; D( r% \
“转了一圈,最终我选择了株洲,这是一场‘双向奔赴’。”株硬集团研发中心主任曾瑞霖,带领团队相继攻克两项关键技术,用创新为这座城市代言。
8 Q+ ^: p" w+ V; P$ x: o+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株洲坚持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依托完备的制造业基础和一批科研院所,株洲大力推动产学研深度合作,构建起以2家全国重点实验室、61家国家级创新平台、378家省级创新平台为主的多层次创新体系,支持企业创新攻关、“揭榜挂帅”,把科技力量更好转化为产业优势。1 @" p! G4 S& F( Q
涡桨涡轴发动机等80多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120多项关键产品和零部件实现国产替代……近年来,株洲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5%,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连续4年居湖南第一,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超过27件,更多“硬核”成果填补了国内外技术空白。
4 b8 f. J/ C$ O8 T6 I, p* \+ b——幸福株洲,制造业名城有福气。8 |8 A; U4 j. Q( T* S2 h: {! b
“作为制造业企业,落户株洲很幸福。”今年3月中旬的那场早餐会,三一集团董事代晴华至今难忘,“我向市领导提出投建项目的消防手续问题,第二天住建局就带队来现场办公。”
! x& }; B: L* S4 M1 C“说实情、讲真话、办成事。”一场早餐会,让许多企业读懂了株洲的发展密码。一年多来,20场早餐会,上百家企业的难题一一破解。; H7 e% R3 h' y; `7 K) G% z
优化营商环境,创造幸福生活,株洲坚持向深化改革要动力。“企业开办一站通”专窗,“企业办事不求人”机制……目前,株洲已推动300多个行政事项实现一次办、线上办,办理时间比2019年平均缩减80%以上。
) C% ?. _+ k: O6 ?3 |" b“感到幸福的不只是企业,员工、居民同样很幸福。”代晴华说,今天的株洲,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宜居宜业,对年轻人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k9 W( R$ M: C. j/ h
幸福生活,跃动在张湘东的相机里。湘江之畔蓝天白云、搬迁居民住进新房、智轨列车四通八达、绿色工厂生产繁忙……一张张翻看,张湘东露出笑颜:“制造业名城展新颜,幸福株洲入画来。”' j) g* w+ K" B
. x/ |! J% G8 `, 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