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198|回复: 0

iPhone或将转向USB Type-C,希望这是真的

[复制链接]

8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6-11 14:39: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上周,苹果在旧金山召开了一年一度的WWDC,在这次的开发者大会上除了常规的系统更新之外,还推出了旗下第五款操作系统产品——iPadOS。不过显然全新的iOS 13依然是外界最为关心的,尽管目前这一版本依然处于BUG多多的前期开发者预览阶段,但也挡不住大量苹果用户的热情。
$ z8 Y# D+ P1 S- _. d苹果要全面拥抱Type-C?
2 C1 H# e  ^; e* L% m4 f/ ]- x相比于iOS 12来说,iOS 13的升级无疑是全方位的。包括千呼万唤始出来的深色模式、键盘滑动输入、电池优化功能、200%的APP启动速度提升,以及隐私保护更优秀的Apple登陆选项,也都能让外界感受到苹果的诚意。6 C2 c6 k. E0 j# ^
当然,受限于WWDC有限的演讲时间,官方也并没有将iOS 13的新特性一一道明,比如说当APP在后台使用你的位置时,iOS 13就会在通知中会显示该应用已追踪的定位数据信息。而最近网上流传的一张谍照显示,iOS 13系统恢复模式下的界面显示已经改为了USB Type-C接口。
3 L2 J6 U, ?/ K8 O) E6 C+ K如果你是一名iPhone用户,在日常使用中或多或少可能都会用到系统恢复模式,来解决一些常规途径解决不了的问题。在此之前,iOS旧版系统恢复模式界面中显示的是苹果自家Lightning接口。因此这也让外界认为,难道说之前传言iPhone将会从今年的这一代开始全面转向USB Type-C?
+ p! J* `" [; Q! @3 G/ J6 h众所周知,长期以来苹果产品走的都是特立独行的画风。比如说,在Android手机使用micro-USB和USB Type-C接口之时,苹果为iPhone准备的是独有的Lightning接口。" B) ]& f( S% q2 F! x: q
因此,怎么样判断一个人是不是苹果全家桶的“受害者”呢?从Ta随身携带的线材就能看出,一名正统的苹果全家桶使用者需要携带至少包括常规的Lightning-USB数据线,以及在此基础上的Type-C转Lightning、micro-USB转Type-C、Lightning转3.5mm耳机插孔、Lightning转micro-USB等转接线。6 b) H1 F% c( R9 O8 ^# h5 N+ z
因此,当你在星巴克喝咖啡的时候,突然看到一位使用Macbook并且掏出一把数据线的朋友,几乎可以不用怀疑,那一定就是使用苹果全家桶的“壕”了。" L# ]7 `. m8 H- L
然而在最近这一年多以来,苹果生态的开放性有了一定提升,从Mac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到iPad Pro都开始使用USB Type-C接口,甚至目前其主要产品线中,也仅有iPhone系列还完全保留了Lightning接口。
+ Q1 U7 p( C& G" F! dLightning还是USB Type-C,这是一个问题% H) u1 ~) q: [9 I
作为苹果2012年苹果推出的Lightning接口,当初是用来代替老旧的30针Dock接口,在当时无论是其正反两面通用、容易清洁,还是更小的体积的优势,都使得其在当年的iPhone 5上表现相当出色。与此同时,同时代的micro USB则显得相形见绌,除了大一统标准带来的兼容性优势之外,基本上则是全方位被Lightning吊打。2 G* Z! A/ e9 a/ d' q
但时移世易,在6年时间过去了之后,安卓手机上的micro USB已经被更新更强的USB Type-C所取代,而曾经强大的Lightning逐步老迈。而那些相信苹果会使用USB Type-C取代Lightning接口的人,普遍秉承这样一个观点——相对于USB Type-C而言,Lightning接口已经逊色,与后者相比前者有大得多的带宽,也就是更高的传输速率、更强的供电能力,和不相上下的多协议兼容性,同样可以正反随便插,并且触点没有裸露在外。
3 u8 y* n  z! D1 c这就代表着其在转投USB Type-C接口后,iPhone不仅会在数据传输速度上表现更好,还能够使用更快的快充功能,也能将其与众多非苹果通用配件搭配。其中特别是最后一点,更是吸引此前吸引Android用户的利器。
: i3 M9 r9 E' S1 I而坚信苹果不会随大流,也不会放弃自家Lightning接口的人,则是出于对其长期以来坚持风格和商业公司本质诉求而给出的结论。苹果的工业设计水平独树一帜是个不争的事实,其对于外观的执念外界也有目共睹,早前首席设计官Jonathan Paul Ive在接受访谈时就表示,Lightning接口的设计即使功能上没有USB Type-C多样,但是更加适合手机,而相比之下USB Type-C则不够优雅。
% t4 F/ P6 _, j! {, p0 u# j6 Y8 [没错,单纯从体积上来说,Lightning只有USB Type-C的一半,这对于将机身内部空间利用到极限的iPhone来说确实很重要,而换用USB Type-C也就代表着需要对机身内部设计进行调整。# Z7 S% p; A$ Z. U' j
而最核心的原因是,Lightning并不仅仅是单纯的一个接口,其背后还有一大群的利益相关体。要知道,苹果本身就是USB Type-C设计者“USB开发者论坛(USB-IF)”的成员之一,这一接口问世背后就有苹果的功劳,因此其对于USB Type-C的优势也是一清二楚。Lightning接口则是苹果自己的方案,只需要满足IEEE的标准,并且Lightning线材在接口部分还内置了专门的MFi认证芯片,而围绕这一接口和MFi认证,对于苹果来说也都是一块不小的蛋糕。, s" ]3 e8 x2 t' [$ H2 |: u
现在的情况是苹果在吃肉,获得MFi认证的合作厂商在喝汤。iPhone原装的Lightning-USB数据线是145元,市场上经过MFi认证的第三方线材普遍在50元左右,而没有这一认证的第三方线材则低至十几元,其中利润空间也就不言而喻了。) p( `. x6 v7 V
关于MFi认证,则需要2000美元的一次性申请费用、2%的通过率,以及长达数月的申请周期,综合下来是一笔相当高的成本。而iPhone本身就是整个苹果产品线核心中的核心,如果启用Lightning,就意味着通过MFi认证的第三方厂商未来只能做存量市场,这不仅是在割自己的肉,同时也是在砸合作方的饭碗。
% E" @- W$ V! f8 f5 x' ]* k( Q7 k苹果可能走上索尼的老路
/ t" s& b  W; l0 X2 C3 d事实上回想索尼当年的故事,其实就不难理解苹果有意放弃Lightning转投拥抱USB Type-C的传言,为什么会越传越真。俗话说,一流企业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而能够订立标准也就代表了其对于市场极强的掌控力。( F6 j* p" H4 K
在索尼曾经辉煌的年代里,也同样在产品中采用自家标准的接口(WM-PORT)和MS卡(记忆棒),但是在其陷入衰退之后,记忆棒变成了TF卡,WM-PORT接口也变成了通用接口。此前,苹果显然也复制了索尼当初的做法,通过属于自己的标准将旗下产品链接起来,大幅度提升迁移成本,让用户买了其中一个产品之后,如果顺势入手全家桶,就可能再也离不开这一套生态。1 Q6 W; T' p4 o3 B/ Q# r( v
因此,苹果如今面临的情况也与此前的索尼如出一辙。在核心产品(iPhone)创新能力不足导致销量下降,只能依靠啃老本来维持体面,再加上苹果如今战略开始向服务业务转型,也共同透露了一个事实——以其一家之力已经支撑不起自己的标准了。
3 p+ I3 F, {/ C& q4 m# b+ D苹果当年之所以能够推出30针Dock接口与后来的Lightning接口,靠的是iPod及iPhone的全球风靡。而当产品光环褪色之后,再去维持独立标准这种进攻性十足的做法,显然就是一个收益低微甚至负收益的事情。) z0 `4 X! \$ A
大家都会算账,想必苹果自然也会。而至于要问我们支持不支持iPhone更换接口,那当然资瓷啦,不说会不会省钱,单单是便利性方面无疑就将会更上一个台阶。
7 W$ e9 t+ ?- g" Q5 Z. H& q& V' u9 k  ]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FP9BlQ
0 H  @/ G+ J" Z$ Z* |; I9 e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9 21:09 , Processed in 0.036592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