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刘伯正:京津冀和粤港澳两地优势可以互补,合作前景广阔3 [& |; X5 a" @ d; w6 \7 A
$ O/ w7 G, k/ P+ @
▲4月12日,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在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上演讲。6 J; s, n% g! G$ ]
新京报讯 (记者查志远)4月12日,在新京报社、千龙网主办,新京智库、贝壳财经承办的“信心与繁荣——2023新京智库春季峰会”主题论坛“京津冀对话粤港澳:融合与共生——世界级城市群的协同发展”上,北京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一级巡视员、市京津冀协同办副主任刘伯正表示,京津冀和粤港澳是 优势可以互补的两个地区,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 M- G3 V- [- m! s. E
京津冀和粤港澳都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
, y: S; j. n+ x. x# K. A7 b 刘伯正表示,京津冀和粤港澳在区域协调发展中均肩负着重大的历史责任。这两个特殊的区域都有特殊的责任。京津冀和粤港澳两个区域发展既要造福于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又要在国家发展中贡献特别的积极因素。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紧紧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在更大区域范围内统筹探索人口资源密集地区优化发展的新路径。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要发挥粤港澳的综合优势,探索建立粤港澳三地协调协同发展的新模式,让港澳深度融入祖国发展大局,保持港澳的长期稳定。
4 u u9 i; W- E) I 刘伯正认为,京津冀和粤港澳是两个优势可以互补的地区,合作的前景非常广阔。这两个地区都是我国经济发展最具有活力的地区,也是创新能力比较强、开放程度比较高的地区,可以在互学、互鉴、互享中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2 K4 M- F( z9 r2 Z) y! \
在刘伯正看来,北京是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这是国家赋予北京的“四个中心”的城市功能战略定位。现在北京市把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重要的“五子”联动之中的一个“子”来推动,并且也已经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 n4 X. @0 e% G 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九年多,在交通生态产业领域重点突破、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效,特别是整个京津冀地区的城市群结构也都发生了变化。“这个变化主要体现在现代化首都都市圈正在加速构建,而且呈现出生机勃勃的特点。”刘伯正说。 4 C- [; Q! S0 Y: X
刘伯正表示,今年北京市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要点安排了250多项任务,涉及的领域非常多,概括起来就是“一核疏解、两翼联动、三圈构建”。一核疏解就是北京作为核心对非首都功能进行疏解。两翼联动就是雄安新区和北京城市副中心要两翼联动。三圈构建,就是现代化首都都市圈的三个圈层——通勤圈、功能圈和产业圈。另外也要在四个领域有新突破,即交通、生态、产业、公共服务要继续实现新的突破。
0 r$ N W v, ]% H1 U3 c' a 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各有优势
+ ?+ K6 A' e, ^& [& F 刘伯正表示,京津冀三地有很多的优势可以互补。天津有北方最大的综合性港口,制造业基础比较雄厚,比如天上飞的“大火箭”,海里游的“天鲲号”,虚拟空间里奔跑的“飞腾麒麟”等。河北自然资源丰富,劳动力相对充裕,产业基础比较好,经济体量比较大,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3 i/ o* G' P$ Y
此外,2022年京津冀地区GDP突破了10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1.8倍,河北和北京都跨过了四万亿量级,这也是京津冀的优势。 5 Q0 ]$ a0 B. r! H v
在刘伯正看来,粤港澳大湾区地处我国沿海开放前沿,以泛珠三角区域为广阔发展腹地,拥有香港国际航运中心和吞吐量居世界前列的广州、深圳等重要港口,以及香港、广州、深圳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航空枢纽,区位优势明显。另外,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在全国领先,产业体系完备,产业集群优势明显,经济互补性强。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GDP突破了13万亿元,经济实力比较雄厚。 B( A4 S. @& s8 u1 [/ s" B0 }$ j
“粤港澳大湾区科技研发和转化能力突出,创新要素比较聚集,这也是一个重要的优势。香港是全球最自由的经济体之一,澳门多元文化交流功能日益彰显,珠三角九市是内地外向度最高的经济区域和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国际化水平比较领先。”刘伯正说。 8 U9 D% |, c2 F( H+ W
刘伯正表示,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两个区域各自有比较优势,虽然两大城市群在空间距离上来讲 是相对较远的,但是合作的空间非常大。
: K2 \1 |, b9 U9 s1 U& d 在刘伯正看来,两大城市群加强合作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 i$ K6 t& e0 j3 O5 j; l
一是要以产业协作为实体内容,让企业唱主角。产业一体化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实体内容和关键支撑,京津冀地区正在推进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生物医药、氢能、工业互联网等重点领域的产业链协同联动,在这方面可以和粤港澳大湾区的企业协同联动,为产业增长拓展新空间,也为企业发展拓展新市场。
( ]9 q$ U+ b7 J 二是在科技方面加强合作,京津冀和粤港澳大湾区在成果的转化、落地方面也可以做很多的文章,两地可以互为市场,互为资源,互为客户,互为技术新场景的应用对象。 ; P: f0 [; r4 U/ T3 P& N
三是从加强交流和合作的角度来讲,要有机制和平台促进双方的合作交流,多搭建平台、多互动、多交流,进行经验的互鉴、互学,这样就可以取得新的进展、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成效、收到新的成果。
1 }: d8 [7 j$ K7 C: [1 v 编辑 柯锐
# K t2 [6 y0 s5 I. Q# D- Y3 T0 n 校对 吴兴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