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个险代理人队伍持续脱落,A股上市险企寿险新业务价值均下滑
- Q7 I. F4 J# b# C9 m1 m" @* ^ 近日,上市险企年报陆续披露,5家A股上市保险公司经营状况浮出水面。
- `4 i, q. s6 p4 `% O 数据显示,2022年,A股上市保险公司旗下5家寿险公司(中国人寿、平安人寿、太保寿险、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5355.81亿元,同比微降0.76%;合计实现净利润1352.49亿元,同比下滑5.70%。值得注意的是,在保费与净利润双降的同时,5家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均承压,清一色两位数负增长。" U# L6 K& u9 m/ ^# x6 J/ v
在中国人保集团副总裁兼人保寿险总裁肖建友看来,当前寿险业主要面临三大问题,一是个险队伍问题、二是渠道策略问题、三是产品策略问题。3 Y7 I+ x& _5 G8 g! I+ B+ W# x
5家寿险公司净利润“一升四降”
$ U" W, r4 i* W4 o! Y: v 仅平安人寿实现净利润正增长& j6 f8 b) ~) j- ^& F7 |) {4 w0 u
从业务收入情况来看,A股5家上市寿险公司保费收入、净利双降。5家寿险公司合计实现保费收入15355.81亿元,同比微降0.76%;合计实现净利润1352.49亿元,同比下滑5.70%。8 B8 l/ R$ t5 S7 B3 ]
保费收入方面,5家寿险公司中,仅太保寿险实现保费收入的正增长。2022年,太保寿险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53.43亿元,同比增长6.45%;中国人寿寿险公司保费收入达6151.90亿元,同比微降0.51%;平安人寿实现保费收入4392.77亿元,同比下降3.89%;人保寿险、新华保险分别实现保费收入927.02、1630.99亿元,对应增速分别为-4.30%、-0.23%。6 Y' t4 W3 f2 C
5 d4 ?, Z v/ W9 u 来源:各险企2022年财报; A* n5 y: z, I, _1 W5 ^3 ]7 P
净利润方面,2022年,5家寿险公司同样呈现“一升四降”,平安人寿成为5家A股上市险企中唯一净利润正增长的寿险公司。其中,中国人寿、人保寿险、新华保险3家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20.82亿元、27.06亿元、98.22亿元,跌幅均超30%;太保寿险实现净利润164.79亿元,同比下滑12.8%。( e2 b$ H1 {/ x* o. b
; J! w8 O( ?: J" Q
来源:各险企2022年财报4 j) s' R2 n, k- q' L* P. }6 v1 V: Q- g
个险代理人队伍持续脱落# |( l& q" i9 p" e; ]
个人产能、活力等指标有提升
/ o+ f% l9 f) f/ } 从个险代理人队伍情况来看,2022年,5家寿险公司的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分别经历了不同程度的下跌,其中太保寿险降幅最大,达到了54.10%,新华保险次之,达49.36%。7 [9 [( x( U- y4 K$ I
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寿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为66.80万人,同比下降18.50%;平安人寿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为44.50万人,同比下降25.80%;人保寿险个险渠道代理人数量为9.74万人,同比下降47.60%。
4 b) i7 n0 p* u( o0 | , p0 K w% V+ R! |3 H/ t6 e0 k3 a$ t) q
来源:各险企2022年财报
2 O+ B4 x; n# W, O i- Z' l 2022年业绩发布会上,新华保险副总裁兼总精算师、董事会秘书龚兴峰道出近三年代理人队伍流失之痛:“在过去几年队伍下降的幅度比较大,不是我们不关心他们,也不是不想留存他们,说句心里话,我们希望这些队伍跟着我们熬过这样一个寒冬,但流失依然是巨大的,因为没有业务,没有收入。”
/ h# h- c' R- X% x 肖建友表示,2022年受市场需求变化的影响和疫情的原因,线下增员、线下培训、线下管理、线下签单都受到影响,个险队伍稳定性受到挑战。
& Z5 {( `( ]- E4 V 不过,南都·湾财社记者注意到,个险队伍建设上,上述公司代理人数量虽持续脱落,但个人产能、活力等指标均有提升。例如,中国人寿代理人月人均首年期交保费同比提升51.70%;平安人寿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增长22.10%;人保寿险“大个险”渠道月人均新单期交保费同比增幅达33.45%。
" g# a! f j1 W% y" B. L 寿险新业务价值承压
) @- h" C$ S& [+ L# s( g 新华保险降幅最高,同比下滑59.48%
0 @6 _) ~ Q+ p$ e9 U6 G3 }, w 财报数据显示,2022年,五家A股上市的寿险公司新业务价值清一色负增长。其中,新华保险降幅最高,较2021年同期同比下滑了59.48%。其次是太保寿险,实现新业务价值92.05亿元,同比降幅为31.37%,对此太保寿险表示,主要是受到渠道、产品结构变化的影响。
- P2 K. T8 l( v! D" a 2022年,平安人寿新业务价值为288.20亿元,同比下降23.95%;中国人寿新业务价值为360.04亿元,同比下降19.60%;人保寿险新业务价值为26.69亿元,同比下降17.30%。
3 e! \1 |4 ^7 c+ `# U( ?$ j0 ?6 X8 Q % L1 `& K8 A7 r% ] q
来源:各险企2022年财报
8 C/ L0 m& K ?& Z 从精算角度看,新业务价值常用于衡量人身险公司的成长性,其影响因素为年化新保费和新业务价值率。年化新保费规模受寿险公司渠道策略影响,而新业务价值率则由产品策略决定。 ~, o3 Q/ S3 t6 U2 Q) ` |
国泰君安研报指出,2022年,受制于行业供需错配导致新单承压,同时以理财险为主的产品结构价值率显著低于重疾险,寿险行业新业务价值仍深度承压。* o3 X4 a4 u+ i. |8 L/ N
针对新业务价值等指标承压情况,龚兴峰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2022年新华保险新业务价值下降较多,原因之一在于健康险下降较多。但是龚兴峰指出,如果今年一定要单纯把健康险,特别是重疾险做到一定的程度,可能并不现实。“公司会随着市场的变化而作出相应的调整。同时公司也会在培训客户宣导、销售逻辑上下大功夫,适应新客户的需求,从而使得多元产品能够支持队伍增收,维持队伍组织架构来带动价值的增长。”( i1 X8 w) ^7 }2 l4 I
多家险企发力银保渠道
$ J+ P: ~$ f/ R/ m) L- P 太保寿险银保渠道收入达308.70%
" Q/ V: k* i0 [3 v) a 在个险代理人队伍持续脱落的背景下,不少上市保险公司都选择了在银保渠道方面发力。国泰君安表示,受银行理财破净影响,客户对于保本保收益的保险理财需求大幅提升,同时银行渠道有极大的意愿销售保险获取中收,从而带来银保渠道新单较快增长。# W6 u- r+ a6 Q' n: h; L; D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各险企财报发现,多家保险公司2022年在银保渠道发力明显。从银保渠道的收入增速看,2022年,A股五家上市险企中,太保寿险银保渠道增幅最大,实现银保渠道保险业务收入304.78亿元,同比增长308.70%;其次是中国人寿,银保渠道总保费达634.15亿元,同比增长28.60%;平安人寿银保渠道保险业务收入290.63亿元,同比增长17.60%;新华保险收入439.31亿元,增长7.80%;人保寿险收入440.30亿元,增长3.10%。
1 W% y& w- A7 z \1 G& h M3 \; F: F “平安银行和平安寿险建设的新银保模式充分发挥了平安集团内部综合金融优势,未来五年内有望成为平安寿险的主要渠道之一。”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CEO谢永林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 [( ^; U) _0 L1 L% ?, j
新华保险拟任董事长、首席执行官李全则在业绩发布会上表示,新华保险2022年渠道端的发展符合年初预期。“去年受到最大冲击的是个险团队,银保和团险队伍总体是增长的。自2019年,公司加大对银保支持的力度。个险行业进入调整阶段,我们抓住银保渠道市场机遇。数据上,新华保险长期险首年保费银保达到280亿,同比增长了11.3%,团险渠道稳定增长,短期险保费26.85亿,同比增长4.6%。”* R3 [% e( ^# q$ }( G+ k
“可以说银保的未来很美好。”新华保险副总裁王练文对银保渠道的未来十分看好,他表示,2023年无论是在期交或是趸交产品的价值率方面,银保的贡献和占比都在提升,价值率也在提升。
( r* w* a+ W) Q# }) }+ Z6 l 尽管银保渠道发展迅速,但代理人渠道仍被上市险企视作核心。在王练文看来,银保在发展,个险也要发展,个险渠道依然是公司的核心渠道。肖建友也提到,人保寿险会坚持以个险为主力渠道,银保渠道作为助攻渠道,团险和电商分两翼,这种渠道布局不会发生变化。
: X# y& v0 e7 j" Q0 m) @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罗曼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