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2|回复: 0

中国气象局发布“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

[复制链接]

1696

主题

650

回帖

705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058
发表于 2023-4-4 19: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苏州
4月4日下午,中国气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2022年度气候变化十大科学事件”,旨在更好地反映过去一年全球和我国气候变化领域科学热点、前沿研究成果和科技应用,体现气候变化科学、政策和行动间的支撑与互动,为传播气候变化科学新进展、新认知,提高全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建立气候适应型社会和实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提供路径选择和经验参考。
5 C+ l5 q! l; N1 z, C其中,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统一了气候风险的科学框架、联合国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应对全球气候危机、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等事件入选。
% ~4 D8 ?( ]* L7 D具体科学事件如下:
) o* M- Y% A1 u: [: e1.  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统一了气候风险的科学框架: [5 {9 K; c% C: e: w/ a* Z3 c
2022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先后发布了第六次评估报告(AR6)第二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影响、适应和脆弱性》和第三工作组报告《气候变化2022:减缓气候变化》。AR6报告确定了127个关键风险,并归纳了8个具有代表性的关键风险,包括低洼沿海地区、陆地和海洋生态系统、关键基础设施和网络、生活水平、人类健康、粮食安全、水安全、安全与人口流动。IPCC AR6首次在三个工作组之间统一了气候风险的科学框架,相对AR5新增了安全与人口流动,并扩展了生活水平和人类健康风险的内涵。& c0 ?9 G) B7 m! A
2.《科学》等发表气候临界点研究揭示气候变化风险
+ @5 O6 i) Y  w0 g' N8 E2022年9月《科学》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全球升温超过1.5℃可能触发多个气候临界点。全球气候临界点共有16个,其中9个为影响全球的临界点,7个为可能产生严重区域影响的临界点。2022年8月发表在《自然通讯-地球与环境》上的一项研究表明,1979年至2021年,北极温度以每10年升高0.75℃的速度变暖,这一速度几乎是全球平均的4倍,比早期研究显示的北极变暖速度要快得多。2022年3月《自然-气候变化》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自2000年代初以来,亚马逊雨林的恢复力明显下降。自2003年以来约四分之三的亚马逊雨林正在不断丧失恢复力,极易受到干旱、火灾等极端事件的影响,这意味着亚马逊雨林枯死的风险在持续增加。- a7 X! h& t) R4 X) w" D
3. 中国发布面向2035的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
6 m4 ]3 W3 w% q) E. W) q- D2022年6月,中国发布《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对当前至2035年适应气候变化工作做出科学部署,提出新阶段下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进一步明确我国适应气候变化工作重点领域、区域格局和保障措施。《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指出适应气候变化应坚持“主动适应、预防为主,科学适应、顺应自然,系统适应、突出重点,协同适应、联动共治”的基本原则,对全球其他国家尤其是对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要的参考和示范作用。0 x* w" z& \+ D: E5 i
4. 联合国发起全民早期预警倡议应对全球气候危机
& [1 y" f4 ^5 A# _% l7 M目前全球每三个人中就有一人仍然无法获得早期预警系统提供的预警信息。2022年3月23日世界气象日当天,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宣布一项新目标,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实现地球上的每一个人都得到早期预警系统的保护。2022年11月,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上,联合国秘书长公布了《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执行计划(2023-2027)》。该计划将由世界气象组织牵头实施,将在现有活动和伙伴关系基础上实施该计划。COP27的成果文件《沙姆沙伊赫实施方案》也强调了需要弥补全球气候观测系统的现有差距,提高为减缓、适应气候变化和早期预警系统提供有用的和可采取行动的气候信息的能力。4 [5 k4 [# v( y  k9 W* W6 j
5. 第一个“碳中和”冬奥会在北京成功举办 / v6 Z/ e4 y$ y3 P; d& U: `5 z
2022年北京冬奥会充分应用低碳技术,通过光伏和风能发电的低碳能源利用、低碳场馆建设、低碳交通、低碳办公等低碳管理措施,采取地方捐赠林业碳汇、企业赞助核证碳减排量等方式实现碳补偿,圆满兑现北京冬奥会实现碳中和的承诺,北京冬奥会成为迄今为止第一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北京冬奥会还建立了覆盖基线/实际排放量核算、减排量核算及抵消全流程的碳中和方法学,对举办其他重大活动提供了碳中和样本。; h: u& m; V2 N% d6 K" n
6. 中国风电光伏年发电量首超1万亿千瓦时
' ^6 Y2 A. Q- g8 H1 H% L1 A2022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量达到1.19万亿千瓦时,接近全国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其中新增装机达到1.25亿千瓦。2022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2.7万亿千瓦时,相当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2.6亿吨。2022年12月28日,库布其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正式开工建设,项目总装机规模1600万千瓦,包括光伏800万千瓦、风电400万千瓦,是在沙漠、戈壁地区开发建设的全球最大规模风电、光伏基地项目,也是中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
( S( n7 Q; A* b! a1 S; R7. 中国发布《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 i- [8 Q; x7 }- E$ O, O. b. u
2022年9月,中国发布《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报告系统评估了我国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相关的科学、技术、经济和社会研究成果,反映了我国2015年以来气候变化领域研究的最新进展。报告指出,我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牵引下,本次评估为今后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工作部署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国参与全球气候合作与气候治理体系构建提供了科学数据支持,为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中国方案。
3 C2 h: t8 w' _1 Y: R& B! Y9 i8. 中国掀起全民“双碳”科普高潮
* @! R$ [( S% Z0 y6 s; ^2 ^0 `2022年,社会各界为实现全民“双碳”科普做出了积极贡献。教育部印发《绿色低碳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将绿色低碳理念作为主要目标纳入大中小学教育体系。二十多本面向领导干部、社会公众、青少年的优秀科普作品问世,《碳达峰、碳中和100问》《走进低碳青少年系列科普丛书》等获得科技部的表彰。各行各业纷纷举办“双碳”科普活动,以“落实‘双碳’行动,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的“全国低碳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9 v2 L: R1 k4 X' X. x4 \9. 中国具备天空地碳监测评估能力
" c' q$ m9 E) }' C8 ^$ n7 a3 h2022年,中国基本建成了覆盖全国主要气候关键区的温室气体地面观测网,60个监测站可高精度在线观测近地层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发射了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可对全球大气二氧化碳进行全天时、高精度探测。研发了自主知识产权的大气碳反演系统,具有碳源汇估算和碳收支评估能力。中国天地空碳监测评估能力的提升,将为我国推进“双碳”目标实施提供科学支撑,为全球碳收支评估做出重要贡献。
( Q7 Y- a5 Y6 q4 J3 l+ q7 t10. 欧盟实施系列科技创新战略加速能源转型
" B: F$ m) S/ A8 B- D1 W- Y为了应对能源危机,2022年欧盟转变能源战略以应对能源安全结构持续动荡带来的损失与风险。5月欧盟委员会公布了“REPowerEU”计划,致力于可负担、安全和可持续的能源供应。9月欧洲议会通过立法,支持欧盟2030年再生能源占比由原来的40%提高到45%,以进一步加速能源转型。10月欧盟委员会、欧洲议会以及欧盟成员国达成自2035年起禁止生产新的燃油车协议以加速绿色转型。此外,欧盟通过实施《欧盟氢能战略》和《能源系统一体化战略》,计划将2030年氢能供应目标翻两番,在560万吨绿氢生产基础上再增加1500万吨蓝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0 00:56 , Processed in 0.040130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