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图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锴跃 实习生 黄晨发$ M7 |7 i% e4 j% J
清晨 6 时,春雨绵绵。南下的冷空气让气温骤降,路上行人紧缩着身子,快步流星。79 岁的吴植桐拿起扫帚,向大中兴巷深处走去,他熟练地将垃圾扫入簸箕,并将路面的积水清理干净。这套动作,他重复了 19 年。
! W/ h9 N: z z% p9 f吴植桐是潮州市湘桥区西新街道布梳街社区大中兴巷的居民,自 2004 年从环卫所工人的岗位上退休后,他便毛遂自荐,做起了大中兴巷的 " 环卫守护员 ",此后便默默无闻地守护着街巷的卫生。
. q3 H' X; |2 {近日,广东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公布 2022 年度广东学雷锋志愿服务先进典型名单,吴植桐获评 " 广东省最美志愿者 "。" 我只不过是力所能及地做点小事,让大家走起来比较舒服。" 谈及获得的荣誉时,吴植桐谦虚地说。
3 F# N( G/ g. m( j# |
4 P1 n# Z# z6 @
* y2 n9 B- i8 |0 ~1 o" _% ]6 u( ] w8 o s. J1 A o- t2 A+ O( A
" 我有责任带好头 "2 t+ C9 M$ c& \
沿着长约 150 米的大中兴巷走,路面整洁、干净。稍加留心,不难瞥见墙角处、楼梯间放置着几把扫帚、簸箕、两顶斗笠、三把小钉耙……采访时,吴植桐说,这是他的 " 武器库 "。他像一个不知疲倦的老战士,看到街上出现垃圾,随手抄起家伙就准备大干一场。
2 z K( X' T% Y: c1 T5 t然而在以前,大中兴巷的环境卫生一直是个 " 老大难 " 问题。卫生死角多,经常有居民随手丢弃垃圾。" 今天保洁完,隔天又堆满烟头和垃圾。" 吴植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每次看到有人乱扔垃圾,他都会上前劝说,但经常遭受冷嘲热讽,最后还是自己默默动手清理。
8 c1 e F" O# B5 j- v' r19 年来,吴植桐每天起早贪黑,拿起扫把簸箕,将每家每户门前以及巷道都清扫得干干净净。
' E& p1 {2 x" V/ f; L妻子看到他一把年纪还每天辛苦劳累,劝他放弃。但吴植桐说:" 这种事情,如果没有人带头做好,就永远没有好起来的一天。我以前就是做环卫工作的,我有责任带好头。"6 i; w. i" i( D4 k4 e! j: T+ q
吴植桐曾在环卫所勤勤恳恳地干了近 41 年,他掏过粪、抬过 190 斤重的杂土、扫过台风过后的大街……长年累月的劳动让他的双手磨出一层厚厚的茧,也让他养成了 " 见不得脏 " 的习惯。
% L" w2 n$ u1 M6 R, }: T% `1 T3 k
' J: j! G7 C8 F; _7 b5 _# k1 e i6 X1 L1 M+ z
; x. w* h; \/ v' S8 T大中兴巷墙角出现死老鼠、蝇虫蠕动,行人避之不及。吴植桐卷起袖子,用手拎起老鼠,装入塑料袋,再把街道冲洗干净。他觉得这没什么:" 这些年已经干习惯了。"5 b9 F/ {5 ]0 L
路口的排水孔堵了,积水颇深,吴植桐伸手下去掏,邻居见状连忙拿来一根钢筋帮忙捅。" 大家都被他的精神感染了,再后来巷道的住户都自觉做好‘门前三包’。" 布梳街社区党委副书记余淡银说。
5 M0 `2 \' E9 A" 只要扫得动,就会一直扫下去 "6 c o8 d9 I7 D$ O
吴植桐凭借 19 年如一日的志愿精神影响着巷道的每家每户,也辐射带动整个社区。% Y% @8 a( B( i( w B
起初,街坊邻居都会背地里笑话吴植桐爱充当老好人。慢慢地,大家发现他是义务清扫巷道,而且没有一分一毫报酬,就跟着他一起干。
6 A) L7 @& l) f' e# P" F7 v2020 年 5 月,布梳街社区开始设立垃圾分类试行点。吴植桐又闲不住了,他向社区干部学习垃圾分类的规则,每天细心地将家里的垃圾分类好,投放到分类垃圾桶。闲暇时,吴植桐总会在巷子里转悠,向路过的邻居宣传垃圾分类的知识。
; i$ Z, s' F' A [3 \$ p- R万事开头难,一开始大家都觉得麻烦,甚至有点厌烦。" 老人家日复一日地宣讲,渐渐地,居民都主动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 余淡银表示,街区环境在吴植桐的带动以及大家的自觉爱护下,变得越来越清雅舒适。
+ X& Z* P/ ~0 \& p8 x# ]自 2022 年起,吴植桐家中还开起了社区里的 " 五老 " 讲台。每逢假期,他家中的小院子里总是挤满了年轻人,他们围坐在老人面前,聆听吴植桐的平凡事迹。在吴植桐的带领下,他们也拿起扫把,将附近街道打扫得干干净净。) V4 S; y$ S ]$ a+ j. g
/ N+ C) t' p2 u1 C! x; }4 C9 l
- V: l. i2 _ W$ C: L6 Z1 J6 w' ]- G# q, |7 m# B- T
现如今,社区党委在巷道设立党支部,绘上墙画,挂上灯笼。竹影婆娑,吴植桐微驼的背影仿佛镶嵌在这个干净的巷道里。附近居民说:" 这是大中兴巷不可或缺的一道风景线。"' D: J8 j- ]6 n/ ?5 ?! B
偌大的潮州,人海茫茫。记者走在西新街道路边,遇到几个中学生时问起吴植桐,他们惊讶中带着兴奋说:" 吴老爷爷!他的事迹我们都知道。"
1 F% t) v/ N2 F$ Q3 }和吴植桐老人聊天时,他又想起父亲当年自掏腰包为社区买的 50 把扫帚。吴植桐的父亲一生默默无闻,自愿为社区做清洁,拒绝了许多抛头露面的机会。人世沧桑,幸得家风流传。" 只要扫得动,我就会一直扫下去。" 采访结束后,吴植桐又拿起自制的大扫把向巷子积水处走去。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0 n' L, f; n: q7 S, O+ X7 a
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d, {7 X! r& R. V! s
责编 | 李各力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