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技术狂飙的时代,文学何为?
! t4 J' K, |, \& X0 u1 L
, _! \) e& h- O' s: U$ [8 A: y2 c | 成立仪式现场
& C: f5 W. I4 N | , Q9 J( E q* C
| “花城文学之夜”活动现场
: { m: S+ g2 M3 |+ W. E, m | 文/羊城晚报记者 孙磊 文艺 实习生 宋骥才
9 s$ {4 l# f* B% |7 q$ e- N 图/羊城晚报记者 邓勃 曾育文(部分图片由花城文学院提供)
% C# n1 ~0 b! U- d8 r8 K5 T 春雨洗刷后的广州越秀公园,一草一木,沁人心脾。坐落在这里的花城文学院,绿叶白墙,书香沁润,仿佛步入了文学的春天。
7 U0 P- x2 L% y+ | 3月25日,花城文学院宣布成立,当晚还举办了“花城文学之夜”演出活动。广州这座南方大城,又拥有了新的文学场域和空间。2 T# ?; _% B/ K8 t$ u( _: \, n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这个广州的全新文化地标式文学平台,将致力于探索新的文学机制,引领文学发展新潮流,聚拢全国文学名家资源,充分激发文化创新创造的活力,积极探索新时代文学精品化、产业化发展之路,为广东、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中国文学的高质量发展,敞开无限想象与可能。
- @1 @7 J0 ]2 W( Y7 H% ^ { 新平台:筑巢引凤,汇聚当代文学名家9 e, r% v2 {$ Q5 T+ ~( f# H
三月的春雨唤醒了大家对文学的热情。花城文学院室内室外,走廊里、台阶上,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花城文学院揭牌成立的第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重量级作家、学者、评论家、媒体人、文学刊物负责人以及广东省内文学界的嘉宾百余人,汇聚于这个文化院落,共同见证花城文学院的“花开时刻”。8 d; G% M% W: D! I0 p4 @2 E
“作为广东出版人,我们希望花城文学院能够创造一种新时代下的文学与城市、城市与作家、作家与读者的链接。我们希望这种链接是感性的、温暖的、美好的、持久的。”广东省出版集团、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谭君铁希望通过花城文学院,为作家、评论家们构筑美好的创作交流与生长空间,搭建富有活力的文学创作平台。" l$ R6 z) [5 R! i: p/ L3 U$ ~+ t
为了汇聚更多当代文学名家,花城文学院将文学的橄榄枝伸向全国各地,在3月25日的作家、评论家签约仪式上,作家们来自四面八方。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谢有顺说,无论是《花城》杂志,还是花城出版社,本身就团结了一大批作家、评论家、文学爱好者,也发表、出版了很多有影响力的作品,新平台完全可能再出现新的作家与作品。5 b v+ s! l; j; B& w# o% U
作家李修文也认为:“花城文学院不应该囿于南方,或者局限于大湾区,它应该携带大湾区独特的风貌和价值,来映照中国文学的现场,使它的影响力扩展到我们今天中文写作的方方面面。”4 _# H. k" s+ @
新潮流:跨界融合,拓宽文学未来想象' A: s) e8 ]) [
3月25日晚,在广州友谊剧院上演的“有风自南——花城文学之夜暨2023花城文学榜荣誉盛典”,以沉浸式情景歌舞剧晚会的形式,注解着文学的内涵,拓展着文学的外延,让文学变得具体可感,有温度、有面孔,还有互动和交流。# m" x- j# r3 Y7 K& P1 g3 L9 W3 d9 A
随着技术的发展,文学的边界和内涵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正如尾声节目《花开》所唱:人们心中,哪个才是文学的真正模样?“跨界”“破圈”已成为时下文化场域十分热门的词汇,文学领域同样如此。' G* ~2 i9 l' u4 Q- d0 X* p p
这也是新时代对文学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正如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李敬泽所说:“这个时代需要我们拓展甚至发明新的文学性,需要我们走到更为广阔的原野上去。”而在作家刘震云眼里,“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花城文学院带来了新的文学气象”。在作家张炜看来,“花城文学院对语言艺术的执着、用心将是非同一般的坚守,这才是最有意义的”。
' P5 ]7 o# F' u$ U) A' Q& ?* ? 谭君铁表示,花城文学院将开启更多的跨界融合尝试,拓宽文学产业道路,推动文学破圈,试水网络文学、影视版权、动漫游戏、有声读物、娱乐剧本等全版权代理与衍生产品的运营开发,打造文学产业版权交易与孵化平台,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创新动力。
9 }1 X E0 c" p+ l. E% z 不少人担忧,文学边界不断拓展,是否会模糊文学本来的面目?5 j6 G) b, l" Q1 o6 R1 d4 B0 w
谢有顺认为,文学自有其敏锐性与前瞻性,一直在引领着人类如何和各种新的事物遇合,然后产生化学反应,构成新的生活。对文学的发展,我们也应持开放的态度。: G3 H A5 q! t6 s0 l
李敬泽眼中的文学,其形态本身就在不断变化,“文学更像一条江河或者一片流域,在行进的过程中海纳百川,不断地去寻找和探索自己新的领地和方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