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的春天,烂漫的樱花如约而至。上海的顾村公园、无锡的鼋头渚景区、北京的玉渊潭公园等多地,先后开启了形式多样的赏樱活动。
, Z9 m/ Q, w$ n5 ^( ~+ |但要说全国最受关注的赏樱去处,可能还是武汉大学。/ ~- W' S4 x6 E7 i! O1 R
珞珈山上,绿瓦白墙间,蔚然成云的千株樱花,与武大老建筑交相辉映。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a. k. |; F% E% Y$ J% d7 ]; v
- [3 p' A* Z) y7 ^' a3月12日晚上,武汉大学时隔3年向公众开放了赏樱预约通道时,3月15日的首批1.5万个预约名额瞬间就被抢光。甚至早在半月前的2月下旬,就不断有人询问樱花的状态。进入到3月,#武大樱花开了吗#这一话题词更是频频登上热搜。
1 A* o( @# d' Y# n* D但很多人不知道,3月中旬就能在珞珈山上观赏到大面积盛放的樱花,其实是近几十年才常有的事。在3月6日发布的武大樱花花期预报中,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就提到“今年武汉大学樱花初花期将较历史平均初花期略偏早”。' ^8 }7 K- Z/ I2 K7 Q, @/ G
澎湃新闻通过追溯武大樱花70多年的观测数据后发现,樱花绽放的日期的确显著提前了。
( ^6 r" n8 ?# q4 M' M春江水暖花先知
( p* a4 P4 z& A5 O4 r3 b& b上面这份跨度长达70多年的武大樱花观测资料,发端于已故的武汉大学生命科学院教授肖翊华,是国内很少见的一份长序列物候观测资料。根据这份记录,在上世纪40年代到70年代末,武大樱花的始花期还稳定在3月下旬,但此后,这个日期开始不断提前。
7 n4 ]1 _' j0 y+ B7 R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湖北省气象服务中心工程师谭静对澎湃新闻说,影响樱花花期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日照、气温、降水在内的多种气象要素都会产生影响,但气温是主要因素。这位负责武大樱花花期预报的专家进一步解释道:“冬季气温和开花前30天左右的累积温度影响最大,而暖冬会使樱花的花期提前。”
H0 v( } n9 G0 o这一点与中国气象局首席专家陈正洪的樱花花期研究结论一致。在一篇论文中,陈正洪研究发现,樱花的始花期是与上一年12月到当年3月的各月平均气温有关,而且每当2月份和冬季平均气温升高1℃,樱花的开花日期就会分别提前1.66天和2.86天。
! M! O, c; q7 g7 v我们梳理出了武汉冬季及3月的历史平均气温数据,你会看到一条与樱花绽放日期不断提前相反的上升走高线:' x( u( z' S' f; R0 k, a) S7 X
根据观测记录,武汉大学的樱花有两年提前到了2月就开了花,分别是2004年和2021年,而这两年的2月也正是武汉有气象记录以来同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比常年均温高出了5℃多。而最迟开放的年份则是1969年,直到4月4日樱花才开,当时武汉刚结束一个严寒。) M1 Z3 }; D& ]! y5 l u7 W/ Z% E+ U
关于气温对花卉的影响,古人其实也有一个笼统的印象。唐代诗人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就有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在对流层,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就随之下降0.65度。
) N8 n* `: [# I4 i8 m0 y4 e4 a而城市化和气候变化造成的温度升高,对花期长度也产生了影响。在1950年代,武大樱花的绽放时间一般只有11天左右,到了1990年代,它们可以在校园里绽放长达两周半的时间。而进入21世纪以来,花期长度的变化趋势不明显,但变化率明显增大,这主要受到近年来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多发的影响。
5 c/ `* @2 L' l: P6 h对于花期长度变长这一现象,谭静解释说:“主要是因为对樱花而言,越早的物候期对气温变化的响应也更敏感。也就是在同样升温的情形下,始花期比落花期提前更多,从而使得花期长度更长。相比绽放前,樱花对气温很敏感而言,开了花的樱花对气温的感知度会弱一些,受到的影响也减小了。”
) J( Q2 s4 O" ~, I开花时间的提前和凋零时间的相对稳定,这两点让樱花的花期得到了延长。
4 `9 n2 w P4 k/ r1 k3 Q9 a, W春花在提前绽放9 U8 k+ U1 D8 V& R
陈正洪在研究中提到武大樱花的花期提前,是“全球气候变化和城市热岛效应的共同影响”。而环球同此凉热,生长在地球上其他地方的樱花,也同样出现了提早绽放的情况。) W; K' y' v, o g* B
日本京都的岚园和美国华盛顿的潮汐湖,这两处的樱花在本国都有着较高的知名度。我们将它们历年盛放的日期用同样的方式展现出来,结合趋势线,你就会发现这些樱花的花期都有提前的趋势。) v6 k8 L. z6 J: i
而对气候变化感知敏感的,还不只是樱花。4 ` q6 t6 E# H, ]+ m3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葛全胜等人,曾对1960-2011年的全国145处观测点中104种植物的物候期动态进行了分析,发现有90.8%的植物在春夏季节有物候期(包括提早萌芽、展叶和开花)提早的趋势。. x' `+ D( i) E! W* A6 q* D3 h
我们通过由中国物候学创始人竺可桢倡导、在1963年建成的“中国物候观测网”记录的多地开花数据,与如今的花期进行比较发现:不管是北方的哈尔滨丁香花,还是南方的广州木棉花,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早绽放现象。
# M! ]' d# n! W比如上海的市花白玉兰,一般是于3月初开花,但在2019年的2月11日,上海植物园的两株白玉兰就先后开花了,整整提早了一整个月。- f: e) i& e4 `- m# c2 M
相比人类只能通过极端天气来感知全球气候的变化,植物对天气变化的感知十分敏锐。已有的研究表明,在气候变化影响下,许多植物的物候甚至是分布,在近几十年里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偏离。
" L: U. Q! B: [% X% U6 O4 s! k9 L比如北美西部的山地植物,就正在往更高的山上“爬”。为了应对气温升高以及由此引发的降水条件的变化,更多的幼苗、幼树扎根在了海拔更高的地方。
% w8 J8 q- P6 x# z' g根据美国罗德岛布朗大学的James Kellner等人的研究,从1984年到2011年,在落基山脉上的植物平均每10年往上移动67.3米,在纬度更低的新墨西哥州的山脉,这种“爬山”速度更是达到了每10年112.8米。尽管植物如此努力适应新的气候,但Kellner等人在发表的论文最后警告说:植物“爬坡”的速度可能仍跟不上气候变化的脚步,这会增加它们灭绝的风险。
/ H6 Q0 f& U; ?3 r ~0 ~9 f虽然说花开无声、花落无言,但早已感知到气候变化的樱花等植物,也已经在用绽放自己的方式提醒着我们气候正在变化。
! b3 }9 ^; @; E
0 i, X" |0 i, r0 F. C) w参考资料7 b, ^) c! s' j9 B7 D/ L
1. 长江日报《武汉3月赏花门票预订量年增长278%》,http://cjrb.cjn.cn/html/2023-03/15/content_255304.htm2 m- O7 r% q' m5 P7 W) F
2. 谭静等《武汉大学樱花花期长度特征及预报方法》
+ d% J* u4 `4 z; j3. 陈正洪等《樱花花期变化特征及其与冬季气温变化的关系》
% t; F9 c5 H1 v: c7 |/ d4 A4. Quansheng Ge 等《Phenological response to climate change in China a meta analysis》
, R3 y* t5 e0 {( E, W8 S" {5. 澎湃新闻《上海市花白玉兰提前绽放“报春”,系有记录以来最早一次》,上海市花白玉兰提前绽放“报春”,系有记录以来最早一次_浦江头条_澎湃新闻-The Paper3 Z" E% {* g: Z; {& r
6. James R. Kellner 等《High-velocity upward shifts in vegetation are ubiquitous in mountains of western North America》
& P! F7 {6 R5 G1 o& D7. Parmesan Camille《Ecological and Evolutionary Responses to Recent Climate Change》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