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39|回复: 0

活水滋养 如何深耕细作人才“沃土”

[复制链接]

1702

主题

713

回帖

726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65
发表于 2023-3-13 05:57: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江苏常州
天津北方网讯: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创新。: g/ y/ D. e) _; R. m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强市之本、创新之源、发展之基、活力之要。绘就新时代 " 人才画卷 ",不拘一格精细育才,才能厚植人才 " 沃土 "、涵养发展 " 活水 "。- T1 h+ [, x! G6 B
" 十四五 " 时期,我市精准打出 " 组合拳 ",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为实现天津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大都市提供坚实人才保障。当前,市委、市政府大力实施 " 十项行动 ",提出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行动。如何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培养更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在今年全国两会上,天津代表委员就如何打造人才培养新模式,培养复合型人才、高端技术人才纷纷建言献策。7 U7 w( K# N1 K% N$ \1 `+ x
全国人大代表王劲松:4 J5 }( X! o7 o) z+ y/ }
打造 " 双向赋能、四轮驱动 " 研究生培养新模式
% F5 ?0 U# R5 w4 K+ w9 \& S" 信息技术应用创新发展是国家战略,也是当今形势下国家经济发展新动能,其产业链核心企业加速聚集、技术创新离不开创新人才培养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天津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王劲松认为,需要打造 " 双向赋能、四轮驱动 " 研究生培养新模式,构建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多维培养体系,为信创产业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提供持续支撑,积极融入市委、市政府实施的 " 十项行动 "。
2 K; \! _# H, \( K6 q$ {王劲松表示," 双向赋能 " 就是保障信创领域导师及其指导的研究生共同持续提升原始创新能力,高校将社会服务融入研究生培养与科学研究,导师团队依托面向解决社会和产业问题的创新项目,带领研究生在开展创新研发活动中提升自身能力。" 四轮驱动 " 包括:需求驱动,面向信创国家战略和天津信创产业人才需求,构建信创领域高级人才创新能力矩阵;目标驱动,引领学生最大限度地将所学知识与国家解决核心技术 " 卡脖子 "" 受制于人 " 问题的需要相联系,将 " 个人梦 " 融入 " 中国梦 ";项目驱动,研究生面向产业需求开展科学与工程技术项目研究,提前对接产业人才需求;团队驱动,由 " 团队负责人—青年教师—企业导师—博士 " 形成导师团队,满足信创领域研究生培养多学科知识交叉、技术迭代快的需要。, j8 ~2 A# W, {' m, o
" 高校是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与企业合作、交流、创新,做好企业扎根天津的‘黏合剂’、创新产业链衔接的‘润滑剂’、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的‘柔顺剂’。" 王劲松说," 要将社会服务融入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中,推动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发展,努力发挥好自身的‘立交桥’作用。"8 a0 }9 k) P4 ^1 b, d$ _) Z3 `
全国政协委员朱涛:
9 Y, f& |+ C, B创新离不开科技 发展离不开人才
, G7 y) k2 A' m作为一家坚持自主研发的企业创始人,全国政协委员、康希诺生物首席科学官朱涛,对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关于 " 科技政策要聚焦自立自强 " 的内容感触颇深。" 如果想高效快速进行疫苗研发,就需要有自己的技术平台,归根到底还是需要人才。" 朱涛认为,培养和引进人才两个方面都很重要,可以通过实践锻炼、学术交流、校企合作等方式,为人才提供技能提升的渠道和平台。
, \5 r7 T1 O, c1 I: S; G5 v" 我们是中国第一个在海外做疫苗临床实验的企业,当时我们的临床团队得到了很好的训练。我们还邀请海外资深研发科学家来企业培训,并定期召开学术研讨交流会,启发团队就当下技术创新点与市场需求进一步开拓创新。制定许多激励机制,鼓励研发团队申请专利,营造良好研发氛围。" 朱涛说,康希诺生物还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新模式,2015 年就与南开大学合作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开发基地,助力从事基础学科研究的研究人员开拓视野、提升技能,成为未来领域的佼佼者。/ D( z7 B+ K+ e. j% A
朱涛相信,通过积极政策引导,鼓励创新疫苗研发,推动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地重视疫苗相关技术、人才、资金储备,助力企业创新发展。
* M! p  U( m/ o4 s% l+ V) k全国政协委员明东:; f. y8 r0 T( D* A, Y' p) j, r# I
发展交叉学科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9 M/ a+ r7 o$ z) X" H; _
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在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大学副校长明东看来,实现这 " 四新 ",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因此要发展交叉学科赋能复合型人才培养。, X: Z2 ]/ v: W8 |# v5 D$ L) A' F1 T& t
" 目前,交叉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仍存在学科边缘化、职业发展路径不明晰等问题。" 明东以天津大学开设的医工学科为例说,医学与工程的交叉融合被公认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典型代表,随着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进入到临床实验,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正逐渐在医院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他们有望成为临床解决方案的总设计师,指导临床作出更合理、更科学的规划,实现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诊断和治疗。面对这一发展趋势,应高度重视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 V3 ]5 V: l! R7 l- ^从加强医工交叉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角度,明东建议,统筹设立 " 医学工程 " 交叉专业和学科,在新版《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中增设 " 交叉 " 门类,同时,在现有的研究生工程专业学位八个类别外,单独设立 " 医学工程 " 类别。此外,尽快出台医工交叉学科建设的引导性政策,细化人才培养体系、学位论文标准等多个方面,实现医工学科的真正融合。" 还要创新医工交叉人才培养路径,在大型综合医院中内设专职科研机构,设置专业的医师研究员晋升渠道,基于临床科研工作投入和产出考核其业绩,为医工结合类高端人才的职业发展搭建更广阔的舞台。" 明东说。4 B- _8 h' ]; u9 _: ]& S
全国政协委员于春水:8 |/ G: t" ^, b
加强我国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
$ Z5 o  J4 h. ]" 当代医学技术创新需要既掌握医学知识又具备技术研发能力的高端医学技术人才,然而我国高端医学技术人才极为短缺,整体医学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全国政协委员、天津医科大学副校长于春水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在于高端医学技术人才的自主培养。4 b+ j4 k8 L3 x' y5 j# x+ ?
于春水说,近年来,我国越来越重视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但是创新型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仍然面临国家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缺少引领性政策、现有人才培养体系无法支撑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产学研用脱节不利于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等问题。& U1 u9 `1 r" y' Z
" 建议教育部制订‘医学技术拔尖学生培养计划’,通过政策引领,鼓励更多有条件的高校致力于培养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的高端医学技术人才。" 于春水提出,教育部在条件成熟时,推出 " 未来医学技术学院 " 或 " 高水平医学技术学院 " 建设计划,鼓励高校、研究院所、医院和相关企业联合申报,整合优秀师资和优质资源,打造产学研用贯通融合的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基地。
/ g! @! F! E# U" q& s  Y同时,应进一步丰富医学技术学科研究生培养类型,为有条件的高校增设学术型硕士和学术型博士,以更好适应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在医学新技术研发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建议教育部组织 " 高端医学技术人才培养 " 相关的研讨会议并设立相关的研究课题,全面深入探讨高水平医学技术人才培养方案及培养途径。(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7 04:32 , Processed in 0.040724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