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Karakush
) h- U/ ^0 a4 b' \' s4 g/ Y谁能想到,2023 年新能源车价格战,已经出现三次高潮。3 U7 _* A' w6 c: o! K& q, D& |9 e
第一次,是特斯拉给的;
: m% F! y1 D, t ^5 F: |" u/ g第二次,是比亚迪给的;/ l: ?% M, r5 y. |4 @
第三次,则是零跑给的。& J0 w- T; Y$ O; V
我干了,你随意, U4 ^) Y4 P, q. \* B. y
3 月 1 日,零跑公布旗下四款 2023 款新车的价格:
' R4 r+ k; ~( k零跑 T03,5.99 万 -8.99 万元
+ c& {( ~4 r; G% T零跑 C01,14.98 万 -22.88 万元& [# G* _* i! O4 I2 Q; N$ G
零跑 C11,15.58 万 -21.98 万元4 X' \; p0 |2 S% d
零跑 C11 增程版本,14.98 万 -18.58 万元
$ v' N7 d1 d9 W- n$ I1 V$ r# p当时杭州的天空恐怕飘过两个拇指:辣手。
4 C% e& R8 @5 R6 U/ w1 x; v0 s消费者已经首先给出积极响应。翌日销量即破千,并且四个车型全面开花,尤其是 C01,销量直追 T03,原来 T03 几乎占到销量一半,而今可见 C01 的高品价比屠杀到位,开始改善零跑的结构。
1 Y1 |; {8 U+ ~! f5 E9 B+ E; c. @T03 自不必说,本就在 10 万以下,新款价格最高下沉 1.3 万元,新增入门型号,把最低购买门槛从原来的白菜价 8.25 万直接拉到菜皮价 5.99 万;) m) M8 y2 _& }+ A# t
C01 降幅 3.5 万~5.8 万元,C11 降幅 1.6 万~6.0 万元,全新推出的 C11 增程车型,则击穿新能源车和燃油车之间的次元壁,起售价格低于 15 万,相比同级油车标杆还低 2 万。而眼下,油电同级同价,尚与男女同工同酬是一个级别的难题。: U+ u6 B. x1 {' d
( q5 [6 M2 b$ Y
/ B) S. Y* K4 _1 l/ s1 y
' I+ o( M* }7 C9 V" R" N" z7 E降价同时,产品生猛。即便只看丐版,零跑 C 系列尺寸更大、动力更强,采用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标配 L2 驾驶辅助、全景天窗、无钥匙进入、主副驾电动调节、12.8 英寸中控和 10.25 英寸娱乐屏幕、支持语音控制和全域 OTA 升级。
/ g4 F% f6 Q. Q对比同级油车标杆,相似规格至少需要 18 万以上,拉开 4 万差距。即便在遍地卷王的新能源赛道,对比同价位明星爆品,零跑在空间、底盘、续航、智能化等核心竞争力方面也具备非常突出的比较优势;部分也能拉开 6 万差距。
2 [ z4 e8 i( O j2 B市场上降价者不少,这么丧心病狂的不多。& F1 s! C1 K% Z9 A6 z$ z
零跑不仅采用梭哈式降价,先干为敬,降出风格,降出主观能动,甚至降出点 Free Style;同时打破 " 性价比 " 等于低端、Low 的常识,力卷出没有短板的 " 铁桶车 ",而在更早之前,零跑被别人说成是水桶车,还有点扭捏,但现在已然想开了,把水桶做到极致,做别人攻不破的铁桶。( W, h6 l" z5 p
所以甫一出市,业界直呼屠夫,并非虚吹彩虹屁,而是预见到零跑将和特斯拉、比亚迪产生相似的区间、行业搅动,给在场所有人带去压力,卷瘪胖的、卷死菜的。
/ [) Q9 ^2 h1 }; s( \0 l, D" r尽管零跑在说法上极为谦逊。董事长朱江明说,消费者可以不买零跑,但是买车之前看看零跑,做个参考,知道 15-20 万汽车该有的样子。我擅自认为他有按下不表的后半句,看过仍然不买零跑,要么疯了。
$ w2 J0 F' v E4 K3 L" d# e( z5 ~* }1 月,朱江明面对严峻的市场前景就曾直言:打价格战,中国人没输过。2 p9 Y3 r$ e V. z, l1 b6 r
. E( J$ W6 ]3 j+ p$ I9 V! I5 p
" B) i9 @7 i6 a' H# d8 K4 r+ _& D3 G" r$ _$ c8 s
这也是业内少数直面价格混战局面的大胆表态。价格战是中国汽车企业无比熟悉、擅长而警惕的竞争。对于企业,短期一时爽,往往不敌长期隐患:降价空间从哪里来?如何才能降出竞争优势?如何平衡价格和品牌的关系?0 D+ w% c3 |2 e) h: b- @( ^
零跑已经悟了。他们要做的不只是打掉竞争对手,而是以 " 打掉虚高的品牌溢价 " 作为使命,把屠夫式工厂价进行到底。
" x0 O; X: u2 q) b8 {0 W! O& t( i屠夫的修养
) m+ d# @8 i' e零跑的定价之所以摧枯拉朽,因为不仅大力,并且叫人难以跟进。这不只是简单的市场手段,而是升格至企业能力,从根本上拿出打持久战的准备。这基于两个立足点:2 s) @: L8 t$ _
首先是技研。用技研控制成本,用技研带来破坏式创新。# ?1 [. a3 q1 \. W y9 c* g
这与特斯拉和比亚迪能够实现 " 价格武器化 " 的前提其实同理,二者在定价权方面的高度自由,是基于垂直整合和技术创新,换句话说,因为自有,所以自由。
3 s( W4 G" B9 I) A; t+ n置于零跑,这项护城河是全域自研。这是零跑自 2015 年创立就坚持的策略,尤其是智能电动汽车最为核心的动力、智驾、和座舱,零跑从底层开始搭建,实现 " 软件 + 硬件 " 的全部自主研发。
9 V& K$ Y( m# u4 [0 b7 ]一方面,从成本结构上,全域自研覆盖范围广、覆盖成本多,把成本控制在自我体系中,相比传统供应商黑盒模式,大大缩减联合开发周期费用。尤其零跑的全域自研,用朱江明的话说,是硬件结构从电阻开始打造,软件从代码开始写起,强调底层,整车性能一致性与零部件匹配度更高,也杜绝兼容问题。
2 I/ {) k6 ^3 e/ O5 Z目前零跑除电芯、内外饰是外购,底盘、汽车电子电器是自研及外包生产外,其它所有零部件均为自研自产,相当于整车成本当中 70%,零跑都有直接话语权,具备很好的降本基础。4 T* y' _& L" p% ]
# l, N( n* D7 ~, @& c; F
' s( v; ~+ R' Y7 W4 |5 v
+ D5 c7 ^9 }% Y, P% z5 h对于自研内容,零跑并不单纯追求广度,也有效率考量。朱江明曾指出,自研的内容一定要做到极致,要比外部采购的零部件更好,更有成本优势,才有意义。在此指导下,才能把成本做到最低。5 h7 c' [* h0 c
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创新带来深度的成本优化。比如目前业内都会使用 8155 芯片,这很难从外采供应链层面拉开价差。但是能做的是,区别普遍企业用它只做座舱一个功能,零跑同时还做四个摄像头环视,做阿嘉米斯的调音和功放,一下子就比别人节省 1000 多块钱。实现前提是软硬件自主标定、各部件底层逻辑打通,这就要求深度自研。5 U; K( U* [$ A
去年首发的 CTC 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是另一创新降本案例,搭载到 C01,使得 90 度电池最大实现 717km 续航、25% 扭转刚性的提升,其基础也是零跑在底盘和电池方面的自研。
, I" a6 ~2 t; s; Z: Y; N0 D* C/ n- c而这两层优势,在平台化架构的加持下,进一步突出。朱江明透露,经过七年研发团队的打磨,零跑从三电、CTC、电子架构、到座舱的共享化、平台化做到比较极致,随着 A/B/C 多个产品系列推出都将采用平台化,规模效应将带动进一步降本。
0 {; D. x5 @6 y4 C) w; m3 l( z4 g( v Y# Z% l( w
8 \* G7 q# h( y) ~5 K2 b% r8 X# Y7 s
全域自研是一个长期主义的体系结果。
2 o7 `6 x* R/ |7 U这源自朱江明对于技术的路径依赖,同时也是对于技术的信仰。/ d6 {! r3 n' S3 g( g! m& ^7 G& c8 l
1993 年,朱江明和傅立泉创立大华,他即是创始人也是技术骨干。在进入安防领域后,朱江明发现当时监控录像都是磁带储存,极不方便,他门头研究,在 2002 年第一个自主研发出一个方便储存的数字化的录像设备,这项新技术让大华站上全球大安防的风口。. a/ C# b4 R/ H0 [' r7 q. ?
技术信仰被带到零跑。
4 j- p5 Z9 a! A8 V2 ?# f- D令朱江明非常自豪的是,零跑上下高度对齐。他的研发团队基本是 2015 年干到现在的原班人马,非常稳固,维系了技术决策和研发效率的延续性,由此整个技术体系能力得以完整建立起来。
- S; Q: m( \- Q& W+ p聪明人挣辛苦钱
) |1 V! K* A2 k$ R A r. y其次,零跑明确以成本定价的逻辑。不是以级别规格,不是以品牌定位,不是以竞争对手,这是它出手即梭哈的来源。& Y" x _. M/ H: Y2 O( A% J! @2 b
" 我们要做用户的代工厂,我们说得很清楚了。" 朱江明说,就像古早很多女孩子买了毛线到加工厂加工,零跑更甚,毛线也是自己产,就赚点加工费的意思,不追求高毛利。2 T! M9 s' M& J. T% X7 L" u0 ?
这既是策略,也是理想。/ ~/ I+ a/ c7 W* ^% i. F# e
短期来看,超高性价比是当前乱战的胜负手,第一目标是市场占有率。朱江明自认是一个很保守的人。他把竞争比喻成打乒乓,21 个球如果前面没有 15:10,后面可能赢不了,他就是要追求前面绝对胜算,然后再是追求较少亏损。在这一点上,到目前为止,零跑还是所有新势力企业中,花钱最少、亏损最少,肉眼可见他们在市场费用方面比较克制。
3 |- B) J. E- b* D9 C0 {& I8 ~/ B0 i0 f# f; ?6 J+ r1 T
$ y; w. {( ^5 i( {. ^/ Y9 X3 Z
8 C* {4 u, |& w, M长期来看,朱江明认为,新人进场,不能按常规出牌,否则就没有优势,不可能成功。他希望在汽车领域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而做用户的代工厂,就是打破品牌 + 代工分立的商业模式,成为品牌 + 代工二合一的零跑新模式,品牌直面用户,只赚工厂的钱。% v) y' o! J6 ]4 F+ k1 }9 A
这是不是一个成功的模式,有待市场判断。在中国市场,低价是一个悖论,市场表现并不完全取决于价格,也取决于消费认知," 便宜没好货 "。
# a! \. ] F! K" @9 J零跑固执地相信,扎实的技术和真诚的价格可以打破买贵不买贱的魔法,不能因为人性有弱点,就把强割韭菜正义化,软饭硬吃。当做到极致,便宜也是一种成立的品牌差异性。5 p! c& Q: [" p) j1 @2 z1 B+ t
追根溯源,或许没有那么多商业性解释,而是归结于一种理想主义情结。" A2 w5 k* y; M9 r2 I% Y6 o
豪华平权一直是朱江明的理想。当初入局造车,源自他和邻居一次爬山的闲扯。当时他们畅想,一台小牛电动车 5000 块,两台拼起来也就一万块。朱江明自嘲,后来发现自己确实想简单了。但是这不妨碍零跑致力于要把价格打下来的初心。 B* ]8 H8 `! g1 N9 x% J# ~( M# m; s9 r
; A1 b2 O! G$ G0 V
% s4 Q& ~1 m4 p) w2 }0 m7 K, Z5 M2 K1 k, e4 K; ~$ b1 `' `$ Q7 u2 x4 a
他们的第一款车,一款双门轿跑,也是体现这个意志。- V) f' S' I6 M2 u# Z
而到 C 系列,你会发现这家企业经过七年保持前后一致,只是刀法成熟许多。无论传统的底盘、内外饰、座舱、智驾,没有明显的短板。在零跑内部被称作 " 铁桶车 ",端最稳的水,耐最痛的打。
- A# A/ z$ `/ W3 @$ @& L/ D零跑判断,铁桶车产品即将与需求趋势得到匹配,新能源市场正在从前期的猎奇型用户(追求长板贼长),变成务实型用户(追求均衡和实用)。在这样的背景下,零跑就像油车时代的丰田,能成为最大公约数的选择。( A5 t! Q/ i R
结语8 ^7 y- K% J( S! @2 V# d
零跑也必须向体量发起自我挑战。( L5 h* U! x0 w2 C" s; H7 i9 m0 }% q
去年新能源销量 600 万,朱江明判断,今年池子会到 900 万以上,而到 2025 年 1300-1500 万,大盘总体稳定在 25 年 75%。" 这个时候再做不到 60-70 万辆,就完蛋了。"
& r5 W& {7 b! e+ Q$ y这意味着零跑必须抓紧时间窗口。
4 J' Y3 I3 A, N- k1 z今年新增增程成为重要布局。除了 A 级车不会更换增程,零跑 C 系列以及下半年要发布的 B 系列,后续都会同步推出增程和纯电的两个动力形式。短期 3-5 年,混动有很大的市场空间。零跑也在配套上做出规划,比如渠道上在东三省、三四线积极布点。% u; h) H# B& S. L6 J" |- n) {
# W: f2 x# H( ~; X7 o, f
$ |! f/ A/ h r. |- m% t1 D
6 N! k' f! Q1 a8 x- m) \# t同时一二月份,战术性深蹲,忍痛割肉进行产品转化,让合作伙伴、门店去存量,工厂方面也为新车调整资源,预备从 3 月 1 日开始轻装上阵。
+ A2 I$ \- B4 O/ o1 O0 h! h3 Z+ \8 h尽管没有公开表示销量目标,但是在央视《遇见大咖》栏目拍到,朱江明对内提出今年要实现 20-30 万台交付,相对去年至少是翻倍的。尤其在今年,是不小的挑战。0 q8 f& D0 G0 M1 L) Z A
不过以成本定价,以创新为差异化,找准使命的零跑,从战略、到方法论、到产品到市场定位,如今逐渐形成一套闭环。从规律而言,在高烈度竞争里,这样的企业很难被辜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