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月 23 日,广西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科研人员将 12 株洋紫荆幼苗从培养箱移植至大盆,标志着首次搭乘载人飞船在太空遨游半年的柳州洋紫荆种子顺利出苗移植。# A8 x' [, }0 T/ [
0 u8 Z! n- ^' n; S/ M4 T, g
; z7 E) \+ C6 L# o
# M7 T7 F3 f! {科研人员将洋紫荆幼苗从培养箱移植至大盆。
* u% T# [& [, s% _ J去年 6 月,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的统一组织下,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将 1000 颗具有柳州特色的 " 洋紫荆 1 号 " 种子送至航天育种产业创新联盟。这些种子经审批后,搭乘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飞越太空。今年 1 月 3 日,200 余颗 " 太空种子 " 被送回柳州,科研人员将它们放置于设定适合洋紫荆生长温度、湿度和光照的培养箱中进行培育。8 I# {! b d- U# b5 B3 K* s
" 这批洋紫荆种子经过半年的太空旅行,在高辐射、失重环境中活力减弱,导致性状变异,良性性状偏低。" 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党支部书记陈豫锋说,经过精心培育和 " 选拔 ",这些 " 太空种子 " 少部分发芽,排除生长不良的植株,目前长势良好的太空洋紫荆小苗只有 13 株。" 其中 12 株达到了移植大盆的条件,1 株还需要在光照箱中再住几天才能’搬家’。"
0 x% f& h8 [9 ?# P K7 ^) `' C6 a3 q$ L& ]! n7 c! [% @" x
( }& ~) w1 I, }5 i
, D. q# F7 `; U
长势良好的洋紫荆幼苗。" c- v8 }' @/ L2 j4 h- j0 b
12 株洋紫荆幼苗已长高至 10 厘米左右,科研人员用黄心土、泥炭土、椰糠等按比例配制成培土,再将它们逐一移植到大盆中栽培。
( I( n: w U7 F. Q5 |. S
7 U2 c( K, X3 h9 }' o0 L
" a L; h0 H4 l+ v0 ?6 R: h) R! l- H& f
科研人员用黄心土、泥炭土、椰糠等按比例配制成培土。' x) n% A7 E0 p
记者从柳州市林业和园林局获悉,被柳州市民称为 " 紫荆花 " 的洋紫荆原产于华南地区,1964 年在柳州市柳侯公园棋牌路开始种植应用并保存至今,2018 年被评为柳州市市花,现在市区种植洋紫荆约 30 万株。
. l- t$ v0 S2 f% P1 w! N. Z: ~目前广西洋紫荆栽培面积约 1 万亩,柳州市占了一半。柳州洋紫荆苗木不仅吸引南宁、桂林、玉林等周边地市前来购买,还远销福建、云南、广东等地,初步形成从育苗到销售的完整产业。洋紫荆作为具有柳州特色的乡土树种,全市 5000 亩面积产值高达 5 亿元,成为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优势项目,被列入柳州市 " 十四五 " 规划的重点研究方向。, b7 o: k% F2 d) r* u4 r
R0 U$ j1 K; _! Z5 N- S7 h
. q/ X; {# U! L9 L( U7 ~) K O- @- l! d
) a, G& W0 Z& U# Q5 E6 K1 h1 b4 V12 棵洋紫荆幼苗 " 全家福 "。: p+ K8 T0 o' V4 v4 Y6 [
柳州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是柳州市洋紫荆产业发展的主要技术支撑单位,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洋紫荆研究。基础研究表明,现在柳州洋紫荆主要有紫红色、粉色、白色三种花色,其中紫红色是柳州特有的花色。为尽早培育出更有特色的洋紫荆优良新品种,自 2021 年起,柳州市园林科研所启动新的洋紫荆育种项目。
4 c0 B) B" m% f与传统辐射育种诱变相比,航天育种带来的性状变异范围更广、幅度更大、有益突变更多,能够获得传统辐射方法较难得到的罕见突变,如特殊的花色、花型等,并且不存在基因工程育种中的生物安全等问题。
5 u: z0 D, O9 A8 I首次用洋紫荆种子经历太空旅行进行诱变育种,并跟进研究洋紫荆的花势、花色、花期等技术指标,进而选育改良品种,目的在于取得更多洋紫荆变异形状,如重瓣、不同花色、抗病能力等,让洋紫荆更具观赏价值,适应不同应用环境,对于丰富华南地区的洋紫荆品种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4 Z* K% g5 S; m+ h' |4 j- F: H9 [来源:人民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