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张华1 Z( a2 N/ S/ Q6 R" L
图 / 新华社
* A2 @ m2 y6 j5 o+ h$ O& A近期,我国防控形势总体向好,平稳进入 " 乙类乙管 " 常态化防控阶段,各地疫情呈局部零星散发状态。目前,在医院发现咳嗽病人不少。作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最常见症状——咳嗽,该如何治疗?
/ ]% z5 O& Z& c. l( c. p' X4 c日前,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与国家呼吸医学中心联合组织牵头,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钟南山院士担任总顾问,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第一医院临床实验部主任赖克方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沈华浩教授等多位全国呼吸学顶级专家共同讨论撰写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咳嗽的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以下简称《专家共识》),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和展望等多方面给出了指导和建议。
$ v" ^, n3 U, u, z8 \( s: t* y1 @% [+ Y3 }0 n5 D
( i6 h5 Z4 U9 `7 d5 B, o% W
/ a, j$ r; z: P* _
轻症患者中咳嗽可达到 57.5%~85%
4 D8 N) m; `5 B+ K/ V3 E9 t* S作为《专家共识》的牵头人之一,沈华浩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后急性咳嗽的发生率比较高,即使在轻症患者中也可达到 57.5%~85%,部分患者在转阴后,咳嗽仍然长期持续,生活和健康受到严重影响。"
& p C, ^2 D/ R1 J, X1 m+ `) F, c因此,专家希望广大医务人员对于新冠感染咳嗽的重视程度,《专家共识》就 " 新冠后咳嗽 " 这一困扰社会大众的健康问题,给出科学理性的分析和规范化的用药指导,尽量避免滥用药、不用药甚至过度用药情况的发生,减轻症状、减少疾病迁延,避免后遗症的发生,切实帮助到社会和广大患者。
1 d/ |& \% U6 y; B6 ^4 \区别于普通咳嗽,气道炎症为主要发病机制
8 {0 N. A2 D+ `3 ^2 r为何感染新冠之后,咳嗽比例比较高?沈华浩教授指出,新冠病毒感染咳嗽的机制与普通病毒感染咳嗽的机制有类似之处,但也存在其特异性。" 新冠咳嗽的发病机制核心为气道炎症,病毒感染引起气道及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并释放炎性介质,气道黏膜充血水肿,黏膜上皮损伤脱落,从而刺激咳嗽感受器诱发咳嗽。同时,新冠病毒感染可导致气道黏液分泌增加,形成较多痰液,这也是新冠病毒感染急性咳嗽产生的一个重要诱因。"- ^' [1 b+ Q8 B! a% V2 _" s- w
有数据表明,新冠感染咳嗽持续时间平均约两周,部分患者咳嗽甚至可持续数周或数月。新冠病毒感染两三个月后仍有咳嗽的患者占到总感染患者的 20%~30%,甚至感染 1 年后仍有 2.5% 的患者存在咳嗽症状。
6 F4 j1 Q3 ^( B1 _5 D7 @+ g+ ]对此,沈华浩教授认为:" 新冠感染后咳嗽根据病程可分为急性咳嗽、亚急性咳嗽、慢性咳嗽。新冠病毒感染会造成局部的黏膜损伤,产生非特异性炎症,局部的感染也会诱发内源性的一些炎症反应,有些病人修复能力较差,就会迁延不愈,形成慢性炎症,尤其是哮喘、过敏性鼻炎、慢阻肺病患者,咳嗽症状就会加重。"
7 Y2 q4 D8 u: W9 `- u8 x镇咳抗炎,规范诊疗有备无患1 j2 y3 k0 r' T1 I
新冠咳嗽治疗主要包括镇咳、祛痰、抗病毒治疗、抗菌治疗、抗炎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谈及抗炎治疗的重要性,沈华浩教授特别强调:" 对于新冠感染后咳嗽所建议的炎症治疗,此‘炎’非彼‘炎’,需要注意区分。通常‘炎症’指细菌、真菌感染的炎症,一般使用抗生素。而新冠病毒引起的‘炎症’指的是气道表面黏膜损伤的非特异性炎症,建议使用小剂量激素治疗,如吸入激素,不推荐常规使用抗生素。"( @, U l7 H. Y3 V$ K; R
一般来说,急性咳嗽迁延不愈,3~8 周可认为是亚急性咳嗽,8 周以上就是慢性咳嗽,专家指出,对于这些长期不愈的咳嗽患者,可进行支气管激发试验、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与诱导痰细胞学检查,如发现嗜酸粒细胞炎症或气道高反应性,建议使用吸入激素治疗。近年来也有国外研究表明,使用吸入激素可减少新冠病毒感染患者的重症发生率,改善总体临床症状严重程度。! F4 h5 z* \$ {" @4 p
值得注意的是,新冠感染咳嗽急性期与亚急性期以对症治疗为主,根据咳嗽性质选用镇咳药物或祛痰药物治疗。但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有脑出血、脑血栓、血管瘤病史、高血压病史以及咳嗽晕厥病史等患者应尽早加用镇咳药物,避免用力咳嗽造成并发症的产生。抗菌药物对新冠病毒感染咳嗽治疗无效,仅少数合并细菌感染或非典型病原体感染者,需进行抗菌药物治疗。, Y4 k, V+ q5 ]8 `! n
此外,《专家共识》中也提及,生活中应避免吸烟,远离刺激性气味,保持空气湿度,可以通过服用蜂蜜、多饮温水和含服润喉制剂等来缓解咳嗽症状。 ( 更多新闻资讯,请关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 `+ N+ T- ^" [0 |# Y6 A6 Q: N来源 | 羊城晚报 · 羊城派; ]# i" T/ F. o T4 t9 y! S
责编 | 薛仁政: b a" C2 {' H( B7 _! g
校对 | 潘丽玲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