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在去年年末,就有消息传出称腾讯正在裁撤 XR 部门的部分业务团队,而在春节结束后的一个月里,情况逐渐明朗,基本上可以确定腾讯的整个 XR 部门都已经处于停滞状态,等待整合、转岗或是 " 毕业 "。
( ^1 j, L2 S0 r1 a% I0 I不过,腾讯同时表示并没有完全放弃 XR 业务,正在寻找更合适的道路和方向,那么腾讯 XR 到底要走向何方?仅看国内市场,PICO、爱奇艺都有各自的生态和硬件体系,而且都 " 名花有主 ",腾讯暂时没有介入的可能。
2 W4 I) @& n3 }9 |: I- i按照腾讯原本的规划,他们会在收购黑鲨科技后,以黑鲨科技的研发团队打造一个新的 XR 研发团队,推出腾讯自己的 VR、AR 设备并发展生态。随着黑鲨科技内部暴雷,腾讯终止收购进程,前负责人沈黎离职,这个计划已经彻底搁置放弃,取而代之则是专注软件生态的计划。
, z9 d1 q0 h$ j, J, X据悉,腾讯 IEG 已经接手整个 XR 部门,临时代管 XR 部门的人则是钱赓,此前主要负责腾讯游戏任天堂合作部,一手促成了腾讯与任天堂关于国行 Switch 合作的相关事宜。& {( X( i; a. l8 Q" ?
选择钱赓而非另一个 XR 领域相关的人负责 XR 部门,腾讯的意图不少人或许都猜到了。3 n: Q5 j" f/ o2 `# \: @6 F6 b H
虽然目前还没有任何的确切消息来源,但是从腾讯内部到外界都在猜测腾讯会选择与 Meta 合作,引进 Quest 2。作为目前全球用户量最大的 VR 设备,Quest 2 的价格、性能都符合多数用户的需求,而且已经建立了一个成熟的生态社区,有着大量的成功方案可供参考。
* W% J2 P Q3 T1 `; b对于腾讯来说,Quest 2 是一款十分适合的产品,硬件上 Quest 2 是目前全球最成熟的入门级 VR 设备,在国内只有少数产品可以在同价位与之抗衡,Quest 2 国行版若是发布,可以让腾讯直接跳上国内 VR 设备的一线行列。# \" _! ~% i( C. ?; O" h% n
. L, c0 G* G" c, \' n" f
% d6 G4 Q- U$ y8 ^4 D
1 Q1 G' [" e* U7 s) g$ o
图源:Rock Paper) }' L& k$ O! F% a# W- D% j
不过,Quest 2 的软件生态依赖于 Meta 和海外应用商店,众所周知国内目前是无法直接访问 Meta 应用商店的。如果是 Switch 等有着严格限制的游戏机,这样的限制会带来许多麻烦,但是 Quest 2 不同,这款设备的操作系统其实就是深度定制的安卓系统。9 O/ J1 B5 T% z* w% }% \
安卓系统以开放、自由而著称,Quest 2 同样可以通过官方网站解锁第三方应用的安装权限,简单来说,用户可以自行安装网上下载的 APK 程序,直接绕过应用商店的限制。' J! j! q0 K J' I' x* G2 K
而且Meta 应用商店无法直接访问,对于腾讯来说或许是件好事,如此一来就可以让腾讯更轻松地利用 Quest 2 推广自己的社交、娱乐应用,而不是为他人作嫁衣。当然,以上的前提是腾讯能够推出足以吸引用户的 VR 应用,不管是娱乐还是社交应用,在 VR 平台上想要成功都有着很高难度。
R9 z' j7 L P/ o纵观腾讯近年来的软件生态,不难发现腾讯已经很久没有新的现象级应用出现,QQ 和微信似乎耗尽了腾讯的运气,使其很难再在社交领域有所突破。不过,VR 或许是个机会,目前国内还没有一个厂商在 VR 社交上有所建树,腾讯在微信和 QQ 两大社交社区的支撑下,或许可以成为首个在 VR 社交中吃到肉的厂商。
$ p5 \- _/ y: ?+ ^- x
- f% J, g7 S$ M! w$ B( @( l) T# D+ Y8 z" Q* A, i0 t5 h/ D. E. `
/ L# x8 Z" B1 M9 Z图源:雷科技- q+ i& \8 Z& [% q1 f
而在娱乐方面,单论游戏开发能力,爱奇艺 VR 背后的百度、PICO 背后的字节,显然与腾讯对比都有着很大的差距,成熟的游戏开发经验让腾讯有机会在 Quest 2 上打造出爆款,吸引足够多的用户购买和使用。$ H# W8 P" C3 @
对于腾讯来说,他们的优势是娱乐与社交的软件开发,一直以来都没有多少硬件研发的血统,在收购黑鲨科技一事上分歧巨大,最终取消收购的举动并不让人觉得突兀。' _9 ?, I. M3 G1 h2 l5 d* n- J- |
从互联网企业的角度来看硬件研发与软件研发是完全不同的领域,前者不仅需要大量的工科专业人才,而且还需要有足够了解硬件市场、技术的领头人,在人力成本外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硬件研发成本。/ `* k- W2 Q0 o" }% h
而且,硬件研发的风险和周期都过于漫长,其中的变数和坑都是互联网企业以前没有遇到过的,在增长放缓、互联网寒冬之际,毅然进入新的领域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g* o; x2 k1 ]4 \* U) u0 _
在腾讯看来 Quest 2 就是他们目前最好的选择,虽然裁撤了 XR 事业部,但是腾讯对于 VR、AR 等设备在未来会成为主流的猜想依然认可。分歧主要在时间与形式上,VR/AR 会怎么火起来?什么时候火?都是未知数,只是从现在的发展速度来看,这一天并不会遥远。" M3 C( l8 ]3 k- A; P
据悉,早在 2022 年 11 月前任负责人沈黎离职后,腾讯的 XR 事业部就已经开始与 Meta 接触,双方都对合作很感兴趣,大概率会依照腾讯与任天堂合作的形式进行国行 Quest 2 的运营。
- E# ]4 E1 i& E4 {( `0 C; e' c1 e不管怎么说,在 2023 年我们就应该可以看到这次合作的结果了。3 O( P' U+ Y2 f' L! R+ K! d4 T
Meta all in 元宇宙的做法,从最初就遭到不少内部声音的质疑,而在 2022 年连续亏损数个季度,总亏损超过百亿美元后,质疑声音更是达到了新的高度。对于 Meta 而言,他们急需一个新的市场来挽回投资者以及内部员工的信心。
: {: {9 U% D3 X% J3 f6 A' T这个市场要从哪里来?纵观全球,欧美等主要地区早已是 Meta 的囊中之物,只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还没有 Quest 2 的身影。虽然近年来一直有不少 Quest 2 通过进口等方式在国内销售,但是占比几乎可以忽略,对于 Meta 来说,中国是一个庞大且有着足够消费能力的市场。
8 E1 z% ~& x$ o% P* p1 A但是想要进入中国市场并不容易,首先需要的就是一个有足够体量及能力的公司,这家公司必须能够帮助 Meta 完成 Quest 2 的送审、销售和运营等一系列问题,毕竟 Meta 无法直接管理国内的 Quest 2 运营和销售的。* }& O! r3 c* C* J( k; l- F
在中国的互联网企业中,最好的选择就是腾讯,不仅有着丰富国际合作经验,而且拥有成熟的软件运营和研发能力,同时还有着足够的实力推动产品落地。至少,之前腾讯的 XR 部门一直力推自研硬件的计划,在没有主动接触的情况下 Meta 也很难了解腾讯的心思,拿不准腾讯是否会成为自己的下一个 " 敌人 "。* _3 o& t; P/ @. T& R
现在,XR 部门已经改弦易辙,Meta 终于等来了腾讯,不管是对市场还是对内部,如果 Quest 2 可以成功进入中国,都足以压制不少的反对声音,至少可以让扎克伯格短暂的松一口气。
- h: s# a4 G3 i: X3 n0 @# Q4 d从长远来看,Quest 2 进入中国打下的基础,可以让 Meta 的下一代设备覆盖区域真正遍布全球,当计划中的元宇宙革命来源时,Meta 将会成为第一个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虚拟现实公司。
7 x8 ?0 x d' z( ?+ j至于腾讯,他们显然不是为了让 Meta 占便宜才与 Meta 合作的,与 Meta 在中国的合作是一个敲门砖,通过 Meta 应用商店和硬件,腾讯可以轻松地进入全球市场,在未来的元宇宙市场中占据先机,不管是游戏还是社交软件,腾讯都有着足够的把握吃下一块肥肉。' N# d8 t* }4 U) }6 J
可以说,两者合作的唯一变数,就在于 Quest 2 能否过审,以及会以怎样的方式过审。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