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魏妮卡
& i, }8 W H+ {/ e 编辑|李春晖, h+ C1 G% Y U, G
原以为王一博会通过春节档的《无名》一战成名,成为电影圈哄抢的新小生。如今看来,与预期落差不小。
6 N4 r6 k7 o- c: ]. [ 虽然在后春节档有了后劲,加之片方努力吆喝,《无名》总算勉强卖回本,但作品给演员带来的加成显然很少。尤其是原本受文青圈层欢迎的程耳导演,这部作品在豆瓣口碑也不尽人意,仅有6.7分。
, ^; I+ \, T) g8 U7 H2 N8 ? ( e/ b R5 x. d; V2 L
豆瓣评分当然也存在不够客观公正的问题。特别是在经过粉粉黑黑的数据大战之后,逼得官方不再直接显示短评,而是在短评处提示“当前观众意见分歧较大,随机展示部分短评,请谨慎参考”。' f8 E2 o8 N4 p5 O
王一博晋升一线电影小生的路并不顺畅。据业内人士透露,现在导演哄抢的头号电影小生,依然是易烊千玺,去年新晋金鸡奖影帝朱一龙则紧随其后。虽然俩人年龄差了辈,也不是一个类型,但朱一龙还是疑似接下了一些原定易烊千玺的项目。
7 V+ U$ n- q h- k! U 自然,一个演员的时间有限,排满档期的易烊千玺分身乏术,不可能拍上所有的好项目。但朱一龙怎么就成了易烊千玺在电影圈的“平替”?莫非他们已经是如今电影小生圈里,非此即彼的最佳选择?而导演们似乎已经忘了昔日的电影小生刘昊然、井柏然、黄轩、彭昱畅、欧豪、黄景瑜、董子健……
4 H+ H% I" Q+ ]' K* O+ D+ H 2 G( n3 z, t6 k) D
一直以来被认为格局相对固化的电影小生,已悄然重排座次。谁在上游、中游,谁又在无奈退去或努力向前?/ q( i$ k9 s0 t4 e! \" @) E
易烊千玺们如何稳居上游?
/ r8 y8 s) _5 S7 J 硬糖君曾讨论过,电影圈越来越像是“塔尖上的游戏”,很多头部项目就是头部演员的排列组合。仿佛一个项目,只要搭建了头部演员的阵容,就赢在了起跑线上。而头部演员中,除了吴京、沈腾这种功成名就的电影一哥,年纪稍轻一些的电影小生也是被哄抢的对象。
3 }- p* o4 h7 C: Z% b. ~ 易烊千玺、朱一龙是怎么获得这个圈子充分认可的?一是因为他们有了自己的商业、演技代表作,并且获得电影节的褒奖。易烊千玺有《少年的你》,提名两届金鸡奖最佳男主并拿下金像奖最佳新演员奖;朱一龙有《人生大事》,并拿下了金鸡奖影帝。4 L2 F/ _+ q6 r. o% D
: q6 ]# ]3 `+ Z! T6 G 二是连续与知名导演、作者导演合作,颇有“集邮”大导之势,这是电影小生崛起的一个标志。易烊千玺合作完张艺谋之后,有娄烨导演《三个字》、宁浩导演《大汉双雄》、韩寒导演《三重门》以及魏书钧的《白鹤亮翅》,传闻还有一些大导演在接洽他,绝对是头号抢手的电影红人。3 J) ?2 T& M+ b3 M+ [* u
而朱一龙,不仅有即将上映的陈思诚监制的悬疑力作《消失的他》、陈凯歌导演的主旋律大制作《伟大的胜利》,还合作了易烊千玺合作过的戛纳电影节“常客”魏书钧导演的《河边的错误》,崛起已势不可挡。$ K- E) m/ U4 n+ w% r
曾经被称呼过“电影小生”的人很多,但实际上,电影作品和演员本人形成强关联、称得上其代表作的却很少。比如说,昔日炙手可热的电影小生刘昊然,他在爆款电影《唐人街探案》系列里“少年秦风”一角吸粉无数,让人很容易将其归为刘昊然的商业代表作。& N1 A( k/ D% T% `; o, Z# z+ `
( O5 M. @ T* H4 e( K
但其实这系列电影里,一番王宝强的扛票房能力不可忽视。而刘昊然的真正一番电影——《四海》《一点就到家》票房都表现不佳。6 N$ |; \/ I4 P: l0 }8 p6 E
井柏然也是如此。他虽然有《捉妖记》系列爆款作品,但白百何这个小妞电影代言人在该片中的作用不可忽视。而他担任一番的电影《后来的我们》里,又有周冬雨的功劳。此后井柏然虽然也主演了娄烨电影《风中有朵雨做的云》,但却依然没能借此斩获足可奠定江湖地位的演技奖项。" k/ b, b8 D1 \0 X
所以,在过去这些年里,刘昊然、井柏然看似一线电影小生、合作了很多大导演,实则有些徒有其名。而新崛起的易烊千玺、朱一龙的聪明之处在于:不急于去大项目里作配角,而是寻找适合自己的小项目。
% x3 e4 `; {4 ]) L0 `' C * G+ o# ~* i1 C* _5 I# v& @2 ^; A
对于易烊千玺来说,如果是《长津湖》先出来,也不会有人将其算作他的代表作,毕竟一番吴京是强大的存在。只有《少年的你》《人生大事》这类“小而美”影片,才能验证“电影小生”头衔是否属实。在这类电影中,他们才是有极强存在感的一番,且个人表演有很大发挥空间。
7 g2 `! o! H O3 o8 F 归本溯源,这些年轻演员的演技,也没有谁好到可以与同辈拉开很大差距。只要角色合适、导演会调教演员、剧本质量高,电影小生之路也就事半功倍了。总而言之,走小成本黑马路线,才更容易出代表作。
% H, f5 B3 p, c' `& f5 J 王一博们的中游沉浮
8 h7 \8 j$ M2 Y0 s0 C% y 王一博的大银幕首战并不顺利,除了作品本身带来的巨大争议外,还有程耳这类作者型导演,其作品本身也不是突出演技派演员的,而是服务于导演个人风格的。
8 y: a+ d) F$ f. k4 h6 J* ^6 t 程耳的作品风格被认为是“王家卫+诺兰”,其实这类碎片、跳脱的剪辑手法,留给演员连贯表演的空间本就不大。当然,其有利的一面是:这样也可以让后期剪辑帮忙掩盖演员表演的不足。
5 E! A1 J6 H' F% i 一位业内人士曾透露,很多爱豆演员转型都想合作王家卫导演。他们似乎认定:通过这类导演的影片转型,并不需要“扮丑”来呈现演技,既可以“扮帅”显得颇具格调,又可以通过后期剪辑弥补演技的缺失。
: n/ `+ @8 G. _# N) N, T * A6 [. e5 }0 F6 O3 J
但事实上,在王家卫电影里灵光乍现的演员,都是本身就在其他电影里积淀了很深的演技功底,才能在碎片化的那一瞬给出王家卫镜头里的准确表演,绝非一蹴而就。
% ^$ V6 d2 X0 a4 I, _) ~+ _. [9 K 当然,既然王一博受到程耳认可,两人还能继续合作。倘若两人形成固定搭配,王一博能逐渐有所进步,甚至成为程耳作品里不可或缺的元素,也不是没有晋升的可能。
3 t! d, T% _5 c; X0 g3 x 通过程耳、王家卫这类导演的视觉化作品转型,如果叫“扮帅”路线,与之相对的,就是“扮丑”的小人物文艺片路线。董子健、尹昉、彭昱畅都算是走过这条路。
5 Z7 `% K8 ^$ H 尹昉在出演了系列文艺片后,终于凭借《温柔壳》拿到平遥电影节的最佳男演员;彭昱畅最初就通过演金马奖最佳影片《大象席地而坐》受到关注;董子健凭借《德兰》提名了金马奖最佳男主,但杨幂出演同一个导演刘杰的作品《宝贝儿》却依然颗粒无收。
& f) U& t4 q* X' o/ e4 u ' ?$ G4 {$ e) W: S4 z
所以这条“扮丑”路线,归根结底还是考验演员本身潜力,不是单靠“扮丑”就能解决问题。
: {* K; l2 L8 V1 a 除了文艺青年和底层小人物,此前台湾电影小生走过的硬汉路线,也启发了很多内地小生。比如经常出现在博纳主旋律影片的“专业户们”:欧豪、黄景瑜、韩东君等,都算走的这条路线。但这种转型,与演员本身的关联性也不大,即使作品口碑票房再好,也很难加成演员本身。2 {: M3 B( [2 U) ?" q5 M: k
彭于晏的发展路径,就充分展示了这一类型的玩法和上限。即便此前接连主演大导演作品,彭于晏也算不得名副其实的扛票房电影小生,只是徒增群众对他“资源好”的纳闷甚至反感。唯独在他接连合作了三部林超贤作品后,似乎成为了一种商业类型片中必不可少的组合元素,形成了一种有商业加成的“卖相”。
2 B$ F. ^9 ?9 E* T. q, {' w! _ 但这种“卖相”的形成,演员并不起绝对作用。换句话说,只是“硬汉”形象在起作用,演员的可替代性太强了。黄景瑜们的出现,分掉了彭于晏在香港类型片导演手上的不少资源。而说到底,他们本身都不具有不可替代性。
5 z" y. g; d G 昔日小生与新晋小生,谁还有机会?; }7 u0 \' d8 r2 `6 _
《无名》在春节档预售早期的强势领跑,让人们注意到了王一博的大银幕转型。电视剧当红小生尝试转型电影小生,似乎是内娱流量男演员的事业必经之路,也是其团队和粉丝对美好星路的全部想象。
/ u. h1 `8 f" a& Z O7 g1 ] 杨洋在《急先锋》搭档完成龙之后,仍在尝试电影路。虽然这部电影票房口碑均表现不佳,但他后面作品也还在延续该模式——二番出演、搭档电影前辈大咖,颇有点靠前辈带一带的意思。《扑克》搭刘德华,《援军明日到达》搭于和伟,以及《我不是熊猫》继续搭成龙。7 Y% Y: [; S- A7 O! Y5 r
但依硬糖君愚见,这种流量二番搭电影大咖的路线,即使作品成功,票房与口碑也很难归功于流量小生,并非转型的理想之路。% ?2 {- j5 T( Q( `
比如王俊凯搭张译出演的《万里归途》,不仅成为去年国庆档票房冠军,也拿下了不错的口碑。这本可算作王俊凯演戏的一个翻身仗了吧?但从大众的讨论度来看,他的光芒被前辈张译完全掩盖了,最终并没有因为这部电影晋升为炙手可热的电影小生。
# Q$ \' B0 g' X7 j/ Y 3 ^) q0 a8 ^) a1 o- s- M
电影小生的圈子,来来去去,有人想进来,也有人想出来。曾经“集邮”了很多大导演的电影小生黄轩、井柏然,如今都相继转战电视剧领域了。: S$ x7 y( e+ I9 f3 L% b
胡歌、李现在正当红时,愿意付出事业停滞的代价去勇闯电影圈,结果却仿佛在整个影视圈“消失”了一样。胡歌在刁亦男的《南方车站的聚会》之后,始终没有下一部电影作品面世。苦等着拍王家卫的《繁花》三年难产,被迫又转回电视剧领域寻求曝光。
. Y( m. @1 x0 U$ |, I 李现在电影《赤狐书生》《古董局中局》哑火之后,还有一堆上映无期的作者导演作品。比如忻钰坤的《中国刑警》、梅峰的《恋曲1980》,以及娄烨的《三个字》。长时间没有作品曝光的他,最近也是靠回归电视剧的《去有风的地方》,找回了一点存在感。
3 ]6 A& O- g6 J. o2 \6 h ! J" D% B* z3 P# X4 Q/ ]/ V
混电影圈有风险,但现役电视剧一线小生,仍难以按捺冲动,仿佛从剧集到电影是一条从科长到处长的标准升级路。檀健次接拍和张婧仪的电影《被我弄丢两次的王斤斤》,肖战在《风再起时》上映期间与导演翁子光互动密切,似乎有合作可能。硬糖君的业内朋友透露,某顶流爱豆,也接触过王家卫导演。除此之外,胡先煦、陈飞宇、吴磊也是有很多电影待映作品的电影小生预备役。
w. F7 u% s: h7 o( t2 t- k# } 但不管怎么转型,归根结底,是要找到一个好本子、适合的角色。据业内人士透露,张译、周冬雨这种有口碑的电影咖,都是招一些有影视记者、影评人、策划背景的人来专门筛选合适的剧本。很多时候,盲目迷信大导演、作者导演,不如选个合适自己的小黑马。& W) }. }% z1 n& O3 [
硬糖君坐等电影圈小生格局继续生变。虽然功成名就的电影“熟脸”具有号召力,但时间久了,观众还是需要新鲜感。毕竟看看人家隔壁剧集圈,可是随便上一部古偶就要“颠覆”一回的呢。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