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了给企业等市场主体减负,2022年各地税费支持力度空前,规模均创当地近年新高。, v3 R x- ]2 ^. y* Z0 T+ `7 n) l
第一财经记者根据各地财政、税务部门数据统计发现,目前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份都已经公开了去年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数据(下称"退减缓税费")。由于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不一,以及税费政策针对对象不同,因此各地退减缓税费规模存在较大差异。
% C/ m" f2 |( y8 s: ?4 q 各地去年退减缓税费总规模大概在4.2万亿元,创历史新高。而具体从各省份去年退减缓税费规模来看,可以划分四大梯队。
3 @% _9 d d S9 [ 第一梯队为广东(4656亿元)、江苏(超4500亿元)和浙江(超4000亿元),减负规模均超4000亿元。
! Z! ?* n1 [, I) n1 y 第二梯队为山东、上海和北京,减负规模超2000亿元。
9 f6 B2 x0 s# j3 \0 V$ Z 第三梯队为四川、河北、河南、安徽、湖北、福建、湖南、陕西、云南九地减负规模超千亿。
! w$ F, V5 }3 Q: F 剩余的省份则为第四梯队,减负规模低于千亿,其中财政收入体量最小的西藏,减负规模不足百亿。
& W( F: l5 v# O! |" f8 Z
6 C' f; x( i( q+ E; V6 E, m
/ W& u( P% R( t6 ? 从中不难发现,各省份税费减负规模差距很大,而这也跟各地经济发展程度不一,财政收入规模差异较大相同。总的来看,财政收入规模越大的省份,一般来说退减缓税费规模也相对越大。
/ R% V' v# X, ^$ B 其中,减负规模前两梯队的东部六省份,去年全年退减缓税费规模超过2万亿元,占全国减负规模比重近半。而且各大省份退减缓税费金额中,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占比过半。比如广东、江苏、浙江增值税留抵退税规模均超过2000亿元。
/ c% d+ a/ _& c5 K$ ~ V" `0 D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授李旭红告诉第一财经,东部发达地区去年减负规模较大,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占比大。而增值税留抵退税与产业结构密切相关,比如资本密集型,设备占比大的产业产生的退税金额也相对较大,大型制造业占比大的省份退税款会更多。
8 j! Q8 ]- M9 e$ \2 f “总体而言,减负规模必然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省份,经济活跃度会越高,经济行为产生了留抵退税,或者是税收优惠涉及事项,减负规模相应会越大。”李旭红说。# _$ x$ Y1 a7 L" ~% q+ Z# R1 Q
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副院长田志伟告诉第一财经,中国经济高度集中在东部省份,比如上述东部6省市生产总值(GDP)占全国GDP比重超4成,因此减负占比过半具有合理性。当然也应该注意到GDP核算在不同省市之间的划分,与税收收入在不同省市之间的划分规则是不一样的,如总部经济、异地经营等都会使得税收收入与GDP在区域间的划分中存在差异。
# F6 ~( M; V. s. u0 j! m- ^/ H k 当然,如果详细对比财政收入规模与减负规模你会发现,也会出现一些省份间,财政收入规模略低但减负规模略高,而这又与减负政策设计有关。) ^" d% R5 V' w0 _
田志伟表示,虽然各地区减税降费缓缴以及退税的金额虽然主要取决于各地的财政收入规模额,但同时也受其他因素的影响。其中就跟去年针对性的退减缓税费政策设计有关。. h+ w( i0 d9 S7 J5 h" f' l" ?
“从行业上来看,去年退减缓税费更加集中在制造业,制造业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近1.5万亿元,占比35%左右,是受益最明显的行业,因此制造业占比大的省市,其受益会更加明显。再比如,分企业规模看,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是受益主体,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缓税缓费超1.7万亿元,占总规模的比重约四成,因此,小微企业以及个体工商户发达的省市也同样受益更大。”田志伟说。
6 t5 W) d4 [' q, c* x, ~' U% Z 虽然减负规模不一,但对于各省份来说,减负规模均创当地近年来新高。+ _2 i, T B9 _ P3 X4 b6 g3 T; V
比如,青海省2022年预算执行情况报告和2023年预算草案报告(下称“预算报告”)提出,全省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缴税费211亿元左右,其中留抵退税166亿元,支持力度为历年之最,最大限度为企业提供真金白银的支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 G. N! k+ w% {( I, Q 力度空前税费支持政策,短期内对各地财政收入带来明显冲击,不少省份税收收入出现下滑,而这跟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造成第一大税种增值税减收直接相关。与此同时减轻了企业负担,帮助企业渡过难关,长期来看有利于财政可持续。
@9 V+ s! ~# [( S" o, k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地方退减缓税费总金额数据,是地区总体减负数据,由地方财政和中央财政共同承担。由于减负力度很大,中央财政为了支持地方落实退减缓税费政策和保民生,通过安排1.2万亿元特殊转移支付来支持地方财政,缓解地方财政收支矛盾。
- h. U7 ? g- Z 比如,浙江省预算报告称,去年争取中央留抵退税和其他减税降费等转移支付资金750.61亿元,支持市县落实减税降费和重点民生政策。
$ ]" q! l4 c5 A# W 各省份绝对减负规模大小,只是衡量各地减负强度的一个指标。由于目前各省财政总收入或税收总收入(含中央财政部分)尚未完全公开,通过将各地退减缓税费占各地区GDP比重,也可以视为地方减负强度一个指标。
' D. B4 M: p. q) _ 田志伟通过计算发现,31省份退减缓税费占各地GDP比值中,青海、上海、浙江位居前三,均超5%。北京、宁夏、天津、西藏、新疆、海南超过超过4%。江苏、广东等地则超过3%。
Z& w# G% l x, S4 A, J “一个省市受减税降费的影响程度,取决该省市的经济规模、总部经济情况、产业结构,以及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活跃度等因素。总部经济贡献大、制造业占比高、餐饮住宿等受疫情影响较大行业占比高、小微企业与个体工商户活跃的省市,其减负额与GDP之比相对会更大一些。”田志伟说。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