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 G- f; v! l7 N* L+ p- S. [( D" h s$ x
9 ]4 I6 R3 u8 c9 A" s( j' P- _6 o% x' d2 Y! S
1
. Z* L! N4 H u# K眼睛始终看向地面,以顾客为中心% T: I/ E' g* x9 I* p
很多时候大家都侃侃而谈,以顾客为中心。但问题是在做企业决策的时候,又开始忘了最基准的这一点了。过去不管是扩品类,还是建物流,其实逻辑很简单,这两个东西都是用户需要的。& j# Y# p: m6 @" L% q4 c8 \2 d
我早年为京东商城做客服时,直接就在办公室席地而卧,把闹钟设定为两小时响一次,每次闹钟一响,就会在木地板上震动发出声响,就爬起来回复顾客消息。
4 L5 g8 S; G# {9 M/ P# f# x过去那个年代,大家都觉得将来电商会分好几个,每个人都在一个细分领域非常强,买电子商品来京东,买服装就去淘宝天猫。但是用户会怎么看?用户要去四五个平台,注册四五个账号,要记住买什么东西去哪个平台,这肯定不是用户最喜欢的。用户最喜欢的,一定是在一站式购齐。这在供给上就变得很重了。但如果所谓重的事情,也就是难的事情,你不做,那么你贡献的价值在哪?这是我们一直思考的。这当中的坑还是你的执行能力。战略肯定不会错,路径也不会错,问题就是你走路过程中,眼睛开始不看地面,绊倒了,走沟里去了,就惨了。) h/ g( W& S* i/ D7 V8 k
京东经营战略的核心,就是成本、效率、体验三点。客户体验分成三要素——产品、价格、服务。低价是 "1",品质和服务是两个 "0",失去了低价优势,其它一切所谓的竞争优势都会归零。而与此无关的一切工作都是无效的!& e' B) ] m3 k) i- t0 G h8 V2 ^. |
但京东已经让一些消费者有了越来越贵的印象,京东应服务多层次的消费者,既要考虑有钱人,也要考虑普通人。中国还有部分家庭没吃过优质的猕猴桃,如果能让这些家庭几元钱就能买到一斤猕猴桃,也是非常有意义的事。不能因为自己现在的生活好了,就忽视了很多基层消费者的诉求,他们在消费上仍追求产品的极致性价比。作为零售商,大家要做的不是代替用户去做判断产品好不好,而是千方百计地通过供应链的效率提升去把价格降下来,把服务提上去。
. q7 g7 }0 t: Q' g6 P如果京东高管们对核心的战略都把握不够,将很难带领团队长远走下去。零售应该每年都要举办数场零售文化和经营理念培训会,绝不能成为了第一就忘记了低价是我们过去成功最重要的武器,以后也是唯一基础性武器。
' ]. S! |; P6 }. V% H0 f* l+ J京东成功的经验,唯一能拷贝的就是,真正的以用户体验为中心。我们去国外跟亚马逊竞争,最后也是比拼的谁能够用户体验做的更好一点。
9 V3 X5 q& X9 ~ J2 t2
% l) q: u3 U4 c+ H3 p把现金变成资产,9 l) w9 o, p) F
建立无法逾越的竞争壁垒
) Q7 a& N$ V* [% h; |! w现在回过头来看,就电商而论,2008 年我们所设想的所有东西,和今天是没有区别的。当时我们路径就看的很清晰,商业模式想的很清晰,怎么赚钱,怎么盈利,怎么获取客户。- u( x* E, s! L7 Y6 i3 U" Q* x
如果 3C 做到头,那肯定不是消费者所需要的,那我认为我公司没有价值了。这一点我当年跟我们团队说得很清楚,如果京东公司只是做 IT,做 3C 电商,窄小型电商,早晚会死掉的。温水煮青蛙,一日一日消瘦下去,最后边缘化,然后出局。0 z$ V+ Q! ]0 p" \ C6 N8 F2 Y
如果做全品类电商,需要非常强大的闭环物流支持,需要在全中国建非常庞大的物流仓,需要消耗大量的资金,这在过去从来没有人干过,你够不够胆去实践这个未来。# J- o6 p5 R; q( m/ p6 p
我是一个偏保守的人,如果一个业务在烧钱,我一般不会再做第二第三第四第五个烧钱的事情,这是我的保守。我的烧钱和补贴的烧法是不一样的。补贴你烧掉就没了,钱就没了,明天不补贴了,用户还会不会回来,没人知道。后天再来一个烧的更多的人,也许三天就超过你了。但是我们不是,我的烧法是把现金开始变成一个资产,钱还在那,只是不是现金而已。这种烧钱的本质可以说是变了。如果京东需要烧个十年来打造物流的话,其他任何公司都得需要十年。这几乎是无法逾越的。; k6 X, T" f4 F7 H* v G' ]/ N
, {& `: @ ]& V/ x' b; x8 B
5 x0 O) Q# n7 n9 B0 o5 y
1 g4 a* Q$ k: m( V3; I- W% y4 O- ~* w- Q# M! I' H
京东的核心能力是文化3 O2 G( Z$ e$ Y5 @! g( z1 m7 [5 P
很多公司都是老板决定一切,我也是决定一切,但我决定的是人,是文化。是公司的战略。这个东西从来不改。真正具体业务反而我决定很少。很多人都以为老刘很强势,觉得找我底下的高管没任何意义,凡事要找到我,就搞定了。我跟他说,其实一点意义都没有,找我是浪费时间。
* O; \: [, o/ H' `5 d京东的核心能力,如果用一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文化,还有执行能力。执行力也是文化的一种。
% v- u5 O. F6 b很多公司的文化,没有深入到每个员工里面,这是很可怕的。而京东的文化,能深入到每个快递员、打包员、检货员身上。我们大部分快递员,几乎都是在没有主管监控监督之下工作的,他们出去之后,怎么对待客户,我们没人看得到。如果要让他们服务好,那必须是文化真正输入到他们脑子里去的,去真心为我们用户服务。
9 @# ?+ u: }9 V+ b; G2 m当年为什么腾讯决定把电商交给我们?此前我和腾讯谈了两年,但每次他们都说让我们再等等。但我从美国读书回来之后立马就拍板了。(2013 年)我去美国念书七八个月的时间,没有接过电话,早会也不开,也就每周收点邮件,完全是让兄弟们跟腾讯电商打。我告诉高管们,如果管理了十年,还不能放手,这是我的严重失败。结果几个月之后,不仅仅是跟我们的差距没有缩小,反而变得更大了,这仗就没法打了,所以就算了,交了吧。 @! H+ a T: T# @4 ~
4/ R* v# d$ x: j- B* f y# S) ^
如果重新创业,/ q! r- U. [) J% e" ]' o
我一定会从三方面加强自己
# S- N) \. I7 D+ m# t* A很多企业家做稍微大了一点就开始害怕,满眼看到的都是风险,怕这个怕那个,然后企业就开始逐步的变化。也有的人可能越做越生猛一些,我们应该是属于后者。比如现在我们在中国还没有成为行业内绝对第一的位置,还要去东南亚、欧洲、美国,世界还有这么大版图,足够你做一辈子。
t7 f; b8 A& J; _如果重新创业,我一定会从三方面加强自己。第一就是更努力,更拼命。从全世界来看,包括亚马逊、谷歌、Facebook,可所有优秀的创业者,包括很多富二代、富三代,努力是一辈子但坚守,做一天企业家就一天要努力。我也要求我的公司和团队,每走一步,每发展一步,都要踏踏实实,绝对不能搞浮夸。
4 Z+ F6 d8 a, C% [8 B+ V7 W第二是自我学习能力。刚融资的时候,我不知道什么叫融资,投资人问我公司值多少钱,我就以为是公司净资产,让财务算了好几天,减去负债,剩下净资产报了个数,不懂什么叫溢价。所以要不断的学习。
/ N* v3 Q2 u0 D' e, j第三就是用户体验。我每天都会到京东下个订单,买各种各样的产品,所有公司的产品,我肯定会第一时间深度体验。我们公司内部有一个产品体验的小群,每天我都会在里面发言,大家一起讨论。/ l# P$ i# L2 f9 S. E5 e# m* K
5
5 J+ K* D' q- a/ P4 张表格管理百万员工" \ U3 Y$ N0 I- x
我们创业公司管人是最难最重要的事情。如果说一家公司失败了,绝对不是因为钱的问题,是团队出了问题。公司成功和失败永远是团队的问题,我们从来不想竞争激烈、政策因素、市场因素,我们就找人的原因,业绩不行就是团队出了问题。5 Z! W" ~/ z9 b: M. A2 U
下述四张表格反映了京东选人、用人、留人的基本原则。当然,每个公司都不一样,所有的行业都不一样,以上仅仅是京东过去十几年用的几张表格。比如说纯技术公司,可以适当加以改造。# D% q5 v, c; b* S
能力价值观体系/ p' ?: l' D& l. r T
第一张表格叫能力价值观体系,这是京东选人和用人非常重要的一个表格。每年我们所有公司中高级管理人员,副总监以上都要做一次 360 度考核。包括他的能力,一年连续四个季度的业绩得分,通过 360 度访谈,对他的同级,上级和所有的下属进行访谈,进行无记名打分投票。
' u" m" `; J( _; ?" Q在京东公司,用人价值观第一,能力第二。一个人价值观不匹配的话,我们从来不用。能力放在第二位考核。
4 `# `: _, D+ A4 U, n8 ^7 O8 W我们把员工分成五类:
8 ?0 P4 x# L3 H- ^) t2 [第一类是能力一般,价值观得分很低,在我们内部称之为废铁。这样的员工在招聘的时候一般就不要。7 F4 e1 y2 A9 z3 b
第二类是能力一般,价值观匹配度很高,我们称之为铁。会给予至少一次机会,或者培训的机会,或者转岗的机会。如果给完机会之后还是不行,公司要请他走。
- R/ \5 l! d' X( y; A6 X第三类,大部分的员工,80% 的员工能力和价值观都在 90 分左右,我们称之为钢。这是公司核心的员工主体。' Q/ n |8 Q9 J( w$ B+ L5 J
第四类员工非常强,和公司价值观匹配度非常高,能力也非常好,称之为金子。稳定的结构占 20%,有可能是技术人员,不一定是管理人员。: H' i; v, v4 T! U: v6 y% I: {
有人会疑惑,为什么金子是 20%,钢是 80%?因为金子太多是不稳定的结构,会影响公司发展。如果这家公司财务出状况,团队出状况,部门出状况,往往是这家公司的金子占比过低造成的。如果高管纷纷离职,说明这家公司的金子太多了。80% 的钢和 20% 的金子,是相对稳定的团队结构。
, z ~: v- L" Y2 v5 v" i" A! \最后一类员工,能力非常强,但价值观不匹配,我们称为铁锈。第一时间要干掉的就是铁锈,宁愿职位空着,宁愿这一块我不做。为什么?因为有一天如果他对公司进行破坏,会造成很大的影响力和杀伤力。不管工作一年、两年还是更久,发现之后立即砸掉。0 \% c& M2 z6 t- c m+ a0 o
ABC 原则
" q7 Y) R2 U$ s7 X, V. A人事权之后是授权。管人怎么管?谁管谁?1 K4 C; \; W6 r8 P
所以我们第二张表格叫 ABC 原则。什么叫 ABC 呢?按照级别 C 汇报 B,B 汇报 A。两级人事权,C 的加薪、辞退、奖金、股权等都由 A 和 B 来决定。比如说我只能管公司副总裁,招聘一个总监都不需要经过我面试,对于升职、加薪、授权包括辞退等我都不知道。但我们公司设立 CEO,这是我知道的。6 W) W: F: A: [* c) T8 Y0 }( f
按照 ABC 来讲,我是 A,子公司下面的副总裁属于公司的 C。这样就避免一个人说了算,同时旁边还跟着 HR,HR 没有提名权,他不可以跳过 A 或者 B 决定给 C 升职,给他涨工资,但是可以审核。对 C 的提名都是 A 和 B 一块,A 不可以跳过 B 给 C 加薪和升职。HR 是监督你的决定是否符合公司的价值观和人事政策。这样就避免了公司单一员工决定生杀的权力。* w# u, o. X, [$ a$ n
8120 原则
, {8 a( Y3 b: \; u第三张表格就是公司的 8120 原则,就是我们管人的一张表格。我们认为一个管理人员最佳的管理人数是 8 到 12 个人,让他能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战略,同时也不会很清闲。
9 [( Z6 C! e. L, ?5 k. ]( }每个管理人员管理的下属低于 8 个人的话合并,不超过 12 个人就不允许拆分业务。- L3 y6 n6 z/ t4 U# _" o
如果一个副总裁管了 9 个总监,那么公司只有一个副总裁。如果一个副总裁管了 15 个总监,超过 12 个之后公司可以考虑设立第二个副总裁。8 `, g& Y6 _6 j5 [) L! v, l' I/ v
20 是什么意思?对公司最低层的管理人员,我们要求每个主管管理的人员不低于 20 个。为什么呢?基层员工业务比较单一,我们要求不低于 20 人,甚至有的时候会管理 50 人到 80 人。这样就能避免人浮于事,官太多,人太少。
A# {9 Q2 b8 ], J Q2N 原则
. g: E, X0 E: A; Y- }3 Y: H9 A最后一个原则是 2N 原则,两件事情在公司是不可以做的。
$ G ?' `* x8 T0 s* ^所有加入集团公司的,每个人最多只允许带原单位的一个人过来,如果带人多怎么办?也欢迎,去别的部门。在你的部门最多只允许带一个人,公司原则上不欢迎任何一个管理人员带原单位的人过来,公司是鼓励你一个人来。
X/ O) i8 v4 f0 U# Z第二个不可以的是,所有管理人员给一年的时间,找到可以替代你的公司认可的人员,如果找不到的话,第二年新的业务也不会给你,加薪也不会给你。如果两年之内还是找不到,那么公司请你走,必须离职。! s/ Y0 A, r7 ^( y! r) U' D' {* I
第一个原则是避免公司帮派情绪产生,第二个是确保公司必须有人员备份,不会因为一个高管人员的离职使业务瘫痪。# B& B! {+ t. C# U! ^7 M
在京东公司没有谁是绝对安全的,我都不是。如果说这家公司业绩非常糟糕的话,我是有股票话语权的,但是我没有非要做这个公司的 CEO,每个人要为公司考虑。(本文完). w0 W# z* U4 l7 j
点赞关注管理智慧视频号,% Z+ B- G4 ?: {# v( ]
第一时间获取更多原创商业管理思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