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德国柏林亥姆霍兹中心(HZB)领导的科学家为钙钛矿材料开发了一种添加剂,该添加剂可以起到 " 缓冲 " 的作用,保护脆弱的钙钛矿晶体免受温度变化带来的压力。
" d2 d, t5 B8 h( o" C2 C钙钛矿半导体有望成为高效、低成本的太阳能电池,但作为半有机材料,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对温差敏感,在正常的户外使用中会很快导致衰减、损坏。因此,这一领域的科学家们都不断致力于寻找提高稳定性的新方法。
$ `1 p E( S& g0 o; g* HHZB 一个大型研究团队的负责人 Antonio Abate 教授解释说," 阳光可以将光伏电池内部加热到 80 ℃;没有光照后电池立即冷却到环境温度。这会在钙钛矿薄层中引发巨大的机械应力,产生一些缺陷甚至局部相变,严重影响钙钛矿材料薄膜的质量。"
% k; O0 l+ B, U; g/ f- Z据报道,此次 HZB 的科学家们在钙钛矿电池稳定性研究中取得了 " 里程碑式进展 "。他们发现,在前体钙钛矿溶液中添加偶极聚合物材料有助于晶体结构的稳定,并能使电池效率远高于 24%,在 -60 至 +80 ℃进行 100 次热循环试验后性能几乎不会下降。5 t) h3 k8 M3 m2 o" L
Abate 的团队和许多国际合作伙伴一起研究了不同钙钛矿太阳能电池结构,寻找如何显著提高稳定性的化学变化。经他们研究发现,p-i-n 架构的钙钛矿薄膜通常效率比更常用的 n-i-p 架构更好。最新研究成果已于近期发表在了《科学》杂志上。
c( s% B% y7 f# u; z0 f w; I6 I6 @% S: o
* `& L. O: K1 A6 W
+ P$ h$ ]% L0 y' S# Q' R1 E不仅如此,该小组还发现,与一种被称为 b-pV2F(全名 b-poly ( 1,1- 二氟乙烯 ) )的聚合物化合物合作,可以进一步提高 p-i-n 太阳能电池的稳定性。0 X9 i. S4 y# n" c9 H2 m
Abate 解释说," 这种聚合物似乎包裹在薄膜中的单个钙钛矿微晶体上,就像一个软壳,可以帮助缓冲热机械应力。"! a$ s' `. |) y7 x
, T# R; C- l) S, t! W: Z' @
; L2 r% @/ {2 l: {
7 J) W4 s( Z) y0 O4 m- u0 D
经测试,尺寸为 18 平方毫米的电池的最大效率为 24.6%,而较大的 1 平方厘米器件的效率为 23.1%。这些电池在 80 摄氏度到 -60 摄氏度之间经历了 100 多次温度循环,以及 1000 小时的持续照明。HZB 表示,这大约相当于在户外使用一年。
- h* `4 y# z3 h此外,在 25 ℃的模拟阳光照射 1000 小时后,这些电池保留了 96% 的初始性能,在 75 ℃下进行测试时保留了 88%。除了缓冲效应外,添加剂还显示出通过影响载流子的运输来提高电池的效率,使该小组创造了 p-i-n 器件效率记录。
; p n+ U/ f$ O6 e# K& k6 m% G未来,HZB 将致力于进一步降低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损失的性能,使其达到商业设备所需的水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