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牛二十精选 ( TIAA026064 ) $$ 三足鼎立 ( TIAA026025 ) $8 P" @8 A8 ?$ i Z5 L/ d4 |8 H& k9 B
今天出了个大消息,A 股全面注册制来了,接下来又将引起一场大变革!
8 ?9 k0 _$ {, m; M% X1 B& V我打算用一篇超详尽的文章解读注册制前后对未来市场的影响,干货很多,务必看完。
. [- Z' @4 N. ?4 w# d% f+ M+ B首先要搞明白注册制,就得明白股市上涨的逻辑。
H8 v0 k3 ^) }1 S" ^( u0 r u股市上涨,本质自然是资金的推动。& j \, M* K) }/ u6 l& M
A 股上涨 = 股民净投入 + 上市公司分红 + 上市公司资金回购 -(股市费用成本 + 上市公司圈走的钱 + 融资成本)
. P5 Q" G+ Z7 C# B6 H" u股民的钱包含了国家队、机构、散户等各路资金,股市炒的越凶,资金流入就越多。( A. A) m }7 {- H
因此降息降准这些操作可以放大股市资金的正流入。1 h' H% v; S; W( X2 g7 r+ V$ g$ M
此外还有一个部分来自上市公司分红,上市公司赚了钱然后把钱给股民,股民拿着钱继续买入上市公司股票。
- G1 `- ?0 t( I3 a( n) }当然在美股还有一个常见玩法叫回购,阿里巴巴和腾讯这两年就一直在干这事。8 T0 S2 _* | n. s* e
以上三种都能有效提振股价哈。# l5 Y) _% {" ^0 G3 A* ~" f8 N* F4 x: y
重点说说资金流出部分。. p: E3 J6 k6 l, o$ ^2 J
资金流入部门呢,主要三块。
' H/ | |9 V! J" ]6 O一个是股民费用成本,印花税、过户费、交易佣金等等,这些成本是按照交易量比例收费,是死成本。9 K3 M& u7 |& @$ Y9 b" V
一个是融资成本,也就是股民融资融券或配资买入股票的成本,这块大牛市尤其明显。# G) C8 {' ^* x. U( x4 P
一个是圈走的钱,也就是上市公司等到解禁期结束,大股东还会把一部分股份套现走人,此外还有增加新股圈钱等等。
0 h8 k s* ~. W# G- ~7 @% M如果上市公司每年分红还不及圈钱多的话,那么对于股市的贡献就是负作用,就和有人坐庄的赌场一样,是在汲取民众的财富 ~' y0 G$ L1 I. S* G; x% `2 t+ ?4 @
02% R+ g; x5 ^, K; ?0 j, Y+ g2 K
A 股上涨 = 股民净投入 + 上市公司创造并分配的利润 -(股市费用成本 + 上市公司圈钱 + 融资成本) a: Q5 }) u- |6 X" d# g& i7 ^
我们先把上述公式的一些因素划掉,来简化模拟一下股市的运作。
0 ^8 m# R" h" B: [市场上有 A、B、C、D 四个股民,每人都有 6 万现金,某上市公司共发行 4000 股,发行价为 30 元 / 股,A、B、C、D 每人认购 1000 股,那么初始情况如下: n+ V7 v5 U5 ^5 `
5 T, _/ m$ K- E' V" C' @; ^" u# ?, ]. ~; z8 n7 p' V
4 P' q6 x% B% d$ Q* M- H P% [
A 把股票以 40 元卖 500 股给 B:2 ~/ ^8 D* h' T" T* F6 L
0 Y0 j* I$ U+ a( V* ]) K) O H/ m7 S
& F1 o4 J: \! @' x
所有人总现金依然是 12 万,但由于股价上涨,总市值从 12 万涨到了 16 万,市场上的账面总财富增加了 4 万元。 股市继续上涨,A 再把手头的股票以 50 元的价格卖给 C 共 500 股:
& Q1 F4 J E7 U7 r3 F' m/ P4 g- X" h0 V
! p0 h2 t- K: d8 Z4 [! E+ I* S; F: h9 |2 l4 S4 |
现在总市值高达 20 万,社会财富从 12 万增长到了 20 万,A 已经清仓出局,B、C、D 都浮盈。
0 i, y$ _ u- Z. V& W这时大家都赢钱,皆大欢喜,人人都成为了股神!
& K( u2 Q! p% d接着继续涨了一段时间,D 准备变现,于是挂了 60 元卖单,欲全部卖出。) N; L2 V4 _. `9 a: Y+ t
问题来了,这时 A 已经出局,B 和 C 手上的现金加起来都不超过 15000 元,完全没法接盘 D 卖出的股票。
& r( N4 n: @/ [2 M5 S TD 一看卖不出去,开始抛售,但市场只有 15000 元,要 B 和 C 全部接盘的话,只能下调至 15 元才能卖出 1000 股:
7 u! N1 e. Y; }$ P6 \+ {; j9 k这时 20 万的市值缩水到了 7.5 万元,最终结果是: A 投入 6 万本金,带着 7.5 万出局,B 和 C 市值只剩 4 万和 3.5 万,D 带着 6 万本金,4.5 万出局。 赢家只有 A 一个,B、C、D 均亏损。
% h R- x5 ^. [4 a; k2 b. p我们会发现,在一个假想股市中,只要大家不出局,账面财富可以一直增长,但一旦有人要离场,市场立即会出现崩盘风险。+ X V/ u' ~* x% V- y( t; |+ o! r
我们再回过头来思考,假设 B、C、D 的资金都是通过配资来的资金,有利息成本,B 的杠杆是 3 倍,C 的杠杆是 5 倍,D 的杠杆是 10 倍,会怎么样。
; ]5 w" V& ~" h7 c当市场浮亏 10%,D 的股票就要被强行平仓了,D 被平仓抛售股票,导致股价继续下跌 10%,结果 5 倍杠杆的 C 也被触发强平,股价继续暴跌又连带着 3 倍杠杆的 B 被强平,出现一连串的连环平仓现象,牛市瞬间崩盘。4 B7 d, x2 ?9 g; g
杠杆资金的引入会大幅加速这个假想股市的崩盘速度。 上述情况其实就是 2015 年牛市崩盘后的行情。
3 S: Y8 f1 D) v# B t0 ~9 q" O5 r- D' {5 Z; |: e/ W
# M. L& ]8 K( }
" [+ u) Y5 Z8 O7 [
当时降息降准的利好政策放出,大量杠杆资金进入股市,进而将股指推至 5178 点,随后股市回落,加之融资融券收紧,市场资金面收缩,导致股市一泻千里,不少人被强行平仓,破产跳楼。5 F+ @$ Q. e$ @/ c
综上,我们在衡量市值的时候,如果要用市值 = 股价 × 股数的公式,那么只有在市场供需平衡时才可能实现。 但现实是,牛市崩盘的时候,供需压根不对等,除非你嗅到风险率先出局,否则持仓市值这东西,你看看就好。2 m8 |7 [7 e/ u) S' t1 f$ J
03
5 p5 V% N1 t* }没有分红的股市就像一场庞氏骗局,一旦最后一棒无力接盘,结局必然是一地鸡毛。6 }/ i' @: h) c6 W7 K* a
那么有分红的股市,有没有可能存在永续的牛市?3 ^6 j* r8 Y0 i% w+ N5 l Q
这种情况如果存在,就要符合我前面说的:& v; j% }& w! G& E, a0 H d
(上市公司分红 + 股民净投入 + 回购)持续>(股市费用成本 + 上市公司圈钱 + 融资成本)
- N) b% B6 F; L" y$ V在牛市的持续性方面,我们有一个好榜样——美股. ?1 R: Y4 U8 K5 T4 z$ s
美股上市公司往往会将 50-70% 的利润用于分红,因此股民有源源不断的资金再流入股市;4 V& w+ |, j8 O! p
另一方面,美股市场高度机构化,机构的资金都是布局长线为主,而上市公司股东和股权激励的高管,也非常热衷于回购股票,因此在净投入这块机构对于美股都是正贡献为主。
6 d# @9 d& ~& ^1 T5 n' a还有一点,美股的上市公司都是注册制,在严密的做空机制下,圈钱股自然被淘汰,而且美股以机构为主,机构注重价值投资,更不会像散户一样频繁交易。
2 Y1 ^/ g( V1 x0 |) h+ I美股得益于这些因素,因此长期的资金净流入为正,让美股市场实现了真正的长牛。
5 E; H" I* e" T# B但 A 股不太一样,由于 A 股过去采用的是核准制,上市公司数量并不多,而且一般不会退市,这就导致 A 股滋生出了很多毒瘤,比如壳价值、铁公鸡、资本运作、概念股等等,一句话概括:就是来骗钱的。
/ B4 O. F; m8 n6 s+ R那 A 股对应都是些什么买家呢?大部分都是散户,散户的特点就是爱频繁交易,追涨杀跌,这就导致股民费用成本高,资金进一步承压。+ P# O3 H% M- f1 k
正是因为过去的 A 股有诸多不足,所以上证指数十年过去了还是在 3000 点徘徊,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市场缺少资金净流入。
9 U# c+ X3 s- h% E) Z) X: X所以在这种背景下,A 股大部分时候呈现的就是熊市了。
: H8 q% I$ L0 N& g! X04
# w4 P+ Q0 |6 e' y& n0 i相关部门为了解决这个遗留已久的 " 宿便 ",这几年一直都在推动注册制的落地,直到前段时间拿科创板和创业板试点,感觉测试的差不多了,这次就全面上注册制了。% [3 h( C1 X. A( C+ b2 l) i1 f
注册制之后将会发生的几点主要变更是:
3 t1 ` [' k& E: f& Y) a. E1. 上市标准:过去要求实现盈利,未来不再要求盈利;, D$ P7 f& s* i$ e
2. 注册制:证监会不再直接审批,交给交易所审核;4 Z, g s$ ~8 L; ?/ z
3. 新股定价:取消 23 倍市盈率的发行价限制;4 a) c4 {* L, a# a: h }) l
4. 新股上市:上市前 5 日内不设涨跌幅;
* o& ?- e1 z$ a, n6 }5. 退市机制 : 简化退市程序,取消暂停上市和恢复上市制度,退市制度更严格。3 I# c/ p7 u1 V
不过这次有一条非常重要的点没变化,就是主板新股上市第 6 个交易日起,日涨跌幅限制还是继续保持 10% 不变,而不是其他科创板以及创业板的 20%。$ z5 ?! N% U$ E* ~% m
原因这块,监管表示是因为主板股票波动率比较小,10% 的涨跌幅限制可以满足绝大部分股票的定价需求。# W `- c8 ~) V) ?4 u5 A5 `! C6 a
另外一个不变的就是维持主板现行投资者适当性要求不变,对投资者资产、投资经验等不作限制,而不是创业板的 10 万日均以及两年经验等。1 ?# N" x ]6 B+ O' R' b5 O Z) y
那么注册制推行会产生的结果,就如我们前面所分析到的:
( ]- X, z. C7 ]# X1. 优胜劣汰,市场加速洗牌,也就是那些长期拥有稳定盈利能力,并且可以持续分红的上市公司,将会在注册制浪潮中活下来,而那些概念股、铁公鸡,则会被市场冷落,甚至消亡。
+ ]) [& @( M- a, x3 I8 Z5 ?! z2. A 股估值体系重塑,因为核准制的缘故,过去 A 股数量较少,正所谓物以稀为贵,所以 A 股部分板块如小盘股,成长股等行业长期估值过高,甚至高于港股 50% 以上。在注册制施行后,其自身稀缺属性消失,港股和 A 股的估值体系将会逐渐接轨,届时 AH 股的高溢价大概率要出现回归。3 v2 `' B; F1 u, Y% O
再说说注册制对投资人长期的影响:0 C5 J$ V, {+ N
1. 散户被加速淘汰,由于新股取消核准制,大量参差不齐的上市公司上市后,因为投研能力跟不上,很容易踩到退市股,参考港股仙股遍地跑的环境,稍有不慎就踩雷。而一旦散户长期跑输市场,那么自然而然会转而选择基金,于是最终剩下机构与机构间的竞争。参考欧美发达国家,散户比例不足 11%,几乎被消灭。: ]- n$ M! Y/ a( u3 d w! u6 X2 l
2. 指数基金加速发展,由于散户退出,市场竞争在机构间展开,因此主动管理的股票基金相对市场的超额收益率将迅速下降。指数基金费率比主动基金更低,在主动基金无法获取超额收益率的前提下,指数基金必然开始受到追捧。
: m: X" n! j- }$ n$ C* T! H/ }! C! E过去十年美国股票 ETF 的规模从几千亿美金增长到现在的 8 万亿美金,不断涌入的 ETF 资金,推动了标普 500、纳斯达克 100 的持续上涨,指数跑赢主动基金,又反过来吸引更多机构投资 ETF。3 x M. b2 o4 l8 r. N5 ~
美国股指 ETF 有 8 万亿美金的规模,而美股总市值只有 57 万亿美金,所以 ETF 的不断流入,大幅推高了指数的估值。2 u1 v$ {* m1 l! ~6 `
. s+ a/ o" i9 [/ S9 R6 F! R
& y! U: E2 s; x" `+ y N+ r$ @
5 J1 L' x9 A2 z05- C2 c% u; Q+ `2 T0 A
再回到我们最初的公式:7 m% c+ y" R8 l' `4 z9 W0 [* S
A 股上涨 = 股民净投入 + 上市公司分红 + 回购 -(股市费用成本 + 上市公司圈走的钱 + 融资成本)1 y0 Y& v& @: H, B$ C
现在再来看,我们会发现,注册制的推行不就是为了来改善这个公式的么!' F6 i" Q, X1 [, u t" o
让更多愿意分红的上市公司留下来,把圈钱的垃圾股淘汰掉,并且改善投资人的结构,减少股民的投机行为,从而真正的帮助 A 股实现长牛啊!0 y% [+ |8 E- u4 i
那有人要问,注册制要消灭散户,那散户去哪儿?去指数基金的可能性很大,过去十五年纳斯达克 100 全收益指数涨了接近 7 倍,标普 500 全收益指数涨了 3 倍。# _1 v- ~; g, L) H a/ y7 H, H2 [
散户能实现此收益的屈指可数,所以老老实实玩基金,未来大概率比炒股强。
( k7 m+ @1 h y! W' M4 `2 P4 R' U那么第二个问题来了,注册制下估值体系重塑后,我们该注意哪些风险?
% q8 j; o$ ?( p: e+ J% a. Y2 Z. D我认为,一个是估值偏高的创业板,尤其是小盘股、科技成长这类高估值的股票,由于 A 股的微小盘股明显要高于美股,在注册制推行后,这类股票的行业稀缺性下降,因此它下跌的可能性比较高一些。
8 t1 u7 d% [2 ]8 W! Q4 x另一个是 A 股港股两地同时上市,但存在明显溢价的 A 股,在注册制全面到来后,A 股稀缺性消失,也存在较大估值回归的风险。7 e, ~2 i' n. F; y8 Q1 B
9 u# u6 y6 T/ }% N/ f7 w: `# M# h5 a' D ]! x1 F: O
) B9 @) c3 a. v: O1 W
END
3 S: B8 n( A4 Y从科创板试点注册制,再到创业板实行注册制,再到 A 股全面注册制,熬了五年多,总算是要对市场展开一场真正的厮杀了。
?- B& R* V: j; w我相信注册制的实施,也将以一场腥风血雨(杀高估值)来迎接雨后彩虹(慢牛)。
( r5 `- y0 u. F" P还没有醒悟的散户务必要注意,未来如果一定要炒股,建议从沪深 300 里去选,风险更小,一旦脱离了安全边际,去参与妖股零和博弈,那就神仙难保了。
8 \/ e3 A8 y; I3 {0 Q% G@今日话题@蛋姐@雪球基金, x% Z. V5 q' c7 U E
/xz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