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70|回复: 0

九旬书法家沈定庵辞世,推崇与古为徒,师古能化

[复制链接]

1645

主题

690

回帖

664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43
发表于 2023-1-26 01:01:3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原标题:九旬书法家沈定庵辞世,推崇与古为徒,师古能化' ]& q1 y* Z- _  F! M% u
                          澎湃新闻获悉,知名书法家沈定庵先生因染时疫医治无效,于2023年元月25日(正月初四)凌晨辞世,享年九十六周岁。沈定庵推崇学古而不泥古,与古为徒,师古能化。沈定庵是徐生翁在年逾古稀时收的弟子,也是徐老唯一的入室弟子。 他曾说,“师从古人,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对艺术锲而不舍的探索,而非一笔一划的点拨。” / a% G6 u" I1 U2 X/ ^

8 \5 U9 w6 U% i! H) e, B& {( k' I& } 沈定庵. ?( A; d# J$ q$ j4 T; f6 @/ N. C
沈定庵,1927年2月1日出生,号小山,浙江绍兴人,当代隶书大家,书画幼承庭训,六岁习字即受邑中书画大师徐生翁先生嘉勉,一生受持。早年事师冯凌云、林众可诸人,后叉得徐生翁指授。学书编临汉魏诸碑,善于兼取并蓄。擅多种书体尤以隶书见长,所作伟而秀、雄而润,力厚骨劲,气韵生动。 $ o' x* i7 B( B4 `0 r

" F; z2 D' S  Q2 o" l( ?1 J 沈定庵作品:人书俱老
, i# c, m+ y6 O; l# k. V9 M
+ B( y& `# k8 \( A$ N 沈定庵作品:云鹤
0 O! F2 c5 M, n 沈定庵著有《沈定庵书法作品选》《沈定庵隶书两种》《沈定庵书法作品集》《定庵随笔》及增订本,《近百年绍兴书画家传》《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徐生翁卷》《徐生翁先生书画艺术》《徐生翁先生年表》《沈华山书画集》《伊秉绶书光孝寺虞仲翔祠碑》等。书法作品为中南海、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故宫博物院、中国美术馆、辽宁省博物馆、浙江美术馆等所收藏。 8 G8 k/ t* V2 a+ r- W
  H( U7 P8 M- [- h( X/ K1 z6 H3 T! l
沈定庵作品:古越龙山: z% Y4 D* t% V$ A9 b
沈定庵曾任中国书协第二届理事、浙江省书协首届副主席、兰亭书会会长。现任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浙江省文史研究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浙江省书协顾问、浙江省佛教协会咨议委员,绍兴市政协第一至七届委员。
& @' |. j- b1 J6 f0 g 2021年被中国文联授予“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荣誉称号。 $ X1 _' }) c8 J& v' `

4 c2 y: ?$ S' q7 ] 沈定庵先生在兰亭书会4 j. N+ @. S; D! r- v4 w
沈定庵是徐生翁在年逾古稀时收的弟子,也是徐老唯一的入室弟子。入门时,沈定庵已是青年,可两人的师生情缘可追溯至更早。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忆说,“我6岁时,徐老在我家客堂里看到父亲命我在他作的画上写的几个字,问这孩儿体出自谁手?”沈定庵回忆说,徐老跟家父讲,这孩子要好好地教导,将来可以有点成绩的。“大概是我那时写的歪七扭八的字和他那’东倒西歪’的字都有一种天趣吧。”
, @1 A2 J8 C9 E9 P& S; o- S
' ^* B) A3 Z* J 沈定庵作品7 g5 [+ e+ b; ?4 F
不过后来,沈定庵与其师在笔墨、书体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书法大师沙孟海曾这样评价:“上海有个王蘧常,写的字也不像他的老师沈寐叟。你们两位是典型。” 1 t5 k9 ~' I# S$ ~$ y
. s7 [8 E- m4 G0 p! i: q, J6 X6 E
沈定庵作品
" i+ L, a+ {1 ^2 I- O' n1 a 3 v( y: o/ |9 y1 p
沈定庵作品
6 h+ I% h" \, V) r  _- _( M; Q1 F" | “我于徐师,既学书艺,更师人品。”沈定庵推崇学古而不泥古,与古为徒,师古能化。“我青年时临伊秉绶作品几可乱真。经过漫长反复的磨炼,时机成熟后,我就要逐个’背叛’他们。”他曾说,创新是书法家的生命,必须要形成自己的风格面貌。师从古人,更多的是要学习他们对艺术锲而不舍的探索,而非一笔一划的点拨。
, p! y) \% B5 ~; ?- }2 L8 e# H8 I 延伸阅读:
/ |. A/ K  |0 q9 X$ c2 D$ c6 q 沈定庵 | 恩师徐生翁
4 C) Q  g& H9 ?7 I6 K, W 三百年来一枝笔,青藤今日有传灯 2 O2 ^" [2 c( M( q4 H

7 ^( B5 Z7 f. q0 `8 P6 A 徐生翁$ O/ c6 B5 d5 \. B
从师前,与先生之缘
' _: J% h5 e, e; F% U. j 我六岁习字,家父作班禅额尔德尼九世活佛造像,命我题字,并悬诸室中。 & U2 k, r0 w2 j  e7 t6 n, B
一日,越中大书画家徐生翁先生过访,见造像题字注视良久,后问我父亲题字为何人所书?答曰:“小犬所涂。”先生喜悦赞许,说此儿之字出诸自然,具天真稚朴之气,嘱我父善加诱导,以求进步。 $ y$ U( R( m/ o& B& w# U+ Q
+ w$ `+ c* T; g" s
抗日战争初期我离开绍兴,万里寻父于广州湾(今湛江市),先生则在绍兴,天各一方。但父亲不时地向我讲述生翁先生的人品艺品,令我敬仰不已。
8 ~+ B# V$ u  }- ~1 J1 N. K6 \/ { 由于小时先生对我的嘉勉和启导,故我在家破人亡的遭遇下,仍不废书画练习。
  \* U0 l" @( d# c% a 抗日战争胜利的第二年,我从湛江返回绍兴,并携劫后余物——两幅先生早年书画作品拜访先生,不意先生阅后自谦不够惬意,愿以新作调换旧作。 . W9 Z4 M5 I9 o
" B* X5 n2 H6 Y( x; L) D- s5 E
此举令我十分尴尬,因这两件书画是先父珍藏之物,但又恐拂老人意,只得唯唯从命,心甚怏怏。
5 {0 U7 j2 y( E0 M 时隔不久,先生以一字一画见赠,画为红梅,书为录陶渊明诗《归园田居》其二,落款都写着“定庵世兄”,我感奋不已,一直保存至今。 $ q. y3 M9 ^/ b# k9 g7 H" t% ~
当时就听说,先生收回旧作后,即加销毁,因感先生对艺术如此认真自重,敬仰之情,油然而生。 3 H6 v. |6 k' _/ [
9 d! j3 q" v9 z2 ?/ ~; k
曾想“立雪徐门”,能有这样一位严师该多幸运。其时先生已年逾古稀,却从不收授一个学生。 " S* O: ~' n- H& o4 u) S3 ~
听说当时绍兴有位高官和一位日本书法爱好者都想拜生翁先生为师,但都被婉拒。为此,我不敢启齿,只有不时登门求教,承先生不弃,赐以指点,获益良多。
. V: b2 ~, O) E( N+ p/ g
9 u: c: X4 n7 C7 }% v) Y8 m 直到1956年,我蒙王贶甫(周总理表弟,绍兴市副市长)、陶冶公(鲁迅先生留日同学、著名民主人士)、朱仲华(绍兴乡绅、爱国民主人士)三位前辈的引荐,生翁先生始允收余为入室弟子。 * b# ~2 y* k1 x" [& I
忆我六岁即受先生嘉勉,时隔二十多年,才执弟子礼,书坛一时传为佳话,师生之缘可谓深长。弟子于先生,既学书艺,更师人品。
3 k  z& Q3 I+ b' ?# x
+ M! p: @1 t2 c# F 徐生翁旧居
( V8 m1 `. D0 N: @+ Q( a 今先生虽早归道山,而仰之弥高,谆谆教诲,矢志不忘。
3 j* \% E3 o3 r0 z 书风,另辟蹊径" h! e  l1 w  }# f$ K
生翁先生是我国近代一位异军突起、风格独特的艺术家,他在诗、书、画、印诸方面都卓有成就,而其书法尤出类拔萃,独具匠心,享有很高的声誉。 ' F8 o: O7 |3 ^" E
有清以来,碑派书家相继而出,书风为之一变,如邓石如、伊秉绶、何绍基、沈曾植及李瑞清等。然而,在一扫清初恶尚之余,也呈矫枉过正之弊。 ( V, g  a; j: E* z0 [

: N5 Q% \) m* ^- f/ r; S, Z$ H$ k 生翁先生则能于碑学另辟蹊径,探溯本源,传承创新兼具。作为一代书家,他的艺术实践为现代书学开了一条新路。 7 M) F" o1 ^! n2 @5 E/ A) E
徐生翁先生早年初习“颜”,后即师法汉隶,以隶书为根底,兼工四体。自谓习隶二十年,以隶意作真又十余年。
8 O9 T" I0 B" k" X! ]. L 他吸收汉碑之长,取资特别广泛,尤擅《石门铭》及《史晨》等碑。且用笔多取西汉简牍,篆意很深。故他的隶书写来极空灵,又极舒展,初看似觉平淡,实则平中显奇,气韵不凡。
% [: W7 I; [9 [2 u8 s: v " {$ i; J+ l9 {' \* e5 x1 u5 m
其次,徐生翁先生的行楷取法北魏和六朝墓志造像,力厚骨劲,气苍韵永,潇洒飘逸,静穆可观。与通常碑学书家那种粗犷习气是分道扬镳的。 . L3 K( s! S$ t! v1 M! Z
徐生翁先生的行草亦有其特色。他的行草有篆书笔意,集分隶之变,笔处处转,又处处留,时方时圆,具体而微,变幻莫测,空灵飘逸中又显得迟涩,古朴,使两种不同的感受得到和谐统一。
; e" W: n- R! c5 ]- V, K, ^9 q& D. m
4 ]. T8 C" x( P8 ]) D 他的篆书出入周秦籀篆,用笔以隶书的方法作篆,提起按倒,富于变化,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结体呈扁方而圆转,古拙而有奇趣。 6 |: u) Y; [* A5 G: ?( `

4 `7 {! Q# t' J5 C& z0 x, E 民国报纸上的徐生翁简介
; `; Y/ @! t0 ~6 Z3 t0 S8 a: E1 D 书法,师古不泥古/ u. G! x7 I+ D4 v
先生书法崇尚自然,自云:“天地万物,无一非书画粉本。”他又精绘画,擅篆刻,工诗文,故为其书法开辟了新的境界。
7 K/ Z  u" }$ s 先生晚岁书作往往不受书家法则所限,画用书写,字作画看,天地氤氲,山川灵秀等感受都汇集腕下。 # [& L3 y, j. x- Q, @

5 |. C3 k8 v: J3 ~1 C  |- [ 凭着画家的灵气,激情作书,往往显示出其特有的光彩及魅力。从现存书作看,其书法演变的脉络是比较清晰的。 - [- q: R* S" w$ f
他的书法风格可分为三个阶段。
' U: v1 v8 O. J4 f3 f: F3 o 早年是打基础时期,取法以秦汉为主,旁及北魏、六朝,这个基础体现于以后各个阶段。至以“李徐”署名者,则是博采众长,广泛吸收营养之时,但也有主有次,仍以秦汉为重点,而融合汉简、吉金及六朝墓志造像中雄伟开张一路书风。 ; f' m6 |) U$ i9 ^
; G/ |' j6 [0 J: c% b
中年以“李生翁”署名者,则是陶冶百家,消化吸收的阶段,虽面貌众多,但都雄劲开张,务追险绝。字画风棱,气势夺人,以冀融会贯通开创自己的面目。
* k/ e# n0 U4 ^* u3 c" d# Y0 r 晚年徐生翁先生的书风,则戢锐于内,振华于外,由纵而敛,能纵能敛,由力气十足向天机真率,雍容大雅发展。书体渐趋于单一和稳定,用笔结构都显得炉火纯青,并构成了独自的风格。
4 y. l8 I5 C7 V4 ~ 9 K* P* w3 ?1 n
徐生翁先生在书法上的成功,是由三大要素组成的。
& i5 P, P+ V8 q( y" }( n5 u 首先,是他对书法艺术传统有精湛的领悟,同时又有深厚的功力;其次,是徐生翁先生的胆识与艺术独创性。他我行我素,师古不泥古,敢于创新,正如他的性格一样,在艺术上同样是嵚崎耿介;还有重要的一条,就是他广博的学识与多方面的素养。 ' w! w: F/ ]1 V/ m( {

9 b: y% p5 E" s 先生作书,信手拈来 / x4 @$ o% y- U* z6 |, y! ], D
先生作书形式以楹联为最多,数以万计,且句无雷同。能见景生情,词泛意切,妙趣横生,如“又有石榴才一幅,时见松栎皆十围。”“湖山奇丽说不尽,篆隶高能世莫知。”“荣名知自鄙,闻道岂独难。”等等,不胜枚举。
4 l, H7 d) L) B- {0 h0 x 又用古诗句集联,信手拈来,浑然天成。文革后期,我参加绍兴市清理查抄书画工作,见先生所书楹联多达百数十件,余于间隙时一一抄录,也无重复之句。
- w' u2 W% a; g$ ]2 t) F6 r0 u1 {
, s+ r9 z6 K& E% K7 [1 g 先生信札,读来亲切感人,如致友人函:“劣书问久稽,甚歉。闻欲重印画人传,是否即瞻民著者?如果是瞻民著本,吾绍尚有数人,应须加入其中。区区一条,亦欲酌改。此意经讬淡园兄转告,有暇才希见示。专此,并颂吉祥。弟生翁上,三月六日。”于此更可见先生虚怀若谷,画友相亲的高尚风格。
9 f4 A) _2 o# m& _4 U7 h % N3 h4 A: V; J
又如先生给五子翁雁的手书:“翁雁来禀收阅。一切事已详我三十日函中,画萃不佳。如旧货摊上遇有徐天池、陈白阳、李晴江等粗笔印本,如价值便宜,随便买几本。但不必特地去寻觅也。一切事须谨慎。父字,十一月三日。”
7 z1 I* R8 ?, \; o
+ p6 Z0 Y3 @7 N8 q* [9 h% j* T  b 书画之印,皆出自家6 [1 A8 h8 o0 O
生翁先生的篆刻同样是敢于创新,戛戛独造。他不拘泥于用缪篆治印,而以碑额、小篆入印,使印文的书写性更强。他的篆刻以简质胜,朴茂沉雄,风神流转,不以仿效斑驳蚀缺、颓然古趣为能事。
5 q  [8 K/ [; R+ ^* v4 @ 6 c1 |9 u5 [- N% ?# K
书画所钤之印,皆出于自家手镌。早年,一代篆刻大家吴昌硕先生曾为生翁先生治印,然由于两者的风格不协调故未采用。
% B# b" D- @, `# f8 j/ _  J 先生早年刻印,能得汉印挺拔、朴厚的趣味,而又能潇洒飘逸,以十分经意入手,复以十分随意出之。
- R( L" u. O) a: x  [/ l+ }# w! u 晚年所刻章,刀法简括,浑穆劲健。先生的书画,再加上他治的印章,遂成一件谐美的艺术佳品。邓散木先生在《徐生翁》一文中曾说:“单刀正锋,任意刻划,朴野可爱。跟齐白石异曲同工。” # R4 V8 I. A/ d8 f. S" i
/ K5 W9 d2 k9 p3 U, D) V
先生在篆刻方面的成就得力于书法,而篆刻上的成就又给书法增添了新的意境。先生晚年曾赠我一方手刻印章,阳文:“生翁所作”,青田石质,高5.5公分,周2.5公分,结字简约,气息淳厚,看似平淡,却厚朴可爱。
  n& z! ^9 ]. N" h6 |  p# l( b 先生除自用印章外,从不为外人刻印,自用印也不刻边款。我在编辑《二十世纪书法经典·徐生翁》卷中,收录了先生自用印九方,阴文五方。孙洵著《民国篆刻艺术》收录徐生翁先生印两方。于连成编《近百年书画名人印鉴》,收徐生翁先生印鉴四方。
! j. {6 B" l, @$ e2 j
& d" C( s" A9 Z- G; W$ _ 此外我在1933年仲冬先生所作《梅石图轴》见右下角盖一闲章,状若图案,不解其意象。余所见及收藏先生书画,罕用此印。又日前作者晤先生爱孙是杭兄,言及早岁齐白石先生曾寄画作及图章给祖父。 - v  `6 t* @" C4 ~& m
生翁先生的画一如其书,极重气韵,亦极讲究布局、章法,非常得势。他画松针、梅枝如作篆、隶,凝重刚健;画荷、菊一如大草,奔腾飞舞,处处渗透着金石、书法的功力。 # S0 g! l% W* `* D7 u
% i# D/ @1 |  a" T- {
如果把他的绘画和书法对照起来看,就更能看出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他的书和画相融相通,书中有画,画中有书,就是他的特征。 9 C2 x2 f1 x6 s1 u" s; ^- k, j. a
$ t5 [0 M" ?- ?* N5 s
书“不染",以明志) j" k6 q/ v9 F6 I  z
生翁先生在新中国成立前,一直以鬻书、画为生,虽生活清寒,却不失耿介之性,昔北洋军阀河南督军赵倜,出重金要先生去做他的代笔,被先生严词拒绝。 3 J. v. a* x4 B0 `

! E6 e" w. O) F! r' j* ]( u, \ 先生为人敦厚正直,从不趋炎附势,尤其是在抗日战争期间,绍兴沦陷,爱子被日寇杀害。国仇家恨,令老人悲愤不已,因先生一家食口众多,无力远避,乃去附廓小云栖寺暂寄。 * q- @9 B  {- d. J' S( l
日惟靠糊火柴盒,种些园菜苦苦度日,敌寇、汉奸迫其写字作画,先生默然以对,后汉奸楼某出巨资索字画,先生凛然拒绝。 $ S5 A; F9 p4 N$ V# \$ n$ \

* W" Z( a3 ~. }" b( f" F8 m1 l; R* p 有人以先生一家嗷嗷待哺相劝,先生说:“我不要这种造孽钱。”铮铮之言,掷地有声。与此同时,先生曾作荷轴,寄赠远在浙西后方的挚友沈红茶先生。画上题:“不染”以明志。 , U* N8 x& J4 G2 j2 d( j. I8 {6 Y
明末的乡贤王思任曾说过:“夫越乃报仇雪耻之乡,非藏垢纳污之地。”鲁迅先生也说:“身为越人,未忘斯义。”亮节高风一脉相承,蠡城有光。
6 G$ e: D/ u/ w “三百年来一枝笔,青藤今日有传灯”——20世纪20年代绍兴著名词人王恕常(素臧)对徐生翁先生的评价,是十分精当的。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10 19:27 , Processed in 0.038274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