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 `& [" F/ s4 m) R( M7 |& h* O
我们判断,事情正在起变化,曙光乍现,未来1个季度左右是关键时期,投资者可以对未来适度乐观些。
) {# J0 Z7 B% Q5 _& ]- m9 ~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6日召开会议,2023年经济工作的重点是“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1 t _8 W( m# }) }# R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召开,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大力提振市场信心,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做好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工作,有效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 k1 v9 }# H' }& l
凡事物极必反,否极泰来。放在中长期的角度,市场投资者可以对中国经济未来前景边际乐观起来。( z- e( C/ r$ M0 T5 p4 k
过去压制中国经济和资本市场的主要是四大因素:美联储强力加息收紧货币、疫情反复、房地产市场调整、民营经济信心不振。. ]" k% R: o; W* z$ b/ R
现在事情正在起变化,这四大因素均在边际改善:
! f( @6 ?( |9 K. X: N) x6 ~ 1、美联储加息放缓,这是重大方向性利好。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50个bp,是连续四个月加息75bp后的首次放缓,主因是美国经济和通胀放缓。9 s/ a: c# e7 f% V' S/ q/ b6 ?
2、防疫措施科学优化,经济活动全面放开,经济逐步恢复正规。四季度中央政治局会议传递重大信号,经济工作的重点是“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好转”,“大力提振市场信心”。
1 |) e8 {. {7 B 3、近期央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先后出台政策,稳楼市“三箭齐发”,形成了信贷、债券、股权等三大融资政策支持体系,从保交楼到保房企三好生,房地产迎来了困境反转的政策拐点;2 w6 P3 h. O, Y. q8 I
4、政策明确提出,推动平台经济完成专项整改,推出“绿灯”投资案例,规范和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为创新和就业作出贡献。
( R; M6 U6 {+ r$ O x7 k: _ 从长期投资的角度,珍惜历史性低谷期的黄金般估值,风物长宜放眼量。
, z4 N3 C4 w! u; J$ l" s0 A5 S 我们在2020年初倡导“新基建、新能源”,2022年3月提出“从今天起开始乐观”,7月中旬预判“中性震荡市”,11月提出“否极泰来,6 a) s( f- Y5 K; `) ?9 E
事情正在起变化' b1 x; j4 G9 Y
”。
' H/ f4 F& }* ~/ P2 |0 n* X 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是该全力拼经济了。如果经济增长持续放缓,各种问题和风险就会暴露甚至激化。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s% ] ]$ E6 ]
只要我们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重启经济,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 D$ Y; Y1 t1 P& X4 Y6 u
底部靠信仰,顶部靠理智。没有人可以靠做空自己的祖国致富,越是在关键时刻,越要和她站在一起。
2 K0 w6 j$ i t; C# f0 z 近期发布文章《" w- P+ y6 L- b0 X
否极泰来
, `9 ^$ W- E! B& o3 h% w 》《7 E+ ^( W5 B$ q! G+ L
当务之急是把发展放在首要任务,是该全力拼经济了
' F: M7 C: ~8 t7 K" N Z7 _ 》《8 W/ X4 i' Z! v! m8 Q" _
关于放开经济活动的建议. Q' z' q' Q9 ^' R- k# `! G
》,以科学家的精神,建设性的态度,推动社会进步。位卑未敢忘忧国,以不负几千年来读书人的士大夫精神。
2 f! F% E7 Q* M- H) v: _
6 g( q- ^( y- K2 B6 W1 g 一、美联储主席表示12月份加息步伐将放慢,美国通胀水平高位回落,美联储加息节奏预期放缓,美元强势周期已是强弩之末,这是重大方向性利好
4 A4 ~: y3 _5 ^( c 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宣布加息50个bp,将联邦利率区间抬升至4.25%-4.5%,是连续四个月加息75bp后的首次放缓。, O' B) l/ v) o3 D" d3 E4 M1 v
未来美联储加息节奏或继续放缓,但将维持一定的高利率水平。点阵图显示2023年的加息峰值在5.1%;鲍威尔发言也表示,需要将利率保持在高水平,在对通胀回落至2%有信心之前,美联储不会降息。
% v! I0 H5 L* K4 } 美国通胀下行趋势已经确立,支撑美联储放缓加息。美国CPI自2022年6月达到同比9.1%的高点后开始回落,近2个月更是超预期回落,11月美国CPI同比7.1%,比10月继续下降0.6个百分点,环比0.1%。美国核心CPI同比6.0%,比10月下降0.3个百分点,环比0.2%。" W8 X9 Q; j' x# Z
' ~9 i$ X& L% \" H6 e$ B4 [
今年美联储采取了40年来最大力度的加息政策,连续6次加息,最近的4次是75BP,大幅收紧金融条件,导致美元指数强势、全球资本流出、股票市场动荡。同时,杀敌一千自伤八百,美国的房屋销售、消费者信心指数、制造业PMI等开始回落,现在轮到通胀水平下降。
9 U4 b& e9 t4 f, g& u1 y 美国通胀水平高位回落,这为货币政策调整赢得了时间窗口,也为全球资本市场赢得了喘息之机。美股、欧洲等股票市场出现报复性反弹也就不难理解。
7 x. K1 _' O1 s q( i: G+ O 我们预计强势美元周期已是强弩之末。好消息是未来人民币贬值和资本流出压力缓解,近期人民币汇率重回“6”时代,坏消息是由于欧美经济放缓,外需和出口收缩。- A4 c# H/ j& s4 ]
如果这是美元强势周期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信号,那么这对中国经济、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是方向性利好。这是值得重视的。
. S4 V8 P- R4 g" A* { 美国在滞胀,欧洲在衰退,中国在筑底,这就是世界经济三大版图的景象。" {; Q* l, v' Q5 m
我们对未来世界经济三大判断:第一大判断,欧洲有可能爆发全面经济金融危机,提防欧债危机重演,部分新兴市场国家可能也难逃一劫;第二大判断,全球经济正在开启新一轮深度衰退,美国经济也难以幸免独善其身;第三大判断,如果作出科学应对,中国经济有望重新引领全球,关键是科学防控、新基建、新能源、民营经济重获信心、平台经济发挥创新作用、稳楼市房地产软着陆等。5 k" @3 N+ W* \5 N+ T7 A
二、近期国内物价、出口、PMI等数据回落,为新一轮货币宽松和稳增长打开了空间9 g+ b' _ V* o4 f' _8 `
出口和外需大幅回落,意味着扩大内需、拼经济的重要性紧迫性提升。11月出口同比-8.9%,比10月降幅扩大8.7个百分点,增速创2020年3月以来新低。主因海外需求回落拖累,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和高技术产品出口均明显下滑。我们维持做好应对全球经济新一轮衰退周期的判断。出口大幅回落,主要受美欧经济放缓外需收缩影响,12月美、欧、日、韩的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6.2%、47.8%、48.9%和47.1%,全球制造业PMI降至48.6%,连续四个月收缩。在外需持续大幅回落的背景下,稳增长扩大内需的重要性提升,新基建、稳楼市、降息降准等值得期待。
/ N2 S$ ?$ F& t2 w! h $ R6 f' M; Y9 h. s
! Q$ {2 y" i) `! p1 L 物价大幅回落,通缩风险上升,为货币宽松打开了空间。11月CPI同比上涨1.6%,比10月回落0.5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回落;核心CPI同比0.6%,持续处于低位。PPI同比-1.3%,与10月持平,连续两个月负增长。反映居民和企业需求均疲软,PPI落入负增长区间,存在通缩风险。通胀对货币政策掣肘大幅减弱,同时由于美元指数回落带来的人民币贬值压力减轻,货币政策宽松的空间已经打开。
) N- k4 B0 ]7 l U. G, k
1 O4 c! n F2 o0 g$ @. T 11月社融信贷数据放缓,预示着未来经济下行压力增大,这进一步为稳增长宽信用提供了契机。11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同比增长10.0%,前值10.3%。新增社会融资规模1.9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少增6109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21万亿元,前值6152亿元。M2货币供应同比增长12.4%,前值11.8%;M1同比增速4.6%,较上月大幅回落1.2个百分点,M2与M1剪刀差持续扩大,反映实体经济活跃度下降。4 G5 `5 D8 J# O7 ^ f
" @6 q- ~3 w. {% x* F* q% \ 12月PMI和高频数据显示经济显著收缩,未来全力拼经济,推动中国经济走出低谷,走向回暖复苏。12月制造业和非制造业PMI分别为47.0%和41.6%,分别比上月降1.0和5.1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新订单、新出口订单下滑;服务业尤其是接触性聚集性服务业收缩明显。稳增长就是稳就业,重点关注解决就业主力的小微企业经营困境。1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48.3%、46.4%和44.7%,比11月下滑0.8、1.7和0.9个百分点。大、中、小型企业主要经营指标均景气收缩,市场主体仍需政策支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