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366|回复: 0

一道沟,一副担 一畦稻,一幅画

[复制链接]

1598

主题

709

回帖

66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33
发表于 2022-11-21 00:5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山东济南
  编者按:“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了新征程上的使命任务,吹响了新的进军号角。天津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在“中国式现代化”辽阔征程中展现更多“天津作为”?津云陆续推出系列观察类述评,力求从你我共同的细微经历中,生动展现出全市人民在新赶考路上的奋进与担当。今天推出第五篇,敬请关注。4 p: q$ O3 E0 t3 y

' Z% P; K3 b# l1 ~  从40一天“看不上” 到千元一宿“订不上”
# F& z  U0 D9 a  “蓟州的农家院,1200元一宿?还订不上?!”2021年9月下旬,家住河东区的小王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配图是一个App的截图,显示一水儿的“已满房”。这条朋友圈的留言区很快被各种“嘲笑”占领,大家劝小王快点放下偏见,去看看现在的蓟州……
5 W! g! d, V5 J3 v; q; [* |/ h
$ g; K1 k4 Y* x# [; l  作为燕山山脉的一支,蓟州是天津人在市内体验山野乐趣的唯一选择。发展旅游业是蓟州与游客之间心照不宣的默契,可山区地形是经济发展的双刃剑,想盘活并不简单。& y) h' X3 G0 I/ F+ P9 b! T  o$ |0 Q
  乡村振兴,关键是产业要振兴。“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乡村旅游、庭院经济,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
1 _; ~, x7 p4 g( `  蓟州的旅游业尝试,从1994年或更早就已开始,农家院遍地开花。卫生一般般,饭菜一般般,环境一般般,服务更一般般,唯一可比的是价格,每个游客住3天2宿管7顿饭,只收120元……多年的价格战没有让农民富起来,反倒让蓟州旅游业陷入“低端”的市场刻板印象中。小王也就是那时候“去怕了……”" L) v6 O/ D: O* Q! V4 O4 ~# ]8 q, G
  2012年,还未撤县设区的蓟县决定改变,挑选5个村建设乡村旅游“精品村”,其中一个入选村名叫郭家沟。郭家沟真的是道沟。这个小村子被夹在两山中间,全村51户、180多口人。郭家沟先天条件并不差,离梨木台、九山顶两个著名的景区都不远,但它就是没富过,2011年全村年人均收入不到1万元,与大多数落后的村庄一样,年轻人几乎全部外出,村子空心化严重。0 N/ V2 G/ l4 X& l7 X

$ ^' [4 O! |- v0 w  m  对郭家沟改造是一次自上而下,彻底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区里请来北京的一家设计中心,明确了“山水田园风光、北方乡村文化、塞上民俗风情”的定位,开始对已有的农家院进行改造。这在村民看来是换汤不换药,反倒要让村民自己贷款背债,所以阻力一度非常大。设计团队上门讲解规划图纸,被村民举着铁锨赶出来,“一车好话也拆不了一个鸡窝!”
0 j" p3 X& |& Y% \" ^* N  村支书胡金领不怪大家,他明白村民们的顾虑。顶着来自家人的巨大压力,他贷款150万元按照规划建起新的农家院。配合着村容村貌的一系列建设整治,郭家沟的第一轮提升改造用了6个月。2012年的十一假期是郭家沟提升改造后的第一次大考,胡金领家的农家院,一个十一假期挣了15万元……村民们不再抗拒,纷纷对自己的农家院进行改造。转型第二年,郭家沟全村人均年收入提高了6倍。
! u6 R: \, f: l9 n3 Q0 V  之后这十年,郭家沟不断跟随市场调整策略,村里成立了旅游开发公司,在村后山建起登山步道……面对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现在的郭家沟开始“做减法”,舍弃低端供给,收入不降反升。. x) l! H0 ?( F$ y6 O; _
  一场自下而上的自我变革7 K# V( n( q& v/ K
  穿芳峪镇小穿芳峪村如今也是蓟州区知名的旅游度假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等荣誉,拿到手软。与郭家沟一样,小穿芳峪村也选择了乡村旅游作为“突破”路径,但与“幸运儿郭家沟”是自上而下强有力推动不同,它的崛起更多源于内部自下而上的变革,应该说走的是一条更纯粹的市场化道路。
' K; `7 w, S7 |" n& a  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要积极培养本土人才,鼓励外出能人返乡创业,鼓励大学生村官扎根基层,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保障。”7 E# t6 S  }# n# F9 f( u  J$ M

, y& C. `) @* s$ L6 j
  _6 k9 b1 G; E  小穿芳峪村的发展之路同样始于2012年,那一年,村里的“能人”孟凡全回来了,8月27日全票当选小穿芳峪村党支部书记,一副重担挑上肩。上任后,孟凡全先是拆了亲哥哥家私搭的猪圈和旱厕,打响了全村环境治理的第一枪,然后又带头垫资200万元,为村里修了第一条水泥路,赢得了村民的信任……
( D1 z0 N% Z$ x( h. v: r  孟凡全是做园林生意的,为了找灵感,他奔赴全国各地考察,渐渐确定了“建设中高端农家院”这条路。为了确保整个村子统一标准,孟凡全采用公司化方式管理村集体经济,以严格的规章制度约束经营行为,以具体的管理标准评价服务水平,如加入村旅游公司的商户,签约做餐饮的不能做民宿;全村的农家院楼高一致,不得随意加高;抹布能拧出黑水的商户要被罚款;私自经营农家院的商户,其客人无法进入乡野公园等等。同时,孟凡全利用自己在园林产业方面的经验,对整个小穿芳峪村进行景观打造, 1000多平方米的人工景观湖,见山见水见树,不输江南水乡……
' S, R( |" \% I3 j" c' z6 J* Z. _6 d" [
  一路走来,小穿芳峪村完成了土地流转,成立旅游服务中心,完成宅基地改革等一系列大动作。村民有土地增值保值收益、苗木销售分红、农家院出租租金、村旅游公司分红以及在村内打工5种收入途径,整个村子变成了一家有序运转的旅游公司。2021年,面对新冠疫情的强烈冲击,小穿芳峪村的人均年收入仍突破了4万元。
; _, r6 I9 q& s8 C$ C/ ^  一道沟,一条峪,一本致富经,一块试验田。小穿芳峪村和郭家沟的成功,让蓟州的“升级”之路越走越宽。消费层级的提升吸引了一批全国、全球知名旅游投资公司建设的高端山水酒店落户,一个个网红民宿争芳夺艳,一张张“高额”订单纷至沓来……# G0 A* y% _4 o* ~" X% J2 Q! h
  “要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蓟州发展休闲旅游产业,又坚定不移地保护了生态,赢得了双丰收,也堪称天津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缩影。
( {3 J9 P! Y6 y8 h# f3 M  博士稻、院士米,让国产精品和舶来名种PK
5 q. }" I: ^  M2 J* v  耕地是农民最宝贵的财富,种地被视为农民的天职。让农民通过粮食种植致富,是关乎粮食安全的大事,想要让中国碗多装中国粮,先要让中国粮装满农民的口袋。$ _5 t: }) s! d; g9 x) Y. M! _
, I% e: _& p, O3 Q, h' e7 g7 m5 ~
  在天津最大的水稻主产区——宝坻区黄庄洼,土里刨金的难题被完美破解。黄庄洼曾是宝坻区最大的洼淀,河道纵横,水资源丰富,洼内各镇水稻种植历史悠久,但一家一户单独种植不能使用大型机械,效率低,没有好品种引进,加工粗放售价低……破局首先从土地流转开始,零碎的土地连成片,操作的空间一下子就变大了,有的村成立了合作社,也有许多社会资本前来投资。9 f( \" t2 R9 _/ l! [3 @6 m  m. e
  旧的品种纷纷被淘汰,优质的新品种陆续引入。林亭口镇的小站稻“津川1号”有“博士稻”之称,是留学日本的崔晶博士回国在天津农学院任教后,带领团队历经10年培育成的品种,稻米深受全国高级寿司店喜爱,被称为“寿司米”。
! }4 X; T( }4 q( b  洼里的另一个镇八门城镇种着日本家喻户晓的水稻名种——越光稻。2007年在北京和上海的市场少量投放,曾卖出了每公斤99元的高价,且很快被抢购一空。河南等省份引进过越光稻,但种植效果并不理想。八门城镇的越光稻由中国工程院陈温福院士引进,他在种植区安装了传感器,实时监控温度、湿度、日照等信息……收割后的越光稻被送到陈院士研发的国内首条古法冷磨电驱大米生产线上,在上下两面石磨盘的低频转动下,金黄的稻谷逐渐变成晶莹剔透的大米,每公斤便可增值6元……
9 y# v7 g) Z) w0 y2 t, z  “牢牢守住十八亿亩耕地红线,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强化农业科技和装备支撑……”“树立大食物观,发展设施农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9 g( p8 z4 u/ B* }3 E1 o" E0 V

, s% E7 P8 {4 X7 P6 z6 G  黄庄洼农民的收入不只来源于水稻,稻田里藏着更多宝贝。黄庄洼水源充足,水质好,有常见的河蟹、泥鳅、鲫鱼,也有不太多见的甲鱼、黄颡(黄辣丁)、水蛭……每年秋天,黄庄洼的农人们先收割稻谷,再捉鱼逮蟹。这些在半自然环境下生长起来的水生动物品质上乘,有些直供出口,复合种养模式创造的收益可以达到单一种植模式收益的2至3倍。
$ R" Z; Q; F( N# I5 K1 i4 X  村庄如何更好留住乡愁?
: o& V; f. f; `, S/ X; t$ n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光看农民口袋里票子有多少,更要看农民精神风貌怎么样。”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精神空虚的村庄,不是安居的乐土,不是情感的归宿。" p3 m4 N. d7 v! e  V& h+ q
  “要以实施乡村建设行动为抓手,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宁河区的后江石沽村,就是这样一个先“变美”再“变好”的村子。
1 d5 q- L0 o( E6 O/ ~  后江石沽村曾长期是有名的脏乱差村,村中遍布违建,村民无序养殖,污水排入村中坑塘,水体臭气熏天。2019年,宁河区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后江石沽村自筹资金,拆除了村民私建的猪圈、仓库等违法建筑近200处,对全村道路进行整修。整治后,拥挤脏乱的村庄一下子清爽了,苇塘里的水又清了……更关键是,村民的心态不一样了,大家有心气了!) W& F$ L4 G# E: w& _

0 D7 ]; Q0 P9 d  2021年,后江石沽村入选市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在获得了更多政策支持后,决定进一步“雄起”。村子建于明永乐十八年,是一个几乎与天津卫同岁的历史悠久的村庄。村里很快选定以文化振兴带动乡村振兴。他们先是整理出一批以革命烈士冯龙、爱国地理学家冯铁凝、书法名家郭景兴等为代表的杰出人物,建起了红色文化市集、青少年书法绘画培训基地、大学生农耕实践基地等一系列场所,并定期举办书画论坛、书画展等活动。在环境的熏陶下,越来越多的村民也拿起毛笔,从最初“蹒跚学步”,到真心热爱书法……为发展经济而打造的文化产业,就这样融入了后江石沽村村民的日常。如今,越来越多的村民选择回村发展,后江石沽村有绿水有炊烟,载得动村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留得住人们的乡愁。
* a/ u# J  H. I7 s- c7 B2 G+ m3 C( M1 T! x* _
  t( w, Z( U  s0 w/ P/ r
  中国人世代难离故土,可为了谋生曾经大批年轻人背井离乡,造成耕地荒芜、空心村庄、留守儿童等诸多社会问题。乡村振兴是国之大计,也是为5亿多中国农民铺就的归乡之路、团圆之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田园景象本就是中华文明的一部分,诗词中描绘过这样的画面: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P) s! e% e; d: L4 _8 r/ H
  津云评论员 日月6 n( D8 r3 e+ }0 u
  图片综合:天津日报、宝坻融媒、宁河融媒等
1 h5 j9 g0 M2 t+ X8 s% D# H                                                                                                                                                                  责任编辑:刘德宾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23 17:55 , Processed in 0.038537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