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来源/新华社- n1 l, ^2 f; N; |9 o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胡畔' e5 b" y6 o" O0 g+ p! \8 ~
国庆假期,旅游消费无疑是假期消费的热门选项。而除了主题乐园、休闲度假、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热门出游主题之外,今年国庆假期,夜间旅游以及小众目的地同样受到了追捧。
" d* C( Y: |: N7 }& H+ K途牛旅游网近日发布的《2022国庆旅游消费报告》显示,今年国庆假期,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大唐不夜城、鼓浪屿、无锡拈花湾、芙蓉镇、湄公河星光夜市、乌镇、凤凰古城、古北水镇等景区的夜游热度排名较为靠前,小众目的地由“冷门”变“热门”。7 G( O2 j" b j7 S
在各项利好政策推动下,近年来,夜间经济持续升温,夜游、夜购、夜娱等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不仅满足了游客消费升级的需求,也进一步推动了文化、旅游消费产业的复苏。尤其是对一些临时起意或就近出游的游客来说,夜游家门口的商圈、近郊的度假景区同样是打开国庆假期的心仪之选。0 @2 {- \- h! D) f
夜间经济早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发力点之一。# r# E5 @4 C3 s
数据显示,我国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毫无疑问,要进一步扩大内需,夜间经济是备受关注的发力点。4 N; p M6 L$ ^9 C! C
“促进夜间经济的发展,政府的作用不可或缺。”中国贸促会研究院副院长赵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释放消费需求。
' ~$ U+ K- N# a值得一提的是,各地在规划发展夜间经济时,还要避免夜间商圈同质化的问题。有观点认为,发展夜间经济,要在发展购物、餐饮、演出等传统业态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旅游资源,规划建设商业、文化、旅游、娱乐等新型业态,让夜间经济走出吃喝买的误区。
! W) Q, J/ J! v# R赵萍也认为,发展夜间经济一定要突出本地优势与特色,避免出现千城一面的问题。
, W# ?- t" q- E4 |+ w% H; `“就供给侧而言,夜间文化和旅游产品供给的丰度、广度、深度仍需提升,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多的文化嵌入、创新载体和业态集聚。”中国旅游研究院夜间旅游课题研究与项目负责人赵一静说。: |' e! d8 f) h; U% p9 j8 N
对此,专家建议,夜间经济的高质量发展首先要从规划建设着手。在分析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消费休闲需求趋势的基础上,组织人力深度挖掘本地的传统文化和悠久历史,结合当地特色和优势,合理规划建设商超、餐饮以及图书、影院、剧场、游乐等各类文旅消费场所,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夜间消费需求。其次要从加强服务着手。针对夜间经济不同的活动场所之功能与主题进行“一所一策”的亮化,以提高居民和游客夜间出行的安全感。最后要从规范经营入手。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各类夜间经济经营场所加强日常检查巡查,要指导经营单位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时,及时处理游客投诉和处理违规的经营行为,排除安全隐患。
5 z1 D' m( E& j0 W9 s总而言之,我国夜间经济消费市场仍有较大增长空间。在政府主管部门、旅游行业、互联网平台的多方努力下,夜间经济将成为扩内需的重要发力点。
" B9 v: n/ D) ?- D' \) o% O% O. Q+ g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2 [3 A& X! n+ D4 w5 v3 |) ]1 J+ W3 x, B热点链接
% ^2 }; H3 n( q●采暖季国内LNG价格将呈波动态势
: G& y s4 |, u/ R●关注丨国庆假期长三角、大湾区楼市活力凸显/ B9 D3 k0 F5 _; a- z5 M5 [% N
●重庆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丨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倾力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9 }) _% z* n2 g0 y; Z* Z
●聚焦假日旅游(1)丨国内边境城市游带火假日文旅市场. ?: |# o# k8 |1 l
监 制丨王辉 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d" M" i N, `7 u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谷 云
- a( S3 g7 m1 f+ p【中国经济时报--中国经济新闻网 http://www.cet.com.cn】
% e1 v7 q7 k+ k, E7 Y! F" m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