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们习惯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话、前言不搭后语的话、词不达意的话、碌幕巴吵莆匣啊R坏┱饫嗟姆匣疤嗔巳肥盗钊松幔踔敛瞬辉赣胫涣鞯母芯酢br />
6 I- b" G7 Y# g( A0 |$ Y 语言是人与人之间沟通交流必不可少的工具,因此,讲好话,说让人愿意听并且听得懂的话十分重要。如果一个人总是水话滔天,尽说些废话是很令人讨厌的,特别是某些人习惯于讲冠冕堂皇的废话更是叫人反感。然而,废话也不可一概而论,在许多被认为是废话的话中其实也是有确切含义甚至至关重要的,何况,许多所谓的废话包含有个人的兴趣和情感,无论是说的还是听的都是用即时的语境去衡量话的废与不废。6 L* T# |) ~; S+ \# u3 H& e; o
1 D0 e- G9 G# g4 i 中国人的许多客套话就类似于无用的废话,比如,明明看见你在吃饭,还明知故问:“在吃饭呐?”明明看见你下班回家了,仍然明知故问:“下班啦?”更为司空见惯的是两人一见面总要问:“还好吗?”“吃了吗?”“忙啥呢?”这些话,看似废话,其实就是一种情感的交流,这种交流往往必不可少。还有一种废话叫套近乎,像“又年轻了”“更漂亮了”“看见你真高兴”之类。这些话同样不能用废话注释,因为,它同样是一种情感的交流方式。) `9 D6 b4 V/ E& P8 C& {, D
9 D1 M4 K; n' p6 b" q( d) C
许多被你认为是废话的话其实是些肺腑之言,大有裨益,比如,妈妈三番五次的叮咛儿女们的话,要么是注意身体,要么是所谓的逼婚,这些话听多了,儿女们往往不耐烦,总是反冲妈妈:“别老说这些废话好不?”岂知,这些所谓的废话全都是母亲的心意表达,明知儿女不愿听但仍然坚持经常说。; Y1 s, I1 t+ \, G
; c- ~: B$ Z7 a# o+ ]% o/ T, H
有些领导在听下属汇报工作时,总习惯要求他们“提纲挈领,简明扼要,不要说废话”,这当然没毛病,作为下属应该珍惜领导的宝贵时间,说话尽可能说到点子上,不要敲边鼓,不要讲废话。但下属们通过沉淀过滤后的废话不妨耐心听一听,这就是我们常说的让人说话,让人把话说完所必备的素质,也是最基本的礼貌。或许,这些废话里包含着职员的酸甜苦辣,包含着工作过程中的无奈与悲欢,作为领导,全面了解这些就可以为职工开辟一片良好的工作环境。这一点,在人与人的交流与沟通中也经常遇到,别把自己不想听的话统归于废话的范畴,对方讲这些废话恐怕有他的道理,不妨耐心听听,大不了开启自己大脑的过滤器,把废话过滤掉罢了。
. I3 z: _$ }4 ` ; k( O' L9 D! N2 b1 z* R
互联网高速发展的今天,尤其是在微信群以及自媒体上,废话更是随处可见。不想听可以不听,不想看可以不看,别动不动就训斥人家“废话rdquo;。再者,许多看似废话的话里,还可以读出关爱与亲近来,别人的废话,说不定就是在向你表达一种问候和祝愿,这些话更不能归于U话。
5 }: w, N- O6 F% n: \( e. d# k4 D+ t ; ^6 D) d) m7 g! t3 O& i# f" ]
废话与口是心非的话、口蜜腹剑的话、别有用心的话不同,废话其实就是一种可说可不说的话。某些人喜说喜讲,性格开朗,免不了要说些无关紧要的话,这些话在某些语言严谨,性格内向的人看来就是废话。接纳这些“废话”,理解这些“废话”,需要一种胸怀,一种心态,应该允许别人说话,哪怕是废话,只要这些话无伤大雅就不要拒绝,何况许多看似废话的话其实并不废呢!当然,说话的人也要学会语言技巧,尽可能地不要说废话,尽可能地把话说得大家都愿意听,都听得懂。+ V3 T: x7 Q+ D; @1 l1 y
* V; Y: [- \4 t3 L
来源:http://www.rensheng5.com/duzhewenzhai/shehui/id-180355.html
+ H6 Z* T5 |/ j- R$ c5 s9 W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