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偶尔作为Speaker,参加一些技术大会的演讲,上周被DTCC邀请分享“如何做技术大会演讲”,把自己总结的一些经验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初登演讲台的技术人有帮助。; i5 l/ @- c( z! d
; r& A- u f6 F一、提前了解听众的诉求
; L) h6 p: b. O2 h. Q7 I/ I+ w* x如同架构设计必须先了解业务需求一样,对演讲来说,了解听众诉求永远是第一步的:+ a. G2 k, N4 g$ Y5 l
(1)给客户进行讲解:听众想了解产品,打消疑虑;
% V: n1 ?8 g+ j# d) b: _0 i(2)给老板总结、述职、汇报:听众想了解工作成果,潜在困难,未来规划;9 u- A) y+ R" K/ c7 H
(3)技术大会:听众想学习架构知识,借鉴经验解决工作中的问题;
$ q. G8 d7 W0 P; J' b既然听众主要的目的就是去学习兄弟公司成功的案例经验(产品、研发、测试、流程、管理等),那么演讲嘉宾可以在ppt中针对性的准备这些内容:3 ]5 G! ~* n9 K) |! ]
(1)真实案例;* s2 i" [4 D7 K1 j
(2)碰到的问题,踩到的坑;5 D3 x7 N7 R' m2 h) J3 n
(3)各种解决方案优缺点,及方案的迭代演进;' F3 y8 N, C7 z
(4)最佳实践;
" i. w8 P7 Z/ h' ?画外音:尽量少一些放之四海皆准的原则理论,多一些血肉充实的生动案例。8 j5 K: v5 F2 F Q( Y" B2 W% m# j
二、了解到紧张是正常的! B" @. @/ } l3 a/ _* @- s# j
世界上最令人恐惧的事情, “死亡”屈居第二,“当众讲话”高居榜首,应当认识到:4 G) X; n. C7 ~( C5 L
(1)紧张是正常的,紧张说明内心重视,紧张能够帮助你发挥的更好;! Q5 ]+ y+ w$ R# }/ P6 v7 G
(2)站在台上的前几分钟有点害怕,一旦进入主题,讲的内容是你擅长的,就不会紧张了;
% u3 Q9 r* M1 W) E: l画外音:不要讲别人写的ppt。3 S( G8 l" ]& M* n4 X M
(3)观众眼中演讲者的表现,会比演讲者自我感觉的表现更好。“漏了一个要点”只有演讲者自己内心知道,听众是不会察觉的;3 r- }2 P" G; I6 p3 \# e
画外音:紧张只要不被听众察觉,就不是紧张。
! o! ~/ V! X; K: J" M- \(4)微笑和热情能让人更加自信,能够一定程度上消除紧张感,有一次大会分享完,举办方跟听众调研哪个老师讲的不错,听众反馈“都不错,有个笑呵呵的老师感觉挺好”,而其实我内心慌的不行;
; }5 c' u4 ]9 B4 v画外音:请保持微笑。) k3 _7 J0 J5 d8 B. C
三、如何做好开场9 J7 H3 q/ ]0 I2 t6 y4 l- C, l7 n3 P* J
不管怎样,被推上讲台,开场留给观众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这么开场相对比较安全:% S# B: |$ n5 z$ s8 P4 [( S+ [
(1)我是谁:公司、姓名必须、职位可选;( {0 k6 i6 ]1 x; [( V5 |) D
画外音:别balabala讲一堆,却忘了自我介绍。
% L0 n2 m) L5 D7 d. _! g, \(2)我为什么有资格讲这个topic:可选,但讲好了可以增强说服力;& a& W- T: u- r; d5 c6 j: `$ W
(3)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选,给观众一个预期;. c5 m- q/ B# ~% f( \! \( y" `, h
(4)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解释;2 Y' I! T8 {& a& k% d$ A# G u
(5)对听众有什么帮助:这个部分非常重要,1-4吹了若干牛逼之后,听众关注的是这个topic和他有什么关系,能够收获什么,能够解决什么问题;
: P' f% T5 K: J! B! f) J6 X画外音:好的开场是成功的一半。
, `2 j2 k+ w' G+ E7 \* E举个栗子:% x# [/ ?% z M
大家好,我是来自58到家的架构师沈剑(公司,职位,姓名),我在百度、58同城、58到家有过十多年的架构经验(吹个牛逼,增强信服力),接下来的50分钟里(时间预期),会和大家介绍58到家调用链跟踪系统架构设计与实现细节(主要内容),通过本次分享,希望大家能够了解到调用链跟踪系统能够解决什么问题,架构细节是怎么样的,以及创业型公司如何快速落地和实现调用链跟踪系统(和听众有什么关系,同时介绍内容)。
& t8 M G9 {9 W6 {1 T$ i" z四、如何设计内容结构/ R' v( v [* b; ^
开完场,进入内容部分,如何设计内容结构呢?“总分总”的结构是比较安全的,例如:
( i3 a" F6 u4 z" p. {(1)问题缘起,为什么需要,是干嘛的,解决什么问题;
* q, c( K4 s8 A1 E# o(2)若干个迭代:
! @/ ^! Y: d& F, Z5 Q+ l“架构师之路”公众号的很多文章,主要也遵循这个内容结构。
0 j, F, ]& V& q! Z(1)调用链跟踪系统解决什么问题:能够快速发现系统中的性能瓶颈,快速找到不合理调用,可视化查看系统之间的依赖关系,系统出问题时迅速定位问题在哪里;
( E& f! x. i# [) n(2)分若干个迭代:
* h# P! f: | r
; b9 G) d% G( T+ v( C) F- 如何将一个请求在系统中的轨迹串起来,解决方案1, 2,各自优缺点,58到家的实践;
' z5 o; q7 c8 r6 }' ?/ `; H" c - 如何描述调用的深度与广度,解决方案1,2,各自优缺点,58到家的实践;( ~8 N5 w/ o+ A2 d2 j! \5 }4 _0 X" p( g
- 如何收集数据可视化展现; y6 \3 y" Q& }
- 创业型公司在人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快速实现,要改哪些地方成本最小,怎么做好扩展性,58到家的实践;! C5 R2 A; b+ L6 X4 f
(3)总结58到家的一些实践;
- l0 N4 n5 _3 n! k6 Z( X L9 q五、如何呈现内容4 p; }: Y' C2 i( m! O3 D& m
ppt内容呈现应该尽量做到:
" f; F" J3 m5 A/ v7 o2 o# `(1)清晰、简洁、达意;4 r* P3 i8 g) K+ B9 y" C1 s; b6 V
(2)减少大段文字,用架构图、流程图说话,用表格数字对比说话;
: S. e. U" {9 J) ?画外音:尽量减少大段文字。
8 V! Y) v7 C6 E* [这是15年某技术大会上小米的ppt呈现:
& |. E* ~3 ]/ s( e# q! D4 k
* L! {) v" h S7 z) @ - _* G' L/ Q% Y. F* s
4 }5 q0 p$ d, v& p! k# {2 @ 1 O" A" K. F X. `7 g
) q# Q# o' q1 e: @$ u
这是我在同一个大会上的材料:
6 e! I5 p. J/ n 可以体会下差距,什么是专业的,什么是业余的,作为一个技术人,这方面优化的空间的确很大。( K9 v4 b$ I* E6 Y- R
六、如何把控好整体节奏7 q f; X9 B1 |: k
内容框架也搞定了,内容呈现也搞定了,有些讲师会有疑问:
4 p4 w8 x) ?8 i1 |: Q3 y+ x(1)“讲的内容过多,时间不够用怎么办”;
" H- K" e; ]# E(2)“很快就把准备的内容讲完了,尴尬,怎么办”;8 V7 a& Q+ P# I! |0 |
把控演讲的整体节奏非常重要,我的经验是:( F$ _3 F7 L4 Z% R
(1)人在紧张的情况下,语速会加快,演讲往往会比自己预计的时间早结束,以下两点很重要:
2 ^; q8 m2 N6 U+ o6 l% k! u$ h ?+ J9 |
- 放慢语速,慢语速会让听众觉得稳重,并且也给了自己思考的时间3 H! a5 U: s" t/ X. q
- 准备比实际需要时间多一点的内容,以防讲太快提前结束尴尬,要知道:讲太快硬要临时想内容撑场面,远比将太慢了快速过掉一些内容容易得多' T7 n+ D7 S7 Z0 w" G
(2)一定要提前规划好,每一页ppt要讲什么内容,哪些是要点,要讲多少分钟;* A! E) P/ ~5 j4 H. ~7 X& Q& a
画外音:多人技术大会有一个好处,中途不会有听众打断你,提问环节会统一放在结束,所以提前规划好的节奏,一般不会被打乱。
( @, q* Q/ q5 J' z" m(3)一定要提前演练,规划了一页讲5分钟,话匣子一打开,不演练的话实际与计划往往不符合,40分钟演讲自我介绍讲15分钟的场我也见过,讲high了真的收不住,所以一定要实际演练;! s6 B5 x1 L% \9 Z! w: R8 X5 R8 g
画外音:大家能看到雷军、罗永浩、柴静在台上举手投足、谈笑风生、镇定自若的样子,每一个眼神、手势、步伐殊不知都经过了几十上百遍演练。3 ?/ L X+ l& D4 k$ r
我们只看到别人牛逼的表面,却忽略他们苦逼冰山之下的部分,人最绝望的状态莫过于,比你牛逼的比你更刻苦。. E6 x# a @ q" y( f
: ^$ u/ ]- V2 t r t七、如何做好收尾$ g( j' c; g( ]
节奏把握住,演讲要进入尾声。一场40-50分钟的演讲,涉及到的架构、流程、方案等技术细节非常多,根据经验,第二天还能记得10%的听众少之又少,听众记住的这10%是什么,除了开场灿烂的微笑,大部分就是收尾“反复强调”的总结。8 d! }! ~$ I) F, `6 I! L4 H
内容不在多,听众有收获就达到目的了,总结上可以反复强调结论,强调实践,如心理学中“近因效应”所述:人对演讲末尾部分的印象最为深刻,记忆也最为深刻。能否在总结处让听众记住你期望ta记住的2-3个点,以达到分享的目的,收尾至关重要。
' ~8 \& _% [* U八、如何回答好提问( K8 k& K" P1 b
好了,整个内容讲完了,进入提问环节,提问环节也是一些讲师比较头疼的,“万一碰上不会的问题怎么办”,我的经验是:
6 b$ B) q3 J, y3 h( u(1)首先不要和提问者起冲突,特别是针对“你讲的我完全不赞同”这类问题,表示“这是自己公司的实践,方案有很多,各有优缺点”之后,可以马上转入“下一个问题”;! m! q4 S& n( T5 E0 X
(2)刻意刁难的技术人一般比较少,更多的情况是,提的问题与话题相关,但自己不100%确定答案,一般可以将问题技巧性的转化为自己熟悉的问题,“这位朋友要问的是不是XXX这样一个问题”,而“XXX”问题是自己擅长的,然后顺畅解答;6 u7 Z+ N8 K5 |2 d% J$ a& @( u
(3)当然,这些都是“术”,一般实事求是,讲讲自己的思路,听众一般也不会苛责;
" I! v& ]0 `) P末了,对于提问,还有两个大招:
+ S6 g* f+ L/ `) G. |(1)第一个大招,多准备一点内容,把提问时间耗完,是可以跳过提问环节的;
" v; C4 d% S* e7 I- l画外音:举办方肯定不好硬生生打断你。$ |1 X$ v, B, z" Z
(2)第二个大招,是碰到尴尬的问题,可以抛出“这个问题,是个很好的问题,但几句话可能讲不清楚,感兴趣的话,我们线下交流”,呵呵。2 h4 g8 w# o4 c( D% h* y3 a
画外音:满满的套路。' ?: y1 O" [1 {
九、总结
" s, v4 `$ ?2 A& D了解听众 -> 紧张是正常的 -> 做好开头 -> 规划好内容结构 -> 做好内容呈现 -> 把握好演讲节奏 -> 做好收尾 -> 回答好提问。2 J5 C6 t7 D2 n
祝大伙今后演讲谈客户必成,晋升必过,技术分享爆棚,希望大伙有收获。# V. S1 @) g+ D/ j
$ v- b. Y4 G0 M
% e# u8 \. G# o" q* q& k# {6 }7 g( E3 N9 c: A, n- K& z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LdKJo4y3 e+ O* f0 |( {# ?+ F: I6 j
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