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84|回复: 0

钻开脑袋连接芯片,真人钢铁侠这次要打造黑客帝国?

[复制链接]

25

主题

0

回帖

10

积分

新手上路

积分
10
发表于 2019-7-18 15: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
科幻作品里,有一个经典的设定,那就是将大脑和电脑连接,从而实现智力、注意力、洞察能力、情感能力、计算能力、感知能力等等等能力的提升。3 Z5 }, Q. r9 i0 Q' V9 |
/ w7 s1 _& G* V) N4 @) K
如果这项技术能做到安全、无痛,无副作用,你会尝试吗?
' U: i/ f1 f7 V
2 G, _8 O4 n7 }2 I+ H. X+ w6 l! W7 Z* A5 z2 L) Y  M# y
. [) w9 L4 L" r4 T  V9 k  [0 Z- F. w: E
* C( H/ w5 b0 F" N
$ N8 |* [+ K+ F7 K* ^& x- s& _8 P

$ V7 s5 I: y6 [8 b这听起来好像还很遥远,不过SpaceX的CEO,“真人钢铁侠”Elon Musk觉得,明年就可以搞个人体实验,试一下。8 x. M0 K* d+ E7 p" c2 {2 i& F

6 A0 \8 \, A2 D7 G3 X. v% y
5 r( S' L0 b1 }3 y5 m* y- v* P/ K/ K$ c/ R4 V
3 }$ w6 N4 n: S* D/ M! f

9 L: w( m7 z( ^$ |" A/ i  |9 o: T4 p/ y简单来说,就是当地时间 7 月 16 日,Elon Musk发布了一个脑机接口系统,它通过一台神经手术机器人向大脑内快速植入大量 4-6 微米粗细的线,通过 USB-C 接口直接读取大脑信号,并可以用 iPhone 控制。7 D  d. ]( l' E) V! @/ _
9 B( h7 D8 X6 K; O, y
具体操作如下:8 V9 k: c1 B* o  h
4 d9 |, T3 b, j$ M. g
( A1 j. I0 y$ F5 X
Neuralink公司会用机器在人的头骨上钻4个8毫米的洞,并嵌入芯片,同时还会在大脑中植入超细丝线,用于检测神经元的活动。
; A/ H8 n3 X% z5 y6 t# t0 f6 ?# s
' S6 D  H! y0 a9 ?2 G1 i$ ]7 b  N, _6 q- g% @: V7 ?

% ~8 H% L& K- C  U+ @- T- [% v) N+ C" b+ p9 m; |, D& v& f

# C  \2 Z! _' e2 U1 Y
& o) T4 u+ M/ G9 d这样,大脑的信息会顺着「线」来到芯片,然后信息被处理后会通过无线技术传递到其他设备,实现所谓的「人机互联」。
3 g* y8 E. X  Z  n
; F; u! x; p: A" x6 Q) B( }# }7 J4 X- p" _$ p2 o0 x6 R

9 Z9 m; S# u3 p. A  }* }0 ]这些线的直径只有 4-6 微米,连头发丝的 1/10 都不到。为了把这些线植入到大脑中,Neuralink 造了一台神经外科手术机器人:, C1 V! q1 u5 ?6 V) f4 e/ `( ]
' c; }+ ~! n/ V5 `2 _* S4 |
; J2 H9 W: u( y4 I  C7 r( o
2 h4 D$ Q; z9 C) ]9 c. X! x

2 H# m& P$ Y5 C1 |' R
! V# K" p# ^8 j1 v- F5 K. ?6 ?. P) |% F- x1 `2 n  k
这个机器人的工作方式就跟一台缝纫机一样,一针一针地把线插入到脑中:
4 i" w2 ~* |  {# `2 |" X+ [; O* L2 m2 O' |/ L. d6 n

1 E- q* R  @& d: g5 j- R4 ~: q% y0 E1 N5 E+ x1 I! v3 _( a4 {7 F0 Z

# m/ [0 ~  f. R4 h6 W/ N' ~  q8 W  ~" [
据说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达到 10 秒钟一条线(192 个电极)的速度,还能自动避开血管。然后,他们开发了一个特制的芯片,用来读取大脑的信号,并进行降噪和信号放大。目前这个系统是用 USB-C 接口来传输数据。* w4 S! y, N  A8 j
  Q) r. Q0 j  |2 L6 [( G) w
# Q6 s0 G# P$ |9 ~* `

" k: j# B  p9 L
3 Q6 b6 L4 D" \! h4 _# J3 C/ a2 e但马斯克的长期目标还是无线方式,也就是用这个叫 N1 传感器的东西:, Y$ i, F) {7 n" o9 e; L
3 D* T& {: D7 n1 H1 ]3 q

4 |/ x. z6 B2 ~0 ~( T* [( H
5 _2 g% S: X% y/ m2 DN1 里面包含 4 个传感器,其中 3 个放在掌管运动的大脑区域,另外 1 个放在体感区域。它们连到耳朵后面一个带电池的无线接收器上。
0 b0 a. W5 d  B) F2 F) i$ s% E" W, @2 P, W/ P* W% f6 d5 D

+ @! K0 d0 Z4 g" r, }: J7 c' R
+ ?4 a7 p; P: E( B$ q7 {9 w2 K1 t5 G) c6 _
马斯克说,这个传感器,可以用 iPhone 来控制6 m' ~4 y: x6 {1 I3 P
( d( ^' ^- F) o/ {9 d5 I0 M6 F. ]# O
- L4 n0 H6 R5 c$ W7 }+ @

! u$ T; q! v1 `( |" B3 Z& g+ G* e* B; c& J8 O+ Q+ d) f
9 g# f3 R+ R" j) Z0 ?/ L
目前该技术已经在小鼠身上进行过测试,数据传输方面表现良好,可以轻松超越同类设备。Elon Musk也表示,明年将会展开人体实验。
" x* w* D, T+ c5 ^1 ~0 }5 |7 F& M' q7 E
$ d+ k3 _' o  w  ]! `" V( K' X6 M& b  l3 X% N6 ?) ^
( l  o0 b% p* w# p, F8 ]% T  `
% U  R& o  Q' t' Y# I7 x5 d5 e! J
+ w" `; s4 L4 O' p4 A6 p! m0 b
在发布会的提问环节,马斯克说他们其实已经在一只猴子身上做了实验,现在这只猴子可以用大脑来控制电脑了。两年过去了,Neuralink终于憋了个大招。% ?% A- u' E  P
( u) G7 v/ X$ n
4 a& l1 B0 e2 y3 X3 C

0 I% r! C% D+ i. R* _! m7 n: f" r$ M
: s5 c4 M" G: y3 ^4 c  V/ ]
神秘的 Neuralink公司
7 k/ w( d- I$ [6 y& D" \* C/ X1 ~* B% p

' u* _. d& z$ ]$ d% y  D' ?$ M2016年7月, Neuralink成立时,Elon Musk就宣布了该公司建立的目的——为了开发「连接人类和计算机的脑机接口」。' x; D; d6 f, F6 X" B) c

% h$ l5 E3 T  D4 E+ {! W) a, Z
5 H( ?; f" N% a相比起Elon Musk其他公司,Neuralink 显得十分低调神秘,官号两年间发的推特寥寥可数,还大多是关于此次发布会的。! U  R' H: H" ?. t6 x

  g, x/ D/ U8 u0 f4 U; ]0 q
" T: O" E) [) f/ V0 r" @0 Y& [
% e2 y& k' R8 W

: k' z: A! b% s0 p% V( ?  m! H
2 H( C6 a& b. v直到发布会前,它的官方网站上,除了 13 个职位的招聘启事之外,没有任何其他信息。看起来就像是在说:“除了招人和干活,我们忙得连做网站的时间都没有。”事实可能真的是这样。
6 A0 G, }: ]# X2 G0 ?
/ b, R( I( ?& ?9 x0 t: G) o0 U" |& ^$ o8 p
因为要做出一个可用脑机接口系统,是一件复杂得超出想象的浩大工程。
- x' c# ^# Y' z4 S
6 {3 t: O7 F& e0 }% k3 G! n* u2 r# w7 t+ j$ x0 J+ C3 D4 m
! P7 S1 a/ A  K* t$ O  Y! G8 F# r# L

* V) G, W/ u9 {3 N我们的大脑里有 1000 亿个神经元细胞,这个数字和银河系里恒星的数量一样多,所以你的大脑其实就是一个小银河。这 1000 亿个神经元,通过叫轴突、树突的东西彼此连接在一起,组成一个巨大的网络。
+ `' E- R9 Y% S% [9 d8 }& g- |/ k1 n7 k& U" L

! W3 w; t; y, G
$ g4 U# z# F( w$ C- K$ A
- e' T. ~1 H) a9 P/ _Neuralink 认为,要达到交流简单明确的信息的程度,脑机接口起码要同时记录 100 万个神经元。而一个神经元细胞有多大呢?一个神经元细胞的直径通常是 10-15 微米,差不多是头发丝粗细的 1/10。% o9 t+ g. b0 ]7 W, h) E# z
2 j8 U) Q; ~) s$ ]6 }9 w2 U

# P2 g/ p! x4 x' u; `+ G目前,人类对大脑运行机制的理解,处在一个极尴尬的境地。一方面,在宏观层面上,感知、情绪、计算等等,都可以被直接观察和衡量;而在微观层面上,我们也知道了神经元细胞之间是通过轴突和树突连接在一起,通过电位差,像古代烽火台一样一个接一个地传递各种信号和指令。- o% [4 c' R8 F/ _6 V" C% b! x. d
$ Z: n& {% J2 C

2 J$ V4 e4 W3 C6 D9 G但是,在宏观和微观之间,我们关于大脑的认知说是一块蛮荒之地也不为过。我们完全不知道,为什么一个电位信号通过神经系统从脚底传递到大脑中,然后大脑就能把这个信号理解为“我踩到钉子了”。
. b& Y9 u) K1 Q2 m; d
7 n# T5 D; K6 o: p. O+ p( a- }
, }* U+ q$ T( y0 q* Z1 w所以,要完整地理解大脑如何运作,形成从物理化学层面到生物层面再到意识层面的整体认知,只有一个办法:打入大脑内部。脑机接口在概念上其实就是一个中间件,一头连接人脑,一头连接电脑。
9 |* G" _2 R  P- t8 Q# H
% W# t! `/ B0 H9 V& A* [  l. a8 T6 [% G8 O9 t& `
& G$ ~( P- ?# w
+ f8 v9 Z) b& g
它的核心功能就是从神经元细胞读取信号,“翻译”成电脑可以处理的数字信号,然后在两者之间充当电报员和翻译的角色。
. y, k" T' x+ B/ K
5 h3 l- B% t& z* g0 l+ A& F. u0 M* M" L7 C* t

; F8 B0 x" ]2 V1 @# Q) u7 @; v, k/ W& n) C, S3 i
6 o2 r. o  q& p
6 o7 _7 q7 l( B) @
4 A; n/ S: a" S* R& K9 w
2020年前人类患者可以使用该技术?7 ~- L; P' [/ O8 k, p4 T* j2 l, P# P6 Z

% ~0 P/ V$ h& [4 p/ ^, K/ s+ Y& D' O& N# ]; A2 u) L6 y
“脑机接口”简称BCI,是在人脑与外部设备之间,创建的连接通路,这种设计现阶段更多是为了用于恢复受损的听觉、视觉,以及一些肢体运动能力。
: D) h, ]* Z5 y+ [* d+ B( D
) b) i: s+ m, K6 J: I
9 M# o. P9 e2 b6 d: H# e$ O% U) E4 _/ l: m6 B. X" F4 d2 O7 R
# D8 T) U4 g* H# e
7 q+ h) }1 g+ q6 H: q1 E4 r1 K, P

+ Z2 c# A. y4 I0 t& FNeuralink 的短期目标之一,是要让肢体残障人士利用这套系统来做一些以前做不到的事情,从而大幅度提升他们的生活质量。最终目标则是通过类似技术,增强人类能力。; @5 M3 S2 T. r+ W1 g3 c
) W" l  B, \$ i; ?$ w8 z- [( x

3 o5 p& b5 T) q1 E
4 x: e* D" Q: _; F
4 h3 K# y% ]9 M" d4 I* Y9 G( E4 \, Q6 _; E% N- n
其实关于脑机接口的研究从数十年前就开始了,同时「侵入式脑机接口」所获取的神经信号质量比较高,而这种接口通常直接植入到大脑皮层。
1 ?* g; }8 {4 k# n6 g" X: T! j: [# L
  o+ E* M9 H2 Q0 L) e9 r
( y, z& z( t) W9 `2 {+ m) x; d: C/ N, I( t! E# ?* [

" S4 P* p. e8 `9 o, ?
( E/ I, R! w1 w3 u( D# {例如1978年,一位男性盲人Jerry的视觉皮层植入了68个电极的阵列,并成功制造了光幻视;2005年,四肢瘫痪的Matt Nagle通过植入含有96个电极阵列的BrainGate,完成了对机械臂的操控。6 M1 _) W8 y7 z  V+ {

' d, j" s4 O( [& R) w) |) ?+ ~* \1 V8 |
: ?7 E+ E& q8 Y0 x: G
而这些案例都需要繁琐的外置设备:
% U4 g# J) q$ q
. f' C. \) N' H, a' ~4 m) \5 a, a5 a" Y7 K7 b; S
7 q( d. `6 ]& s7 l) k
  n% X  t/ D; h# C" o& ?9 c. Y# n, _
  T% _7 f- }( Z) @3 ^( i/ t
与它们不同的是,Neuralink的设计方案看起来更简单,更便捷、植入过程更高效。
. b8 \. D6 q3 p0 {! O; _4 y! C, ^
3 j+ h* ]1 F- S, m/ @! }1 ^7 j1 C0 K$ Q2 z5 |: @9 z4 d
它的外置设备只有耳部的「电池」,没有其他累赘,信息传递可以靠蓝牙或者无线传输。
7 v' k: z9 X* {4 |$ a1 s
3 G0 P/ O, P5 b" p5 c3 ^: E" k0 ^) P7 _" }( O: A
2 Z: ]: i! J1 o
5 S5 v" J3 u- K1 G) j; g/ R% p
5 Z8 X7 T( p  s  I5 p
重点是,这些特点结合后,让人感觉人人都能用。
% i; c; t/ n3 Z4 H7 W. |* J* N* ^, q- Q! ]$ L1 w
! l: e  W6 t6 b; V- ?

- Q/ N1 S8 ?: G0 I' ^9 h1 n% ?! ?! f, L* t/ Y1 i* H

. D" c) x7 W, Y而为了做到这一点,Neuralink发明了了两样东西,第一个自然是足够细、而且耐用的「线」。
% H9 K, _; G* a% w3 Y
: o5 k7 C  P, a/ z4 s: @' |
9 C( W7 F; ^5 A5 F这些用来连接大脑的线比头发还要细,只有4到6微米,拥有多达3072个电极,或许从微观看,它更像是一串珍珠手串,这个想法来源自一种名为「神经蕾丝」的科幻概念。
! k7 u; e6 ]" S" j# a
/ u4 }! K7 f1 }/ y: ?6 i/ Y- M5 p  s& A3 ^/ k
5 f) x' }0 w8 N2 a
9 m: d0 a$ P' I: y5 C' P$ u. u

4 p2 H3 x; E2 T根据Neuralink的说法,这种线很有韧性同时兼顾了灵活性,头部在活动时不会对大脑产生损伤。
5 X+ D" I8 Y9 i2 [' e$ K* }( }( e: [: Y
! ]) Z; @( B0 P# ^
) Y& x" t0 @5 W: ~
8 m+ x1 r2 R! e3 \, y# P
# [# O% N- V( a; p

9 X" T6 I1 ^: [- o其次就是能够在大脑上缝线的“缝纫机”:! u; w& M1 F# {% c
7 L) \7 Y5 K8 X! Q  S

4 O: p9 w! _3 w7 C
. [- y: y7 a' j( z6 K: G( \. a# Z6 ?" m2 p( K: z1 ]

6 T, M; L# a  U( ?这是Neuralink推出的一款先进的外科手术机器人,能够在不伤害血管的情况下,每分钟插入6根线,携带192个电极。9 u$ ~% F* Z4 s# t& Z  U8 x1 F
" X1 @6 V& e; V
8 P7 S! r. k- D" [/ U4 @
/ b9 ~: R& k* N1 l6 Y4 m

8 P# J5 \( A, h9 d! e' G% m: \7 h/ g+ ~9 D( ^) i9 U3 Y6 _. D3 E
据彭博社报道,这款机器人曾在动物身上进行过19次手术,成功率达到87% 。
" u+ k& k) U8 \5 z* J4 V1 j! I2 @& G$ i4 z6 `) n* b' H
; p$ g6 o$ K, E+ T- i
- x9 D8 ^1 q2 P3 s/ A: }

! W& D) v4 l2 }1 c9 D' N: _& p5 x- B2 C- e, I% z+ D$ y6 O
而从动态演示效果来看,这确实像是一台缝纫机,另外这台缝纫机需要一个脑外科医生亲自操作:1 J8 l( C: ^8 }; Y  {7 K

# ~0 _6 U4 i+ X( R. G5 o9 v3 R8 V
: Q' K: a5 {6 F$ s* W9 R2 L3 P3 F- [6 }) n# w; Z
% d, C8 n8 X) K& Z0 B
* \5 a! P. b$ q5 Y8 k# T
这就是传说中的...不想当裁缝的医生,不是好科学家?
) b+ q! c4 w6 D  y
2 @3 p4 B0 B6 h; H5 l8 R

- S; M" ?) W; g
- x! m% U, |* `) x7 |0 D* A不过Neuralink表示手术需要提升的东西还有很多,其中可以进一步改进的,是将机械钻头改为激光钻头。
, q, J( w5 O" \
# h8 `1 ~  T  x# n1 s( ^) L1 t+ D" j6 g  o! c) g

) W! r! ?8 E$ d, N) z5 U: v5 n" N因为机械钻头在钻透头盖骨时会产生振动,这会令手术很不方便,而激光钻头对头部的侵入性较小,也基本感受不到痛感。# v' S& G9 f: |- ]! O, r
% n$ V8 _) j9 F% h
. Y+ x  c/ ~0 ^. x

( v5 m) Y8 _7 `3 d, F) \0 e  Q1 r8 w1 w1 y5 r  [
5 ~0 \, V5 R( q5 U$ A& p
Neuralink目前正在向FDA申请批准,期望在2020年底之前让第一个人类患者配备这种技术。
" v$ \: @5 u+ G" \6 ^! q0 `9 M/ v  d: J% v, T

; P1 x( D$ M" D5 `' }' B0 X: |: s只不过还不知道明年预计进行的人体实验是否会用激光钻头....+ H4 O5 Q% l! L& G8 ?
. ]) b% ^+ m4 f9 Q. I; c5 _
, J$ V6 B+ |- U, n9 \$ e
1 C7 @+ g  {8 k. j9 I

7 p# f" Z6 v& W7 @5 E! w' O- K
: a6 |- e3 B) f1 {% [5 Q8 u8 N
, r: R  L( B4 v% Z* }$ q& n4 E( n0 K
) A: T* ^. o' p3 @. ?脑机接口技术发展的未来
3 H8 Z& j3 a) j' w) x1 U1 e5 H* w3 j
/ o0 `! c/ G! `! `* r! t
脑机接口的技术,短期来看,仍然主要用于服务脑类疾病的病人,大幅度提升肢体残障人士的生活质量。
: ^9 ?+ P4 P6 h+ p. {, E7 M, X- }1 u3 n$ ~% U; _& ]) U- A
0 W  h+ J: l# [$ \7 \+ P
这也是这个行业里很多公司的美好愿景之一。国内脑机接口创业公司 BrainCo 采用非侵入式,让失去双手的人用脑机接口控制机械手,基本能达到生活自理的程度。% o& i. ]9 j# o3 D

/ W& f* Z+ T" F$ _* l% m) b" B3 d, W8 \
但上文也提到了终极目标,那就是通过类似技术,增强人类能力。1 Z/ U( q  O+ b
4 ^6 Y- w7 ^$ ]1 d5 C0 t

. g: b7 k7 W& ]; x7 k弄明白大脑的运作机制之后,人类就能反过来改造它、优化它,未来也许会出现新物种 ——超级智人。
2 `( t, E0 k1 W; s
. d2 t# w, R& M
1 }& u7 Q4 g/ _$ ~
9 O; }9 I, Z3 o1 Z* |6 P9 D( w
就像《超体》里的露西。; L/ w- t* @7 w- w$ b5 `0 i# n

: H; _' _6 G5 `- e1 e. T* F+ z! {0 ^' ?! m' O+ D
, t( \6 Y) s- O2 u+ v9 m
而Elon Musk内心还有着更大的目标,那就是希望这项技术能够在未来“对抗AI”。
% F: q# t  i1 p. C: f, E5 b, I% D
; t" b+ M, ^2 E0 I7 I; g! a3 i  I6 D: Y/ ]% x# S2 x1 t, D' a: ^
( q- H0 d4 s, z; Y, Y: q6 L& m2 f
随着人工智能发展,机器越来越强大,可靠的脑机接口有望成为人机共生的一个重要技术。感觉Elon Musk的思路就是,打不过你,就拉你入伙.……
5 b- ^0 q$ D: L" k4 ?- m1 W" r2 i. [7 t$ y; b+ z. i, R
5 U% u$ J. o8 X; T

' j9 d) _9 D- @. e" {$ `
$ L1 \. ?0 |) g- _/ @4 W0 o; I; f9 }2 `" q
不过该技术公布后,人们似乎更关心实用性?
8 r, C* _4 O( ], ~  E6 Q7 Y6 F7 F4 c% b: h5 i4 H

+ `8 c( w6 L) _8 G: V例如! `; i  ^# d" u
洗澡会不会进水?7 _3 M3 K9 c+ ~" H# W
内存够不够大?) n. n$ C" v: m; k" R2 X$ q
/ o( V/ D# F4 X) D, M9 f0 z

9 j2 r7 {+ Y. \+ x7 }: ^, q也有人表示,该技术应用在植发领域,想必是个新突破……
7 c6 q/ V  C  \; c: M; f* O# e; ?  f2 K" z* r' d$ ?2 }
, b7 T# ?& e6 y3 p
4 J3 l7 o/ E6 Q) r
. j1 C6 g; H" L. U* u* v/ S2 n8 R( T

1 `( {( \& D: J- o( G总之,这算是继火星移民、月球旅行、地底隧道后Elon Musk的又一宏愿,希望明年他别“鸽”了。
6 y; F; x, n# N' O: o2 F. [$ ]. ~8 h% a' y5 c$ i

) Q2 ?* {3 e- c; t
8 C3 k( f1 L6 C9 _" ~  I# u& {4 [/ W
+ B$ b0 H7 U* y9 A

) r9 H8 f" A: y" ?; r: ]1 V

4 a& |4 e0 P5 f
  c2 G8 D. C! s3 G/ B1 @' N1 P

! t2 z4 s/ d6 \' k; z

4 U# W* ^; r7 g# a
! I( d! P, D1 n
' K, P* e! y: {  g, v
  S! b1 j* h& I" {+ i7 ?
来源:科技日报综合狂丸科学、爱范儿、新浪微博等5 J% X- v& g+ T, ]* j! Q
编辑:岳靓
- q* k, k9 C, h- s& p* I
+ J, w. D7 Y% h" ?" {4 c; F  n& ?+ ^
审核:王小龙5 k* l$ Y7 r1 T% E  d- V) S4 @

& w" L# b; V. \& }1 O1 I9 ], r

3 W1 c; C. P/ j  Q  M+ \* r
! Y# k; Y+ \: i; ^0 h5 J
1 h% i2 E9 W, o9 p9 X$ a来源: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63433205&ver=1735&signature=ZUHP10FlnEe91dLMfx5yNeI3I*srUk8zJzbWSp-3ACaBFQ6YCPEFuguBRlUFVspvSs9t1x8qEsrSLO6ClM03udpTJVXTPRoBnxvRjdtoXf4jYyxoGBA9Ed-SY8Qw38To&new=1
6 W. h. I2 j" c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7-6 09:52 , Processed in 0.052119 second(s), 28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