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第三只眼看零售》获悉,社区生鲜电商品牌呆萝卜南京、合肥、阜阳、马鞍山等地大量关店升级。其中合肥升级数量接近80家,当地一处仓库也已升级。! l! e, d) p% n# `# t' z
据创新零售社等媒体报道,呆萝卜于今年6月完成6.34亿元A轮融资,投资方为高瓴资本、晨兴资本。在此前的2018年8月份,呆萝卜也有千万美元级天使轮融资的消息传出。
9 }1 V0 M6 F2 w8 }# C% C$ z通常情况下,生鲜零售品牌获得融资后,会将资金投入供应链建设与网点拓展等方面,以此夯实后台基础,抢占市场份额。3 J; T) S) L p( K$ R0 l4 o
但蹊跷的是,呆萝卜现阶段大量升级,甚至有社交网络爆出消费者储值卡无法使用、供应商欠款等问题。而关于此前的融资信息,呆萝卜官方并未有过正面回应。
: q5 u4 e/ c. w" `& w! ?有媒体曾向呆萝卜创始人李阳求证天使轮融资的消息,李阳表示不予回应,此次A轮融资更是缺少官方确认的信息来源。
2 F3 h* E' ]. N; t《第三只眼看零售》通过企查查平台查阅呆萝卜母公司安徽菜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相关信息,并未发现其有新进股东加入的信息,当前主要股东分别是认缴金额450万元的李阳及认缴金额50万元的李华忠。母公司整体注册资本500万元,旗下共有20家控股子公司。
% E3 b) u2 z2 o6 e; V/ l8 T; r( v! n一位专注于生鲜零售领域的投资人向《第三只眼看零售》分析称,“没有工商资料变更,是融资到账与否的主要疑点。它们第一次被爆料说融到了VC投的数千万美元的天使轮,但后面一直没有更多细节。通常情况下,创业企业通常经过几轮融资,才能达到六个亿的规模。所以呆萝卜此次融资信息不排除是一种‘烟幕弹’。”
: Y8 ?5 B& T+ m也有接近呆萝卜的零售高管表示,“融资属实,只是融资实际到账金额存疑。”9 h$ r) z7 s7 y" ^
而关于升级问题,业界说法不一。一种说法是,呆萝卜前期开店太多太快,融资实现后,会调整一批。因而此次大量升级,或许与呆萝卜业务调整有关,其主要策略是,当呆萝卜门店日均销售业绩低于3000元的,都会选择闭店;选择附近店址再开店;融资到手后,也会将之前不敢关的店集中升级。- t) |) D2 C" g8 N* e# m+ ^
另一种说法则是,呆萝卜投资方代表与呆萝卜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模式存在争议,在门店拓展方面也有冲突,因此暂时不会再开新店,老店也有关闭。& U& y) Z: |3 ~2 f1 ?5 b
就上述信息,《第三只眼看零售》向呆萝卜官方求证,发稿前未获得回应。; z' d) a! d# A i# k
融资后升级
) _4 r1 ^( e8 [1 m呆萝卜一反常态+ b6 n: l! A' K
呆萝卜于2016年开始营业,是采用线上下单、门店提货的预售制模式,已在合肥、安徽、芜湖、马鞍山等地开设有近1000家门店。2018年8月、2019年6月的两次融资传言,将呆萝卜送进零售业主流视野。但正是传言有6.34亿元的A轮融资之后,呆萝卜却陷入升级欠款疑云。
8 p9 }8 Z( S- N' N+ ?0 [* z; Z2 t7月9日,一名呆萝卜蚌埠市高新区店长通过微信朋友圈发布通知称,“呆萝卜余额账户有钱的,请尽快在今天消费,本店10号开始暂停营业。”。而在6天前,也有消费者通过社交网络表示,“家门口两家呆萝卜门店已撤店,分别是绿园小区店和汇景家园店,前几天給客服打电话要求把卡上余额退款,但一直未收到退款,涉及金额906.72元。”
% a) H# o2 G1 _# w( e% F' G& u5 n《第三只眼看零售》通过合肥当地零售业者了解到,目前合肥呆萝卜关店数额在80家左右,其中一处呆萝卜仓库也已停止运作。) ~; n4 F4 \+ @1 ^- \
打开呆萝卜APP可以看到,此前呆萝卜有鸡翅根、冻鸡大胸、鸡爪、大肉等品类售卖,但如今则缺少肉、鸡等品类。“我们现在收不到呆萝卜的货款,只能暂时停止供应。”一位呆萝卜供应商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0 P, _$ k! e4 f5 T% k( i( Y1 O一系列异常事件出现,不仅让人疑问,呆萝卜怎么了?《第三只眼看零售》通过一份呆萝卜融资计划书获悉,其融资用途共分为四个板块,其中门店扩张占据40%,供应链建设占比30%、团队建设为20%份额,市场推广则分去10%金额。; t: j; P& u9 q: i
也就是说,呆萝卜并未停止扩张。呆萝卜官方此前亦表示,“公司将会加快开店步伐,并计划在未来2年内,登陆20个新城市,进一步完善供应链体系,保持10倍以上的年度增长。”& p5 d$ i0 q, H& ?1 {, D1 v7 N
业界有一种说法称,正是因为呆萝卜前期开店太多太快,导致一些加盟商业绩不佳,因此需要调整。“呆萝卜业绩低于3000元的,都会选择闭店;然后在附近再开店;当融资到手后,也会将之前不敢关的店集中闭店。”有知情人士向《第三只眼看零售》透露称。) D* R: H# X6 Q: a* U& l
之所以融资后才敢关店,或与呆萝卜的合伙人保证金制度有关。据了解,呆萝卜虽然承诺门店装修、设施、设备由呆萝卜提供,合伙人主要承担人力和管理成本,但呆萝卜要求其缴纳15万元的保证金(押金)。若大规模关店,这无疑是一项不小的资金压力。
U4 q% d/ u4 v/ H而呆萝卜官方数据显示,其开店5个月及以上的成熟单店模型月度销售收入依据直营店与加盟店分别为251356元和232467元,月度净利润分别为33912元与32167元。但《第三只眼看零售》随机获得的一份呆萝卜门店5月营收表则显示,其店主实际分成为17470.08元,虽然差距较大,但尚未到关店地步。
& i2 O( Z( ~1 \0 U6 ]/ e综上所述,呆萝卜此次融资未完全到账或许是其关闭门店的一大原因。据一位投资人透露,“呆萝卜目前应该是只到了部分融资款项,但现在股东间有些冲突,导致剩下的钱没到,冲突原因或与门店拓展及未来战略有关。”8 R( |- h* v/ H9 ?; v
“三段式”发展计划
/ Y: `, m2 G: ?3 S生鲜电商为何难过“钱”关
i8 o ]/ P8 Z [: Z1 K) o呆萝卜关店,实际上还是生鲜电商平台困于自我造血、难过“钱”关的问题。
. q! Y8 b1 S/ B; y( Q) j根据呆萝卜规划,它们采用三段式发展计划。第一阶段是做好“社区入口的生鲜电商”,以高频生鲜切入、对标居住在二三线城市、价格敏感、生活圈子小、邻里联系紧密的家庭型客群。目的是获取大量高粘性高频用户,从而打造出线下零售社区流量入口。据呆萝卜当时公布的营收数据显示,其获客成本为7元,下单转化率达到70%,月复购率则为67%。: C8 a3 [9 ^8 O6 Z8 k
随后,呆萝卜将会进入第二阶段,即发展“社区新零售平台”。它们会拓展熟食、禽、鱼等商品品类,完善产品线,丰富SKU。做到深度运营用户、对标精细化消费场景,占领用户的食品消费支出。
. B8 v( ?; B/ Q/ U* A {/ |1 y在此基础上,呆萝卜希望做出“互联网社区新生态”。其具体策略为拓展互助性服务交互、社区新社交、广告导流、商品定制等服务。逐步发挥离用户最近的渠道价值,逐步占领用户整体生活支出。最终完成从高频向低频渗透、由低毛利向高毛利渗透的目标计划。: v; R6 c/ \$ ^0 w( F. X6 [! y
但呆萝卜的发展历程并非一帆风顺,例如其从加盟模式转变为直营模式,并发展合伙人机制,便引起了不小纷争。2018年11月时,呆萝卜表示已全面停止加盟店,并派出相关负责人以3万元至5万元价格回收加盟权。但加盟商表示,他们开设呆萝卜门店的投入成本在二三十万元左右,骤然被剥夺加盟权限可谓十分不公平。% Z9 ]) q7 W+ R& D5 X- g
而在合伙人发展过程中,呆萝卜推出的15万元保证金(押金)制度也受到外界质疑。“我们成为门店合伙人需要缴纳15万元押金,然后获得每个月利润8%的分成收入,实际上还是給人家打工,还套了那么多钱进去。”一位曾为呆萝卜合伙人的生鲜店主告诉《第三只眼看零售》。: ]' S9 Z( `1 Q# O D4 {- r4 s
如今看来,收取保证金也是呆萝卜降低资金压力的表现,并将其用来拓展直营门店。若业绩达标,资金回流顺利,呆萝卜或可借此实现自我造血。" z# k% y! e* m) F: z9 U, e
实际上,生鲜电商“钱”关难过的案例可谓不断上演。例如生鲜电商平台叮咚买菜此前即陷入业务增长停滞、拓展受阻、大规模裁员的传闻之中。当时有知情人士表示,“叮咚买菜的联合创始人兼总裁黄成军离职,可能跟融资不畅导致的资金链吃紧有关。”虽然叮咚买菜方面对此予以否认,但不少生鲜电商依赖资本输血也是不争的事实。
: n( s: }( e" J华创资本管理合伙人、每日优鲜投资人吴海燕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生鲜B2C是仅存的还没有被现有大电商平台充分渗透的万亿元行业。这个依托亚马逊模式发展的行业,未来或许会诞生下一个亚马逊。但这个行业太早期,即使经过了残酷的淘汰赛,依然没有胜利者。”- t1 v0 f& u: J5 V5 y8 m- j! O( Y
& q. ^ I6 l+ l* X$ o5 k
来源:https://www.toutiao.com/a6713227110284001800/
3 G2 [/ m& }, K) S0 O5 i. t4 ^1 q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