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京冀蒙近千名师生云端竞技,第三届“京雄”职校学生技能大赛开幕
. X+ M8 i: g. |, G& `% n& O3 t' W 用手中的油画棒、马克笔、水粉、彩铅等独立创作一幅幅幼儿主题画;实战直播电商业务,分角色进行直播选品、直播销售、粉丝互动;以某行业为背景,围绕界面规划、图片美工、元素设计等任务,完成微店设计与装修……6月14日上午,第三届“京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暨第二届“京雄”职业院校教师能力比赛正式拉开帷幕,来自北京、河北雄安新区、内蒙古等地16所职业院校的同学们在不同的赛场开启角逐。 " J3 q2 M2 [! z8 e# @7 M3 p6 A3 M
) ]5 g9 x( V2 v 幼儿主题画赛项比赛现场。受访者供图
0 z$ m3 i5 L+ E( a& \7 D& b 16所职业院校参赛,增设幼儿主题画赛项
& w1 B5 d" T# T1 N J _7 e 记者了解到,此次比赛共有16所职业院校参赛,较去年参赛的7所学校增加了9所。其中,北京市4所,河北雄安新区3所,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4+5+N” 京蒙职教发展联盟成员校9所。 8 l2 \3 G$ L# O; k0 z4 w: I
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副校长张晶介绍,本次学生技能大赛,在原有中职生礼仪、计算机平面设计、电子商务技能三个赛项的基础上,结合内蒙古帮扶学校的专业特点,增设了幼儿主题画赛项。
$ @4 \* Z, k" d 其中,计算机平面设计赛项主要技能点包括对竞赛主题的理解与认知,通过图形创意、图形图像制作、文字编排、字体设计、色彩搭配等,要求参赛选手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构思、创意、设计,最终进行创意实现。
5 H a e; L7 @ {' U 中学生礼仪赛项包括中职生礼仪征文(个人赛)、礼仪形象展示(个人赛)、中职生礼仪微视频(团队赛)三个模块。其中,个人礼仪形象展示比赛本次开展的是现场赛,重点考核选手的仪容仪表仪态,包括选手的仪表着装与仪态塑造、面部表情、言谈举止等形象的综合展示。 4 [3 j, |0 D: `; f5 F
电子商务技能赛项全程采用线上平台模拟,线下直播评价的方式进行,设置微店设计与装修和直播电商运营两个比赛模块。 5 D4 ^$ D8 P# A6 f, K% u% k
幼儿主题画赛项要求选手自行准备绘画用具,利用主办方提供的具有竞赛专用印记的画纸作为竞赛用纸,在规定题目下现场独立创作一副主题画。 . z7 \3 f1 L0 U' A: Z
此外,教师教学能力大赛同步进行,包括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两个赛项。分为校级初赛(线下)、(线上)复赛、决赛三个阶段,重点考察教学团队针对某门课程中部分教学内容完成教学设计、实施课堂教学、达成教学目标、进行反思改进的能力。
/ S4 y7 L) L; X0 Z0 U' T$ e 据悉,本次大赛以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进行,主会场设在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芳古园校区,其他15个参赛校为分会场,将于6月20日下午闭幕,宣布比赛结果。 ) B' V! G9 P4 O
1 M$ b8 o2 N! X* d% O: ?
河北省雄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分会场正在进行的电子商务技能赛项。受访者供图 5 ~5 C3 E- M0 j: R
京、冀、蒙三地职业学校近千名师生参与8 O( J4 }" O5 m6 H7 f |' j
据了解,本次大赛由北京市丰台区教育委员会、河北雄安新区管理委员会公共服务局主办,北京市丰台区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承办,是北京、河北雄安新区、内蒙古三地中职学校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的一次实践。 ) p8 c8 l7 y6 ?5 i& H# g
记者了解到,2020年,首届“京雄”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应运而生,2022年第二届比赛参赛院校扩展到京雄两地7所职业学校。迄今为止,京雄两地已有260余名学生和近百名教师参与比赛。
3 V3 z; w! ?' T" D% a% E& B# A 今年的第三届“京雄”大赛在办赛规模、赛项内容等方面又提质扩容。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副处长项明指出,2023年大赛参与院校从北京、雄安新区为主扩容到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教育人才“组团式”帮扶“4+5+N”京蒙职教发展联盟成员校,助力内蒙古地区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吸引到京、冀、蒙地区16所职业学校近千名师生共同参与。
* P7 ?- o% K' [, n- K; ] 同时,大赛瞄准产业升级和技术变革。项明表示,此次大赛在赛项标准上更加聚焦新业态、新场景、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新标准对人力要素升级的新要求,在赛项内容上主动拥抱数字科技、数字技术新发展,强调参赛师生的数字素养、数字技能和数字能力。
3 g: S7 A+ m* t$ L4 @6 H “希望持续推动大赛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融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助力区域教育结构改革、人力资源开发、产业结构升级,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创造更多一流成果。”项明表示。 0 b6 c @) f6 \% q5 k: s
新京报记者 冯琪
4 Y5 M2 R5 {) O! B8 m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杨许丽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