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可能做不了伟大的事,但可以用爱,做一些温暖别人的小事儿。”这是刚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的河南牧业经济学院物流与电商学院大二学生荆乐天,在接受采访时说的一句话。十万分之一的配型成功概率——“00后”的荆乐天用爱心,延续了一名“95后”的生命。& [$ P/ ?0 m$ j3 c e, r3 i! o
荆乐天. i" n# h* s; F( n
; A9 G1 D' v# a. P, L2021年6月11日,经过高考洗礼的荆乐天,在家人的支持与陪同下,走进了郑州市二七区大学路献血屋,完成了自己人生中第一次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并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之后的两年里,他先后四次进行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并带动身边同学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服务活动中。
( I/ S, i. V7 A K2023年2月27日,荆乐天接到郑州市红十字会的电话,得知自己与一名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血液高度匹配。了解大致情况后,荆乐天配合相关工作人员,完成了前期血样采集工作。由于受捐患者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捐献工作不得不推迟,荆乐天的心揪了起来。终于,好消息传来,受捐患者身体健康条件达到标准,捐献工作得以继续进行。“我冒的风险肯定比他小很多,只要能帮到他,我一定会配合。”当被问及害不害怕时,荆乐天如是回答。; {, N& J+ y1 @8 v7 O5 o0 T
为方便造血干细胞捐献工作顺利进行,荆乐天每天早晨7点钟及晚上7点,都需要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接种动员针。担任班长的他,每次接种完动员针回到学校,坚持正常学习和处理班级事务。
$ D* ]; h1 B" o# J' q& P! ?4月26日,荆天乐完成了造血干细胞捐献,成为了第1229位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受捐者妈妈写亲笔信向他答谢。被问及捐献之后是否想尽快与这位不曾谋面的受捐者见面,荆乐天表示,自己只想默默祝对方早日康复,祝他的家庭恢复欢声笑语。
2 `6 }* S$ A( l9 h1 O一种家风滋养一代人。其实,荆乐天是个“捐二代”。" e Z" R' G+ ^, ]* D
自2010年4月26日第一次献血,荆乐天的姑姑荆江萍先后献了六次血。2011年7月10日献血时,她好奇地浏览了血站制作的捐献造血干细胞的知识。这次,她多抽了5毫升,加入了中华骨髓库。2013年夏,接到红十字会的电话说她“中标了”。
9 |2 v( H8 q- g7 O! O- w7 t“没事找事,自己瘦成那样,咋捐?”这是家人听到的第一反应和担忧。但是,荆江萍决定自己拿主意:同意捐献。
+ y! P0 T" @# }% m采集工作进行了两天。第二天的采集中,荆江萍一直感觉浑身极其寒冷,几近打颤,盖上两床棉被,又把热水装进瓶子来保暖,才缓解下来。尽管如此,荆江萍没有任何怨言,她只想让对方赶紧用上这救命的血浆。她顺利成为了第301例河南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在她的带动下,家人也加入了献血的队伍。
f: a2 x2 p' Q' e* k. K江萍觉得:“感觉自己很幸运能够去帮助别人。”她没有想到,十年后,侄子从她手中接过了爱的接力棒。
. S* G) h C( W2 { V第301例和第1229例,从姑姑到侄子,从捐献者到受助者……跨越十载、跨越两代人。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