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戛纳红毯上最耀眼的华人明星,属于永远的电影女皇巩俐,但到了展映环节,闪光灯还是会回到参赛作品,以及随着他们而去的演员们。
. X$ A+ X. K9 e8 y+ b8 ?( a* @ 带着《河边的错误》而来的朱一龙,便成了新的焦点宠儿。
- K/ h; W5 S4 F. u
9 a6 d5 b' Q( `5 f 第一天红毯国外摄影师们还对他“爱搭不理”,待作品在当后首映后,外国人也开始cue起了朱一龙的名字,作品,永远是演员最扎实的底气。9 z o" u+ U5 r8 }
# a( _8 `) H* f. U) {0 p0 i' O. p
如今《河边的错误》拿到ICS场刊3.5分,排名第三。
3 }% _+ x3 R/ F$ p ( n. D6 s6 \9 U% v+ Y- I
镜头语言、画面质感及叙事氛围皆获得国外影评人的认可,有媒体甚至认为《河边的错误》是主竞赛单元的品质,作品在海外的口碑可见一斑。
* ?( D# h( t" e: N( X5 L6 a
+ d9 e. s8 p, G8 Q; Z 在佳作竞争激烈的戛纳“大年”,《河边的错误》能拿到如此高的评价,无论是执导这部电影的90后导演魏书钧,还是主演朱一龙,都已经赢了大半。
7 Z7 V% T' W6 J, ^& ?' l/ j 面对因电影节再次掀起的朱一龙讨论热潮,七话经常能看到网友感叹:太快了。
1 ?6 v/ R8 N" p' }& ~ 4 B1 C) V5 ~# H$ j1 M; ^
什么太快了?作为演员的朱一龙,起飞得太快了。
/ ~& U. z% d6 a; C 曾经是十年演戏少人知,而后是一朝爆红迎来事业飞跃,当同行者还在为转型苦恼时,他在不到5年的时间里,不仅填补了内娱多年来85生的空缺。
/ S& ^- N5 e4 D& Q
* j2 `9 F5 K0 t: } 还完成了两次转型,三次飞跃。
$ ?; o4 c5 \8 Q% v9 A 2018年小荧屏爆红,成为D改初代流量。
- q0 V' h' R. I* `% W" B' G 这是朱一龙由“小透明”向顶流的人气飞跃,但熟悉流量套路的观众都清楚,D改剧捧人能力极强,由此爆起来演员却也难脱离“D改咖”标签。+ S. X: T7 n, D2 p3 I8 w% ]
' e, B2 `. L6 f: u6 y 但不到三年,朱一龙便拿出谍战剧《叛逆者》,从网剧顶流正式迈入上星正剧大男主行列,不仅在小荧屏转型成功,还证明了自己的扛剧能力。6 J' K* `* y. F! W- w
2022年电影《人生大事》面世,票房口碑双丰收,助力朱一龙拿到内娱85后男演员第一个影帝头衔,转型与飞跃双双来袭,电影演员身份受认可。
7 P \7 {6 M- \
$ h. V, J; A- Y% j0 @ 待观众担心朱一龙的大银幕可能会成昙花一现时,他的新作《河边的错误》已向国际电影节进军,另一新作《消失的她》也即将开启新一轮票房之战。
2 @: w) Y" @' T) s/ D% {% _! O+ x 很明显,无论接下来奖项与票房能否让朱一龙再次飞跃,他的大银幕实力演员、85生第一人战绩都有目共睹,五年实现三次飞跃,委实很“快”。8 [; G2 {0 n' J1 U) b/ B! v
* n% K6 i8 O: Z' m( T" P
但与“快”相比,七话觉得,朱一龙成长路线,更值得关注的是“稳”。: P' J( t% T- D" J
演员路线很稳
; V6 l! k/ ^2 r, S+ Z 朱一龙不是一个“高开”的演员,出道前十年始终在小透明行列徘徊,彼时朱一龙出演的作品多且杂,口碑普遍偏低,很难挑出什么主演的好剧。
& {& ]& J* M# i3 u7 h) e% d/ {8 V! h
6 J8 M! X D/ K1 m3 t N 这也是很多小透明演员成长轨迹里的常见现象,当演员的知名度、人气让他们没办法拥有太多主动参与作品的选择权时,拼量,有时候也是抓住机会的最佳选择。! G: \ l0 Z/ v4 ^3 x
但想要从拼量中脱颖而出,过程里仍旧要坚持磨炼演技,剧可以烂,演员的戏不能烂,只有如此,才能让观众记住他们的表现,留下可以期待的好印象。 k$ k' k4 ?3 E: i4 I4 l& l
+ f! x8 X) {0 R: o, R
这一点,前期的朱一龙做得很好。
. i( ~9 [! d! J 作品、资源反哺的资源有限,但能够得到的观众里,大多数观众对朱一龙的表演都有不错观感,他此时虽没能靠精湛演戏出圈,却也没有拖累角色与作品。
9 S$ z' a8 |1 y5 t+ w 抓住每个小角色投入最佳表演的态度,最终让朱一龙等到了《镇魂》的大爆。
% v/ H0 {; @: r5 b/ |+ u # E! a" T: {( L0 O; Q2 N9 N1 y$ d; B
熟悉这部剧的观众应该还记得,《镇魂》作为“D一代”,纯粹是影视行业的试水作品,充满粗制滥造的老网剧味道,与后续D改剧精制画面大相径庭。
: }4 k1 u! N5 A! f$ @ 这部剧能够大爆,大半原因是双男主演技撑起了作品。
. j% j% w+ N+ i M 只有用心把握住每一个机会,才不会被机会错过,演员之路亦是如此,若演员遇到“小制作”便敷衍面对,便不可能成就《镇魂》的现象成绩。
- c4 k8 E G0 r 0 H- h' r- x: _( H$ t: x
演员因为一部作品快速爆红后,后续的发展路线亦很关键。
7 g. ]( @- A- b1 V6 W- E- V( K5 n 很多艺人经纪团队会执着于“流量变现”,大量接可以靠粉丝人气撑起的古偶、言情以及综艺作品,这一点路线并不是不对,而是容易失控。
8 {, m8 N7 R' i; x# W 一旦艺人被定形成“偶像剧演员”或“综艺咖”,转型难度便会加大,有得有失。. `7 A) P3 u% m& C2 M4 u
在朱一龙爆红后的发展规划里,七话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坚持“接一个好的本子”,宁可错过爆红期的流量红利,也要先给自己找个合适的剧本。
8 ^; C, f6 B3 t+ n' G5 d, ~+ M 0 G; _; F+ K, d: e9 b4 b/ u
也许有网友觉得“接个好本子”是他前十年演员之路因为知名度始终无法如愿的执念,走红后想要圆上,但站在长远发展角度,这一决定亦非常成熟。
) k2 G8 }! D3 f. T2 r2 I 爆红之前他接的待播剧很多,剧本质量扎实的却很少,如果爆红之后再随意接剧,凭借《镇魂》留下的演技好口碑,便容易因为持续的低口碑作品消磨。
) i3 U; T) `; k' {7 Z- h5 i4 t 0 w0 `3 `5 w# ^# q( ^+ e: e
更关键的是,朱一龙后续接的剧本都很有利于他转型。
3 h+ o$ W/ D, \& I 爆红后朱一龙接的第一个剧本是南派三叔的《重启之极海听雷》,虽然这部剧高开低走后续沦为粉丝剧,却也是当时流量演员里难得的非言情题材。
: a; A# c7 y, V( v! r6 q 类型题材,更容易打破偶像派演员颜值至上光环,把焦点聚集到演技上去。
( q0 I) ~( |% D1 W0 G( D) K 后续的谍战剧《叛逆者》,也规避了更适合年轻演员的偶像题材。* y5 o! T% B7 M1 ]) {, u
: q) L E! W$ `" E
这类题材只要人气演员能被选中,作品质感过关,演员撑住角色,便可以迎得转型机会,已经成404的那位85顶流,当年也差点凭借相同转型成功。# L0 a5 R3 b) X$ U! I4 d$ X
小荧屏坚持选有利于转型的作品、拓展自己戏路的同时,朱一龙也开始为转型大银幕做准备,从给主旋律题材、名导作品镶边,到接演年轻导演作品的主角。5 q* K% C9 g& g: B& i
3 e6 m. j1 @! w$ N, `: ~
每一步都走得很扎实。
/ ?/ c5 |4 n, T# l0 t9 j 小透明时期没有浪费“小制作”机会,爆红后没有被流量裹挟沉迷大热题材,转型成功的同时抓住大银幕机会,这才是他完成五年三次飞跃的关键。% G5 E/ H6 K7 S; S0 V6 a/ X8 E2 ]
看起来很快,但快得前提,是因为稳,路线选得稳,同时,心态也很稳。3 E* Q, j9 e1 r1 N0 [9 c" I& o% z1 v
成长心态很稳! ~# p" J3 G0 P
仔细看朱一龙选择的演员路线,可能会有观众觉得熟悉,因为80后的胡歌,在选戏、转型规划上,其实与他如今走的路线,颇有相似之处。
2 t9 ^$ t. [* A! J9 k; I2 n
* f; E' m u6 K0 J9 T; h 都是凭借小荧屏作品爆红,都是不着急吃流量红利大量接剧而是沉淀下来接类型题材、电影作品,都是小荧屏转型成功后便蓄力进军大银幕。
8 T* d: N. v8 I2 h0 M5 a# @9 h 不同点在于朱一龙在小荧屏的根基,明显不如内娱古偶老牌男神胡歌扎实,国名度与代表作口碑也注定他转攻大银幕后,没有胡歌受到的关注更大。6 [! C' \, K9 m) s, |' n3 p0 w
但先一步选择这条演员之路的胡歌,却明显没有飞得这么快。1 n2 H/ o5 i. a& ?
6 u- z: j- v7 A3 L! q% ? 个中区别,关键反而不在演员,更多在机遇与一点运气,朱一龙主演的多是新人导演作品,但上映与参赛大多很顺畅,相对来说回馈便比较快。& V* j3 q* {- k8 n; Q1 t- O
胡歌却有多部电影处于待映状态,这便导致他在大银幕方面的努力,暂时没办法快速呈现出来,在这期间,便需要胡歌前期积累的超强路人缘撑住资源与人气。
7 o, D' u/ s+ m( i/ U7 V! r" e 7 u8 T# U" F+ P; D; w" s# v, V
国民度TOP级演员尚且如此,更多选择这条路的演员会经历的等待便可想而知,作品选择、演员规划路线避开流量,对需要曝光的娱乐圈,挑战很大。
2 i# A# j# X9 R9 S3 c! ^$ b 如果挑战失败,“打拼多年归来还是D改咖”的嘲笑便会随之而来。
6 Z* j$ A6 K. R# p+ j( s8 `* @ 这也是很多艺人,尤其是经纪公司较强势的团队更倾向于让演员抓住流量红利,工作向流量倾斜的原因,不是不知道转型重要,亦不是不知道什么作品更磨炼人。' }8 z4 k3 x) I4 U7 K2 q% V4 G
9 i9 R$ r* ?. l; M* i6 A' ^0 b
而是扎实的演员之路,风险也很大,稍微把控失败,可能流量红利与作品成绩都会丢失,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艺人选择哪一条路,其实都没有错。
J: Z5 W, g8 y% n$ G {: x) L 但如果定位要做一名实力派演员,又稳又快的“朱一龙路线”,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这个路线不一定在每个明星身上都“快”,却在演员身上会走得很稳。4 o; c+ [/ q9 a' h7 K
3 R; l; z+ K& l1 z& T) p5 e <li style=";" id="PIC" class="clearfix">
" a0 h. j$ D0 F* ]' A“我妈已经三天没打我了”,小学生“奇葩作文”爆红,笑出眼泪
4 y, y* y* ^9 B1 u& \7 ~
8 ]; R- F3 n5 b- ^4 f' L大江头条广告+ _% G5 c0 T, O5 A& x! ]
了解详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