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梁从传统的影视行业中来。他毕业留校任教后的第一份工作是电影院放映员,跟着老师傅学习胶片放映机,也教给对方数字放映的步骤。二十年后,他已经成为北京电影学院的教授给学生们讲电影工业制作。在他看来,行业看似不断发展,却有一点没变:无论是前期拍摄还是后期制作,「影视技术的发展,其实是被放映驱动的。」
( {3 P2 r& M0 T过去,数字放映机倒逼出更高效、高清的摄影机,带动上游创作符合观众需求的作品。今天也是一样,即便在手机端,人们也在追求 2k、4k、8k ……更高的分辨率,更好的色彩还原。设备端的进化也促使产业前端拍摄、制作技术的更新,也推动着影视行业在各个环节做出变化。
# \7 Z: V& T. N) F自 2020 年起,为了打造更高质量的内容和用户端的体验,爱奇艺开始了一系列布局:在上游,爱奇艺推行影视工业化,推出了影视制片管理系统和一系列智能制作工具,试图「重塑」影视生产流程。在下游,为保证好的内容不被「浪费」,爱奇艺发布了「帧绮映画 MAX」——你可以将其理解为一套视听标准,平台通过认证筛选出高规格的设备和片源,并将两者高效匹配——这将使得优质的画面得到还原,确保用户获得最好的视听体验。
3 C) [4 M' U4 F0 F要扭转传统的行业生产规则并不容易。「传统不是不好,但最大的问题是不可控。好的经验不能得到传播,不好的或者坏的问题却永远存在。」在采访中,爱奇艺 CTO 刘文峰表示,在真正体验过数字化与智能化带来的高效后,从业者就不会再倒退回去。
* Y/ ?1 N$ ]' O6 {2021 年,朱梁加入爱奇艺担任智能制作部负责人。打动他的,正是这一点。「能将企业自身命运与行业命运捆绑在一起,这很不容易。」5 g& Q! B+ p Z: @
爱奇艺几年前已经在探索将 AI 整合入影视制作的流程:AI 可以在 20 秒内对一个影视剧剧本作出评分;一分钟拆开 35 万字的剧本,快速分离出角色、场景等信息,并以此构建一个更高效的决策系统。进入 2023 年,基于 AI 的大语言模型(LLM)显露出惊人的能力,这或将推动行业影视工业化的探索进入「深水区」。
4 e, D5 h% x0 _: E 01 更高的决策效率、更集中的资源
/ `4 F: ?% C" x+ c; x1 r早在 2018 年,爱奇艺内部已经希望通过新技术来辅助影视内容质量提升,即影视工业化的雏形。
+ F8 w6 H E0 R/ m8 r* `4 t! ~, h5 w彼时,爱奇艺每年都要花出超过 200 亿元的内容成本(仅 2022 年例外),其中大部分是自制剧的投入。由此不难理解,工业化不仅是平台丰厚实力的通路,由此带来的效率提升也有助于减少平台的成本支出。其价值不言而喻。
) M0 G4 l1 t- p. q5 \0 A从好莱坞的经验来看,工业化可以让内容更标准化、高效率地生产。好莱坞著名科幻电影《终结者》的整体制作过程就是被量化拆分的,电影被拆分成一个个项目组,分门别类对接道具、摄影、特效等工种,高效完成拍摄、宣发的工作。
8 w3 A3 z+ [* s4 D中国的影视制作也在参考好莱坞。但行业整体的工业化渗透度仍属初期。要推动行业进化,并不容易。
- n j2 \$ ^8 c0 \$ O0 D! M从中国诞生第一部国产影片《定军山》开始,中国影视制作行业发展虽已超过百年,但场记、统筹仍然维持着最传统的工作方式。在剧组中,场记负责记录拍摄场次和拍摄过程中各个镜头的具体状况,统筹则是剧组「大管家」,协调导演、演员和场务等,把控成本和时间。但时至今日,大量剧组的场记和统筹仍然通过纸笔或者线下 Excel 记录过程。缺点显而易见,现场记录文件的丢失、人员的离职,有时只是一台电脑掉进了水沟——都会对剧组构成毁灭性地打击。4 Z' U) P" S# y7 t4 X V+ @4 F
因此,2021 年,从行业中最基础的场记、统筹工作的痛点出发,爱奇艺决定开发制片管理系统——希望用数字化和智能化辅助人工操作,提升剧组的工作效率。「掌上制片」小程序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W, c" n2 A2 x6 q
以场记为例,在「掌上制片」小程序中,场景、镜头、机位等信息会在录入后,自动生成可视化的进度状态。朱梁表示,拍摄场次、进程中的状况,场记可以随时打字或者语音备注。这些信息同步到云端后,场记内容可以实现在云端与样片文件合板。这样一来,到后期环节时,剪辑师可以从系统中快速了解相关信息,「这比以往纯人工效率提升至少 20 倍」。 C6 i! f. H) P2 V* E3 u: v1 m5 N3 P
2 W- h+ s) X! i8 N$ T T$ a8 _) _4 |9 L6 {) q2 i
. o. B# ?& z" p% U! T; |: q7 c
爱奇艺影视制片管理系统
- U# D% B7 ~" c9 {* n3 U作为平台方,也作为内容的投资方,爱奇艺所推出的制片管理系统几乎涵盖了从选角、剧本拆分,到拍摄、制作、审核、宣发,几乎囊括内容制作的全周期。在影视管理方面,平台推出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管理流程,以辅助制片人评估剧本、管理拍摄、制作进程,乃至串联拍摄、制作、宣发环节;在影视制作上,虚拟拍摄、制作上云、XR 技术的应用,也都是在通过技术提高效率和质量,降低成本。- |$ G4 N# H2 G8 s \$ p
过去,影视剧综的制作,往往暗藏一些「押注」的成分。行业中曾有一种说法,影视剧的制片方往往一年要看上千个剧本,从中挑出 100 个可能可以拍的,10 个可以立项,这其中 5 个亏损也没问题,四个持平,一个赚钱就能运转起来。
2 S/ d# q- p g/ ?: N+ a# i0 v而爱奇艺在思考的是,这样漏斗型的筛选中,是否还有更高效的决策和资源利用?除了依赖人的经验,技术能做什么?
; w$ ^4 h2 J! c0 A3 v# v朱梁提到,在此次 AIGC 的浪潮来临之前,爱奇艺已经在通过站内以往内容的用户、收入、互动数据、广告收入等指标预判项目前景,为项目先做一道「预筛选」,完成工业化的第一步。人们发现,机器绝对理性的判断能够校准部分人为判断:比如曾经有个项目被给到 S 级的资源,但 AI 决策模型评级为 A+。根据项目播出后的结果验证,这个项目的确只能达到 A+。8 Y2 o% N; u" A, \
不过,爱奇艺并没有完全让机器判断凌驾于专业人士的判断之上。事实上,在内部的项目筛选环节,目前 AI 预估多是用于辅助人的判断,更像是一个「参谋」。实际上,「爆款」往往都切中某种社会情绪,这是 AI 有时难以判断的。正因此,爱奇艺也在通过实际的结果验证、修正系统对于剧本、项目的预估算法,使这套「机器 + 人」的交叉印证系统实现「闭环」。
8 ?/ b4 v1 D$ y3 A( x在决策效率提升的基础上,爱奇艺的内容策略正在发生变化。首席内容官兼专业内容业务(PCG)总裁王晓晖透露,爱奇艺正集中资金、资源在更头部、更有确定性的内容之中,「重大题材内容方面将加大投入」。: V$ ~8 f* H5 s! E8 \
02「观众对视听体验的追求是无止尽的」
4 \( _1 F5 U& Z' U% Q/ b. b- P" x仅仅做好产业上游的助力还远远不够。在视频领域经过了十多年的摸索,视频网站已经从一个单一的播放平台发展成了上游串联内容,下游连接设备终端,要兼顾内容和分发的生态平台。保证好内容在终端的呈现,同样是提升用户体验的关键一环,也是平台竞争力的体现。
8 k T$ T `! y1 G「这个行业一直是终端发展快于上游供给的」,朱梁指出,无论是手机的高帧率屏还是 4K、8K 的电视显示屏,播放设备端的技术迭代速度远快于影视行业上游生产端的迭代。) ~3 t1 R/ L1 Q
2020 年,爱奇艺推出「帧绮映画」,最高可以达到「4K 超高清 + 超高帧率 +HDR+ 全景声」的视听感受。简单来说,除了更立体的音效外,超高分辨率可以「看清人的毛孔」,HDR 也更还原真实的动态的颜色;超高帧率则会让飙车、奔跑、打斗等场景不再有以往运动镜头的拖影和抖动感。2022 年,爱奇艺继续在大屏端推出「帧绮映画 MAX」认证标准,旨在通过对电视硬件设备的参数校调,还原拍摄时导演在监视器里能看到的真实画质,发挥旗舰级机型和品质片源的优势。& l" J' ?) p" i/ R O: Q1 l) t
产品功能的实现只是第一步,对爱奇艺来说,关键和难点在于让更多厂商和内容生产者参与进来。" L6 h8 B; j- D y8 s1 p R+ n
爱奇艺副总裁余珂说,在适配上,爱奇艺需要保证所有设备都能做到好的渲染,IOS、鸿蒙系统可以依靠 API 接口解决,但安卓端就需要找到一个个手机厂商,甚至芯片厂商,或者通过与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联盟等生态合作伙伴协作,把规范统一起来。
7 K1 _1 b# y% F O. [在大屏、电视端的认证则显得复杂很多。电视机市场分化,且在一段时间内,对厂商而言,成本投入是比产品科技力更被关注的目标,产品性能上参差不齐,更加需要认证过程。
$ a# P ?% e" Z7 B3 K1 _, s余珂告诉极客公园,起初他们建立「帧绮映画 MAX」认证标准后,给出了 30 个复杂视频,把电视设备搬到线下,在各个设备上逐一播放视频,通过人眼去观察是否达到了标准,是否模糊、过爆等等。认证测试的流程也在不断优化。目前,爱奇艺开始把认证流程线上化。设备检测人员可以通过苹果手机拍摄终端播放效果,再传到服务器,自动对比分析后再进行认证,极大地降低了人工成本。8 h% K4 D5 ]- k# r
除了在内部提升设备认证的效率,对行业而言,帧绮映画 MAX 认证标准的推出,在硬件设备显示水平、实际播放效果层面,也规范了旗舰级电视机型的显示能力。在前不久结束的 2023 AWE 展会(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爱奇艺与三星宣布达成合作,三星旗舰级新机—— OLED 系列电视接入帧绮映画 MAX 认证。截至目前,已有 38 款机型获得帧绮映画 MAX 认证,除三星外,已经有包括 TCL、创维、海信、华为、康佳、索尼、夏普、小米等知名厂商的旗舰级电视机型通过了帧绮映画 MAX 认证。
" y0 F% W% }* `2 ?* q3 I2 o' Y. X* D9 n4 o( F3 ^* m
: o/ e# F* b0 C" a% v- c7 U8 H" [% c3 v
) ^! s* T4 u( v! K3 N! Z' m6 ?" S
目前,「押注」视听效果的平台不止爱奇艺一家。这意味着流媒体平台的竞争显然已经不止于内容。如何更懂用户的品味,用技术实现视听体验的提升,也成为平台的角力点。9 O7 D5 T+ x3 Z; ~. s N, H9 r
而在解决视听体验上,行业也存在痛点。首当其冲是片源。* @* `5 v6 H8 J: x
过去,影视综作品的审核修改环节,每一帧的修改都需要经过重新导出的过程,而这些动作都可能导致母版内容有所折损。
4 L0 \9 n: W/ x, o, D" t. X6 z要在内容层面实现「帧绮映画」的标准,一个很重要的前提条件,是交付母版质量要足够好。" A, G0 x+ g% P8 L( Z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爱奇艺在国内率先引入了 IMF(Interoperable Master Format)可互用母版格式。这种格式下,画面、声音、字幕等元素拆分开来、单独存储,所以针对性的修改和更新不仅节省时间,也保障了输出质量。因而也避免了全片反复多次地核对和输出修正,保证好的内容在播出时最大程度被还原。目前爱奇艺的自制内容已经全面实现用这个格式进行交付。- g5 u/ A Y1 M6 M Q, H
3 T* t% q* l t* a4 p u2 j e
) T8 K9 \% z" i; V0 R+ j
8 B, b1 S s" r/ o
为了帮助供应商更好地应用这一格式,爱奇艺已经与 Baselight、达芬奇、ColorFront 等国际主流的调色软件等合作,推出爱奇艺母版渲染模板,只需要通过一个小插件,就可以一键生成爱奇艺标准的 IMF 格式内容。- f O R' b3 U0 g0 o. ?% G3 {
这也成为爱奇艺在影视行业中持续推行的母版制作标准。对行业各方来说,都是一次好的实践。于是 IMF 从一家公司的追求成为了行业标准,在广电总局的电视剧母版制作标准的制定中,爱奇艺实践过的 IMF 标准也被写入其中。
$ {$ @$ R' m1 [ T8 t2 q" y 03 更系统化的成长背后,技术是中流砥柱5 [; ?1 T" l) A: M" M
爱奇艺创始人、CEO 龚宇常常提到,爱奇艺的企业愿景是做一家以科技创新为驱动的伟大娱乐公司。在爱奇艺,有一半的员工是工程师。随着国内的流媒体平台纷纷进入稳定期,在外购版权上疯狂投入的阶段已经过去,为长远战略布局的技术投入和投资显得尤为必要。7 X/ m; u3 H* S: T
4 z$ r+ f5 I$ [' ?
/ ^5 }9 c; J: J ~, G. X8 L+ f7 u8 j; j6 ^# G6 Q, V/ p' R
近些年行业逐渐达成共识:会员订阅是属于流媒体平台一种比较成熟的商业模式。越来越多的爆款内容来自平台主导自制内容。以爱奇艺为例,仅 2022 年,就有包括《风吹半夏》《苍兰诀》等 6 部自制内容热度破万 , 带动会员规模与营收逐步走高。 X* Q) B1 ~3 {, ^( }- E
爆款频出的背后,内容消费从题材到视效的升级,都指向影视行业要实现正循环的必然之路: 用户不仅会为独家的好内容买单,也会为了更好的视听体验而付费。( [% _" _6 o- H. j1 v9 D% U
但这不会是终点。想要继续突破、扩大版图,平台需要走向更系统化的创新——即从上游影视工业化制作提升内容生产效率,到下游播放端为用户提供极致体验,形成覆盖从生产到播放端的整体技术革新。
- N6 K# u8 q# k5 S* u: W! ~9 U% @0 `. Y爱奇艺 CTO 刘文峰提到,爱奇艺本身就是以创新作为核心价值观,「科技创新,是我们寻找如何在内容行业里,真正能驱动内容创意、内容创新的创新」。新出来的 AIGC 是一个方向,在 AIGC 之前,爱奇艺也做了非常多的尝试,「最近几年,爱奇艺的数据建设、软件系统都在围绕机器学习为中心去建设」。
* J8 }1 g3 a2 j0 w" Q% V9 o比如,通过在爱奇艺的 APP 中应用首页个性化推荐后,爱奇艺片库里面大量具有高价值内容的观看比例提升,「用户到现在还会去刷三年前甚至十年前的内容」,刘文峰说,这正是靠个性化起到的作用。, N4 ~9 o! B9 h8 X3 J
另外,爱奇艺《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拍摄的部分场次中,尝试了虚拟拍摄。团队跨越 1400 公里,把位于河北大厂的虚拟摄影棚搬至横店,在 15 天内便搭建起了 2400 平米的虚拟制作棚。虚拟拍摄一改过去搭建场景繁琐、耗时耗人的模式,据称,虚拟拍摄场次工人数少了三分之一。演员也可以站在屏幕前亲眼看见场景演绎情绪,而不是像以往,站在绿幕布前靠想象配合场景。
% E. z, ?! R0 |, X0 m3 e- z+ U- U. n. j% c9 f4 v4 K- _# X
& \6 Z3 ~/ \" J$ H6 I' t3 f
. E% G: m* N* [6 I0 L' {
: M! t1 ^. D+ q% O
! t! {- G" w5 E$ K在配音和字幕方面,技术也能降低成本。以内容出海为例,爱奇艺在东南亚一些小语种的国家上线内容时,本地观众听不懂中文的同时,对字幕的接受度也不高。于是,爱奇艺通过一项名为 IQDubbing(奇声)的自研专利技术,为不同的角色可以生成相应的声音,全程只需要一名配音的人力。: [9 ^* S' T) _8 ?/ ~: U A; }
同时,爱奇艺也在尝试用 AIGC 带动全新的内容分发。2022 年中开始,爱奇艺开始尝试利用大语言模型(LLM)理解长视频内的故事逻辑。实践证明,这套技术能够更好地提取故事情节,并进行自动化的二创和剪辑,辅助爱奇艺的宣推工作。具体在用户端,当用户开启个性化推荐首页后,片库中的海量内容会重新根据用户的喜好而呈现千人千面的简介、推荐词和预告等。# b5 d% ` [# y D, g" t9 D% ~
「大模型的优势在于语义理解。」刘文峰指出,「我们希望让 AI 像人一样去理解语义的数据,理解海量的片源,并做更定制化的推荐。」0 y( H5 N) _# q/ i) |
「当大语言模型在语言能力上大量进步后,每一个用户会有一个很懂你的『助手』提供服务。这是我们看到的机会」刘文峰说道。
$ g0 t& N; E& S+ T5 B E1 p/ {$ _& ]过去两年,从拍摄、剪辑到制作,甚至为更好的「放映」建立标准,是爱奇艺为推动影视工业化所做的全链路基建。以平台的自身定位来说,塑造一个全新的产业标准并不难。难点在于全产业上下游能够真正地跟随——这意味着,平台需要将「独自提升」的追求转变为协同生态「上下共赢」。: o+ F2 G9 G: F
对于这一点,刘文峰在采访中表示,「科技创新不仅是提高效率,提供好用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推动业务的发展。」
, d6 J* @* l# k. U% W, l/ d而他和同事们相信,当从业者们逐步接纳、甚至熟稔地使用技术赋能在内容创作、制作中,数字化与智能化将极大延展视频内容产业的边界,创造更多的机会。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