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来自公众号:新榜(ID:newrankcn),作者:王雅文,编辑:夏之南,封面:视觉中国, `( H& t0 |; B
内容产品很容易招骂,因为用户参与感太强。小众产品更容易招骂,因为用户太有想法了。
. v& G: P0 u# W$ T% j这个名单可以列很长:微博、贴吧、知乎、豆瓣、B 站 …… 微博和贴吧,早已经历群情激愤的时刻,不管结果如何终究变成大众。后面三个 " 难兄难弟 " 还在挣扎,尤以转型决心最强的知乎为甚。
3 ?' i9 S& M9 ?, w* E5 k0 {6 月 11 日,知乎刚迎来一次重大改版。6.0 正式上线,最大的变化是:" 想法 " 从底部 Tab 中撤出,合并到关注页 feed 流。空出来的黄金位,给了 "+"(发布内容)按钮。如果你是这两天逛过知乎的老用户,会明白这个改动的反对声音有多大。 }% f7 i+ }# ~# `! |8 ]
知乎新旧版本对比
2 k6 \+ l: l8 b每次更新,都有人问 " 如何评价 "。这次也不例外,最火的问题下有 200 多个回答。我浏览了一遍,回答区难得和谐一片骂声," 乱 " 和 " 微博化 " 是提及最多的词。当然,知乎见得多了,并不会真被 " 骂 " 死,但我们依然想搞清楚:这次 " 官民相斗 " 到底为啥?
0 L! s0 ^6 _9 l* S Y _大 V 的 " 朋友圈 " 没了
% S# t9 { s1 {+ w, `& O' b首先普及一下 " 想法 " 的由来。这是知乎站内发布短内容的地方,2017 年 8 月正式上线。当时,微博为抵御 " 微头条 " 的攻击,刚刚封禁了今日头条的授权接口。谁知头条战场还没结束,知乎又横插一脚,也要做短内容动态。# |: L; U; q+ `
新榜官微曾隔空 " 问候 " 微博 CEO@来去之间 如何看待 " 想法 ",来总回了句:6 w; b$ g+ s1 J, q% `
" 互联网上半场是各做各的,下半场不就是你做我的,我做你的,然后等到发现适合自己的,再形成新的平衡。"
/ c+ K& e( w( F3 n; V* @知乎并不是突然要 " 抄 " 微博。早年,知乎曾有个 " 分享 " 功能,用户可援引问答、文章中的一段话,分享到自己的动态主页。这一功能的本意,是让大家脱离特定场景发内容,却因为太 " 断章取义 " 而激化了用户的引战情绪,最后竟演变成 " 一键挂人 " 的利器。, x* K* l) ]+ H, u! G
后来独立的 " 想法 "Tab,就是 " 分享 " 功能的升级。当时有很多人担忧:" 想法 " 会不会稀释深度内容?知乎会不会萌宠自拍满天飞?两年过去,事实证明他们担心反了——这个功能没有太多人使用,渐渐变成大 V 分享观点、生活的 " 朋友圈 "。( n: R+ `' C, J3 A
这也验证了当初知乎推出 " 想法 " 功能的说辞:关系形态决定了核心创作属性。作为兴趣社区的知乎,形成认真、专业的讨论更加自然,个人的生活分享,反而很难获得传播和互动。' T% D( }) _3 Z, v; L$ t9 Z
现在看来," 想法 " 后来大受好评的原因很简单:因为 2017 年知乎已经开始水化了,算法让首页充斥着太多 " 不专业 " 内容,无处不在的广告又降低了用户获取知识的效率。而没有推荐和广告的 " 想法 ",可以说是唯一没被 " 污染 " 的净土。4 O5 g) a1 X% b1 l+ ]
这一切,在前天戛然而止。事实上,砍掉 " 想法 " 的说法并不准确,它只是合并到了关注流中。但在这一功能的拥趸者看来,这基本上是给 " 想法 " 判了无期徒刑。7 F4 ^6 f. s0 q5 h" s
因为 " 关注 " 和 " 想法 " 的逻辑完全不同。前者更强调内容,后者更强调关系。一个大 V 在关注页的动态,主要为:关注 / 点赞的内容 + 穿插广告 + 长回答,频率依次减少。而他在想法区的动态,主要为:自己的碎碎念 + 少量转发互动。
+ { ~ j1 ^ e, |+ w对很多老用户来说," 想法 " 的知识 / 社交密度,都远高于 " 关注 "。让他们离开小圈子,回到混合分发的大池塘,寻找特定大 V 的想法,太难了。反映到创作端,大 V 想法的鼓掌数降低,生产动力也会不足,慢慢地," 想法 " 就名存实亡了。
m: [% b/ M# G O, Z) a5 P; ~为了大众,牺牲 " 想法 "
: X' H6 G E- [, B$ w9 M6 Q那么问题来了,知乎为何要把 " 想法 " 祭天?我们不可免俗来推测一波。
0 w8 ?: t8 q, u3 @. g. z) ~其实早在今年 3 月,知乎 6.0 就已经开始 AB 测试,当时站内有少许帖子讨论。一开始流传的也是 " 想法没了 ",知乎官方紧急辟谣,称这只是 " 产品经理悄悄进行的测试 "。前两天正式上线,知乎没有通知用户,直接强制更新,又多一大黑点:没有微软命,得了微软病。1 `+ H; S9 b* b5 E
即便这样也要全量更新。显然,知乎认为 " 想法 " 的劣势已经盖过了优势。
0 J2 k- J: [- R+ u& j( W; [! R; H两年前推出 " 想法 " 的背景,上一趴中我们提到了一点:微博和头条大战。还有一点,是当时悟空问答挖了知乎 300 大 V。其实这事头条和知乎官方都没有发声,真实性已不可考,但还是暴露了知乎的短板:大 V 没挣到钱。+ y1 j: C5 ]6 }" _( q5 Q
那个当口," 想法 " 很可能不是为了 " 保留净土 " ——毕竟,知乎也没想到它后面成了大 V 养老圣地。这个功能原本的使命,就是降低内容发布门槛,提高核心用户的粘性。谁知道,大 V 的创作门槛下降到只发想法,不答问题了。绝大多数用户还是以看为主,啥也不发。
' q. g; z6 z% d' {& Z6 c3 `5 N/ X6 @今年 5 月,知乎大 V@贱贱 找人爬虫了 " 想法 " 的数据。数据显示,曾经单条想法鼓掌破 500,或评论破 200、转发破 100 的 ID,分别只有不到 500 个。换句话说,想法区的活跃创作者,也就几千人。这么小的流量,占据一个 Tab,还不赚钱,不划算了。- I0 i+ F: B) U3 w! f
知乎现在有超过 2 亿用户,不能只提高 " 遗老遗少 " 的粘性,得想办法让全民参与进去。除了 " 想法 ",6.0 的另外几个更新,都在强调创作者生态:
* [/ _: J5 ]& g$ X( z# J' c0 v底部增加发布 Tab:整合发布提问、回答、文章和想法四个入口;热搜颗粒度变细:推出包括科学、体育、影视等多个垂类子榜单;内测 " 众裁 " 功能:邀请站内用户,共同评判违规行为。
3 k; Y7 _. L( [: }7 t% ]# } 新版 "+" 和 " 热榜 "/ M. E) p1 R! a) Q
其实虽然大家都在说 " 想法 " 不行了,但底部 "+"Tab 的设计,得益最多的反而是 " 想法 "。不过其它内容形式,尤其是回答,有点 confusing ——会有人专程进到问题页,挑题目 " 为答而答 " 吗?除了新媒体运营,我还想不出有谁单干这事儿。
% Y9 i/ }& [, M* V$ X$ Y' _. b热搜子榜单和 " 众裁 " 功能,大概只能反映出人越来越多了。虽然老用户普遍讨厌热搜功能,但它确实有舆论风向标的作用,这和之前知乎增加搜索导航页、电影介绍页一样,都是为了强化内容消费。" 众裁 " 沿袭了知乎开放自治的特性,毕竟公共编辑都推出好多年了,评定争议算不上什么创新。( \! v4 V1 W" T2 X- F& ]2 I
可能的两种结果
" \$ k7 k9 q: {- p5 x; t) c* s去年开始,知乎就一直在强调 " 知识普惠 "。这词听起来太拔高,说白了就是要流量,要恰饭。很多骂知乎的人,不是不懂这个道理,而是觉得不能太过。" 想法 " 合并 " 关注 ",强行改掉用户两年来的习惯——这批人还是核心用户,必然遭到反噬。* a9 S% P# @) z, r8 R; y) M1 I
所以在知乎站内,很多人已经不是单纯讨论 " 想法 " 改版的是非了。他们开始历数知乎种种罪状,包括但不限于:双击点赞、上下切换回答、广告填充率过高、超级会员占地太广等等。最终得出结论,基本是:知乎要做 " 富文本抖音 ",知乎抛弃老用户了,吃相越来越难看 ……
+ U' j1 Q0 K1 A/ P( g7 |对于 " 想法 " 改版,知乎官方其实有介绍:遵循以人为核心,将人的动态聚合在一个页面进行展示。如此表面的措辞,显然无法平息用户的怒火。于是后面又出现了一些,可能是早期参与内测的大 V,他们自称和知乎工作人员沟通过,改版是因为 " 使用想法的新用户太少了 "。/ X0 t. J* J/ Q9 d0 r) Z/ g
知乎大 V@陈章鱼 提到," 想法 " 可以倒逼用户使用关注模式。因为这几年知乎涌入太多新用户,他们一般只刷 " 推荐 ",没关注多少大 V,也不太刷 " 想法 "。新版 " 想法 " 丰富了关注页,其实可以带动更多人使用关注模式,这对原创作者来说是利好。* B* r. p5 s9 P( N. F( K) o" s
关注和推荐页
& P ~" R- o8 l4 k假设这个说法成立,知乎应该会笑醒:新用户开始使用关注模式," 想法 " 曝光得到提升;原本只用 " 想法 " 的老用户,被迫开始刷首页关注流,广告曝光得到提升。5 j# E$ @$ ~9 y1 r
但事情发展可能没那么美好。
l2 G9 o9 y5 Z1 G3 o这话背后的前提是,新用户至少有机会看 " 关注 ",而不是死盯着 " 推荐 "。可目前知乎无论针对新用户还是老用户,都默认显示推荐模式,老用户会有意识地调整为关注模式,但这管不了多久——隔段时间再进入,又会重新变成推荐模式。: D3 @, ^2 u1 n4 r6 N& d) D
此外," 想法 " 改版对老用户的伤害太大,可能会有人干脆弃用 " 想法 " 功能,直接变成知乎流失用户,从而造成全站流量下滑。毕竟对很多人来说," 想法 " 已经是最后的净土,刷关注 / 推荐页的次数,都得按月、按年计算。
7 t+ U: y% `2 p$ c" P 经过前期测试,知乎应该对数据有一定预计。最终表现可能没大家想得那么差,但确实又站在了用户对立面——数量上是小众,但架不住 KOL 多啊。' H! h: \9 `5 q4 `
好消息是,知乎表示,近期会上线筛选功能:用户可自行进行筛选,查看全部、只看原创还是只看想法。尘归尘土归土,各玩各的不要打扰——这是大部分用户的呼唤,可能也是大众社区最好的归宿。( {! _0 j$ w/ l" t/ P4 [
: g2 n1 z: x4 f- z来源:http://www.myzaker.com/article/5d03146632ce40bed700000f/
! B! [* p; r4 W1 K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