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日本首次商业登月失败?多国接连着陆段失败,这过程到底有多难?
- T8 M( R/ e$ W1 Y2 Q$ A1 h, r 真的太难了!日本民间登月着陆器与地面意外失联,这意味着日本首次商业登月失败的局面可能出现。
. [: w! C$ I" x- E 不得不说,回想一下中国第一次登月就成功了,这个实力还是强。
, ~/ I2 `" g3 ~, Z- \! }
5 ]' D& e0 v9 X- Q; g0 K 当然,从全球范围来看——现有也只有中国、美国和(前)苏联达成过将探测器成功着陆月球表面的成就,载人登月暂时也只有美国。+ c3 h! R. h4 H- o' ^+ W. [
所以,登月并不是大家想得那么简单。而且在日本之前,还有印度,以色列等国进行了月球探测器的发射,结果最终也都宣布失败了。看来这个世界第四花落谁家,还是真的不好说,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次的事件。. _4 c. ^8 a" G1 h
4 _0 L5 U* V( n+ C1 u* { 日本首次商业登月失败?
7 ^4 W8 s% a& T7 e x8 t: d. d
, G7 G$ e- J6 ~: j' H0 W+ ]7 h 按照报告来看,日本民间企业ispace开发的月球表面探测项目“HAKUTO-R”的着陆器,原计划于日本当地时间4月26日凌晨1时40分左右在月球着陆,但在执行着陆进程后,地面团队无法确认着陆情况。" T" D1 m) G* _, o( Q/ v
这个情况其实就是与印度有点类似,印度曾经的月船二号,也是在着陆的阶段出现了失联,最终是“硬着陆”了,过后NASA也确认过。
1 I; k$ ~( D5 X+ n! l0 f
7 z( _! W4 @/ i8 V) r0 N 但是,在“硬着陆”之后,该探测器也无法进行使用了。虽然,印度宣布也算是“成功”,但是在外界看来,这个不算,自己说自己成功罢了。5 E& C" F. G k) v6 |9 y2 ] o
但是,能够走到这一波,印度也觉得自己很强了。同时,在2023年,印度也宣布了月船三号计划。所以,继续从月球着陆,接下来也是趋势。# M/ Y4 _% c8 e7 }
; I& ~1 Y" ]* W$ M 而这一次按照日本的情况来看,的确也是处于失联的状态,但是从描述的事实来看,是直到接触月球表面前的最后时刻都持续维持着通信。$ n/ |3 u# @# _4 q' {
所以,现阶段只能推测,这次的登陆可能已经失败了,后续待工程团队进一步调查后,会再向公众披露有关信息。
# U& n) u7 q0 ^+ z3 ^9 B , i$ c2 {- Z; D; A# |' G0 W/ g
这说明什么?还有机会可能没有“失败”,这个可能就看后期会不会联系上。如果是联系上了,那真的就是一次大突破了。) {0 [ q+ {/ a5 o7 j5 r
日本也将成为人类首次尝试商业月球登陆成功的局面,所以,这个结论其实还未彻底定下来。如果后续没有奇迹发生,M1任务总共完成了包括地球发射、地月旅行至绕月飞行等8个里程碑。
1 s6 [ f' n6 I. a( Q
8 D* p$ P. U- T3 J p 只剩下成功着陆,以及释放搭载的阿联酋月球探测车和日本月面机器人两个目标节点未能完成,这就是大概的情况。 }9 s! X$ g( }3 f3 U/ ]! p
多国接连失败,着陆段到底有多难?
) \: I# R* N" T7 h4 u
# ~0 \$ d/ Q: m# ^, @ 的确,如果日本确定了,那也是以色列,印度登月之后,都是连续失败在登月这个过程之中,月球着陆到底有多难?
0 v5 j: d: @* S% ]) E7 D $ G1 g3 k2 {: Q8 }+ _& P
我们就用我国嫦娥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着陆,实现的技术突破来进行说明吧,的确这个难点有点大,并不是所有国家都可以轻松完成的,按照技术的难点来看,主要分为三个过程。
; [/ b; R! g& V6 K r) }
! K& z/ e" ]# [( B: i- 地月拉格朗日L2平动点轨道精确设计与控制
! c) |9 u# X+ E& U9 W! i4 l/ _ - 地月拉格朗日L2点远距离数据中继
. _; O& t' Z2 z - 复杂地形环境下的安全着陆等 + t# @- T. M7 ?: v# x- W3 {. Q0 i, n
而接连失败,最大的难点也就是在安全着陆的基础上。而在我国嫦娥探测器着陆的阶段上,我国也是采取了多种技术的改变,突破。9 {* ?5 `$ i3 X4 d4 K1 @0 P
% y( R- A7 @! @3 C; z A2 I% y+ A 当嫦娥探测器在在距离月球表面15公里处的时候,我国就进入了探测器动力下降调整阶段,启动7500N变推力发动机,将探测器的速度逐渐从1.7公里每秒降到零,在6-8公里处,探测器进行姿态调整。0 I$ `% Z1 Y: O) }& U3 h
当抵达距月球表面100米处悬停,对着陆环境进行识别,避开障碍物选择比较平坦的区域,缓速垂直下降,并在690秒后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
% X2 ^; t8 r O3 k* N( K % a" M& V/ Q1 U6 h$ r) D' ]8 ^4 k, X
毫无疑问,如果在最终的着陆阶段,我们没有办法进行反冲着陆,那肯定是要失败的,而且,在没有进行地面分析的时候,如果进入了着陆区的缓坡,撞击坑等区域,不能让探测器稳定下来,必然也会导致整个过程的失败。4 _$ x. F' j5 C( F# s9 m7 o
而最为关键的可能性就是最后100米的着陆识别,这悬停过程之中,需要采集数据。" b' k( G j& t! s6 g! Y
" j, N- J8 F& G! j
而我国嫦娥探测器采用的三维成像组件,是以16个激光光束对月背着陆区进行高速扫描,在0.25秒内实现了0.2m分辨率的地形图像获取,实现了这方面的技术突破,快速响应了地面的状态,这一项技术是中国是第一个使用的,比美国同类技术的发展要强很多。
" K+ j5 l% e. L& d' R/ ?* M2 r 所以,这个着陆技术也不是我们吹的,而是实实在在的。
0 Y6 d# F7 e& d0 P |) l( p + H: }# d3 L$ g* m6 d
很多人都说中国技术不行,就从这个登月的过程,我们就可以知道,并不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做到的,而且中国嫦娥系列工程,就连嫦娥五号采样返回地球,都是一步完成。但从这方面来讲,中国技术还是值得肯定。: `" |9 i: F* o0 F5 I0 r# i6 E% ]- q
让人,在我国新一代载人运载火箭出来之后,我国载人登月的过程也将执行,中国院士已经肯定说明了,在2023年前必然完成。所以,中国的航天发展——月球探索进度又会走上一个新阶梯。9 z6 t' {' `1 Q" q2 M
- @* Q6 e! g$ i8 N' k5 d0 l7 j 总结
, S+ B# l# A9 o$ f: z, T
3 m: \( {5 P& n I- X 整体上来说,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值得肯定,从日本的这一次失败,也说明了月球的探索并不容易。/ k* U3 g+ S3 O7 ?6 t$ C5 g4 ]
所以,这些年来,无论是月球,还是火星,还是太阳探索等等,都看到了中国的足迹,这也说明了中国的航天实力突破已经是有目共睹的,这是不可否认的。
$ }% V1 q5 Z, {4 l 9 A' Z. x6 |% s( F
所以,我们也期待中国能够早点实现载人登月,这一方面要是在2030年前快速完成的话,那真的是中国载入历史的时刻。
9 {( v! j9 Q- j8 H3 d 所以,相信自己国家的航天技术,这是我们需要长期做到的思想问题。不要动不动都觉得自己国家的技术差,就算是部分领域存在差异,但是在我们说到全球领先技术面前,也要肯定一下,这是给自己研究人员们的肯定。
" w4 f3 L# `& N) y6 g, c: n% i, e ) x9 M! z4 ]* U& ]8 W
而且,中国已经具有登月技术,说不定人类首次尝试商业月球登陆也将可能在中国出现,日本的这一次虽然还未确定,但是失联基本也可以断定了。
" [/ a! i7 L0 r3 \" g. G 所以,航天技术发展要与时共进,无论是我国国企,还是民企,多多交流,共同发展才是硬道理。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