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科创板现首批退市股!这些投资者将获赔偿,还有什么值得关注?
$ Y( b, y* t' P9 I8 Q, l
6 ^' t" J8 J1 T# R9 D 港股解码,香港财华社原创王牌专栏,金融名家齐聚。看完记得订阅、评论、点赞哦。
' R6 W. j' @3 H8 t 众所周知,科创板的推出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承载了“全村的希望”。
& ~" c& ^3 C' R+ {) J* G 因备受青睐和期待,该板块公司上市之时及上市后往往享受到了超过基本面的溢价,也由于中间牵涉到巨额的利益,欺诈发行、造假上市的事情终是不可避免。
, p- t0 r0 I* W8 w* I 不过,监管层也没惯着,科创板第一批退市股已经出炉。
9 U8 Q$ }' O1 W" M 科创板现首批退市股6 F, a/ G( j' { d
日前,中国证监会对*ST紫晶(688086.SH)(以下简称紫晶存储)、*ST泽达(688555.SH)(以下简称泽达易盛)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两公司存在欺诈发行等重大违法行为,已触及重大违法退市标准。上交所当日启动重大违法强制退市流程,向两公司发出拟终止股票上市事先告知书,并将在规定时间内作出终止上市决定。
/ X; d2 a v, K" |" y# \& r- Z 据悉,紫晶存储在上市之时号称是“光存储第一股”,着实风光了一阵子。! ~8 m3 }# F" L5 K, k' a
不过,这家公司不仅在上市前进行财务造假,在上市后依然在一如既往地财务造假。
( a; [. F O( l1 r9 `% h' o/ T 该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伪造物流单据和验收单据入账、安排资金回款、提前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营业收入、利润。于2017年-2019年,分别虚增利润2162.71万元、3903.63万元、1.45亿元。" `, v& k' P% g' b/ l( e
在上市后,紫晶存储于2020年虚增利润1.69亿元,远超当期披露的归母净利润。* o/ g6 Z& g I( `0 H
除此之外,该公司还踩了违规担保这颗“大雷”,在2016年、2017年、2019年-2021年期间都进行了违规担保。
/ A: V1 J% F# ~9 _* n; `: G 而存在财务造假和违规担保,也意味着紫晶存储还存在信披违规的问题。
! w" E7 g- ~& M: d+ c' c( m2 V T2 P- w 另一家退市股泽达易盛主要提供软件系统集成服务,其在2016年-2019年的IPO报告期到2020年6月上市后的多年里,长期处于造假状态,公司披露的收入和利润大部分都为虚构。
( x+ p# Y) n0 Y) N. d 中介机构大出血,哪些投资者将获赔偿?
& G, t# m4 Y# G8 U 值得一提的是,在退市之前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的股价已经跌成了“渣渣”,堪称“财富粉碎机”。5 F+ I1 I( k3 ^; ]# w2 W2 M
其中,紫晶存储股价一度达到86.59元/股,最后只剩下了2.42元/股;泽达易盛的股价则从最高85.99元/股,跌到只剩4.14元/股。
) o) i9 [% m' R) _/ [4 ~8 f
" i# Y8 E9 w" v. a 不过,有部分投资者有望得到中介机构的赔偿。
# _2 x6 g; @' s 据了解,紫晶存储IPO上市发行费用为共计1.39亿元,其中保荐机构中信建投获得保荐及承销费用1.19亿元。
; c _+ s5 F" g 这份过亿大单也让中信建投付出不小代价。7 j! | v R- e
公告显示,中信建投与其他中介机构拟共同出资10亿元设立紫晶存储事件先行赔付专项基金,上述金额为初步估算结果,基金规模将根据最终计算的适格投资者损失赔付金额进行调整。
5 R) }; W M0 H" \4 e3 t+ k6 Z 根据公告,自虚假陈述实施日(即2020年1月31日、2020年4月23日)起至揭露日(2022年2月12日)之前买入紫晶存储股票,且在揭露日(2022年2月12日)以后因卖出紫晶存储股票或者因持续持有紫晶存储股票,扣除各类风险因素所致损失后存在亏损的投资者将获得先行赔付专项基金的赔付。
! {# \7 h. K& x. B: H/ x2 t5 C 而《行政处罚决定书》认定的责任方和首次公开发行前持有紫晶存储股份的股东,及其主体关联人,不属于先行赔付对象;紫晶存储控股股东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买入紫晶存储股票,也不属于先行赔付对象。
S* G) e7 I/ c; ? s; ?, q 目前,在泽达易盛案中,所涉中介机构因涉嫌在相关执业过程中未勤勉尽责,也已被证监会立案。
4 D" @% C9 v; |& G/ g; m7 {* b 泽达易盛上市时,东兴证券是其保荐机构。虽然东兴证券等中介机构还未公布赔偿方案,但有紫晶存储的榜样在先,想来最后会给亏惨了的投资者一个赔偿方案。( @0 ^4 ]( H/ T2 N5 f
结语6 u2 B0 O8 S/ a: s, H+ _
其实在二级市场中,财务造假、欺诈上市应该说是一件并不罕见的事情。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包括科创板在内的A股市场每年都有大量新股上市,以普通投资者的研究能力很难在大批量上市的新股中看出哪些公司是“带病上市”。
9 Q' w- V9 X) M1 o7 b 面对登陆二级市场所涉及的巨额利益,指望上市企业自己诚实守信不大靠谱,关键还在于中介机构要勤勉尽责,以及独董等要真正起到监管作用。
) J+ R( P& [& R: H) @8 N$ e) E% P 另外,就是要提高上市企业及相关人员还有中介机构的违法违规行为成本,并严格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制度。
, y, q7 S$ Y5 m+ h: M3 Y- _$ Z 值得一提的是,退市制度改革以来,退市节奏较往年已经有所加快,2021年、2022年分别有20家、46家A股公司退市,2023年至今算上紫晶存储和泽达易盛,已经有8家公司退市。
* M* o6 d K/ x 作者:燕十四# j+ R, H# q% T _$ x! i
编辑:Terry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