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或许你的购车第一意向依旧是燃油车,也或许你会成为内燃机的最后坚守者。但不可否认的是,在大势所趋之下,新能源的浪潮正席卷而来,尚未落幕的 2023 年上海车展再次释放强烈信号,展台之上不再是燃油车单打独斗,即便是曾经叱咤 F1 赛场的内燃机技术狂魔 Honda 也不例外……
; Z8 A# R. Y! E3 ?8 Z了解 Honda 的朋友都知道,其在混动领域可谓是独当一面,不论技术还是产品口碑,都值得称赞,而在纯电动领域同样不可小觑,只是在伺机而动。如今,时机已到,Honda 中国正在全速步入电动化新时代。7 |& _0 Y4 H! { \3 ~9 Y$ y7 m
" 替代动力,电驱动是最有可能的 "
& k) |) \; U2 a9 t)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一个好的技术基础很难立足于如此内卷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时间回到 1988 年 4 月,Honda 初代电动车基础研究团队成立,不过当时仅有 4 人,其中的荒木纯一却有预见性地说到 " 就替代动力而言,电驱动是最有可能的候选项。"
% \, x: n/ `0 S! Z& J3 ^" V9 年光阴、百余人辛勤付出、巨量的研发成本…… 1997 年 4 月,Honda 的第一台量产电动车—— EV Plus 终于在位于枥木县高根泽町的工厂正式下线,这台车也成为了世界上首款采用非铅酸电池的量产电动车型。
' G0 h- N' g9 ?3 |- w7 B当时受限于电池与充电技术,EV 车型并非最佳替代动力方案,随后 Honda 便开始了文体两开花的模式,混动、电动共同发展,而这三十余年的发展也为其电动化奠定了夯实的基础。9 Y. V5 H c5 U
e:N 到来,Honda 开启电动化新纪元; `* i0 y0 d) n5 F5 Z. g
D: ^% U1 C0 n$ z' K* N, x. B
( }* l4 S3 g: L/ z7 N
+ p$ x( Q; |% t+ ?【SUV e:Prototype 原型车】2 O+ L% x+ E! i
3 V; Q7 Q; p9 Y& }+ h
2 B. a) a9 G. A似乎是约定俗成,2021 年 Honda 中国也正式发布最新的电动化战略,宣布 2030 年后在中国不再投放新的燃油车,推出的所有新车型均为纯电动和混合动力等电动化车型。( r4 T2 @: w" {5 E |
+ ]1 v* D( M7 [9 ]# F! t( ?$ x8 Z
) K6 d/ b$ c$ K- j! \$ B0 j! w# Z4 v9 [# e* k
而在本届上海车展期间,Honda 取缔役兼代表执行役副社长青山真二表示,上述时间点要向前提前三年,同时 2035 在中国实现 100% 电动化的目标,也比 Honda 全球 2040 年实现 100% 电动化要早 5 年。没错,Honda 把 " 激进 " 全部写在了脸上。这意味着 Honda 正在全力加速电动化转型,也在逐渐认证 " 就替代动力而言,电驱动是最有可能的候选项 "。
8 A, \ f( Q! b9 u
: B/ c% g( ~6 c _9 w' i6 l7 [- L! {4 f0 ]( \! B3 g8 |
! j+ W$ e- K+ ]3 q5 G6 |【广汽本田 e:NP1 极湃 1】
' k" f! M" a# v7 g$ U+ w4 Z
" n1 d. C! A; A. f
! j" h+ I# o9 @. Q3 L% }7 ?; ?/ [! o- k6 Y& I
【东风本田 e:NS1】
2 T* D$ l: U3 {- W对于这个目标,Honda 显然是有备而来的。2022 年 4 月,作为电动化战略第一弹量产车型的东风本田 e:NS1 和广汽本田 e:NP1 上市,颠覆了用户对于 Honda 新能源车型的认知。上述车型给笔者的第一印象是,在做到符合潮流的同时,也继承了 Honda 造车技术的 DNA 精髓,拥有人车一体的驾驶体验,当然,在智能化方面相较于本田此前的车型,也有了极大的提升。
1 y9 T+ W) _9 T7 D/ j- S+ H: M* X- Z! S# r% \9 g3 j
! x. r. H* U2 i4 }% W3 G% V1 [. Y7 Q3 P3 e& X
【广汽本田 e:NP2 Prototype】1 N* b, U* I5 i0 Y1 P& Q' Q& ]% P- U
% D5 K/ b8 x+ I
1 r- x/ t3 R" e! l9 [. M+ t; o K: a. ~5 l6 Y
【东风本田 e:NS2 Prototype】
, G! k7 f* |# D; i% I# ]# [趁热打铁也好,乘胜追击也罢,本届上海车展,我们再度看到 Honda 电动化的决心!带来了 4 款新车,其中离消费者最近的当属第二弹 e:N 车型,包括广汽本田 e:NP2 Prototype 和东风本田 e:NS2 Prototype。值得注意的是,二者已处于接近最终设计的原型车状态,将在 2024 年量产。
' n) M o5 L6 v/ ^( s% l
1 E5 F! X0 D7 H$ i) M
" K% R1 n* |" J: _: o% ?
j. a- T& [* W' e" p( {/ t! e【e:N SUV 序】
. V' W) P( m- s
/ s- @3 N! @/ d% h* ?4 F% m* @2 m5 B4 [3 W8 ]
- g& f L" @0 v+ h, E1 \, j3 H
【e:N GT Concept】
6 M- m9 r h6 R( C/ e此外,还有第三弹电动车的概念车 e:N SUV 序,以及第四弹车型 e:N GT Concept,Honda 这次来真的了。3 C7 [0 S; |- ~ \6 @% d. n
" 在中国市场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将为 Honda 全球电动化赋能 ",青山真二说道。而为了更好满足中国用户需求,Honda e:N 品牌旗下的产品将更多地由中国团队主导,从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出发,为他们量身打造纯电动车。 i6 W: Q" H0 k; w4 O/ M5 c
e:N SUV 序,Honda 电动化的新序幕
1 r5 @" b0 k2 _5 W, I4 L第一、二弹产品实则可以视为 e:N 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敲门砖,抑或是大秀肌肉的产品。
3 a( C8 U5 M& m0 B9 Y9 d @, B2 ]
4 Y7 `- m/ i0 A8 o% i6 y% W$ h( R: }( G' i3 e
# B2 t1 _1 s) @7 G$ t& a
计划于 2024 年内上市的 Honda e:N 品牌第三弹电动车的概念车 e:N SUV 序,目前来看是四款车中的重磅,其有着品牌承上启下的作用,更是 Honda 强势入场新能源的强兵,也正如本届上海车展的 Slogan 一样 " 拥抱汽车行业新时代 "。( E* h* \9 Y" M) t x% ^0 `
( j! ?: b% ?: A3 ^
2 l$ V7 N0 V& w% o L5 ]
# r: b5 ]/ O6 f% U1 ?/ l% B
e:N SUV 序采用全新纯电动车专属架构 "e:N Architecture W",结合智能化技术,"e:N SUV 序 " 的命名中包含这款产品将开启 Honda e:N 新时代的序幕。$ W% A N/ k6 a, @
: W9 w0 a% A7 E. ]- Z% z% M) S- r+ A% U, P- n; \
6 M6 w6 s! V1 r
与此前第一、二弹产品采用的中小型车专用前驱架构 "e:N Architecture F" 不同,"e:N Architecture W" 将在中大车型上搭载应用,更侧重于豪华和高性能体验。该架构包含 AWD 和 RWD 两个版本,其中 AWD 搭载前后两组高功率驱动电机,RWD 搭载高功率后驱电机。此外,Honda 还打造了全新电机、大容量高密度电池,用以实现超长续航体验。8 ]3 J' |2 m5 O( V& `1 u, N
7 w2 n& o0 P) \* D. r
! S* L8 x* Z9 f- ^2 n' e7 b
5 ^& N' I! y7 l, U+ z最重要的是,纯电平台还将赋予车型更合理的电池、电机布局;更高的空间利用率;车身结构更灵活性也将大幅提升。同时在 AI 智能技术的加持下,还可实现不同于以往的驾趣,将 Honda e:N 品牌 " 动 "、" 智 "、" 美 " 的核心价值再度拉升。
5 O3 u) t( P6 C& w
4 x5 I8 Q8 I2 E6 v9 E+ Z: K& h
2 T+ U) h8 N; c
8 v' [! l! T+ S3 h2 q事实上,通过业内近十年的造电动车经验尤其是跨行业入局亦能成功的案例来看,造电动车并不难。关于 Honda 在该领域会有着何等的造诣,或许通过第三弹电动车的概念车 e:N SUV 序以及第四弹车型 e:N GT Concept 便可洞悉一二。
- b9 F! G# F* Y A$ L! [4 V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电动事业开发本部长井上胜矢认为 " 能够在中国电动车市场站住脚,就说明可以在全球市场站住脚。" 的确如此,今时今日的中国汽车市场早已发生巨变,不单单是原先简单的卖方市场,但这一切还是要仰仗于出色的产品。而通过 Honda 中国电动化的决心与进程,也有理由相信他们能在中国创造出属于 Honda 的最好的电动车型。
% e7 v3 |0 s: @新平台、新架构、新产品,Honda 显然在技术层面已备足 " 弹药 "。而这对于 Honda 来说还远不够,为了配合品牌全球电动化在战略调整,Honda 针对组织架构也进行了调整优化,将 Honda 中国的全资子公司本田技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简称 HMCT)与本田生产技术(中国)有限公司(简称 EGCH)合并,旨在未来可以更好应对快速变化的中国市场。) `. }# a& [/ g+ L$ {- R
另外,Honda 还进行了面对中国市场的人事调整。除井上胜史继续坐阵中国负责 Honda 中国整体的电动化事业外,还召回了在国内有着 7 年工作经历的五十岚雅行,相信他的回归将进一步帮助加快 Honda 品牌在中国的全面电动化转型。2 h# _, c5 d4 p# Q3 n( x
写在最后$ h# U" A: [% b8 s& B- D4 x7 C7 I
一系列 " 碳 " 问题已然摆在眼前,不久的将来燃油车也注定将退出历史舞台。对此,传统车企比你我都清楚,谁能率先在新能源汽车的 " 窗口期 " 完成大象转身的重要性。要如何做?" 口嗨 "、被动迎合还是切实地去自我革命?
, a# r N5 \# c* F$ u/ D' x ]$ [+ [1 Z* i
8 K/ l6 |. G! K" ?# u3 u
) k& U. f# B5 s' h* z* V3 O$ y3 p显而易见的是,Honda 已拿出角逐电动市场的决心,以及不遗余力深耕中国市场的恒心,也已为市场带来了有说服力的产品。当然,你可以说这是作为一家顶流车企的基操,但 Honda 却不带一丝犹豫的来了次自我革命。6 Z' e- h9 L( ?% o
作为日系三强之一的 Honda,凭借着出色的产品力,无论是在品牌塑造还是用户口碑上都已经完成了良好的积累,赢得了近 1800 万中国用户的认可。因此,当 Honda 选择开始加入电动化时代之后,相信同样也会获得不俗的回报。9 z1 F+ L; {8 J. x, R1 H( C
第一弹车型敲开下一个汽车时代大门;第二弹产品整装待发;第三弹车型已箭在弦上;第四弹……有着诸多技术加持的 e:N 品牌正在极速前进,先中国再世界的 Honda 也不可小觑。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