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当地人文景观(受访单位供图,下同)
* r! t7 g- z: Z. N- @6 E以蓝天白云为幕布,七彩大地为舞台,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红土地景区内,一片欢歌笑语,彝家阿哥阿妹身着盛装,为游客送去祝福。百花盛放新气象,大地处处闻弦歌。彩云之南的红土地上,田间地头一派人勤春早的忙碌景象,风景如画,游人如织。* W5 c% e3 ?# Y" A3 a# A
“日暮连归骑,长川照晚霞”所形容的美景在东川区红土地景区便可亲眼所见,这里是全国乃至全球最为壮美的红土地,被誉为“大地的调色板”,数十年间吸引着全球各地的摄影爱好者,旅游产业成为红土地镇的特色产业。2021年前,在红土地的主景区落霞沟所处的自然村,村落外观风貌与整体景观不协调,村落民居建筑混乱,基础设施滞后,一定程度制约了景区发展。5 @ q Q; T0 R
农户房屋施工前% ^. t6 D& W" p6 w$ g; _
农户房屋施工后
) K* `) W& X) p( e普陀区援滇干部得知该情况后,主动到现场调研走访,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师辅助设计方案,经充足的论证后,为完善景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景区服务质量和旅游体验,增强游客吸引力,对提升红土地景区的知名度,直接促进附近居民就业,实现家庭稳定就业、持续稳定增收,为脱贫攻坚后续巩固提升筑牢坚实保障,真正实现“脱贫攻坚高质量、增收致富可持续”的目标要求,决定因地制宜在红土地开展东西部帮扶协作项目。2021年、2022年普陀区总计投入1100余万元建设红土地镇落霞沟片区乡村振兴示范点。对落霞沟主景观周边村落180户民居建筑进行整治修缮;部分建筑墙面修复及外墙面改造17000平方米,整治提升居住环境,对危险路段增加边坡围挡设施500米;增加符合当地风格栅栏2000米。9 l+ }' j" Q( b
现在,走在落霞沟主景观区域,改造后的村落焕然一新,房屋错落有致,绿树成荫,步步皆景,传统与现代相互辉映、自然与人文相得益彰。红色大地上,本地人根据时令种植小麦、玉米、油菜等农作物,蓝天白云变幻莫测,农耕劳作交织成画,天上地下遥相呼应。
- i. h, c' N) z2 f" g“旅游业蓬勃发展就是在助力乡村振兴,当地的村民看到了机遇,纷纷利用自家房屋开餐馆、建民宿,让村民们吃上了旅游饭,在家门口实现就业增收,加速实现乡村振兴惠民、富民的美好愿景。”援滇干部刘俊说道。
9 E5 {+ K- M! A2 l6 t施工后
! }. S1 {) x. S! U# b6 h援滇干部刘俊金鸣走访调研
2 l& J8 F- a- q% \* |2 P7 p4 H硬件先行,产业跟进。
: c" O, m' q1 V' j0 o普陀区援滇干部还主动帮助当地政府牢牢抓住产业和经济这条主线,积极探索“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融合发展模式,坚持“旅游为主、农旅结合、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思路。( J/ J6 n& {0 `# r6 w
“东川的土地物产丰富,农产品品质好种类多,在红土地景区内,已开设了产品展销大厅树品牌、在网络端开设微店扩展销路。今年普陀区企业还与东川区达成战略合作协议,计划采购一亿元的当地农产品,当地百姓的日子肯定越来越红火。”援滇干部金鸣开心地介绍道。7 i$ m& N' b1 X4 t9 _7 e& f$ d
企业签约
* x( g& i. M& v7 N% M+ l外观风貌的改造,旅游热度逐渐递增,还带动了采摘游、民宿业、亲子旅行的发展。得益于愈发优良的旅游环境,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红土地景区共接待游客12万人次,同比增长355%;实现旅游收入1400万元,同比增长376%;百度资讯指数日均值3419,同比增长432%;提供就业岗位150余个,带动务工8500人次。" p& F1 l) W- P9 U/ C5 l6 @
记者:王笛
$ f* t2 O, n' `2 A* h. K" _; L编辑:尉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