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观察者网讯)昨(4月15日)晚,“韩国 满汉全席”登上微博热搜第一。起因是韩国旅游发展局官方微博宣传所谓“韩国传统饮食文化精华”时,宣称不能错过韩国的“宫廷‘满汉全席’”,并附上7张图展示“从朝鲜时代流传下来的宫廷料理”,结果被网友怼上热搜。
# Y! R8 j \2 s6 u! r , V: t4 [6 H5 C7 R4 y
网友质疑韩国旅游发展局对“满汉全席”一词引用不当,并调侃其晒出的所谓宫廷佳肴更像火锅店“小料区”,大有“群英荟萃 萝卜开会”之势。引发大量质疑后,@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删除争议微博,并对评论区开启防护模式。 & o, v1 Q2 [6 U* O. Q
' l9 V8 }( p( E$ t+ X 4月11日晚,@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发表主题为“来到韩国,怎么能不尝一下韩国的宫廷‘满汉全席’”的博文,对“满汉全席”一词使用了中国大陆地区在竖排文稿中才使用的直角引号。
8 n! l, I8 l4 N9 k+ P @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晒出7张食物图片,包含多种调料,以及精致摆盘的拌菜、鱼虾、肉类和主食。
5 E C7 C( C# \" r* R
6 v! L8 ]5 j0 z & M0 J( q" O; ]4 _' R
, a( _$ D; p( W' E( \; e @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称,“这些从朝鲜时代流传下来的宫廷料理,绝对是‘韩国传统饮食文化的精华’”,“每一道料理都是严格选用时令季节进贡的新鲜食材,经过顶级‘大长今’之手,才能出现在王公贵族的餐桌上”。 , [7 l/ s8 M: M; t4 L5 J( h
结果,该微博发布后引发了争议,冲上微博热搜。有网友称,宣传韩国的饮食文化当然没问题,但韩国旅游发展局的用词,尤其是“韩国的宫廷‘满汉全席’”等表述不妥。 7 k/ X. s8 s8 y5 {$ H I5 R
部分网友调侃称:“你猜为什么叫‘满汉全席’”,“韩国有‘满汉’吗”,“依然是小料区”,“更适合叫‘群英荟萃——萝卜开会’”。
7 T* ^# w+ J1 Z5 }. O : H% Y8 b8 r' u# a
还有人打开“思路”,试图从韩国旅游发展局的角度解释引用“满汉全席”的原因。 3 g, R! C& i* r) q
, P5 f% V0 E Y9 J. o5 U
引发大量质疑后,@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日前删除了这条争议微博,并对评论区开启防护模式。
: D# J4 m3 w: |' z* O1 |0 J
5 y% ^" e7 R& v$ D& L3 ]- S 公开资料显示,“满汉全席”兴起于清朝,是集满族与汉族菜点之精华而形成的著名中华大宴,菜单主要通过师承、文献发掘而形成。有观点认为,“满汉全席”更多是一种“叫法”。 8 h% U7 _" |9 D' A v
据央广网此前报道,故宫方面曾明确,“满汉全席”在清朝宫廷并不真实存在。一种说法是,清乾隆年间,李斗所著《扬州画舫录》中,记录了一份菜单,称其“所谓满汉席也”。据文化学者韦明铧考据,在扬州,“满汉席”曾是官场菜。
+ j5 f2 O& [% ~: v" J$ d% i# o 实际上,@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并非第一次“借”中国语言宣传韩国旅游。 3 |& b6 M9 ~3 Z6 b* e
2021年1月,因韩国旅游业在新冠疫情期间受到打击,为了吸引中国游客,@韩国旅游发展局微博 策划了一场“远程韩国游”的宣传活动,并在中文宣传片中声称:“韩国有句古话叫‘百闻不如一见'。意指听一遍,不如亲眼看一次。”该表述立即引发争议。 0 s- k' o+ k# q% @* g0 r
2 S* W+ T2 C1 ?+ \7 F- o8 R/ l: z- F- P
“百闻不如一见”意指听别人说多少遍,也不如自己亲自看一下,表示多听不如亲见可靠。据《古汉语成语典故词典》,“百闻不如一见”出自《汉书·赵充国传》:“百闻不如一见,兵难隃度。臣愿驰至金城, 图上方略。”
7 d3 L9 Q9 |9 f8 B' G& B 其他国家有相似道理的谚语并不奇怪,但韩国旅游宣传片公然将中国成语宣称为“韩国古话”,还予以错误解释,当时引发了大量质疑。 * I0 u( w, L' n; O, n
本文系观察者网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 r/ U% [3 h+ S# v7 z <li style=";" id="PIC" class="clearfix">( b% _+ r5 j! U9 P1 Z4 M# L/ n
什么页游能3分钟就1000级?% Y& j; f# i7 N9 A8 d) u9 o! L
8 y" w+ h1 t' U/ W' J
高爆打金服广告
! q: i2 c( J$ [% T h' ~了解详情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