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标题:“惠民保”参保率不足?业内大咖探索普惠医疗保险新契机. }+ o& ~0 _- ?5 P
4月12日,由腾讯微保、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2023普惠医疗保险行业论坛”在深圳举办。论坛以“普惠于民 行业共赢——探索普惠医疗保险行业发展新契机”为主题,围绕惠民保业务发展的痛点问题,推动“政府部门-保险公司-第三方机构”形成合力,助力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探索普惠保障高质量发展路径。: u6 _- Q% Q1 x. R$ B+ t3 J
探索发展“智慧医疗+商业保险”等模式
% Z* s0 j) q6 \5 w; {0 l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会上获悉,按照不完全统计,截止到去年底,全国的惠民保有320亿保费,参保人数有2.98亿,涉及到29个省份,150多个地区,参保率目前还在起步阶段,占到19.3%,这意味着“惠民保”整体参保率不足,续保率不高。+ P) w# Y+ C. u8 Y: c+ _' K7 x6 N
实际上,普惠医疗保险已成为我国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发展不可或缺的关键力量。二十大报告指出,要促进多层次医疗保障有序衔接,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2 ~1 J( A6 |1 y- x! F# L
那么,如何构建惠民保生态链?论坛上,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表示,惠民保是商业保险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险体系的服务创新,也是城市定制商业医疗保险,促进国家实现共同富裕的商业保险的产品创新。我国有必要继续大力发展普惠保险,让保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提升人民群众总体的保障水平。
$ x# N# i2 ^) ?) F) v6 _/ K C
( d$ \4 U# u4 H1 _" t 原中国保监会党委副书记、副主席周延礼
+ j8 o4 Q: a4 e8 v3 X 周延礼还表示,惠民保的未来发展,可以考虑出台相关政策,提升业务经营的规范性和可持续性。惠民保不仅需要找到产品成本、服务质量、可持续能力间的平衡点,还需提升数字化、特药服务、健康咨询等能力,发展“智慧医疗+商业保险”的模式,像腾讯微保等科技平台方,应充分发挥便捷高效的线上化运营能力、提升用户获得感和信任感的全周期服务能力,助力普惠保险找到高质量发展路径。
% O5 j' _6 C/ `9 X2 o 惠民保如何平衡普惠性与商业性,成为难点! u I+ g, R" [+ [+ w' B. H a
据内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作为补充医疗保险的一种形式,惠民保是在基本医保、大病保险之上的普惠型城市定制保险。以深圳为例,这种普惠保险自2020年起呈现爆发式增长。但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惠民保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多,如何在普惠性和商业性之间平衡,是业界一直思考的话题。' F) Q Z3 R# w: P. b2 j8 p- v" D
现场,有业内提出,目前惠民保一直备受担忧——到底是走向规模发展的正循环,还是赔付成本升高的负循环?普惠性和商业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惠民保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t M" V. Z/ r
对此,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孙洁表示,改善惠民保参保率、提升普惠性是实现惠民保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如何提升渗透率,孙洁表示,按病组支付模式的惠民保产品形态能够从根本上提升参保率,按医保“以收定支”的原则稳定赔付率,能够更加持续稳定的运营。按病组支付模式的惠民保对于各方利益不受损失情况下均有改善和提升。尤其是对于参保人来说,按病组支付能够有效缓解基金分配不均和过度医疗的问题,同时能够将更多病组纳入赔付,使年轻群体和健康体更有获得感,从而提升参保率。7 n7 U# F' J! A. X' ~% F
“未来,惠民保应在主流险种之上,进一步实现人群细分和险种创新。”复旦大学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主任许闲表示,解决惠民保地区差异显著,以惠民保为基础,开发细分市场满足多元化需求或是惠民保发展的大趋势。
" _ b1 e) l7 J# ^ R% J" W 而在如何持续提高参保率的问题上,多位参会嘉宾认为,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实现筹资可持续和支付可持续,产品价格、政府参与、客户体验、平台服务是影响参保的关键因素,在赔付增长压力下,需积极引入保险科技。
( r$ t5 g t8 X3 a, ^ ) B2 L2 I G1 {- d3 [0 H
腾讯集团高级顾问任汇川$ C6 f2 v) Q4 ?; a
站在主办方立场,腾讯集团高级顾问任汇川表示,普惠医疗保险的初心,与腾讯“科技向善”的理念不谋而合。在保险领域,腾讯微保充分发挥了腾讯的数字化优势,支持地方部门、保险公司、医疗机构等多方力量,推动普惠医疗保险的可持续发展。按照公开数据,截至2022年末,腾讯微保已为近60个城市的惠民保项目提供服务。
4 @% R( ]3 n3 }0 R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卢亮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