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 b5 A+ k6 M2 ^
0 d: B! u1 w. ~) q6 n
/ c j4 g# ~9 A& ^; k- q- b& b: W% e$ [7 M
作者:韦青 微软中国CTO
7 d1 ]4 W, Q/ i$ `( w来源:混沌学园(ID:hundun-university)
4 T z/ |4 L: C! c3 RChatGPT怎么突然就火了?" V7 X! _" e6 p8 Q
他说,"山中方七日,世上几千年。当你埋头在屋子里面,研究最新技术进展,比如现在的最火的ChatGPT,出门一看,好像满世界的人都把它当成了很新鲜的事情。其实ChatGPT3.0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但它两年前就有了。它的结构、基本原理也存在很多年了。"
2 S7 e! |4 Y+ I. K这轮技术到底是什么?ChatGPT真的会思考吗?
- z# R) y ?1 t) {3 M! M他说,"这轮技术,大概率就是把我们的知识进行提炼……机器是不会想的,想这个词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如果你硬把这种能力视为"想",不能说错与对,但它会误导你对机器的判断、理解和定义。"" R* r5 A ?- o3 m; ~
ChatGPT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
, h' C6 Q: O2 r$ S. [他说,"Sam Altman(OpenAI CEO)那批人就是坚信大模型大力出奇迹,就能够表征人类的知识,就这么简单。"/ T% p. s8 k/ W) P/ E
……
* M; }4 ^) a0 O0 OChatGPT的本质是什么?是否将替代人类工作?我们人类又该如何与之共存?
) b4 e7 \4 _' N. L9 P3月25日,韦青在直播中从利用工程师的底层视角,为大家揭开人工智能的冰山一角,探寻ChatGPT为何全球爆火。
+ ]" m, X3 b; W韦青老师说,"大家有没有感觉到,每天好像都是见证时代的一天。由于我们的工作背景,在技术领域、在微软,能看到更多现象,我想跟大家讲,首先看到任何现象,先不用感到惊讶。帷幕刚拉开一角,舞台尚未完全展开。", I4 U" Z1 Q) Y
以下是3月25日直播课堂笔记。
( r I4 p- [7 S4 a1
$ `; i0 _* g* I比真还真的时代% n7 ^3 V w9 e
1. 我们需要通过ChatGPT理解什么?' L9 Z* j+ Y2 p4 [" [
GPT是现在最热门的话题,但GPT3模型两年前就培训出来了。GPT4的出现让人惊艳,但去年8月份它就已经被训练出来了。4 Q9 F% Y" ]/ z+ c1 S. n/ H; K
什么意思?ChatGPT实际上是冰山一角。当我们看到某些现象出现的时候,某种意义来讲,这件事已经结束了。而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ChatGPT现象会层出不穷。" m _; Q4 {5 G7 v
再追逐冰山已经没什么意思了,我们要尽快通过浮起的冰山,去理解我们可能进入了一片冰山丛生的海洋。
. }! v" t A$ x* H从一个本质性的构成来讲,人类对世界的认知已经经历了三个阶段:农业时代是物质构成的。有地、有粮、有人就等于有权力,有生存的空间;工业时代如果你有能源、有动力,比有粮食还具备竞争力;到第三阶段,人类发现信息也是构成世界的一种本源性的存在。思想受什么影响?信息。! ^" V% \. u, V. A
无论是麦克卢汉,还是鲍德里亚的理论,都已经强调了信息、电子信息的出现,可能会使人类社会的结构、边界、性质、方式都发生变化。! u8 \% J# k$ D
麦克卢汉最出名的理论是地球村。请想象一下,在父母辈的时代,朋友大部分是单位的同事,来自家族、村子、单位。仅仅过了几十年,现在你的朋友圈还受公司约束吗?
5 B" z% }0 D! y9 K0 L w4 ^7 G1 x鲍德里亚的观点是,如果人类无止境地或者完全泛滥地利用数字化信息技术,我们很快就会进入一个比真还真的时代,那些由人工智能生成的照片、文字,你觉得它是真的吗?
" |4 Q% B( ]- M; ]: c. s/ f鲍德里亚说的"比真还真"的时代,它已经来了。
# _# X1 Q. L8 @, L, b8 |2. 语言是思想的边界,技术是思想的实现
. H8 I/ z' l% b这几个月太热闹了,或许先不需要这么快下结论。当你埋头在屋子里面,研究最新技术进展,比如现在的最火的ChatGPT,出门一看,好像满世界的人都把它当成了很新鲜的事情。
$ Q6 p/ N9 C: c8 HChatGPT3.0算是一个比较大的突破,但它两年前就有了。它的结构、基本原理也存在很多年了。- T+ e1 X" f1 I5 \$ e9 |
语言是思想的边界,这是维特根斯坦说的,但我要给他再加一句话,技术是思想的实现。1 e$ G4 l# d$ r0 T9 e2 `+ J3 p$ z
我们忽略了一点,能够把技术开发出来,先得有一个思想。ChatGPT,实际上它只是一种提取已经被沉淀、被记忆的知识的一种交互方式,底下什么?是基础模型。像谷歌的BERT,Facebook的LLaMa。/ e6 M6 A6 V5 J
为什么GPT现在那么火?它背后是OpenAI的技术信仰,再加上微软的Satya(微软CEO)、Kevin Scott(微软CTO)这些人的技术信仰的结合。这些人都相信,靠大量的语料和海量的计算,能够产生出对于知识的沉淀和应用。
. k- `! E* V7 a! Y8 P2 G3 y" [Sam Altman说,GPT走出的第一步,是拿把人类知识先沉淀下来。就像先把玫瑰花蒸馏成玫瑰精油。0 z; X/ B* m" d& d. o0 _
但精油太浓了,你要使用的话,需要调和。所以第二步,就是用Instruct(指令)的方法,用提示词的方法,把精炼的玫瑰精油,滴到沐浴露中去。& b. d4 |6 M5 C9 \
但是,这件事没被证明可行之前,某种意义上是完全要靠信仰支撑的事情。有多少人敢这么做?又要花人力、花时间、花海量的金钱,结果可能竹篮打水一场空。某种意义上,它的成功也可以理解成幸存者偏差。
/ L: s+ J1 ^& c l# q2 @. D3 Z我认为你要赞叹的,不应该是ChatGPT的模型多么伟大,而是它背后耐得住寂寞、怀疑的这种定力、决心、信心,这已经是一种技术信仰了。( X) W! ~/ b, z, A: R x: L$ G
我们有没有对于工具、对于数字化技术的技术信仰?这才是我们应该问自己的。" [. i, ^( o" {4 ?' f; Y
认知达到信仰的层面,才能够选一条没有人走过的路。尽管今天还走不通,但你就认为这条路可以走,因为第一性原理告诉你,这样做是对的,只不过人类的技术还没有发展到那一步,还证明不出来。
6 m$ d4 T: R1 G0 {, B* [' G) G 1 ^& x) u1 Y: X$ U
另一个例子是SpaceX。它成功了,大家都觉得太牛了。但当马斯克后来接受媒体采访时,他哭了。他说当时我认为火箭可以回收,但NASA、所有大咖级人物、科学家都跟他讲,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3 _* s, Y T+ `% `: w" ` 7 }2 d/ A; s% P. c
OpenAI是一样的,我们认为它在2023年1月忽然出名,怎么可能?它背后有太多的辛酸、坚持、疑惑、摇摆,只不过坚持下来了。1 e9 n8 @! d. b" W% \
' x- S& n; n P4 e5 H8 u
0 A% N# m7 Q. A U
! Y4 k4 Q( V9 H5 H& O2 O j3. 现在的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思想力4 B" }6 j/ G5 r+ M5 d
这一轮技术,大概率就是把我们的知识进行提炼。知识哪来的?是我们的所作所为、所写所说,落成的文字、视频、语音,经过数字化之后,被机器去提炼,建成一种模型,变成知识沉淀下来。 a+ X. [ p" q. u) f& e
为什么大家觉得它很神奇呢?因为没有任何一个人有这种能力,能记住人类所有的知识。" n( X+ r, ~9 ^3 |
有些人觉得,机器会涌现出一些思想能力。确实,它会表现成思想能力。但如果你知道它的算法是如何做出来的,你还是会形成自己的判断。2 [& T8 C; T4 x7 m8 O. Y0 ]) C
我要想先声明一下,每个人都会对这种现象产生不同的解读。我的解读是,现在的机器并不具备真正的思想力,是把人类知识记忆之后的一种使用能力。
. y3 S5 G/ m7 \3 a0 N9 a机器是不会想的,想这个词是人类自己发明出来的。如果你硬把这种能力视为"想",不能说错与对,但它会误导你对机器的判断、理解和定义。
1 q: x7 N% U5 U. T4. 做一个思想实验,这轮技术到底是什么?
8 j2 f" c; W P: p
' Y I! Q' w2 l l( K2 j9 d& f: c+ @9 }6 [* s' Q% z: D3 U
! L/ H, \ f3 c g7 o# t" l! R7 j- }4 I如果我们发现了,可以通过蒸馏的方式,从植物中蒸馏出它的油性。请问,花园甲跟花园乙的拥有者,做同样的事情,最后的价值会是怎样的?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对社会的影响力会大不相同。$ i5 n6 ~ X9 w# C- a# w1 T6 R) ^
花园甲的拥有者,会怀疑提纯机器不行?还是会痛定思痛,发现原料有问题?
7 y& t. t3 E9 V. Z, |& C当我们从农业文明进入工业文明,已经受过很多降维打击了。当物质、能量变成信息的时候,会带来更加降维式的打击。
. I( {+ u& O2 u0 z这种竞争方式,已经不是技术能力的竞争,有钱没钱的竞争……而是文明在一较高低。
( _) b5 T+ l- w+ T& N9 z2 H你的文明所表现的形式,能否被新一代的会思考的机器学到、吸收到,并且让它的行为方式对你有利?$ o4 x5 k+ P6 ^9 S) G4 p# n
ChatGPT刚火的时候,知乎股价飞涨。在中国,具备语言语料的网站绝对不止知乎。为什么它涨得那么厉害?我没做过详细统计,但我认为,知乎的花园可能类似于花园乙。+ E$ @* m h6 T1 x a
我们再扪心自问下,贵公司、贵机构、贵组织,你们的知识的表现形式、呈现方式,更像是左边还是右边?你未来如何跟具备这样能力的公司竞争?
) b" r% n; ?) @; G4 E- Z1 V, [$ j如果你的信息,无法沉淀成能被机器学习的知识。这一轮的机器能力,你能够利用到的概率就大为降低。
% e1 X; ?: U1 J. E+ q2
7 j" K+ h" P7 E: I3 _1 [* M机器文明,冰山一角
5 B1 P4 l- v8 d9 [$ `& b时代的巨变有个好处,不管你多么先进,多么落后,在这个时代又拉平了。
K! Y# B/ `9 R* S( v+ R u微软CEO Satya说的刷新,Hit Refresh就是此意,重来过一遍。在这一轮的技术潮流下,我们如何重新获得定位?需要我们每一个人思考。
: v* v b4 _9 ?- T! B# M0 Q1. 冲着ChatGPT创新,等于拎包入住而没有自己的地基, V3 f: }" o4 Q1 [
古人有一句话叫"圣人畏因,凡人畏果。" 有了理念、信仰、追求,才能产生结果,如果我们只抓着结果,很容易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7 |1 j, R( P& `* R# Y拿ChatGPT来举例子。当我们看到这个技术结果的时候,要相信它不是从石头里蹦出来的。
6 j h" g. C" \7 w2023年1月,微软CEO Satya和Sam Altman(OpenAI CEO)的合照在网上很火,他们跟大家介绍了双方的合作和技术的进步。但其实在2016年,双方已经开始探讨了。
9 I8 g; ?# M0 M1 A
8 _1 k1 }3 ?$ ], q; D% ^/ R3 Q" H) f: o
- |; d$ M+ _3 V# J+ Y9 vOpenAI的成长,也是在不断摸索的。大家可以看一本书,《深度学习革命》,以OpenAI这批人为代表的深度学习实践者和探索者们,怎样从当初对谷歌人工智能产生一些担忧,到成立这间公司。一切都是有脉络可循的,是几十年的摸索、试错,才走到今天这一步的。: n% J5 G; L0 {, [! l# S
如果我们冲着GPT的模型去了,从创新的角度来讲,我把它称之为拎包入住。! z1 E/ h: c5 |2 T4 E! D. t; {
大家想象一下,一片未开垦的土地,长满杂草茂木。但有人把它开垦出来了,又根据土地的特点,设计出人类能够居住的房屋,把楼给造起来了,再找一些设计师精装修。最后招商引资。
4 L3 v) s4 J7 B2 l这时我们都看到了趋势,发现只要找个50层以上的公寓房做生意就能够大赚特赚,就拎包入住了。当时确实大赚特赚了。但若干年之后,文明变了,潮流变了,50层以上的房屋不受欢迎了,你怎么办?: Z4 }( B4 X- Y3 t5 U9 {$ B
OpenAI有很多算法,很多工具,它曾经在机器人上投资,现在有人去看它的机器人吗?ChatGPT只是它在众多的尝试中,凑巧发现了一条路可以往前走。你要跟着它这条路走,有点像守株待兔,认为兔子永远会撞在这棵树上。
4 G9 o: U% @ e! y+ c3 V我认为,其实各位可以在这一轮,去看OpenAI的理念,最早这些人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愿景是什么。
) }& Y; K1 @* e9 {4 S- j) g& q2. ChatGPT的冰山下面是什么?
2 x# F5 Z% ]- a如果说我们看到了冰山一角,下面是什么?1 |( |3 {! G4 V5 ^3 e; b6 D( {, u" `
拿ChatGPT举例,它下层有两类支柱,产物、产出它的人。别只关注ChatGPT或GPT4,去看更深层的东西。; d' o- q7 `# D$ Q) x. G1 b
: ?& I+ j* n6 u4 p* y( X
6 t5 S0 r1 B8 i. G4 C0 u. {7 u5 k# }& s# \
% E9 s0 g: W$ l9 d& Y! F- D0 ^; G一方面是大语言模型,赖以沉淀人类所有的知识,或者是能够被它学习到的所有知识的机制。是Transformer/RNN/CNN/LSTM,是用数学的方式,表征物理世界和人类知识与行为的特征。
/ @- p& i( l) l0 o' M3 `; d" K另一方面,OpenAI,也是由人构成。公司就是由一批志同道合者构成的一个组织,去完成一个共同的愿景,共同的一个目标。6 a- v% q: O3 }, z, O' M( z
这些人才是一批有科学修养的,又有工程实现能力的,又对语言学、计算机科学的第一性原理有深刻理解的。更关键的是,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坚信做这件事是对的,是有用的。: h$ W# G5 O% U( U! Q: ^( M; @
其实有很多人正因为OpenAI所谓的成功,反而离开了,因为觉得愿景不一样了。这是它的人才特征。3 W5 d6 F! j' }' s
人才特征的背后又是什么?容错、合作、开放的文化,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风格,配合的风格,彼此交流的风格。% E: E& E* _3 |4 k0 j4 m
如果我们连办公场所都严格要求,老板、员工分级坐,等级森严,是很漠然的群体,有可能做成这件事吗?
5 K5 H2 `8 h2 K/ `4 w, X我自己也是管理者,感触还蛮深的。各个企业的文化真的不一样。有开放的、有封闭的、有严厉的、有宽松的、有说一套做一套的,有说知行合一的,所处的行业特征,社会的氛围也真的是不一样的。) Y" N' l# g: B) V. ^; {
错误是成功的前提条件。你公司的环境,整个的社会大环境,允许不允许这种容错文化的出现?
5 w ^% h# Q: i$ u5 ]- W# Q) Y# W4 {1 z! H h2 a
' i4 b3 e( s6 E8 S
5 k( g9 `$ ~+ B- A& |( k$ w+ F# Z
所以有些人问我,咱们应该怎么做ChatGPT?
) H/ z( _! Q! f4 M; C* ?0 d# O J我说如果你要做一个ChatGPT,个人的建议,还是别玩这个游戏了。就像是打冰球,追着冰球打太难了,你最好天天求什么?求前面没人打了。但那时,新的赛道又开出来了。天天在说弯道超车,等你真超过去才发现,前面已经没车了。! q& t F% ^. ~$ d$ _
新开辟一条道路,需要建立这种环境,建立这种文化,培养这种人才,这才是最基本的。Sam Altman那批人就是坚信大模型大力出奇迹,就能够表征人类的知识,就这么简单。
' [$ l4 S. h8 A/ ?3 [/ ?$ G5 t3. 通用人工智能(AGI)0 ^6 @7 C* [6 J; A3 G3 I" I7 d5 k6 J
通用人工智能(AGI)是他们的追求。OpenAI会为之付出无穷的努力,不懈的追求,直到证明它绝对不行了。只不过,很巧它成了。但就算在AGI上,大家的关注点,也都各有侧重。
% ]2 w3 |& P7 [5 g. r20年前谷歌刚成立的时候,只是个搜索引擎。你会感到很无厘头,一个搜索引擎,为什么把不作恶作为标准?现在大家明白了吧,在一个"比真还真的时代",给你的信息当然可以作恶。7 V1 z# `9 S1 _* m. f, Z G/ `
$ t2 h8 {0 }% G6 M( RAI也一样。微软明确指出要做负责任的AI,谷歌说的叫不作恶。OpenAI提出UBI,全民基本收入(UBI,是指"无条件"地为所有个人定期发放一笔现金收入)。. r! o0 e/ U7 d5 V4 V# i1 O
Sam Altman在采访中说,需要新思想回答的三个问题是:如何分配通用人工智能产生的利润?如何分享通用人工智能的访问权?如何分担通用人工智能的治理权?1 V5 W3 F5 q$ Q6 z9 K
/ ~. y# G: e8 E) h5 H# S! r大家想一想,为什么Sam Altman想到了这三个问题?+ [# p6 o* [. E8 E6 t
还是因为AGI一旦推出来,大家马上就会发现,它的能力太大了,如果不能让人类在这三个问题上达成共识,有人赚便宜、有人吃亏,就产生动荡的因素了。AGI带来的这些议题,需要我们去了解。
( S1 g4 O/ O( D: _$ v) P" ^4. 有些议题其实已经被思考100多年了
; _& }! Q: Q( J# j$ {# R3 i B建议大家看一下《大都会》这部电影。它1927年上映,到现在马上100年了,你会发现,我们几乎在重演历史。
3 s7 D" L" |. H! ?( n
/ N: ?9 _# f8 \/ h7 ~' {" ]. ~- d \# K3 S' w' [
0 M& _. J7 r& R4 U+ K; y它出现了三个文明的特质:; F' ~, h$ B e% ]) w: P" N2 X
1)无用的机器。出现了过度设计的无用的自动机。仔细想一想,它每一个理念,每一个精巧的激发过程和动作,是不是我们现在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思想的底蕴?
9 @0 F, L$ s H7 ~那么,我们有没有可能在不接受,甚至排斥"无用的自动机"前提下,鼓励工程师,孩子们去创造出这种自动机的文明?当不被鼓励、允许时候,他们有没有可能去做自动化的事儿?
% [2 ~& k3 w* M我再举个例子,我们这个文明是不接受多米诺骨牌有任何价值的。但实际上,多米诺骨牌跟无用的自动机,背后都有一个隐含的、对于自动机的一种强烈的发自内心的追求。人工智能没成功前的所有投入,都是无用的自动机。这就是我们要深思的。
9 A; g3 Y5 u# P6 U8 z2)魔法师的学徒。名字来源于歌德的戏剧,它在全球技术领域经常被引用,说人类在开创一些魔法式的技术,但魔法需要被制衡,开启魔法以外,要会关。
5 M8 g* g1 _& s9 I" B3)精灵宝瓶。你不但要关掉魔法,还得把它收回去。留在世上可能也会有问题。! X2 p) F: Y2 f. V7 @- @9 q* W
《大都会》结尾有一句经典名言,说在负责思考、筹划的大脑跟执行任务的双手之间,必须有一个调节者,这个调节者必须是人心。1 f7 D" t* O5 L8 M5 d
* F, ^5 W+ e/ Z
5 ?! r7 l7 U9 Q1 C3 a" E9 p' L) U
8 v7 N+ N5 c' L$ c/ e我想说,当你为ChatGPT激动不已,脑补着很多东西的时候,有些议题其实已经被思考100多年了。而且,还没有定论。一两百年过去了,大家仍然在探讨自动机的普遍流行造成的后果,和相应的人文上的制约。
+ t/ u M0 Z6 t' _) x! X _7 s+ C这就是盖子揭开之后,人类所面临的话题。这是远比所谓的人工智能奇异点,更宏大、更深刻、更严峻的话题。
( f$ P6 B6 r5 e+ Z: M" \- M7 i3
- M" B+ Z5 d- C; `; ~( y如何利用机器?! i G% L" B- f: h0 |/ @0 J
人和机器的关系是什么?比较理想的状况,是由机器弥补人类的弱点。那么,首先机器的优点、弱点是什么?人类的优点、弱点是什么?我们知道吗?) |; B( M. T* P* T. C
第二,人类怎么指挥机器?机器怎么能够被指挥?怎么能够不被指挥?我们考虑过吗?
. ?4 z P# q8 q. h) M第三,教学相长。我们要明白它是怎么学的,才能明白怎么去教它。
6 Q) p3 a& ^/ X( D5 P- Z% L. f2 V这点我特别希望想跟大家强调一下。否则,我们会误以为机器真能凭空学到知识。
2 P" l1 \6 N3 ^8 f
% v2 {$ C% X7 u/ j* J% l8 V" ?. h$ G1 e2 Q4 ~
- `" B. t5 u$ [# R J% C! [
上图中有几个机器智能的关键词,表征、映射、记忆、应用、学习。
' O, k( Z2 e$ {. i! H* @, @3 O图中还有从GPT4官方网站上取的一句话,这是它对GPT4的定义。我们把GPT4开发出来,就是让它去解决困难的问题,靠什么呢?靠形成的通用知识。
; E% X- w/ T' _. N' `! u$ @: U问题是输入,映射能力就是这种函数关系,产生的结果就是问题被解决掉了。
2 H& x; @) J4 L我认为它说得恰到好处,没有说什么特别花哨的东西,就是由一种知识去解决一种问题。知识是桥梁,问题是输入,把问题解决了是结果。; w; k2 K7 |; L) K" C' Y% W d& r
8 A6 V( u9 f, @. ^$ V: z3 _3 F3 ?
A% {1 w. A- ?8 V$ H如果再优化,这三个等式。4 S ~; b" D+ B/ b* X2 C0 ]
第一个公式在描述什么?这是一种映射。即通过输入的变量,在一定参数的配置下,产生你要的Y。) i) O5 u# ~0 E- H7 H
第二个公式:这个Y是永远不可能完全满足你的。所以怎么办?理想的Y,减去每次产生的Y,产生一个偏差。
0 I' z+ [" \. }, w$ G( E H" k" S第三个公式:你接下来要做的事儿,就是不管用什么样的算法,把偏差最小化。
" T* q" I% D8 \我们如何用机器?不就这三件事儿吗?
. C& L5 Q+ w2 {0 ^2 I) r( J你作为一个人,是不是同样也在做这三件事儿?也要根据你的X和Y搭建一种函数,一种能力,也要去配置参数?每次你的Y也会因为一些小细节,比如这个月的销售涨了,产品的次品率低了,跟你的理想值之间出现偏差,你也要想办法把偏差减到最小。7 _# y% X# c: Q1 ]( Z3 R% h1 m* q
明白机器的做法,你就能知道,我们应对的是怎样的时代了。 e, D% |, O$ O& a3 x# b6 t1 X/ U
2.机器的祛魅与魅化" [4 j1 J5 k/ k
如果再剖开来看,我今天不是在讲技术的细节,而是在讲它的祛魅。, B v4 I) @: ?
我们给ChatGPT披了一张画皮,呈现出一个智者的形象。想象一下,ChatGPT是一个狐仙。我问,它答,你会觉着它是一个神人。但把这画皮一揭开,原来你提出的问题,就是一段指令,你还会觉得很神奇吗?
a4 k. o7 b& G% a# C& H" @你还会对它有任何的人性化的连接吗?你还会觉着,它要把我的工作代替掉了吗?你觉得,是它把你的工作代替掉,还是它所赋能的一个机器或一个人把你的工作代替掉?; j' ?8 b' E5 D+ E5 a
我们讨论了给它祛魅,它有被魅化的可能吗?如果基于你喜欢什么,会对什么产生情感的共鸣,如果我想给你造成一种它具有人性或神性的印象,也是可以做到的。* v2 x3 N1 ~, x5 k- }- G q
比如,给一个机器人取名叫欢欢,或者取一个让你感觉到很亲切的名字,或者让机器的表达去模拟人的方式,让你产生情感的绑定。你觉着有多少人能够受得了这种感情的诱惑?
! z4 A; @1 H3 O q也就是说,我们的决定和共识,会决定我们的下一代,决定我们自己怎样看待机器,是祛魅化?还是妖魅化?8 E! o; l) q+ c( p
这点并没有达成共识,甚至没有人去谈这件事情。: Z! g' Y4 f* x, p6 m" r
在英文的语境下的Robots,bots,中文居然把它翻译成机器人,自然地就把它向人靠了。实际上Robots和bots没有任何的"人"的含义。
; w+ b- _ V d$ o$ f我们这个文明,是否需要主动地把这种机器能力,用语言的方式,用形象的方式,用各种各样的方式,把它跟人连在一起,这是不是走得有点太大了?这也是一个问题。, E/ }3 t" B G7 R" r. ]
3. 机器是不理解概念的,机器理解的是概率分布
3 r3 F- U' E5 e1 n9 T. X6 J
# l# }1 \+ r& D" i, p( j/ t
" v7 l) l" \, {) L4 o+ w
9 l2 r- `" S" K P! {$ i3 V再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对ChatGPT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想去中国旅游,我从来没去过,那里的哪座雪山值得去看看?"
/ [8 A& G: o7 |" l6 J0 r它回答说,"我无法判断雪山的美丽程度",为什么ChatGPT给出了这样一句答案?这句话相对来讲,很符合人性。
% i+ {' c1 f# V+ S2 G" ]7 h+ X# G Z但实际上机器怎么理解的?美字之后,好、妙、丽,各有概率的计算值。其中丽字的概率值最高,所以它就选了美丽。接下来呢,又有几个字备选。程、景、心,在人类的语言中也都和美相关,比如美丽程度,美丽景色,美丽心情。机器发现"程度"两个字概率更高。
c# b5 y x8 g% U2 x, R8 s) O最后它是自然就选择了"度"字了吗?不是的,度字概率最高,所以这句话就出来了。如果你前面问的问题是《三体》的主角是谁,八成它会选择,心。2 c$ V, j# n6 i# {' q. n
. D) r7 B% y' o: ]. o; C$ a# e+ B
0 e5 L0 X5 W& ^- L9 ^ Y
2 }- P: H, C' N; ]我们认为它很完备,懂人话,说人话。但你发现没有?人跟机器的理解是不一样的。如果我们不知道这一点,就被它魅住了。一旦被它魅住,你很难成为它的主人。& i4 G2 T) s* C" j0 S
所以,你要明白这一点。
3 i0 R; ]7 k2 e" D6 B其实机器是不理解概念的,机器理解的是概率分布。语言,每一个字的出现,都是有概率分布的。它的答案是基于概率的一种推理,不是概念的推理,这一点我们务必要明白,这是祛魅的一个必要条件。Sam Altman(OpenAI CEO)能够坚定信念,其实是因为他对语言的特征,有深刻的理解。* C% }$ T( F! q0 Y$ C) I
你觉得机器像人对吧?其实我要说,是我们太不像人了,所以才认为机器像人。何以为人?尤其是当我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误区、偏差之后,如何去弥补、防范思维误区和偏差,让我们做得像个人?这是远比AI会不会代替掉人,更核心、更本质的一句话。
8 D/ c9 g& w$ `6 W( x越是纷纷扰扰,越要守住第一性原理。这个时代,门开了一道又一道,但外界其实一直这样,是有风险的,只是我们没有跳出舒适区。
9 E5 x7 _3 q% G6 ^! p: K4. 我们应该用AI干什么?' b" f) n! X7 W+ T5 r6 \
下图是微软的数字化智能反馈链,现在特别出名。基本概念是,帮我们建立起跟世间所有的对象的实时连接。知道它的状态,反馈回来,进行优化,进行完善。* @3 `6 k d! w
7 i9 N( r/ @" H
6 R2 o0 K: a% B3 }, v! ~
& S6 V: i6 j% Q" C% ~1 Q可以理解成什么呢?无处不在的智能、计算、感知、决策。但实际你看,除了中间写了Data AI,其余圆圈里,写的都是我们日常的工作、学习、生活。7 G) | N, W5 ~9 \* p
我想强调的是,AI是干什么的?它跟上一世纪出现的电的特点是一样的,应该是无处不在,通过建模仿真来进行计算和优化,用机器能力去赋能、帮助和完善我们的每一个过程。; `- l8 c3 Z( A; B/ ?
但如果丧失掉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如果没有人的约束、制约、控制,没有负反馈,全是正反馈,可能让它自激了。它可能会在瞬间用掉地球的资源,理论上讲是可以达到这种情况的。$ W# R) x [6 v4 K4 c/ ^3 y
所以就算是GPT,它也经过培训,人是在决策链里面的。GPT这样已经有很多知识沉淀的模型,能够被使用,也是因为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继续发挥作用。: q$ Z7 U: v3 X C- o9 X6 S
明白这个道理之后,你会发现实现起来没那么复杂。; f8 a* P6 M2 `$ f6 u
! {# r: l* \- v) Y
3 p0 n) r# [' D* x
. g2 a+ ^% M) f: U2 Q
OpenAI跟微软合作,现在开放的这四个功能,你发现没有,严格意义来讲,都不会被普通用户使用到。# A4 G c7 s% O- m( _% a' ~ f4 @
我们用到的是什么?是被它这种能力赋能的,所加强的,一种工作的性质和内容。
; n# d$ }$ o4 Z7 @- }# x. \& q所以虽然OpenAI的技术很先进,微软也在大力地推动,我们追求的不是ChatGPT或GPT,而是整个的一个系统观,是Azure AI。Azure AI里面有除了OpenAI以外的很多功能,有很多技术的同步的实现。3 @ p) u& J* @/ l
7 Z$ m9 \0 O, t6 T/ ^# `8 x
& F; c8 q; p' e4 L8 Z" o
$ a' z: E. B$ [$ n5 J8 E+ Y" X4
- O5 X) F; q$ N5 n7 e. n知其雄,守其雌" x+ v. S+ I$ H+ L$ \$ B& E2 _: V6 ^
如何面对这个时代?
* K$ U) o. i, ?, x1. 三个关键词
7 e0 T; T9 V' t$ y: f6 m6 M% q有三个词可以供大家参考——"煤气灯下"、 知识"肥胖症"、知识"智子"。
: \. g) w- }3 `+ C煤气灯下。Gas Lighting是2022年,韦伯字典的全球热词,是上一世纪40年代一部电影的名称。电影讲述了,一位先生想谋取他太太的财物,一直在给太太洗脑。电影用蒙太奇的手法,煤气灯摇摇晃晃,让人感觉到眩晕,感觉到不确定。它为什么变成全球热词了呢?因为现在机器生成的虚假消息和错误消息,就如同摇晃的煤气灯,让我们失去了对什么是真实的客观判断。6 m7 P# P* o- }% V$ X
知识肥胖症。我们都知道,垃圾食品可能会带来身体肥胖。但是大家想一想,每天我们通过手机,看了多少知识快餐?
( U7 X" r7 d3 W' P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消化得了吗?我们的大脑,没法去理解,也没法记忆,就是不断吞下很多信息。带来了大脑的虚假连接,每个连接都是耗能的。我们天天在消耗那么大的能量,但由于知识没有重复,其实什么也没记下来。* u2 }, b/ [# r4 a% z# a9 C8 `
那么,我们是愿意沉浸在知识的恐惧症中,觉着不学要落伍,还是愿意理解能力的局限或者约束,来学我们能够消化的知识?这一点,能够决定我们的生活素质的高低。
e% ?/ f! |* ]知识智子。算法机器,是把人类知识吃进去,消化,把它变成精华提炼出来。如果你没有不断给它进入新的知识,或者说,新的知识也是这个引擎产生出来的,大家想象到结果了吗?0 w+ d0 k8 O# r6 A! i
它就变成了一个正反馈,就像狗咬尾巴一样,不断在打转,不断地去精华同样的知识。一开始,可能会有一些所谓的涌现现象,但我觉得,如果你不给它添一些额外知识,机器转得又快,越来越压缩,你会看到这个模型好像越来越小,越来越精练,越来越有用,但实际上它的知识固化了。! `- k) |" e5 R! F6 I9 }0 [
类似于《三体》里的智子,是一种源头上的约束,让新的知识无法产生。
, o" u* H% I+ L+ z( A R K( M4 }这种情况不一定出现,但是有这样的隐忧。它是受机器能力本身所局限,尤其当我们人类不加约束去运用的时候,就会出现这种情况。
" V* T7 z, r W2. 文明这个话题很关键
- c- ~! a3 U3 p提炼知识的算法是没有文明的,但你给它供给的原料是有文明的。我们要给这种技术以文明,我们的文明,让它能够沉淀下来,为我们所用。
) n5 P4 g0 S1 V8 h% L文明这个话题很关键,我拿几张图,给大家展现一下,还是蛮发人深思的。我在中文语境下,试了一些关键词,让我很警醒。
* Q; X: a( o" u2 F1 `8 e) h. n"开心的农民在广阔的农田里驾驶着拖拉机收割。"你觉着机器在中文语境中应该给你什么样的图片?
1 |: W& ?* T) d h- _9 Z3 n5 q! e, {3 z% r
, u4 B7 p" }. v. B- ~7 G, I1 v5 F8 d8 i6 S- b
我又试了一些词汇,当我想让它产生出一个我希望跟我的文明相吻合的图像时,它产生的是这样的图像,不能说它错误,是说它跟文明的背景不兼容。$ Y" R3 D; q( d$ f- {4 k
我有点着急,好歹给我出点跟中国相关的形象吧?所以我输入了语文老师,符中国的文化特点的语文老师。( m5 O; K8 Y9 `( I
- K3 ~& K' i) W$ e* Q; P% t* h) `
) `6 ]1 N1 |" D: ?8 r% V$ z: f9 `! D. ~1 O! _0 k4 c6 e
你看它给我产生一个什么形象。一个非常古旧的、传统的、没有现代化文明特征的一个语文老师的形象。但我们中国的语文老师有这么古老吗?他们是不是也在用计算机,穿现代化的服装,在给一帮活泼的学生在讲课?: U! u) j5 ?8 [$ ?4 z1 F1 t* c0 A
在算法界,这叫做语料的偏差和偏误。今天我一直在跟大家讲的,不是算法,要比算法大得多。文化、文明的传承之前要提炼,沉淀下来,让我们的下一代,包括我们自己,能利用这种知识的沉淀来帮助我们。
: s e8 O6 b& r! a$ U) x- J1 f, E我们希望什么样的工具,什么样的提炼是适合我们的需求的,这是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警醒的。这是对我们每个人的自勉。
+ z/ u. v5 v6 C2 {
* z0 Y: i4 ~& {! B5 U* j" H5 ]
7 ~# B$ x+ J7 n6 ^9 @4 Y
# ~% ?; d6 B4 s" g人类还会不会向前走?一定会向前走的,但是对文明的贡献,对知识的贡献,它是由机器去提取的。
1 S7 l' E$ {! ` n( k- f) g; E3 X机器如何提取你的文明、你的知识,变成它整个的知识海洋中的一滴水、一瓢水或者一汪水,机器有它的算法,有它的价值观,有它的方法论,我们怎么应对?这也是需要我们每个人去考虑的,它关系到我们所在的组织,将来如何利用机器所提取到的知识。
5 l" h$ j# N" s% j6 B9 `初看是技术,细看全是人的问题。) o" s3 R$ b& @
& f' {6 Z% L+ t+ p' p% l' J& Z
% ]+ x, N& S2 W$ v/ R+ g2 C再一细看,全是思想的问题。
/ k" i# J; o$ z1 [: M7 X我们现在最麻烦的思想问题,就是总想在确定性已经消失的时代,还试图找到确定性,而不是去适应不确定性,来应对不确定性的挑战。
( o" _1 X. {( G/ Z! ?7 N' p/ A我们经常问,哪些人类工作会受到机器影响?你或许应该问,哪些人的工作不会受到机器的影响?那个答案的圈可能会很小。' k+ _) j2 Z# h+ e; \0 { f% m; ]0 ?
每一个流程,每一个动作,每一个人,每一个物,都会被这种能力所赋能。赋能表现形式是什么?建模、映射、仿真、计算、优化、反馈回来,赋能你的物理世界。1 p6 L( Q, f: R, Y/ v+ X. Q8 X
所以,再回头讲,动荡时代最大的风险真的不是动荡本身,是什么呢?是我们企图用昨天的逻辑应对这个时代的挑战。彼得·德鲁克早就说出来了,到现在仍然适用。
! m" R* `6 B: j0 L4 n( U9 }5
& \4 e" @- t2 qDon't Panic,不要惊慌3 v$ Y; f% B2 s2 ]! `6 a0 c( N9 T/ L" H
在小说《沙丘》描述的场景中,人类的技术已经很先进了,可以穿越太空。但人与人之间的打斗靠什么?原始武器。% ^8 M8 ~( T. o4 j" _( B" @ ^
知道为什么吗?在小说中,人类历史出现过一件什么事?巴特勒圣战,有一个种族,特别热衷于机器能力,发明了很多人工智能和智能机器人,而且把机器能力用在了战争上。开始大家不在意,结果越做越先进,这个反噬差点把人类都给灭掉。
2 h4 h/ L' L# B5 Z C! V为什么这本小说在西方影响那么大?冲的不只是机器,是机械的价值观。
% |* w. n2 _& M: ^! n9 {. K下面这一段的话,是主角的导师跟他讲的,"你就是用了太多的机器能力,结果居然忘了在沙漠里要戴上面罩。"主角跟导师说,那你怎么不提醒我?导师说,就是因为你过于依赖机器的提醒能力,把你自己的人的能力都丧失掉了。
, T" B3 i9 s1 I6 W+ z我们面临的是一个伟大的时代,而且大概率在不知不觉中已经跨入了这个伟大的时代,已经是其中一份子了。 Y1 \$ K" J( D3 B
0 f6 ?" r0 h, h: x/ U7 f- k% G
* V# ?; f( O* s4 U5 B
7 D T& G$ |# z/ ?( U: s& v% \" ?那么怎么办?Don't Panic,不要惊慌,别担心,别着急。为什么?
. C8 X% f% T8 t9 ^2 K: X对机器能力的过度恐惧,实际上是对人类,对我们自己主观能动性的极度自卑。我们高估了我们记忆的作用与知识的难度,却低估了我们思想的深度,和人的主观能动性。
8 @/ R. d# y& j3 P: ?但要保住人类的主观能动性,还要花一些心思去理解现代化的机器的能力,成为机器的主人翁,也就让自己更有可能性,有更大的概率,进化成新一代的人类。(本文完)
5 b4 s Y1 K0 G ~2 |4 h# Z" K/ R1 z) M6 F0 S1 T/ _6 h
你的领导力的高低
' }! [0 u- U( L6 H* m( \决定了成员对你的信服程度
: k0 r* X8 [. K/ y: V& s本质上取决于个人的品行3 Y' y" |. u7 n- l
点击最底阅读原文,立即报名!. I4 }5 ?( o- d3 P( J5 p/ d, z
点赞关注管理智慧视频号,
- ~" h* P V8 J, j; B3 d第一时间获取更多原创商业管理思想↓↓↓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