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6.18大促主会场领京享红包更优惠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5|回复: 3

百岁书画家孙其峰辞世,主张学艺先打好传统根基

[复制链接]

1598

主题

709

回帖

6633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6633
发表于 2023-3-20 14:49: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安徽宿州
澎湃新闻获悉,百岁书画家、天津美术学院教授,孙其峰先生于2023年3月20日8时29分在天津总医院与世长辞,享年103岁。孙其峰先生孙女孙瑜今天发布了相关讣告。
. I: A: c0 I' o3 K6 p3 c孙其峰先生绘画以花鸟、山水著称,书法以隶、草见长。其笔墨师古而不泥古,既不失前人法度,又有独具一格的个人风貌。他曾说:“离开传统的艺术是无根之木,没有创新的艺术是不流之水。传统好比是地基。学书须广采博收,融会贯通,而后写出自家面貌,方为上乘。”
) r# r% \  B' e' M! z9 [
. W' ~5 ~" @# n# v# S) y, ]. I9 h$ A+ m- N8 o! _# }! j
孙其峰(1920-2022)
. {/ m0 M  g1 \+ ]  X9 l孙其峰,原名奇峰,曾用名琪峰,别署双槐楼主,花鸟画家、书法家、美术教育家。: t6 D+ V8 Q1 W! S
1920年生于山东招远,1947年毕业于北平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科,曾先后师从徐悲鸿、黄宾虹、李苦禅、王友石、汪慎生、寿石工、金禹民等,擅山水、花鸟、书法、篆刻,兼通画史、画论。曾任天津美术学院副院长、天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中国画研究院院部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西泠印社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贡献津贴专家,是天津当代美术教育(高等美术教育和社会美术教育)的重要奠基人。2013年1月29日,获第二届“中国美术奖·终身成就奖”。# d: O9 {/ U6 V5 ^' }, b

: }+ j+ _( S2 @% a% J8 q0 z/ T0 L' \2 }
孙其峰,《一击万里》
8 d. t) y; P8 ^5 ]孙其峰自1948年开始从事美术教学工作,几十年里孙其峰从未间断创作,在花鸟、山水画领域均取得重大成就,风格独具,影响甚广,堪称大家。在书法金石方面,功力修养尤深,篆、隶、行、草无体不精,为书坛耆宿。 在老一辈画家中,孙其峰堪称全能型画家。由于早年辍学,学问的积累既艰难又扎实,艺术的磨练从摸索到贯通,部足虚心求教转益多师的结果。6 m3 n; O6 q8 p
他不仅书画精能,而且在美术史、美术理论及绘画技法研究诸方面都著述甚丰。凡与先生请教问学的人,莫不为他的学识修养的精深、理论见解的明晰透辟而倾倒,加之他那宽厚乐观幽默的性格,平易谦逊和蔼的长者风范,时时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古人倡导人品画品俱高的标准,先生当为典范。
3 N& [$ c% o. n# }* r( D3 s6 L+ r% u3 x' I8 p! ~# V

4 Q6 _7 b* b  x' H, b6 B孙其峰,《千岩竞秀 万壑争流》) e$ L" W0 I+ R5 ^9 \
一个月前,在天津美院为孙其峰先生举办的103岁寿辰研讨上,天津美术学院院长贾广健回顾孙其峰与天津美院称,孙其峰先生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科的奠基人,他的艺术思想与教学思想是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教学体系与教学特色的重要支撑,在长期教学实践中形成了其独具特色的中国花鸟画教学体系与教学方法,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中国画艺术人才。先生与花鸟画大家李鹤筹、张其翼、溥佐、萧朗等共同形成天津美术学院花鸟画教学学脉传承与文化精神谱系,后继不断,薪火相传。
7 [7 u1 ~: ]2 G" i% Y: o. `5 o( }+ g6 `7 }
- B9 k4 V, H: J8 ]6 H; T7 p6 W+ ]
孙其峰,《竹林凝望天际青》+ s9 R0 A4 z* p8 ?6 n( F3 V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杨德树说,孙先生在“书”与“画”的继承与发展上都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他在教学上尤其重视基础教育,对于书法的学习,他有一个指导思想,就是“五体全修”,而对于绘画他则十分注重意象审美的培养,从形、神、写、意几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他从基础学习逐渐引导大家达到更高的艺术目标。几十年来,他在天津美院培养了一批批画坛中坚。
, k" f0 I2 Y! a+ u$ c# J! f6 r
. f, J3 Y1 |. v3 Q' s3 z$ f% j& Z6 B: V/ U7 l& Z3 Y7 O2 w
《沙暖睡鸳鸯》& c; S/ V( r( `
孙其峰先生的学生,天津美术学院教授贾宝珉回忆自己1959年考进河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前身),便追随孙其峰先生学习花鸟画、书法与篆刻。“孙老师采取的是因材施教、分别辅导的教学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成效。孙老师曾带我去中央美院、中央工艺美院、四川美院、西南师范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湖北美院进行教学实践与学习。课前老师帮我备课,课中在旁聆听,课后总结课程中的优缺点和改正方法,使我较好地掌握了孙氏教学法。同时老师又领我拜会了很多名家,如刘海粟、陈大羽、周韶华、赖深如、苏葆桢等;引领我参加了中国画创作组的创作活动,见到了崔子范、周思聪、许麟庐、黄永玉、李苦禅诸先生,参看了他们的绘事和讲述,受到很大的启发。”
* D( g0 r- C3 Y) X
. D9 q1 P8 O" u" r6 o0 i) n& w8 S( I
《四喜图》- u4 F% K+ u5 u' q5 q& @5 _( ?/ m
天津美术学院教授陈冬至也提及自己自入学直至退休,一直伴随于孙其峰先生身侧,年轻时作为助手常协助先生的教学工作。“孙先生待学生极为和善,每每协助其整理图稿,他定会在旁指点,抓住一切机会给学生讲解示范,力图将传统文化的精髓传授给学生。为教导青年学生明白艺术需要深入生活的理念,孙先生带领学生下乡,同吃、同住、同做农活,其初心如磐、笃行不怠的品格令人敬佩。”
+ o' Q6 F6 Y6 J. o
# V: c5 p6 t2 |& ~1 ?6 E* m" m+ o* M, P9 b' S" _
《箧中寻得归林鸟》
$ S0 ]" |7 V# f& p, z  R孙其峰先生画语录:3 k9 b1 V4 r# G/ S, t' P
离开传统的艺术是无根之木
+ y; F) O) D/ s  Y4 U+ L1 n" V有人主张废弃传统,这十分好笑。人打生下来就处在传统的包围圈里,不是你想废弃就能废弃的事,你只能在传统的基础上研究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好。就像跑接力,接棒人只能向前快跑,绝对不可原地不动,更不能不承认前面跑棒的事实而跑向始点另行开跑。
" N( K) m" h' x+ f0 ^- S; {: K- c在运动场上,我们见不到这种荒唐事,但在治艺的“竞跑场”上,的的确确存在这种人——虚无主义者。至于接了棒坐在地上的人,那是彻底的保守派。" W+ V; p* }6 N0 P' T
离开传统的艺术是无根之木,没有创新的艺术是不流之水。传统好比是地基,新房子盖好了它也看不见了,但你可少不了它。楼盖得越高,地基就需要打得越厚实,不然新楼也要倒的。% j3 R1 }4 [: v3 @

0 s! f( M& |) n; V
9 Z* A) T9 I" R8 S5 Q《庄子·秋水句》
* x" f5 E" z3 }: X" \* x好坏与新旧
* A( H: M4 v9 B) w7 a我早年的老师,都是重视传统的画家,教我打下了比较坚实的传统基础。上北平艺专的头一年,接触的还是传统的。徐悲鸿校长一来,就换了一套教学方法,试图用西画改造中国画。但我原先那套东西已经比较牢固了,不是上一堂课两堂课就可以改变的。不过,我很快地接受了徐先生重写生、重造型的教导,强化了造型训练,提高了造型能力。兼学中西,择善而取,大大受益。8 r% X5 }2 z+ E, I  r+ U
治艺的人必须把“好坏”与“新旧”的关系弄清楚。凡是好的艺术,它必须包括新在内。现代人画古代画,怎么看也不能算好。有人强调“新”过了头,认为只要是新的,就全是好的。事实是,新的当中有好的也有坏的;反过来,旧的当中同样有好有坏。历史证明,凡是坏的,都要被淘汰。一切新的东西,过了时都要转化为旧的。但一切好的,却不随时间的延伸而变成坏的(这里指的是艺术)。对治艺来说,首要的问题应该是好(高水平也须新),片面强调新是不对的。
1 J! B, C4 y8 s' e# ~4 M. {* C/ g# _7 ]4 ?
1 G# p8 X2 ~2 [. u" o2 j
《归园小景》
3 V( u3 T6 N' q/ ]& ^巧与拙
! O& x5 W& H2 \$ Z- g( k1 [& Q“拙”和“巧”虽然是两个完全相反的概念,但在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里,二者却是既矛盾又统一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巧拙互用”。
: N) E& Q; @) z" E! C  f' v “巧”的作品,往往失之于小巧玲珑的小家气,如果参之以“拙”,那么就可取得“巧而不小(小家气)”的效果。“拙”的作品,如果一味地用“拙”,恐怕也很难成为艺术。因此在“拙”的作品里也必然结合着巧的成分。2 C% e& Q2 C* m- z! P0 D
到底应如何理解“拙”呢?从书法上(包括绘画的用笔)看,那就是所谓“生”;从绘画上看,那就是所谓“不似之似”或“似与不似之间”的“不似”的一面。* w0 n& J7 `, {/ C3 H* Y# u
“生”,不是真正的生,是熟后的“生”,是用来防止“油”、“滑”、“庸俗”的生。这个“生”就是“拙”字的同义语。绘画上的“不似之似”的“不似”一面,只是一种手段,最后是要似的——也就是“神似”。这里所说的“不似”,在很多情况下正是这个“拙”字。) l1 d4 b- \9 C. ?3 ~4 I
由此可见,在艺术创作上,人们不满足于熟,熟了还要返“生”;不满足似,似了还要“不似”,也不满足于巧,在巧之外还要求“拙”。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帖子地址: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702

主题

713

回帖

7265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65
发表于 2023-3-20 15: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宿州
孙老一路走好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3

主题

711

回帖

721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18
发表于 2023-3-20 15:29:34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宿州
仅有的高峰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683

主题

711

回帖

7218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7218
发表于 2023-3-20 15:49: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来自 安徽宿州
其峰先生,走好 !
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优酷自频道欢迎您 http://i.youku.com/zhaojun9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6 下一条

QQ|手机版|小黑屋|梦想之都-俊月星空 ( 粤ICP备18056059号 )|网站地图

GMT+8, 2025-8-15 10:37 , Processed in 0.038585 second(s), 24 queries .

Powered by Mxzdjyxk! X3.5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