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厦门·天卫科技壹号”先导卫星模型。 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摄
$ f1 Q! ~ X) W3 }; y1月9日13时04分,“厦门科技壹号”卫星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这颗卫星是厦门天卫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称“天卫科技”)为城市应用服务打造的定制化遥感卫星。# b. O; I$ } D. \
天卫科技自成立之初就专注于航天科技研发与信息化处理,为城市建设提供遥感数据服务。 `6 \3 R: Q( G: \) x6 i* T$ w, T
建造定制卫星" G, D# J1 @' c: ?
2020年,天卫科技为智慧城市建设、数字化应用提供服务,定制一颗城市卫星——“厦门科技壹号”。
- N5 C( F' P/ z卫星由天卫科技与科研院所合作研制。在研制过程中,如何增加所需载荷,降低卫星重量,节省卫星能源,成为研发难题。这个难题得不到解决,就会拖延发射计划。为保证计划不变,公司又合作研制出搭载多光谱等多种载荷的“厦门·天卫科技壹号”先导卫星,这颗卫星主要为主星进行技术验证与服务探索。
' Q0 y7 k" a# [1 A+ ^% \* n* H“‘厦门科技壹号’卫星是城市定制系列卫星的主星,与先导星形成有效组网,在功能上形成互补。”天卫科技售前经理黄锦殿告诉记者。
% P K4 v+ V& H$ F8 C8 N# @& N3 [“组网后,卫星飞跃厦门上空的间隔时间会更短,能够不间断地提供遥感数据。”天卫科技董事长游琴告诉记者,下一步,“厦门科技壹号”卫星将建立完整的卫星数据应用体系,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数据支撑。! j$ c/ g3 X; c5 f$ l- e0 e
为提升研发创新力度,天卫科技于2022年筹建研发中心,加快公司高技术项目发展,并计划今年上半年与企业合作成立联合技术创新中心,大力推进导航卫星的规模应用。- b# o9 I4 x1 i- k5 B
目前,公司拥有技术人员40余人,专家顾问15人,与本地规模以上企业开展技术合作60多项。公司计划今年投入1500万元进行技术研发。0 E- W) \6 T! L5 J8 g
提供服务管理7 v7 F" E1 [9 l9 k
目前,天卫科技的卫星遥感技术在赋能城市治理,提升城市效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经过分析处理后的数据,能够满足城市管理部门对城市运行状态的监测。”黄锦殿说,天卫科技开发的“城市人居环境体检系统”已在湖南长沙落地。* o) K2 S x* u. x; N
利用数据可以开发出多种应用,在更多行业和领域发挥更大作用。例如,农作物监测以往主要通过人工实地考察,或以地面安置探头的方式进行观测。这两种方式不仅耗时耗力,而且覆盖面积较小,不能满足用户需求。卫星遥感技术则可以为农业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数据。5 P+ ?( B! N) o! i$ T/ |5 ?0 l
“我们用卫星将数据传输进来,系统接收后对数据进行分割,再做几何矫正、遥感处理,最后针对不同的需求进行二三级数据处理,就可以得到某一区域的农作物面积、种类等信息,减少人工测量,提高效率。”天卫科技产品经理冯健告诉记者。, v4 ~- e& m7 {2 y# G% D! E
建设数据“超市”
, q" L" ], ~2 D天卫科技的会议室有一面LED屏幕,上面显示着两颗卫星的实时状态。
. {) k0 D5 w7 H“卫星分为通信、导航、遥感三类。我们尝试将三个功能合一,可以有效节约资源,达到省时省力的目的。”天卫科技副总经理陶林军说,例如,地震发生时,这些功能卫星相对独立,无法提供一体化数据服务,容易耽误救援,如果将这些数据进行整合,可提高应急响应的速度。) s' H' {9 C8 O; p7 D; h3 s
天卫科技基于自有基础软件平台与核心技术,投资建设了“通导遥卫星数据应用融合平台”。平台为行业、企业提供智慧海洋、智慧应急等应用,为城市信息化建设提供信息支撑和服务保障。
# L0 s8 W$ a2 J4 Q, H5 a传统架构下,数据的访问管理非常复杂,且安全风险较高;而在平台中,企业不仅能够打破数据孤岛,提高数据访问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还能将数据迁移至任何地点,并根据需求建立分析工具。平台像开放的数据“超市”,为客户提供定制服务。8 }& Q% |2 j! n, E* h
2022年,天卫科技通过“通导遥”卫星数据融合创新应用中心项目的可行性论证。今年上半年,天卫科技还将发射2颗定制卫星,进一步服务智慧城市建设。天卫科技将继续专注技术研发与创新,提升卫星运营、卫星开发、航天金融等能力,加强对外交流合作,进一步加快构建“卫星+”创新生态,带动航空航天领域的商业应用和产业发展。(经济日报记者 薛志伟)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