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为怕麻烦而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以婚姻独立的名义回避掉关心、了解等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维系的人际交往,有点儿像耍赖,要婚姻的结构不要婚姻附带的亲缘,值得反思。
! I& O* ^" ]1 s @. e——遇言姐; |2 ?8 e3 `% Z! e! Y' W- B3 p! ]4 r
继在《我家那闺女》中,跟焦俊艳约饭畅谈人生排序后,Papi酱再次因为三观输出登上热搜。* R5 O1 Q9 o) S+ Y. p2 S& o
这一次,Papi酱说自己恋爱10年,结婚5年,没有跟丈夫老胡回过老家。过年了,夫妻俩各回各家各找各妈。结婚至今,两家亲家没有见过面。
9 y3 \ d4 j% R1 r# j3 w面对现场观众的讶异,Papi酱解释道:
' b4 x7 N. p5 ?- z- f她和老胡的婚姻很独立,没喜酒、没婚礼、没蜜月;而对双方父母来说,自己的子女才是最重要的,见不见女婿或儿媳,则是次要的事。亲家就更不需要见面了。7 @ ?" A9 @0 M( A3 B: U
大家对原生家庭、春节回家的吐槽有多猛烈,对Papi酱的认同就有多澎湃。+ o7 u3 z+ |$ v0 S/ O
在社交媒体上,以年轻女性为主的群体对于Papi酱的婚姻模式赞不绝口,称其为“神仙婚姻”。: h% s) b" _) p0 j$ z6 {
Papi酱所展示的婚姻观也被当作了独立、自由的模板。' N0 `8 }8 e$ R6 r7 ^
Papi酱展示了一种仅仅建立在两个人之间的婚姻模式,这种高度“自由”的小家庭,无论在西方还是中国都很罕见。! ^2 u( }# x$ y3 r) ?
遇言姐很喜欢有才、幽默的Papi酱。她和老胡是少见的,互相欣赏、互相包容的一对伴侣。
: F4 ^2 f, g" ]1 c5 u; cPapi酱绝对有资格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鹅,实话实说,遇言姐觉得她的社交模式不适合推广,满网对Papi式自由的吹捧更是过激了。. q1 I, b# _2 E8 G3 }% F9 W" o0 B
Papi酱的转型路- W, X/ {* r4 Y% q& b2 o
槽点密集、打击精准、夸大情绪、释放情绪。
# g/ m+ ~) |/ ?Papi酱是以爆裂吐槽的亲和形象火起来的。
' o' o |, o2 P6 p( }1 @* u: `遇言姐记得Papi酱拿到罗胖投资时,《大唐雷音寺》的老梁——梁宏达在一期节目里谈到Papi酱,对她的视频风格持保留态度。
: J. O- I& ~% J. E2 g当时,老梁在肯定了Papi酱的语言天分和表演才华后,指出Papi酱有点像咪蒙,都是屌丝负能量代言人。
; v* A3 }6 j; t9 R0 c/ a问题是,你总不能这么一直怼天对地,一直义愤填膺地走下去,观众会厌倦,以后怎么办?5 p j7 x5 y3 k5 [1 s
老梁还委婉提到:
|7 ^0 j: k. A7 e H6 g: r" @总是吐槽别人有多对不起自己,但其实这些毛病自己身上也有。如果你自己不是那么是非的人,你会比较宽容地看待周围的人。3 m4 R, K4 W" `' ~: c; b
而从遇言姐这个演讲辅导师的角度来看,依赖后期调音、剪辑的Papi酱在表达能力上其实是不太够的。
5 S4 ]3 X; X3 b+ J) p; I怎么把一个道理讲透,怎么把一个逻辑讲圆,这些较为高级的表达力在Papi酱段子式的视频中看不到。
+ o2 L" b$ K) S0 I5 U: ^" N5 a6 @因为,评论一个社会现象,阐述一件事实分析,需要的是理智和共情,而不是情绪化表达。- f ]4 U+ J/ W5 k1 ~9 v
事实上,Papi酱的第一次直播就出现了大面积掉粉。
) N6 X& T# I3 V& L" P' j# ^& @6 ]在“一直播” 和 “花椒” 两个平台上丢掉了30%的粉丝。4 S- f Q* s$ f* t$ `
去掉变声器和内容策划的加持,大家失望地发现,Papi酱未经准备的脱口秀全程枯燥、毫无亮点,跟短视频中那个语速惊人、犀利吐槽的小姐姐判若两人。4 e1 R; d. P, C; u
Papi酱自己也多次表示非常紧张,甚至要求“ 能换人吗? 我不干了 ”。
1 m3 y2 Q- S" T1 q' i |" P6 r就连遇言姐公司里那些很喜爱Papi酱的小姑娘也跟我反馈:“Papi酱的直播太无聊了,实在看不下去退出了。”
$ I1 @ p4 N d, G U) S) Y与此相反的是,梁宏达、鹦鹉史航,还有你们喜欢的矮大紧,这几位学富五车的“网红”都能做到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一个话题拎起来就聊,旁征博引、融会贯通、字字珠玑、妙趣横生。
1 N/ k8 d0 ]/ Q" ~从这里也能看出,Papi酱的表达能力、临场反应、知识储备都不太够,做不了语言类节目。
- S; Y$ f7 H; ^# \3 p也就是说,在Papi酱的贴片广告拍出1200万的巅峰时刻,她就在面临转型的瓶颈。1 ]6 c* s* A% }5 }1 o1 e8 x
如何在去屌丝化的同时,还能把屌丝粉丝留住,这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 A) X4 v1 b( s; b, f所以你看,Papi酱近来频以三观输出登上热搜,由“屌丝吐槽代言人”向“独立女性代言人”转型,背后一定是有团队在策划、构架的。! r- V6 H- U( s
当然,Papi酱不同于本尊和人设完全两层皮的流量明星。" c9 U7 R9 i! v$ S" w: w4 g
遇言姐相信,她的表达多少还是基于自己的真实想法的。, @7 S" C" [2 a# V J+ F, l" z
但是,作为制造互联网热点的好手,Papi酱的团队也一定知道什么样的内容更能戳中痛点,更容易传播。0 k }3 \; u! i4 m9 g8 @
好比Papi酱之前提出的那个“惊为天人”的排名:自己>伴侣>孩子>父母。
1 n) c; A) e! z8 N8 l遇言姐对这个排列没有异议。但是讲真,正常人群不会琢磨什么谁大于谁的问题。! k0 ]8 l3 G' B. Q# ]
因为,在正常的家庭关系中,每个成员的诉求都应该得到表达,每个人合理的利益都应该被维护。就算是在不同的事情上需要体现不同的优先等级,那也是自然而然发生的,用不着专门排列个次序。
8 |" N2 w( J+ u眼下,节目组剪辑出的只言片语推动了一场全网迈入新结婚时代的风潮,这种大跃进式的“独立观念”、被媒体所助澜的“女性主义”,真的是合情合理的吗?+ X, h8 M1 |/ K4 t1 Z2 o9 ~
逃避熟人社交,是幼稚的表现2 m; {0 P/ k3 J+ Y# [
Papi酱说两家父母没见过面,没说自己没见过公婆,老胡没见过岳父母。
; ]4 S9 o. G) i不过,从Papi酱结婚时两家都没坐下来吃顿饭(这个我真的不能理解)、婚后过年两口子各回各家来看,估计Papi酱和婆家接触的次数屈指可数,说是在刻意回避、主动绝缘也不为过。
1 S: B' C. K* P* k. A遇言姐说,小家庭与大家庭过于紧密的确是个问题,但这种弱化难道不是另一种过激的表现?
" Q1 _8 e7 F5 S6 v/ a7 C此外,Papi酱还表示:
! h% O6 S( j7 e6 P, D对父母来说,自己的儿子和女儿都是最重要的,儿媳和女婿没那么重要,我们都先去陪自己的父母比较好。
1 u, W' w& {* }5 a( C; i3 H遇言姐觉得这句话非常奇怪。. X" Z* `0 L1 u4 q
即便婆家成不了你的灵魂伴侣,但也还是可以做到君子之交吧。
7 k( Q+ Z, h/ m; `; x生活有很多可以含糊而过的过渡带,有些事情妥协一下并不影响基本面,为什么非要搞这种非A即B的区分呢?
5 Y( L* I8 V2 n: |, g这种貌似理性、明智的做法,在我看来既不符合常理,也不符合人情,是没有必要的“透彻”。
6 I9 v4 i5 u5 H Z& f& s2 A9 Y 就此,遇言姐再说一下亲戚间交往的问题。
2 l% w3 k) Y0 x近年来,春节回家怼父母、怼亲戚的文章/视频都有着极高传播率。但是,遇言姐要说,这些看起来很爽的制作是没有任何仿效价值的。/ D/ n7 i: D3 D
更何况,被全网狂踩的那些问题:结婚了吗、收入多少、工作如何……这些其实不过是大家打招呼的套路而已。毕竟大家一年到头不常见面,寒暄总得找个由头、找个切入点吧。/ z- f$ o+ @& R8 i2 c
一个浑身都是痛点的人,别人说个什么都觉刺耳,这样的你,或许自己本身的问题更大。
, u' y# G# L. v5 V遇言姐自己也见过20出头的小辈在一大家子的饭桌上怼天怼地怼空气。* c# M6 V2 R5 I n" l
你随意的一句问候,不带有任何敌意的,也不知道触了人家哪片逆鳞,硬邦邦的一句话给你甩过来。% f8 k* Y. q2 b) V
大过年的,有这种没教养的孩子在,搞得整个气氛都很尴尬。8 H; Q* d! R& z" U' d
现时代是大家庭解体的时代,随之而来的是,人们的社交能力也在空前弱化。$ p" ~: q4 \. j7 u5 }0 d6 e: n1 w
遇言姐固然反感“结婚是两个家庭的事”这种古早三观,但Papi酱主张的弱化对接实则是另一个极端的懒省事。
- C0 Q& a1 @2 p) ]因为怕麻烦而待在自己的舒适区中,以婚姻独立的名义回避掉关心、了解等需要花费时间、精力维系的人际交往,有点儿像耍赖,要婚姻的结构不要婚姻附带的亲缘,值得反思。
) C5 x- t8 @- I: [ 网上有很多人说,Papi酱代表的是80后、90后的独立意志。
. r* V- _5 f7 }5 X/ b" W/ J( y遇言姐说,跟不跟婆家来往跟独不独立没啥必然关系。
7 x& v5 P3 ^5 t* R, ^6 h甚至,我觉得,作为独生子女的一代,80后、90后更需要一个大家庭的社交环境来帮助自己成长。
. ^. n2 n$ o- q0 D1 `我在加拿大的婆家过圣诞节时,发现老公家族的孩子们规矩礼貌,说话行事都很得体,这跟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很大关系。
# j1 t; B7 x; \, L普通的加拿大家庭,育有两三个孩子,叔叔、阿姨、堂表兄妹一大堆亲戚,有时还会有继父母、半兄妹。1 J8 j7 [0 ~2 f3 K$ c. h
在这种社交环境中,孩子们从小就知道世界不是围绕自己的意志建立的,知道怎么与权威打交道,怎么与客人打交道,怎么与跟自己平级的人打交道。- e9 w9 \: y& i; M7 M, v
进入社会后,由于习惯了各级各层的结构,处理起人际关系就不太困难。
/ Y# }9 R- p4 N+ i这都得益于大家庭中层次有序的社交结构带来的训练。6 g- x6 ?$ o+ P$ U" }( r( \5 G, a
而在80后、90后的成长环境中,他们所处的家庭位置是颠倒的——( b( m* U3 F+ F; B( O
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所有人围着孩子转。
$ `; ]: c( V" c5 C4 G这也是为何现在的孩子普遍社交能力匮乏,不太懂得人情世故。/ I5 w2 I$ x$ \
因此,相反于Papi酱对亲戚的回避态度,遇言姐觉得,年轻人应该把亲戚社交当作对自己社会化的一次补充锻炼,看到大家庭社交积极的一面,而不只是“婚姻是两个人的事,一大家子参与进来只会制造问题”。
- A' J# I# N7 \2 |# t0 ~最后,遇言姐要说的是:# }# V. e* v$ k6 U* ^& Y
依赖与独立不是绝对性的词汇,在两者之间有着广大的过渡地带允许我们建立起平和、宽容的婚姻模式。
- B7 v# `4 y; k4 \6 U8 V至于那些房子要长辈买、孩子要长辈带、生活靠长辈补贴,还跟着Papi酱高喊要自由、要独立的姑娘,这样双标的人就别再提什么“神仙婚姻”了吧。 j: `0 a& F# E1 u5 p }9 F) ~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5 t+ I) r* s- Y7 M: D7 k: a-END-" e( v a# a3 G; P% T6 c
1 \5 w6 D) J t: I6 J) R" P& `- f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C0wkQ4
' E1 j5 T' t* f k, J3 p F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