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丨创业邦(ID:ichuangyebang)
T( Q8 A7 G3 a* M作者丨潘磊" [) q* y* J: G3 `4 M
编辑丨海腰5 K7 A& W9 I; V/ ^3 ~
图源丨理想官网
5 Q6 p# l6 W, ?0 @“300多家造车新势力,只有1%品牌合格,大部分缺乏基本常识”。* K" A+ O% A' k7 _* M; C0 r- [) s
在“蔚小理”变成“理蔚小”后,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近日开始分享“从0到1”造车的一些经验。
* }: B2 t% J8 T' l6 ]选择在这个时候输出造车“成功学”,可能跟理想不久前公布的财报有关——尽管依然亏了大约20.3亿元(2021年亏损3.2亿),但去年毛利率达到了19.4%,手里的现金超过580亿元。9 S1 d A2 p& P' O
这个利润率接近李想此前在社交媒体上点评比亚迪时,所称的20%毛利率“健康而又良心”的标准。5 \- N+ c; i# |5 M4 p* K
但他的造车新势力同行就没法这么淡定了。. l' r9 v, d0 F
蔚来2022年亏了144.4亿,毛利率仅为10.4%。
0 O0 t' R! b" o' l小鹏还未发布2022全年财报(据称3月17日发布),但前三季度亏损约为67.8亿元,而且毛利率处于低位,Q3为13.5%。
7 w& r1 a9 E# i% q+ w. G; E# L3 Z i8 s现在的问题是——理想是怎么做到的?% g' ^9 y1 q7 V1 }4 }7 d
增程式可能是一个公开的秘密。这种技术路线不追求绝对纯电续航里程,所以不需要配置太多昂贵的电池。
6 E0 K2 u2 r- V9 A另外在行政成本方面,理想甚至连“团建费”都不怎么宽裕,这有点像“成本杀手”特斯拉——据说其在中国的“一把手”没有独立办公室,只有一个站立工位。: }& B0 ~% G4 r4 e9 D3 ?
. r- e8 ?$ `; o. s7 C% R6 [9 j
4 I8 N& w4 q% M2 P1 Q
理想L84 _9 m$ v2 [% V7 X. [7 l9 p6 [
图源:理想官网: @& I4 R# A- R& F" @
' O; n: q! |4 p! ]' m: g
“只选对的,不选贵的”6 l! M7 j1 a; e
|/ l( }+ I! u" T+ c
# K: {6 q, R. c, w' ^$ c" j# S“动力电池占整车成本的40%-60%,那我不是在给宁德时代打工?”
" y% N0 m8 P" u8 l# j4 ?% F! x2022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曾经吐槽,价格居高不下的电池让车企的角色很尴尬。
1 v* e0 A. Q2 }* T8 {$ _/ z. ~7 j但对于理想汽车来说,电池价格就没有那么敏感了。3 W# J2 L* ^* w9 [# a6 H8 b
以“理想ONE”这款车为例,只搭载了40.5kWh电池组,其他在售车型中,容量最大的电池组是L9的44.5kWh。
9 y! |- `' V) f% j% A; v) K5 n蔚来全系车型搭载的都是75kWh或者100kWh电池组,仅此一项就多出了差不多40%的电池成本。
# p* Z ]% U$ f. x/ k以2022款ES6签名款为例,搭载75kWh和100kWh的车价相差5.8万元。
: I0 z3 }( P3 C0 A9 e8 I另外理想的增程式在混合动力中属于机械结构相对简单的一种构型,类似于车子自带了一个“充电宝”(即增程器,实际上是一个燃油发动机)。/ D! i6 _, B- X5 x& C$ d: t
这种技术发展得也非常成熟,甚至有一些“老头乐”厂家也能为用户提供一个“增程器”,以提升续航里程。) E; R; `$ s; s; `+ S: ?, f
除了增程式能省钱之外,理想的产品也很有特色,均为中大型SUV车,被认为是“套娃式”产品体系,零部件通用性比较高,这也能降低一部分成本。7 X3 q) X- N0 L D( r
不难发现,理想在技术方面的解决思路属于“只选对的,不选贵的”。* J( c& ]* y2 R& C
这跟特斯拉一直不愿意采用激光雷达有点像——这种传感器太贵了,而马斯克想要的是最便宜的解决方案。
1 M! ?+ u3 o4 G% Z H* j$ E但在技术之外,理想汽车还有其他省钱路子。
. n E$ H. ?- [7 |比如在紧缩不必要的费用方面,理想差不多也是一个“成本杀手”。
) m8 p; M8 t7 L* N5 e/ b
2 P: k& G5 }$ P+ e( w/ [
/ D( s. P, j+ l4 J+ N理想L8
( y$ l/ |0 T$ Z: R! l5 A9 ]" p图源:理想官网) c6 E( u& s; s
- {! g* e8 r- E0 U* J. ? ]! F. r处处省钱
0 `: k5 @5 }, z* G
" a% U! y/ O2 u9 |但员工薪资和股票不省
: q* Q) z G" U+ [ l# t8 y7 c- j
. C" y" z& `9 |0 \% N# j0 P1 x* @ e) M$ a7 a. h9 ~
“理想汽车非常‘抠’”。& ?% X, q# l# Y$ B
这是一些所谓的“媒体人”,对理想汽车行事风格的描述。
, d$ q! z1 s/ X% Y6 V$ W7 g+ J这种“小气”的确有迹可循——比如理想汽车有时会举办一些发布会,多数都在自己的顺义总部举行,很少选择酒店等场所。- T; g1 |4 \; V) F$ p# b+ g
此外,据称理想汽车的发布会也不会为参加者提供“车马费”,只能报销打车费用,并提供星巴克咖啡等简餐。
, B4 t6 M4 L: y值得一提的是,理想和媒体的商务合作也比较少见。* I& p( J* q$ A# ^7 {3 @2 s: n
类似于L7的新车发布会,直接在线上举行,而不是投放大量广告。 e) Q* H4 g. {, l
这让理想节省了不菲的市场营销费用。, N c6 G7 D; L7 J
曾有某传统媒体汽车行业负责人表示,“造车新势力”几乎没有任何广告投放。“从这些企业手里拿到商务合作困难重重”。
h$ A3 \# _% A% ]# k) s0 g但在熟悉理想汽车的人士看来,这些情况都是正常的——理想不仅对外省钱,在内部管理上同样抠门,能省一分是一分。1 H' D w- Y6 \' @
“(理想)几乎没有什么‘团建费’,可能有时候需要去搞团建,那就AA制解决问题。”上述人士表示,公司差不多也没有什么生日会、水果日等互联网大厂常见的福利。* [2 p, U2 K, [% q7 k* x" R
同时理想还强调执行力。“这可能跟公司文化有关。实际上办事高效率也是一种节约”。- L: s* [/ H0 r" |" R( w3 T
不过该人士强调,节约是一码事,但理想对员工的关怀体现在更重要的方面,“比如薪资和股票有竞争力”。6 ^, z' ]" O3 {7 _# k
其他未经证实的省钱技巧还包括,理想汽车的高管去海外出差,不想花费翻译费用,就自己兼职翻译工作;HR给猎头公司付费的时候要求账期,等等。2 \7 v5 ~% ?- E. s$ a
这种省钱理念也获得了证实。: ?! K4 ^: |3 W
几年前网上流传李想的朋友圈,内容显示理想要求员工出差必须购买折扣最低的经济舱机票,住经济型酒店时如果两人同性,也要住同一间房。0 X% x& n. d! i( Z
甚至把最开始的品牌“理想智造”变成“理想”也是为了省钱——“车尾部四个字变两个字可以降低成本”。
8 J* ?6 y0 z% P. p% ^“理想大多数员工都有现金流和账期的概念。”一位熟悉理想的投资人表示,而且这种风格很早就开始了——作为互联网跨界造车的新势力,理想最早的办公场所在一个名为“德师傅”的汽修连锁保养店的二楼。要想上到二楼,需要穿过布满油污和废水的一楼,很少有公司能接受这样的办公环境。3 |+ |2 G( c3 v1 [# f% D
/ \ A# {! p' @; H
: j( h- Y- |' Q7 d* @理想L9
( w; r. j A+ \' g# n- g Y) [; o图源:理想官网) M5 n8 b/ I. H# Y
1 X2 y0 |, t) k9 [
既看到能源革命) Y. N2 G p7 I* Q9 j9 V
' X) ^' |1 O8 ^5 ~/ t( s也能解决当前痛点
1 y0 b: q5 U1 L. k/ v" @/ R5 L3 K7 @6 B0 T. k# S
3 V7 J( K% r! V" E吹毛求疵般的省钱大法让外界对理想刮目相看,但这家公司能够成长为新造车巨头显然不是靠节约,而是其造车理念。
% `" _* C/ Y3 B7 c5 y和其他造车者一样,李想在演讲中也谈到了能源革命、科技革命,以及国家能源安全等顶层设计带来的创业机会,但在真正开启造车项目时,他却能跳出宏大叙事,转而在解决当前用户出行痛点中寻找切入口。$ Y1 a5 A2 F7 F t9 ^5 ^
理想的第一辆车其实是一款被命名为“SEV”的老头乐——以汽车标准打造的老年代步车,目的是低成本解决短途出行难题。
% x n) B( G$ }* m但种种原因,导致这款车夭折了——不过现在随处可见的老头乐表明,这种车的市场需求显而易见。! L W; T4 k! Y# R1 X
到了理想ONE项目启动时,需要解决的就两个痛点:一是充电难,二是电池贵。# P$ L0 g8 g: X8 l" h& q- v8 U
在换电、增程和高压快充这三个方案中,当时只有增程最可行。
! ]6 N3 D. `# Z1 ^这个选择现在看上去简单,但却是那波造车新势力最容易忽略的细节——一看到能源转换,很多人就觉得大机会来了,想要一步到位上马纯电动路线——这也是投资人期待的方向。! p8 t& c& s" F, F
部分原因是,特斯拉纯电模式的成功影响了很多创业者的判断,再加上一些国际大厂普遍唱衰这种技术,增程式在当时语境下就是一个鸡肋。
7 a# l Z3 |- ?" O只有李想先从用户场景切入,再反推出当时看起来赌博式的增程式技术路线,并辅以强硬的执行力,最终获得了今天的市场地位。
" f* G: \. @, C% Z3 Z9 Z他既了解赛道价值,也能从产品角度切入,解决实际问题。8 |8 H" {0 g; b. A/ c8 i
这有点像系统论,即把一大堆不那么先进的分系统组合起来后,却能达到整体最优目标,同时还实现了低成本运行。
' ^3 |% K* d$ b A$ B从这个角度看,理想的低成本是顺应了商业逻辑、正确创业的结果。
! o) y8 [' Y6 B% y0 l/ r1 S" j这种水到渠成的结果,让“蔚小理”变成了“理蔚小”,也为理想在洗牌期攒足了筹码。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