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集中优质资源合力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 "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8 l& p) ]% o2 o& ^1 [8 a# A- n9 c从党的二十大报告,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都将 " 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 作为重点工作部署。这一方略既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又极富远见卓识。聚焦重点产业、新兴产业科技自立自强,推进产业链现代化集约化,进一步提升战略性产业资源供应保障能力,不仅关系到国民经济健康循环与畅通,更将深刻影响和促进高质量发展。
0 k g7 i3 ]- L/ }+ b F7 S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完整的产业体系,制造业规模占全球比重约 30%,连续 13 年位居世界首位。政府工作报告更指出,2022 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 40 万亿元。其中,高技术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年均分别增长 10.6%、7.9%,持续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我国产业体系完备、自主、可控,更拥有潜力巨大的内需市场,是我们沉着有效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坚实保障和信心源泉。0 @, w0 T W/ q' z* w+ }# ]3 j
但也要看到,在全球产业链格局加速重塑的背景下,我们也面临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进一步提升我国现代化产业体系水平以及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安全性、稳定性,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选择。
7 }7 S* Q! J& E$ N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需要系统谋划、协同推进。一方面,要强化产业链供应链的整体规划,结合各地资源禀赋和特色优势,优化产业链分工布局。同时,更要聚焦事关国家战略安全的关键核心技术,充分发挥组织动员优势,聚合各类创新要素和资源,全力攻克 " 卡脖子 " 难点。( l% D' |; i' n
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既要打好 " 地基 ",更要构筑 " 高地 "。要在基础元器件、基础零部件、基础软件、基础材料等方面取得一批核心技术突破,不断夯实制造业重点产业链基础核心技术根基,更要在航空发动机、工业母机等重点领域取得突破,打造一批标志性重点产品,引领全球高端装备制造。在技术加持、应用牵引、协同带动共同作用下,形成一批先进制造业集群,构建更加安全可靠的产业链供应链,促进产业体系可持续健康发展。
, j9 v- P( t/ E6 x; Z' n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更表明,党和政府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尤其要坚守制造业这一根本。各地区各部门务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上来,大力开展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锻长板、补短板、强基础,把科技命脉牢牢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中。更要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不断提高我国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为实现 2023 年经济目标提供强有力保障。1 \ }0 z. ^4 M0 i# U8 R
相关新闻:! j k( Q* M4 K6 x# ?# B
人民财评:5% 目标,展现稳中求进
4 ]% F/ Q, u7 N) v* y6 K人民财评:以政策稳定性应对内外部不确定性7 ~$ g1 v. E% P1 }. s. C1 y
人民财评:把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1 l* t; [; S# X( \- G V! u6 T
( 责编:庄红韬、曲源 )
9 k9 \9 ?0 J, N7 {4 R7 Y' B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