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x! y3 k P6 j+ c5 R* x 理想汽车CEO李想又开始“口出狂言”了。
/ R2 q/ V" c- s* V/ l9 W6 j3 R 近日,就在马斯克在特斯拉的投资者日大谈“地球改造”、要把下一代车型的组装成本降低50%时,几小时后,地球的另一端,理想汽车的春季媒体沟通会正在如火如荼地举行。
2 Q( {0 y9 G# f3 w 不同于马斯克要通过降价,让人们的需求变得疯狂,李想对于降价的态度显得很刚,金句频出。
8 s/ {$ [& G; \* s4 ] “降价不一定能提升销量,但是可以打击别的企业。”
! A! z# B- A( P8 H “车不是卖得越贵越好,也不是越便宜越好,找到合适的价位段很重要。如果理想把中大型 SUV 卖到20多万,可能也卖不出去,用户会觉得是不是偷工减料了。”
9 F, {' a9 B: [3 F- y 最后他定论,理想汽车不会降价。. y, Z' H! }$ `/ r( D0 j
一句话,立刻就把理想放在了几乎所有新能源车企的对立面。+ w7 E m: ]: E4 U
从去年年底开始,以特斯拉为开端,新能源车市开启了一轮轰轰烈烈的大降价,从国产老大比亚迪,到丰田日产等日系车,纷纷跟进。
5 M9 l# D" x8 J0 C% f 最新的动态是,BBA也开始降价了。3月8日,奔驰C级传出降价11万的消息,市场大为震动。后4S店回应,优惠幅度在6万左右,只限北京车牌。
2 S8 Q3 o2 z1 _1 r 不同于蔚来李斌的低调、何小鹏的务实,李想就像是个“炸药桶”,常常失控,一点就炸。* }( z" I ^% q+ Z& g& P# u
表面上看,这是情绪管理失败。深挖其中会发现,李想所有的“失控”和犀利,都源自理想汽车一路走来的不顺。而且,开弓没有回头箭。) a2 Y( S4 @4 `+ t3 u1 ~) z* _
造一路车,“骂一路街”
$ H. O2 a$ ]2 Z) |- o 自互联网有史料可考以来,李想的口诛笔伐便被一一记录在案。那时的他,用词犀利程度和现在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O' k5 }# m: \3 ]/ a0 V3 X8 G g" k$ h+ M
早在2013年,执掌汽车之家的李想参加了一档电视真人秀节目。比赛现场,由于队友的合同没准备好,20个人只有4个人打印了合同,李想直接发飙,痛斥队友“脑子进水了!” `; V& y! Q' s6 `$ C+ J
" \" w9 Z: ~6 o* G* [: V+ w4 C; I
投身造车事业后,李想苦心经营的SEV项目(轻量型电动车)便因政策因素惨遭流产。于是2018年10月,李想又推出了高端中大型SUV——理想ONE,该车型是增程式电动车,新车补贴前售价在40万元内。
4 c5 d- a0 e% c( ^' f) C+ S 和蔚来、小鹏通过代工厂实现量产的方式不同,理想汽车一开始就做出了自建工厂的打算,于2018年底用6.5亿元买下重庆力帆汽车的生产资质。% h5 r6 \0 w, |! w+ h- q' K
自建工厂也导致理想的最终交付时间长达14个月,直到2019年12月才完成。甚至理想刚买下厂子的时候,蔚来和小鹏已经交车了。
9 s6 c1 v6 w( \( s 行至2020年,此乃理想汽车交付大年,本该策马扬鞭,现实却处处碰壁。2 }2 R2 o. B* n- m0 ]
疫情伊始,理想汽车遭遇供应链断裂,只好再次延迟交付,遭到不少车主抛弃订单。紧接着,新补贴政策一出,理想汽车32.8万元的价格定位遗憾错过补贴一列,理想汽车只好自行补贴。" R7 M. d2 @* I$ C% {
除此之外,理想ONE还陷入自燃风波,这也让理想汽车的增程式技术成为讨论的焦点。
% r7 U5 U8 Q0 x5 F" p& Z 具体来看,增程式技术即在纯电动汽车核心的“三电”(电池、电控、电驱)的基础上,加入一套增程器系统,可以直接给电池组充电,从而延长续航里程。8 {6 x( C* f; r' n" [' y
但缺点也很明显:能耗相对较高、各地对于增程式电动车的上牌政策处于变动中,例如在北京需要燃油车指标才能上牌。5 q" T! v* @/ j" H. x& g# P1 N
这让李想感到痛苦。1 H2 @# K+ Z3 N( G( B0 Q# ^
于是,2020年在成都举行的理想汽车用户日上,李想连续骂了三个“TMD”来回应他人质疑的一幕。“TMD!一帮搞臭技术的,天天冲我们BB,什么增程电动是个落后的技术。他们TMD搞出来什么屁技术了?!让一群毫无用户思维、完全不关心用户的这帮人,天天地研究技术路线,TMD什么技术路线啊?胡说八道!”
& ^* V0 f1 P. H" ]' k 尽管言辞犀利,但李想本人恐怕也在质疑自己。不然,他不会把“增程式电动车”从公众层面改口为“插电式混动车型”。% B7 C1 e6 l% U' G7 P
到了2021年,情况并没有变得更好。截至2021年11月,理想汽车销量76404辆,从2020年的第二下滑至第三,落在了小鹏和蔚来身后。从单月销量看,理想在5月和9月两度还被哪吒汽车超越。4 o/ B$ c/ G1 @% e* P" U4 H
理想ONE后劲乏力,理想汽车在2021年又接连遭遇“韭菜门”、“水银门”两大车主维权事件。2021年7月,面对车主质疑理想ONE的座椅缝隙间有疑似水银的物质,李想再次在微博大骂,“造谣我们用水银的人和媒体,祝愿你们血液里流动着水银,脑子里装满了水银!”3 P. |- p, V! k3 g) }+ t
同年8月,理想汽车登陆港股,上市首日便破发。3 h4 O# _# y- S- J3 g" g9 u
价格战:卷不动,躺不平
. s5 J- w0 y7 w6 [' g 李想最近一次“毒舌”,是在近日的春季媒体沟通会上。他说,“降价不一定能提升销量,但是可以打击别的企业。”6 I! ^3 @+ l# [- U# F0 d
坚持不降价,是因为李想自己知道,20%的毛利率是红线,不能再降,再降企业的健康发展就要出问题。但反观周围的竞对,无不在打价格战,他却制止不了。/ r* \; E$ o4 I9 u1 ~+ r
据理想汽车2022年财报显示,虽然全年实现营收452.9亿元,同比增加67.7%,但全年净亏损也达到了20.3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3.2亿元扩大近6倍。
) I% B( M/ w( Q2 I: M1 `: \ 更令李想焦虑的是,2022年理想汽车总计交付13.32万辆车,相当于卖出一辆车就亏损1.53万元。$ O" s) G; _. {' `* e5 G% ?
作为一名连续创业者,李想格外在意的财务指标之一是毛利率。2022年Q4,理想汽车毛利率为20.2%,全年毛利率约19.4%。6 f+ n$ x. T: r
' J& B. n. ~. i+ M e4 s: ? 但纵向对比来看,理想2022年的表现并不比2021年更好,全年毛利率比2021年低了2个百分点。
$ _0 `1 w/ ]: n7 C0 F) T- K 他直言,特斯拉和比亚迪即便是大规模降价,也能保持20%的毛利率。而理想汽车要保证在研发等方面的必要投入,就必须保持较高的毛利率。* s% W7 Z' Z0 E4 W! C3 a) _
财报显示,2022年理想研发投入达到67.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06.3%,全年用于市场拓展的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也同比增长62.2%至56.7亿元。: d/ i( v: J( J z" a
财报之外,方向盘失灵、空气悬架断裂等事故频繁出现,更新换代引发车主大规模维权,总裁沈亚楠于三季报发布后宣布辞职,诸多负面事件贯穿起了理想汽车的2022年。再加上年末特斯拉发动价格战,搅动起一场新能源车市的大逃杀。& r! ~8 M4 s, d+ C2 w7 |
于是李想悲观预言,2023年到2025年将是一场残酷的淘汰赛,因为根本不需要那么多公司。
( r8 D7 i7 u# ]( |7 v" ^; ? 淘汰赛将至,价格战先起。李想自己也表示:“这个行业压力最大的一点就是头部两个企业都能打价格战。这在手机和各个行业里是根本看不到的。”
; d. G; z8 ]" j. A& i% Y 对李想来说,最难的莫过于,卷不动,也躺不平。; y4 ?* S8 _: h+ y% V
要有未来,先保证卖得动车' |, i2 m/ X5 d1 }. V
网上流传着这样一个卖车段子。
# z+ A2 J) ]8 d 新势力:一辆车卖20万。# o- c6 m7 U9 P( H0 h6 [
用户:能不能便宜点?按成本价来。0 O5 h$ g/ }5 ?5 J: }
新势力:哦,那25万。6 b* X# K; ?" G ?( j( Y8 \
纵观整个行业,只有头部的特斯拉和比亚迪能挣到钱,充分说明市场竞争的激烈。若其他车企无法形成自身的独特优势,很可能就会出现严重的资本危机,最近的威马汽车已经说明了这一点。
5 ?& l* Y+ e5 F! F; U V
/ a1 L9 S, |" I | 图为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 z% O w& R, K2 ~5 E8 y% ]
对于理想汽车来说,依靠一款理想ONE,理想实现了“从0到1”,进入了“从1到10”的阶段。4 t2 C: |- ?& S, P' k7 O
李想的新目标,是在今年拿下30万-50万元豪华SUV20%的市场份额,到2027年占据20万元以上乘用车市场35%的份额。2 `1 K& n4 _& S% @ E4 n
一个可供参照的数据是,2022年,理想卖出了13.3万辆,没有达到此前定下17万辆的KPI。要切更多的蛋糕,李想靠什么?
. f" P( I) m8 ?+ v1 ]9 K& }+ @ 目前看来,L7、L8、L9的“套娃”销售策略,以及不断扩充的三四线城市门店,是增加销量的关键。
& @% x* `* z; Z$ O- f* j 理想汽车正在研发两个高压纯电动车平台——Whale和Shark,并计划从2023年起,每年至少推出两款高压纯电动车型。# z# ~0 X" r" D, d. a
李想介绍说,未来理想推出的纯电800伏高压平台车型,可以做到和增程式车型同样的价格。电池成本下降,效率显著提升,整体成本相较同尺寸的车型“可以下降大约3万-4万元”。
; z+ k( B, `$ A" K3 ^, U& Q) G# D 供应链方面,理想也进行了一系列投入。例如,2021年10月,在四川绵阳设立合资公司——理想新晨科技,作为关键零部件增程器的生产基地;在苏州的碳化硅功率半导体设计基地将于2024年正式投产。此外,北京的绿色智能生产基地也在顺利推进中,高电压平台的纯电车型会在此量产落地。2 g; d/ @ b- s0 R
当蔚来深入发力换电、小鹏all in自动驾驶,当问界、哪吒等紧追不舍时,理想也必须拿出创新和实力,否则难以在残酷的淘汰赛中立身。
/ m. L* Q% M9 m+ ?2 @, t 进入2023年,理想汽车终于有了一点回暖的势头。具体来看,理想汽车1月交付量为15141辆,同比增长23.4%;2月交付量达到16620辆,同比增长97.5%,且连续6个月交付量破万。
- Z) h8 x# U' k, f b2 Z 一个历史性突破是,2023年2月27日,理想的市值首次超过蔚来和小鹏之和,达到1977.2亿港元。
4 d+ E" i1 d3 |7 q M0 L# a6 Q- J% J0 t
李想曾说,“我活着是为了掌控自己的命运,挑战成长的极限,所以我一定会选择最大的行业、难度最大的领域来做,并拿结果来验证。”
9 N, v( g# {) h+ N0 g( y# O 截至去年四季度,理想现金储备还有584.5亿元。
* G; E$ _7 V7 q( `1 R9 V 对李想来说,无论还骂不骂街,现实的目标都很清晰:血槽耗尽之前,确保自己不被淘汰出局。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