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8日是国际妇女节。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从浙江师范大学残障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获悉,上海有人公益基金会联合该研究中心共同发布《残障女性发展报告2022》(以下简称“《报告》”),让残障女性不再消失在公众视野之下。3 k7 r& v" N2 t5 }
根据《报告》内容,受访者中有33.0%曾被劝不要再继续读书,也有较高比例的残障女性认为“不必读书”。$ `7 Z) y0 ~/ M8 Y4 a
在就业方面,就业年龄段的残障女性超过半数未工作,占比达54.3%;那些目前在工作和有过工作经历的残障女性中,超过半数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有因残障而被拒绝的经历。约有33%的受访残障女性遭遇过残障与女性双重身份的就业歧视。
1 E- M4 z5 e4 b$ a: b9 @该《报告》在80余位残障女性协助下完成问卷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083份。从教育、经济生活、收支、媒介使用、独立出行、社会支持、生活质量等多个方面展现了残障女性的生存和发展状况。: {/ n4 H3 q# k! J
三成受访者曾被劝不要继续读书
3 I% H2 U$ ]- } t5 q7 H- V2 _# t) T3月7日,浙江师范大学残障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学会告诉记者,此次调研的对象为16周岁及以上的残障女性,被调研对象覆盖障别为:视障、肢残(轮椅、拐杖)、听障、脑瘫及精神障碍。5 X, B$ s9 e4 [& |3 e; d
受访者的障碍类别主要集中在肢体残疾、视力残疾和听力残疾,共占86.1%。其中,肢体残疾占38.9%;视力残疾占26.1%;听力残疾占21.1%。其次是多重残疾的,占8.4%;占比较少的是智力残疾、精神残疾和言语残疾,分别占1.7%、2.1%和1.8%。- c! T, r1 E' g* I l. y
此次调研结果表明,接近半数的受访者表示能够自理。另有36.5%的受访残障女性“基本能自理,部分需要协助”,11.7%的受访者表示“能部分自理,需要较多协助”。此外,还有2.7%的残障女性“完全不能自理”。/ g5 f- {3 h: {# w1 O
针对家暴的调研数据显示,13.9%的受访残障女性表示曾遭遇过家庭暴力。0 E' D$ W9 u- g
《报告》还显示,超三成的受访者称,曾被劝过不需要继续读书。在这些受访者中,超七成是被父母和其他亲人劝说,另有一成的受访者被教师劝说。6 Q% B0 P& \) {( c! n8 J, z. T
在全部受访者中,有25人未上过学,其中11人经历过被劝不要继续读书;在未上学或未受教育的受访者中,有19.7%的受访者因“学校拒收”和“当时不知道自己可以上学”,16.9%的受访者称,因“家人不让”上学。残障女性在整个教育过程中都面临教育机会的限制。
: I$ l; m, a, N+ H9 R6 Y李学会介绍,该《报告》的完成也得益于与上海有人基金会、深圳市守望心智障碍者家庭关爱协会等组织的合作。通过合作,极大地解决了问卷发放、收集和整理的问题。" V3 E; r* Q* I& L1 X
超半数的残障女性未工作
/ @0 h* N4 ~* ^$ G! I7 G《报告》发现,超过半数的残障女性未工作,占比54.3%,目前在工作的残障女性比例仅为45.7%。其中,16.8%的受访者没有劳动能力;23.8%的受访者称因需要照顾家庭而没有去工作。
* G) a8 H, H8 S《报告》显示,除去一级残障,二级到四级残障女性的就业率逐步增加,也就是说,残障女性的残障程度越轻,就业率越高。而在工作岗位上,三成残障女性为企业职工,13.2%的受访者在公益岗位,仅有1.0%的受访者是公务员。6 ~2 `7 L X; K$ D
在找工作方面,《报告》写道,对于残障女性而言,要面临性别与残障的双重影响。67.1%的受访残障女性在找工作的过程中,曾因残障被拒绝,同时,34.4%的受访者称,因为性别,在找工作过程中被拒绝,约有33%的受访残障女性遭遇过残障与女性双重身份的就业歧视。9 F2 L& j. \7 p
在劳动报酬方面,有过工作经历的受访残障女性中,有44.7%的受访者表示,工作中存在同工不同酬的现象。
8 R1 D- o0 [: c$ F, M. e李学会表示,面向残障者的数据收集,面临重重障碍,残障人类别多样,分布不均,无障碍的信息收集工具也较为稀缺,部分农村残障女性及年长一些的残障女性存在没有手机或不会使用手机的现象。访问员通过电话一对一读题,或者以视频和截屏标注等录教程方式,甚至教她们如何使用手机来完成电子调研。* q {# ]( o4 M% V/ [* v
李学会呼吁数据收集平台信息无障碍化,使残障者更便利地参与数据收集过程,保障表达的权利。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