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前不久加盟小鹏汽车的王凤英在内部得到了一个新的诨号——百万姐。
6 n" ~# L9 X2 D) [: p0 h" Q4 M" l 原因是王凤英立下了“三年小鹏销量百万级别,五年小鹏市值达千亿美元”的Flag。
8 M3 W) H+ L6 v5 B- `3 `- m ) ~' v& }) H+ y3 ?. t' N
小鹏汽车相关负责人已经公开否认这个消息。这似乎有些1月30日之前小鹏汽车还在不承认王凤英加盟的熟悉味道。
! T- J& _+ \0 J1 Z- L 王凤英的这个Flag立不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新官上任需要三把火,更何况王凤英作为业内顶级精英跳槽到新势力的明星企业,这件事本来就万众瞩目,王凤英在气势上就需要把火烧起来。4 n$ K: G6 Z% y: N+ W1 W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不管这把火怎么烧,笔者认为如何完成2023年的目标更为现实。6 P3 g* a& f( T$ ~1 j3 t. B, X- E; N
春节假期开工的第一天,何小鹏定下了2023年的KPI目标,那就是小鹏汽车要完成销量20万辆的目标。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年小鹏汽车实现交付量120757台。也就是说小鹏汽车要在2023年实现66%的增长。) z0 W) r( E6 s! M1 W/ o/ U* x9 G
这对王凤英来说,这个任务并不轻松。原因不是王凤英能力不够,而是她需要重新完善小鹏汽车的销售网络和体系。
X5 i& O: Q* x6 S5 F3 M; I9 N( j
) _6 n: h P7 {3 v5 l) P+ X3 F 公开资料显示,小鹏汽车销售网络包括了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目前全国网点400余家,且高度集中在一、二线核心城市及主要经济带周边,下沉深度和覆盖广度均不够。
* o- r9 E: q c, R, e. S. Z. M 至于说怎么调整,目前尚不得知。但可以肯定的一点是,绝不是大家认为的在直营和传统的加盟模式之间做二选一,一定是在保证销售和服务体验不变的基础上,在直营和加盟之间做出调整,变得更有效率,同时实现快速扩张。
: m1 z: i9 i4 u: B 这需要时间,还有阵痛期。如果阵痛超过了忍耐,王凤英又该如何应对?
: E7 b& I" J3 {: b/ A 笔者在之前的文章里曾说,如何适应全新的工作节奏,如何取得何小鹏的充分信任,是王风英首先要考虑的问题。5 ?2 {' V7 o5 Z" A: P( w9 l
小鹏汽车的症状
! t' b7 B2 `5 W- i 小鹏汽车在2022年曾豪言“确保25万辆,冲击30万辆”,结果去年累计交付新车12万余辆。去年10月和11月连续交出不足6000辆的销量成绩单,加之G9上市后的“乌龙事件”,小鹏汽车不仅丢掉了2021年的造车新势力销冠宝座,更被挤出销量榜的前三位。
+ t7 Z# J2 f! Y* i, ]$ E 9 \" B7 d% @8 n# I
小鹏汽车产品价格的“混乱”让消费者着实有些看不懂。G3作为第一款产品定价14-18万元;第二款产品P7直接冲到24-42万元,外界认为小鹏汽车要放弃性价比,主攻高端市场;当外界以为小鹏继续品牌向上时,第三款产品P5又回撤到17-20万元;随后第四款产品G9再度冲上30-46万元。; [9 y! k! a& X; b
我们能够清晰地看到小鹏推出新车忽低忽高的,没有什么连贯性,颇有一种游击战的套路,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背后的逻辑就是主打单品爆款,这在初创企业很常见,需要快速启动,快速响应,一旦有效果,就快速迭代,持续不断地强化深入,直到把这个细分市场完全吃透。' \8 d" X! L( Z* P# C' ]; f
准确地说,小鹏采取单品爆款的打法并没有错,只是当小鹏汽车现在已经成了一定规模,年营收超过300亿,年销量突破了10万辆,这时候单兵突击的打法就显得不合时宜。小鹏需要像古代的岳家军、杨家将一样,需要有一个强大的标签在战场上打出自己的名头。要打响这个名头,需要有标志性的战袍,标志性的战旗甚至是武器。, ^$ [5 u1 p0 k Q0 m* N7 z' r
+ Q, B( p u# ? 回到小鹏汽车,就需要小鹏汽车品牌标签要足够清晰,要让消费者有明确的认知,车型也要有足够的辨识度。总而言之,就是要有足够的差异化。4 k: R, e- O5 H0 z+ n& l4 z+ d6 Y
何小鹏曾直言小鹏汽车的问题:战略规划不够清晰,导致小鹏汽车出现产品之间连续性问题、SKU多与少的问题、标配与选配问题、使用全新技术导致供应商的变化和挑战等多项问题。
: d2 h( ^5 q, C7 l 王凤英这经不好念+ ]' R+ T. r9 T7 i3 Z& Y: L
王凤英加入小鹏前曾发过一份报告,报告里毫不留情地指出小鹏现有的两个劣势:
1 F& {0 E. n: L* w) N Q6 E 一个为缺乏清晰的主干品类,小鹏尚未清晰建立起品牌的认知,目前旗下从15万元到40万元的车型,包含了轿车以及SUV两大品类,但每一个品类中都没有一个代表性或者明星的车型。4 V% Y% [ L9 E, N: p' n$ x
另一个则是缺乏聚焦的智能特性,智能化是整个电动品类或者电动品牌公用的属性,在整个智能化下如何找到差异化是小鹏应该解决的问题,智能化没有差异就会陷入无限的军备竞赛。; l& v$ |) h5 c5 B* p
$ ?* ]0 G ^7 ^% ] ~% ]3 b
尽管造车新势力品牌和传统汽车企业,在企业文化、工作节奏、产品思维上有很大不同,但新势力也是在摸着石头过河,更何况它最终也是以卖出产品为目的,王凤英有着丰富的行业认知和丰富的操作经验,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帮助新势力避免踩坑。
% W, \, `5 v9 s 王凤英在长城汽车主抓战略规划和营销。长城皮卡时期,她将市场常见的“代销制”改成“经销制”,随后建立专营店和售后服务体系;随后,长城汽车确立聚焦SUV品类的战略,哈弗H6成为爆款车型,打破合资SUV的垄断地位,成为国货之光。在这个过程中,王凤英更是功不可没。) X, r; ^4 f% B
笔者认为,王凤英成功还有一个重要前提,那就是魏建军对她的充分信任。要知道,长城汽车聚焦SUV可是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当时的竞争对手,谁家都是轿车和SUV两条腿走路啊,唯独长城是单腿,相信在这个过程中,魏建军有无数次的动摇,和王凤英也有过数不胜数的讨论,但最终在魏建军的支持下,王凤英终于把哈弗H6做成爆款,书写了中国汽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9 C/ D* O1 P, P) S, L
3 J% G( m2 K v. m+ t4 G7 F* \ 如果说,王凤英在小鹏汽车推出了一个违背大部分人认知的举措,何小鹏是否有魄力无条件地支持呢?* a$ b. X; ^& ~0 a/ ^
这就要看何小鹏的格局以及他对王凤英的相信程度。' P x2 v% o. {& B
市场风向发生变化
2 z, H: f% B# h9 G 从小鹏汽车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它现在需要有一个人要大刀阔斧地进行自我革新。这件事本来应该落在何小鹏身上的,奈何何小鹏一直觉得自己并非CEO的人选。因为他缺少“商业”基因,一直在为小鹏寻找合适的CEO,但由于没能找到合适的人选,最后他只能自己上了。
! o, F$ @) {+ j& h( K 何为商业基因,用现在通俗的话来讲就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比如李想、李斌还有余承东都是如此,他们可以在聚光灯下、在社交媒体上、甚至在央视的采访节目里口无遮拦地去说一些争议性非常强的话语,引发疯狂的讨论。何小鹏尽管有样学样,但是他显然更愿意专注于制造、供应链和技术研发等幕后事情。
( c/ o- X7 a! R& S, g- z " a3 P3 ?5 ~( Y) e- S3 T
现在,这个角色变成了王凤英。因为在三个总裁中,王凤英执掌了最重要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大权,她就是实际意义上的CEO。
5 H# {1 M5 b" K3 ?- O, l. P+ w( q 某种意义来说,造车新势力已经到了从原有的产品为先到营销优先的转型阶段。我们以蔚小理为例,蔚来的问题同一平台车型的雷同性过高,ES7、EC7和ES6、EC6等车型,打着差异化旗号的套娃难以让消费者眼前一亮。. ~: n [. S }# _
理想汽车在产品层面一直主打增程式,号称无里程焦虑,可随着纯电车型续航里程的增加以及补能方面的成熟,理想汽车的优势正在缩减,就好像温水煮青蛙一样,而纯电车型至今仍然没有推出,等推出之后是否能打过蔚来、小鹏以及其他竞争对手还不好说。从这个角度来看,理想汽车并没有产品优势可言。
; d0 g+ U) M2 U3 g 小鹏汽车的问题,我们在前文已经讲过了。可以说,蔚小理三家已经走完了从0到1的阶段,现在是1到10的阶段。
; _; ` ]2 t) m/ V
. E9 e! [ E0 x' M d p 更为关键的是新能源汽车市场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发展,正在从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从供给导向过渡到消费导向,也就是说之前是车企来主导,现在是消费者唱大戏。
, J0 D, D9 n4 _* c7 ? |2 g, v* N 相信每一家新势力品牌都在谋求改变以适应新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小鹏汽车跑得最快,貌似力度也最大。没办法,小鹏汽车摔得也最疼。
+ }1 a7 [* _: s7 @ | 从这个角度说,王凤英能够加盟小鹏汽车,是小鹏汽车主动选择的结果。
6 i! f# x/ ~$ B; Z0 [+ t; h 至于说2023年的20万的销量目标,某种意义来说,王凤英能否完成并不重要,这一年更重要的任务是完成营销体系的完善。为什么说是完善不是重建呢?因为在小鹏汽车身上,王凤英不能完全照搬过去的经验和打法,如果是重建,那就意味着她将打破现有的直营模式,完全回归以前的经销商模式,如果是这样,小鹏汽车现有的销售服务体验就无法保证。她需要在小鹏汽车现有营销基础上完善管理体系,既要保证原有的体验优势,又要实现快速扩张,两套不同体系如何进行完善,王凤英或许要好好思考一番。
0 F6 w8 K: Z* H, `0 |3 I, M Z
4 W! b. }- r, d/ h8 e8 y2 v. I% t 百姓评车
( m6 d1 ]' {/ k) J3 E& w% R 何小鹏邀请王凤英加盟,就是为了让小鹏汽车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在共同目标的追求上,双方应该已达成一些共识。在执行过程中,王凤英的大胆建议能否被何小鹏接受,能够接受多少?这需时间检验!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