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评论员 陈思) Q! P5 K' c5 ^* L3 X% r/ p
市场一次次验证,最便宜的往往是最贵的。低价旅游团,尤是如此。) c$ F! f. k2 k1 S# j) {+ C
最近在广西,一名参加低价旅行团的游客和导游吵了起来。据了解,这家旅行团团费很低,7 天六晚只需 398 元,大部分游客年龄也较大。报名时,工作人员已表明这是个购物团,但是没提有最低消费标准。所以旅途第二天,导游宣布每人必须消费满 400 元,否则不给房卡时,这位游客就发火了。
7 b! w. c2 h9 O! X) U这个低价旅游团其实就是个购物团。游客存着 " 薅羊毛 " 的想法,旅行社也打着挂羊头卖狗肉的主意,这一点所有人都心知肚明。只不过在 " 博弈 " 的过程中,不确定因素太多。一旦购物额不达预期,个别导游难免要消极怠工甚至百般刁难。一旦旅行体验不佳,游客也会主动举报、维权。
6 n5 E. R" h$ r2 V% T6 Q; S, O( f: I& p! O
7 w! ?4 s0 v; @, B
2 A* u1 B9 L: v+ I/ r
一场 " 貌合神离 " 的双向奔赴,旋即就会变成势不两立的互相对抗。
# t e' B9 C v* w8 F无需因此责备 " 薅低价团羊毛 " 的人,因为《旅游法》已经写得非常清楚,严禁旅行社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欺骗游客,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单独支付旅游项目,获得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行社组织接待游客,不得指定具体购物场所,不得单独安排付费旅游项目,除非 " 经双方协商一致或游客要求,且不影响其他游客行程。"' ]$ {, E: _, L5 p4 g7 `
这个新闻中的旅游团,显然事前没有与游客进行协商,也没有对可能存在的购物行程,进行完整、清晰、准确的说明,显然已经违法了。即便游客 " 心知肚明 ",也不能改变旅行社违法经营的事实。
3 ^2 G) A; @! Z- r( Q0 r# m) y7 y6 p% Y. J# \! B0 R# S6 G
- f+ _ ^- n8 B, o, j* b$ H1 y
: z x( c3 ]" e: q疫情高峰刚过去不久,国内旅游逐步回暖,这对于旅游业的复苏,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情况下,更应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大力打击不合理的低价团,这既能防止 " 劣币驱逐良币 ",也是在维护消费者的信心与旅游业的形象。
; l" y8 T0 Z5 O* y; ]" 低价团 " 引发的纠纷中,各地相关部门要坚决站在消费者这一边。旅行社 " 虚情假意 " 地给出了 " 超级福利 ",就该让他们含着泪,也要等消费者把 " 羊毛薅完 "。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