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花有千种模样,心有万种欣赏,只管把你目光,变成蝴蝶飞翔 ……"6 [, L5 j; q6 o0 v, O* k4 f' A! g1 k
昨晚(21 日),一群孩子登上总台春晚舞台合唱《花开种花家》,他们身着兔子剪纸图案的白色棉袄,头戴兔耳帽,用清澈、稚嫩的歌声为总台央视春晚开场,惊艳众人。" {* p% Y/ o. X' J3 O5 ~
6 X: ^8 s4 N T3 [% ^2 b
5 C0 O( |$ L0 @7 ?* E" n5 x4 g6 S
这群孩子分别来自北京爱乐合唱团、喜德中坝果果合唱团和马兰花童声合唱团。其中,有 10 名来自河北省阜平县的马兰花童声合唱团——正是那个曾在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上献唱的合唱团。
0 B* E0 E2 t* m. Z' g- g从大山深处到亮相冬奥再到首次登上春晚舞台,他们背后有段感人的故事,有位可敬的老人。
5 v7 h* [+ G9 w" j8 ^; c
# d, i" a4 l( F9 Q7 s
9 T) Q3 L) K' ~4 C% Z& q& w [! V3 E6 p
01- ]* E, c; Y8 R5 d4 I
马兰花,100 分!
/ A* s. h( H! t0 r9 r带领孩子们参加春晚的是合唱团现领队—— 42 岁的声乐教师王金山,对于孩子们此次的表现,他满意地打出了 100 分。8 r2 z! O @1 ~$ }' h+ @" D* O
王金山说:" 其中 9 个孩子参与过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演出,如今他们的表情更加舒展自然,动作整齐划一。稚嫩的声音,认真的脸庞,每一个孩子都很优秀。"
- a6 F- ^$ o' D' N2 ~* P从去年 11 月中旬接到春晚邀请通知,到前前后后共五次彩排,再到昨晚正式演出,他们经历过排练一整天的劳累,也经历过漫长的等待,但最后都能一一克服。
: l- G6 _8 ` o9 岁的苏铭欣是此次演出年龄最小的成员,第一次来到北京的她显然比哥哥姐姐们更加兴奋," 舞台原来这么大,排练时我特别认真,想让爸爸妈妈在电视机前看到我的精彩表现。"
) m2 \% ]4 C! I9 ~( v! p* n
$ P" [, z# ?$ \# {' N9 C" b: u3 d' B# [4 x @
1 o1 b/ r# D! |, i2 b2 N△王金山与合唱团队员(左三为苏铭欣)6 L! M5 C9 h3 c8 }
演出顺利,
" ]$ P- |- C7 a( k9 M/ ?值得一提的是,
, k, i; B, y! g- ^2 p7 v0 `* ^# m, b' N
% c5 Y; A9 @/ i% |7 o- y" F8 W$ w, Y! H; }; |- ]# Y! c. _- m' F
△辅导老师指导孩子们功课
( S# y# P+ o4 M马兰村位于阜平县城南庄镇西部深山区,曾是河北有名的贫困县,2020 年初才脱贫 " 摘帽 ",而大山深处的马兰小学,也一度与贫穷相伴。4 R6 b/ J9 x7 d8 \
从一首完整的儿歌都不会唱,到一步步走到舞台中央,背后带领他们的正是邓小岚。: K1 i$ ? U; n- S) g! U
点击视频,看邓小岚生前接受总台记者的独家采访 ↓1 D7 d) f! h$ i, G. w& f
02( C/ j7 K$ D6 p1 s# N+ q9 J2 U
用音乐唤醒一座村
5 o) a: e# M* k/ U8 V. V马兰花开冬奥会
/ |4 R8 z5 U( P' E( a5 P5 Q1 ^% E: s+ F河北阜平县马兰村是邓小岚幼年生活过的地方,她一直对这片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诗人艾青的诗句,成为邓小岚牵挂马兰村的写照。( x7 B5 c7 ~* F+ J8 d2 y
2003 年清明节,邓小岚回马兰村为烈士扫墓,结识了一帮同行的孩子,却发现他们连一首完整的儿歌都唱不出来。在她看来,没有歌声的童年是苍白的。" 小孩子不会唱歌,你说多闷得慌啊。"
4 W8 H8 q' d% w" |; L
. M3 |2 h7 c: t$ Z: J$ z
3 h1 x; t- l# F5 a9 p. [" i% j8 Z3 |% V
△邓小岚% j, z$ Q% U& ]3 {
2004 年起,61 岁的邓小岚往返于京冀两地,开始了无偿乡村音乐教学。300 多公里的路途虽不遥远,但在当时很不便捷:先坐火车一个半小时到河北定州,换长途车三个小时到阜平县城,再换公共汽车、走一个小时山路到马兰村。她风雨无阻,一走就是 18 年。# Y O9 ?) ]1 d1 P
邓小岚把音符写满黑板,教孩子一个个认。乡村没有乐器,她从家里带来吉他、电子琴、长笛 …… 陆续送到孩子们的手中。
" l3 K7 u* L9 x" ~, I h" O) N: O1 _4 D( n8 T% ?9 n
- U$ B* h# u* y' _3 u
6 `* N: a4 R3 o; ~邓小岚还掏出退休金,动员家里人捐钱,凑了四万块,在村里盖了七间校舍。
R; E9 G6 ~+ n& I音乐的种子破土而出,在孩子们的心里开出一个个梦来。经过悉心指导,孩子们的唱功明显提高,还能演奏较复杂的乐曲。2006 年,邓小岚创建了马兰小乐队。7 V2 }# w7 ]5 {- o3 N) h" h* U
2021 年 9 月,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导演组来到马兰村,挑选能到冬奥会开幕式上唱歌的孩子。经过选拔,由马兰小乐队的 8 名成员和当地其他几所小学的孩子共同组成的马兰花童声合唱团成立了。
/ G# k# T+ M$ e/ m7 x此后,邓小岚全程陪伴,从零开始,用拼音学习希腊语,每天进行视唱练耳训练。
6 S) H4 L; C* X" k' z当地也调来了本县、本市还有北京的老师前来支援和指导。时间短,任务重,老师们一遍遍强化训练,孩子们一遍遍练习努力掌握。
; H8 s) W/ C0 E* M* r1 c# ^5 Q( G2 N0 N# S& R; `4 C
$ b# y/ | `8 z/ g+ Q# h6 K1 |/ a0 _/ _. D0 E
近 4 个月的训练成果,终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震撼了世界。
2 i! s9 D3 i; e03
( U4 [! ^" m T5 j0 y/ N2 x马兰花的故事,仍在继续& g- P, b( n4 P, W1 {# p! h
通过音乐,合唱团的很多孩子变得更加开朗、自信;通过音乐,不少孩子走出大山,考上大学,找到工作。
0 w, k. A% L* v& V" H; a7 E通过音乐,孩子们越走越远,邓小岚也从花甲走到了古稀。去年 3 月 21 日,邓小岚因病离世,享年 79 岁。
' Y. n4 w% K- v6 [18 年来,邓小岚培养出了 200 多名学生,她用音乐逐渐唤醒了这个沉睡的小山村,变成了一颗星,永远注视着马兰村的孩子们。
. ?( v5 J6 L& a$ ~1 X
0 E8 f1 @0 F# ]/ x, g" i P0 c& d7 J9 D* E
- e C i5 W& f* i U
13 岁的席庆茹是乐队的小提琴手,她手里的小提琴正是邓小岚送给她的,上面有很多划痕,但她将之视若珍宝,每次练完琴都轻轻擦拭,再小心翼翼地把琴放好。
- g D; L; ]/ ^, n) {8 [, J她把对邓老师的思念,都化为唱歌和练琴的动力。在她的生活中,音乐早已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我要好好学习,努力练习唱歌,长大以后成为邓老师那样的人,让更多山里的小朋友爱上音乐。"
- k( K8 {- k( \" |/ F4 L" _5 N
0 q$ K! \- }7 q& f% o7 T" ~' ?+ b& Z
1 f# X7 M; Q$ [2 q/ X5 w% A) ^△席庆茹
# I. k" ]$ a. ~" e* `邓小岚过往培养的孩子中,还有不少人已经实现了梦想:有的就读音乐教育专业,有的考上幼儿师范学校,毕业后选择继续邓老师的事业,努力成为乡村孩子的 " 筑梦人 "。
) N8 }3 e; A, c1 o+ U. b. P有的青年老师和邓小岚短暂交集半年,亲身感受到了她对孩子的耐心和爱心,促使自己对乡村音乐教育萌生了更多思考。% W( ` N7 C/ K0 a- t. l: c
8 k E8 v2 e/ G7 E, f1 r0 |2 @# b/ h
2 \4 o) _3 e7 m% Q6 Z
8 K% g( x6 y7 F合唱团不断有新的孩子加入。去年 9 月,合唱团的孩子们演唱了新时代希望工程的宣传主题曲《大眼睛》。他们笑容灿烂,充满自信,作为祖国乡村教育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用自身经历讲述他们如何从曾经的贫困县,一步步走上世界舞台。
H+ `, z. C- W4 I% i4 i接下来,合唱团的孩子们仍会排练新曲,他们打算将这首歌献给邓小岚老师。从大山到冬奥再到如今,通过音乐,山里孩子们的梦想羽翼逐渐丰满,飞向更广阔的远方。
$ X; u% X, O( S2 O& j3 i- W前行的路上,每段记忆都勾连着动人心弦的故事。央视新闻新春特别策划《向春而行 · 我们的故事》,一起重温,向着春天出发!
. [8 j+ I( [+ c▌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ID:cctvnewscenter)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