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E8 b( T j w6 C
截止发稿,今年已有500人次登上了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但同时,也有10人因此而丧生。
3 C `) @& n4 M4 Y3 i3 O }5 c: g* E- p$ H7 ?8 K
珠峰又上央视了,不过这次播出的却不是振奋人心的好消息。8 u1 o8 e. X- j6 ?: h

5 }1 S6 Q' \7 b& q* G* c$ S2019年5月25日央视13套 “共同关注”节目截屏! e5 J6 T0 K2 ~( L
* m! F: v$ E. c: z- Y& J1 b3 o
这篇40多秒的新闻报道是今年珠穆朗玛峰的南坡,也就是尼泊尔一侧的商业攀登路线上出现的大面积拥堵现象,以及登山者不幸遇难的消息。* R$ d3 S! D8 ]; F4 i
珠峰南坡并不是第一次堵车
6 B" j* z8 @+ f$ r% }实际上珠峰南坡商业路线上的拥堵不算是一个新鲜的话题。自从1996年那场著名的山难发生之后,南坡“希拉里台阶”处的拥堵问题就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但遗憾的是二十多年过去了,这个问题不但没有解决,似乎还愈演愈烈。终于,今年,因为流传出转载量惊人的“堵车”短视频,和连续几则登山者因堵车不幸遇难的消息,使珠峰的拥堵问题又一次被主流媒体和公众的大面积关注。" j* o, h6 u$ B" S
珠穆朗玛峰山体这么庞大为什么也会“堵车”?$ S! Z, Q5 s( }6 [; }; a4 x' n# }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南坡的商业攀登路线。" H& {+ \7 q: H
从尼泊尔商业攀登珠穆朗玛峰需要设置五个营地,分别是海拔5300米左右,建在昆布冰川上的大本营(BC);穿越昆布冰川之后,来到海拔5900米左右的C1;接着需要经过一片雪崩高发区才能到达C2营地,高度海拔6400米左右;然后穿过冰原并攀爬一段洛子峰南壁之后来到海拔7300米左右C3;休息一夜后继续在洛子峰南壁经过漫长的攀爬,来到最后的营地,海拔8000米左右的C4;最后迎来冲顶的时刻,继续攀爬850米后,你终于站上了世界之颠。
7 i+ M/ [7 B3 ~这其中至少有两个比较困难的路段。
" k1 ^" C- M! }; W7 \第一个就是刚出发从BC到C1时必须通过的昆布冰川。沿途遍布巨大的冰裂缝和冰墙,登山客往往需要借助夏尔巴架设的梯子才能通过。9 ]7 z# C7 m( o3 I/ H* q% ^; E! r4 E
第二个就是C4到峰顶路上的南峰顶到希拉里台阶这一段,希拉里台阶是接近峰顶处一段裸露的岩石路段,非常狭窄,只有一根路绳,每次仅能供一个人通过,暴露感极强。这次网上广为流传的几则视频拍到的就是这个路段。! V* A4 v* {$ R" i' A
这两处地方因为都需要借助梯子或者路绳,往往需要攀登者排队等待,人数越多,等待的时间越长。
8 Q4 b; c) {. f( o# {2019年尼泊尔政府发放了381张珠峰的登山许可,是历年人数最多的。加上这381人所请的夏尔巴协作,今年攀登珠峰的总人数可能在1000人左右。
3 a7 E/ S: B7 C9 k) `7 `你可以想象一下1000人排队通过一根路绳的景象,这对高山攀登活动来说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在珠峰C4以上缺氧、大风、低温环境中发生的长时间堵车,就是攀登者的慢性死亡——氧气在等待中被慢慢耗尽,体温在等待中被大风刮走,意识和身体在等待中被周围的低温慢慢冻结。% s' Q: n8 }# o7 [3 K& q
所以惯例上来说,为了减少拥堵,各登山队之间都会协调错开攻顶时间。根据往年的数据,今年虽然人多,却也不是爆炸式的增长,基本和去年保持在一个水平。+ p* V. G3 a- X) f, a0 u
那为何今年堵车的情况看起来特别突出呢?
. I7 P1 _0 M3 ^5 Q5 ]今年发生了什么特殊情况?( O/ F. `& Z t! B$ c, C; [
今年的登山队伍遇上了孟加拉湾热带气旋。
$ S1 D* X& t8 X& c孟加拉湾热带气旋一般出现在每年的4-5与6-9月,然后往西或者西北方向移动,有可能影响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区造成暴风雪。但因为形成的条件苛刻,每年数量很少甚至没有。有的话也不是每次都会影响喜马拉雅山区,即使影响到的话,也不一定会影响珠峰攀登的窗口期。$ C9 j. w& }4 h$ y( C/ b
但今年偏偏就让这么多人赶上了。
+ ?3 a) U4 _2 H! m; X P6 B) \ M往年攀登珠峰的窗口会在5月15日左右开始出现,而今年因为气旋的影响,15日出现的窗口因为风大已经不复存在,大家只能等待22号左右出现的好天气。因为天气不稳定,最有把握的只有21、22、23三天。每个队伍都想在这几天把握登顶机会,错过这几天很有可能就错过了今年整个春季的珠峰攀登机会。这也许是今年出现严重拥堵的最根本原因。
1 k6 p. g" k3 M: B( A' X基于以上对珠峰南坡拥堵的理解,我们和几位刚刚从珠峰上下来的亲历者做了采访,试图搞清楚那几天的山上到底发生了什么。' b4 U9 I2 A+ M% H3 J& B% l* k
除了风大,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5 Y* R% j8 q+ ^4 y% @1 e
学峰是今年攀登珠峰的一名队员,他告诉我他们的队伍原本计划在5月14日从大本营出发,但因为气旋影响,珠峰上面的风太大,于是推迟到16号才上去。他说,“等待的时候大家就在营地帐篷里打牌,什么也干不了,有点焦虑。”这个时候大本营的其他队伍基本也是如此,时间长的队伍可能已经在珠峰待了快两个月了,很多人早已迫不及待。
& s1 x5 Q' X+ d% o尽管推迟了两天,他的队伍仍然是今年较早从大本营出发的队伍,最后冲顶时避开了大家在视频中看到的堵车,只在下撤时才遇到缓缓爬升的大部队。当问到较早出发的意图,是不是在有意避开大规模堵车时,他告诉我,他们的队长确实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最主要的是他们队物资运输的工作已经到位了,所以可以出发。5 L( u! u/ l2 q& f+ u% d; b! t" R
20日早上登顶时,峰顶只有他们一支队伍,除了风大,没什么特别的事情发生。9 v7 T' d0 Z+ ~7 ~
从峰顶下撤后,他们在c4休息了一夜,第二天21日再继续下撤。在那天遇到了在c3-c4路段上行的大队伍。9 D% H5 G8 m3 i) j- r9 s
“21日下去的时候还是挺堵的,要等他们先上去,有时候稍微平缓的路段我就短暂地解开主锁脱离路绳等他们通过或者从他们身边绕过去,其实怎么说呢,感觉其实这样操作也不是特别安全,但没有办法。”学峰说,“但好在路过错车时有很多人都会扶我一把,或者拉着我的安全带”。
2 u6 @. W, Z) k$ q . Y6 M+ a3 w, S# g
21日下撤时在c3-c4路段遇到的大部队 学峰
; C+ I# g% v \* J3 Y3 I5 V/ i21日,遇到至少350人上C4
: i! B( K) z- u; a, l# g小松的队伍比学峰晚一天攻顶,也属于较早的队伍。她向我们提供了21日早晨她们攻顶时南峰顶和希拉里台阶处的照片。4 F B# l$ W1 K$ |, u
9 Y H) e7 ~" ?, } s: m
21日早晨冲顶路上的南峰顶与希拉里台阶,并不拥堵 图片:小松* `: ~: K! f' q7 C
2 V- Y; C Z' g* R: v5 M8 L2 n, w
21日早晨6:30左右成功登顶后,小松的队伍马不停蹄地下撤到了C2营地。据她描述:“下到C3-C4路段就遇上了看不到头的大队伍,我们的领队跟我说,估计差不多得有350人以上。”当问到冲顶时的天气时,小松也说只是风有点大。! g) X0 \7 t. F5 |3 V
另外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是,当时有一个团队的队员因为不喜欢不稳定的大风,决定留在C4观察一天。( N- B& a+ z& m' `6 N" [9 O. g
而她提到的这350多人中的大部分,正是大家视频中看到的,22日早上堵在希拉里台阶苦不堪言的那波人。
& b( ?# S+ L6 l0 p下撤被堵两小时
( d" ?% A0 E) \% _# P+ q如丹正是这波人里的一个,他们的队伍18日离开大本营,这也正是大本营大多数队伍的选择。到c4的时候是21日傍晚,为了避开可能出现的大面积拥堵,在简单休息了几个小时后,他们当天不到八点的时候就开始出发冲顶。那天如丹状态极佳,体力好速度快的她22日早上五点左右就已经站在了珠峰的顶峰,整个攀爬过程十分地顺利。
1 P8 ]4 A* N1 s+ X$ o但是下撤时,线路上的人开始多了起来,面对看不头的往上攀登的人流,她在希拉里台阶处等待了大概两个多小时。“一次只能一个人过,整整一个小时都没怎么动过,我的夏尔巴也只能站在那儿,没有任何的办法。那时什么想法都没有,只能看着前面,但也看不到头。我只能看到我身边的人,他们在慢慢地挪上来。”如丹说,“冻得要死,直发抖,风大,我在上面连视频都没有拍。”
' }* ?9 O+ ^6 m- F! g1 t尽管不能算是愉快的经历,这种情况却并没有出乎如丹的预期。她觉得堵车在珠峰攀登算是一个常识,在山下就已经做好了面对堵车的心理准备,希拉里台阶处的拥堵并没有出乎自己的预料,程度也没有比想象中更严重。但是她也承认,因为在攀爬过程比较顺利,自己的生理和心理状态都比较好,平时的体能储备在这时起了关键作用,“登山毕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并不像大家以为的有钱就能登那样。”
6 G% t# S6 f; g' ]3 F+ ^. _: N8 D问到有否有人因为堵车放弃时,她的回答是这样的:“没有吧,你想,那个地方上上下下就一条路,他想下撤他也没有办法啊。也许有这个因为堵车放弃的情况吧,我没有看到,也许有吧,但我没有看到。”“在下面也没有。知道会堵,但是你想人家都交了这么多钱了,怎么会这样就放弃。”7 a& w$ O* w0 Z- _0 F
22号当天下午c4位置开始下雪,如丹她们在营地待到下午五点左右,才开始继续下撤。; m F, y9 u( w
珠峰上,没有办法
, J2 N3 M$ r N. S5 c/ m张宝龙作为巅峰探游的向导,这是他第三次攀登珠峰。前两次分别是最近的2017年和2018年,都顺利登顶。
) F1 b4 S6 q8 h& b" s4 n1 ~3 Z. s; `# ~ ]2 p$ @. R
在他的经历里,认为22号这天算是很好的天气,但却是他三次珠峰经历里堵车最严重的一次。 t) a9 r9 d2 E4 B- j. Z Q
也幸亏天气不错,这次堵车没有造成更严重的后果。他告诉我,前两次最多也就站了半个小时。但这次在海拔8600米处就已经被几位印度女士堵了两个小时左右。那几位印度女士“体力差,能力差”,其实根本就已经走不动了。张宝龙跟了她们好久,终于在南峰顶之前,印度女士的夏尔巴让开路线,让宝龙他们先过去。8 l) M) H. Y: t2 l7 _
“不知道那几个人后来有没有登顶,但我和我的客户登顶下撤时又看到了她们,都在对着我喊救命,后面基本可能是被救援了,具体怎么样我也不太清楚。“
8 w) ]( ]; d v5 k上到南峰顶的位置,就看见希拉里台阶很堵,当宝龙他们走过去后,又在那里等待了一个小时左右。终于,5月22日早上8点40分,宝龙和他的客户一起登顶珠峰。* J: u+ L: M# K: n& M
当时峰顶区域的位置可能有三十人左右,因为他们处于当天珠峰攀登队伍的末尾,后面只有十几个人,所以下撤时并没有遇到拥堵,但行走得很缓慢。那时,在他们周围基本也都是晃晃悠悠下撤的登山者,状态都不好。7 O/ P; i/ Z, a! N8 _
据宝龙描述,整个下撤过程中一路都能碰到有人对着他喊救命,有的就躺在地上,嘴里不停地喊救命。但他却没有办法,确实无能为力。只能继续默默地艰难下撤,路过希拉里台阶的时候,他们看到了那个出事的死者。那时他觉得自己“能活下来就不错了“。
, U7 K j7 K& j! R* ]- ^2 ]也幸亏宝龙的队伍事先就预计会堵车,所以氧气准备充足。他说,”要是我的客户没有氧气了,我自己也就完蛋了。# }3 Q( {9 L! N7 E
你想想,这次印度和中国登山客都很多,为什么死的大多都是印度登山者?我感觉印度登山者或者说登山运动比中国还要落后,他们出的问题多。中国好歹有个‘5678体系’(编者注:5000米级山峰到8000米级山峰的晋级培训体系)。“- O3 I+ |. ^, G# [1 P9 S
是否应该限制珠峰南坡的攀登人数?
" Z! ?4 Z+ n6 c”我觉得限制珠峰攀登人数没有用,即使限制人数,天气没有窗口期还是会拥堵。如果可以,对攀登者有一些审核是应该的,有些人实在是太弱了,沽名钓誉而去,被保姆式服务。在八千米之上变量很多,但人还是关键因素,人都是强大的就会安全,你自己安全,别人也能因你受益(可以解放人手去救援)。你可以问问登过珠峰的人,看有几个能自己穿上鞋和冰爪,能自己收纳睡袋。“宝龙说。% c! U8 w$ Z% T5 K- B
张宝龙拍摄于22日早晨,当时他们在攀登队伍的末尾,等到达这个位置的时候已经不是最拥堵的时候了。以上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我们梳理出以下几个事实:! e. Q5 ^& R5 w# z) z' d/ B' v* D. O
1.珠峰南坡堵车历年都是常态& r' h" F3 Z2 j$ B$ f/ G; C y
2.今年因为孟加拉湾气旋的影响,窗口期缩短
T5 H- H+ O! W% P3.窗口期的缩短导致了攀登队伍的过分集中,过分集中导致了过分拥堵
! M2 Y. N% K& b* ^4 F! P7 ~% Z4.拥堵始于22日早晨,在这之前攀登的队伍没有受到太多影响" m9 j* j" d3 M) i
5.即使交足够的钱,夏尔巴向导、协作也不能保证你登顶1 u- j7 j d: i
6.有时他们甚至无法保证你的生命,因为在那个高度有太多的“没有办法”
! p- W8 c4 }' ^ a s5 ?8 ~ - R, @2 k, C7 J/ j0 h7 h& y4 j
山顶商店- @9 p5 ?# v1 K( ^- G) O
点我加入会员
1 T& A3 X( T* }: u会员 8 f1 i' h W) h O9 p8 {
给小犀牛加个鸡腿 ↓
: k. Z6 R. c* W+ T7 M R; }
- T% }7 L, x/ ]来源:http://www.yidianzixun.com/article/0M72BMrx
6 e" J7 s/ ]6 e! \0 @; K免责声明:如果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我们会及时删除侵权内容,谢谢合作! |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立即注册
×
|